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舉報。 滲水賠償 一般常見的滲漏原因,多是因為收入牆身內的水管老化爆裂導致滲水。 滲水賠償 然而就算自己單位的水管裂開而導致滲水,水漬亦有機會於任何地方,包括天花板滲出。 另外,一些樓齡較大的屋苑單位,亦有可能在業主進行家居翻新更換銅(水)喉時,因水喉匠手工欠佳導致於駁口位滲漏,又或是因未有做好防水工程,致使去水渠位漏水等,故業主進行裝修工程後,必須測試是否有漏水。 樓宇滲水是香港常見的問題,除了令牆身發黴外,日積月累會引致石屎剝落及鋼筋外露等嚴重問題。 業主有責任解決滲水問題,如懷疑滲水源自樓上或毗鄰單位,應盡快尋找滲漏的源頭位置及進行維修工程,甚至提出向滲水單位索償。

  • 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屋宇署的聯合辦事處編印了 《DIY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介紹偵測滲水源頭的方法,業主可參考此小冊子的檢測方法,與鄰居協力解決問題。
  • 若證實是樓上單位滲水,聯辦處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相關人士,規定在指明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
  • 我們到場拍攝時,就見到房間的小樽所盛載水滴,是近日下雨四小時後的成果。
  • 「微波濕度計」有助量度牆身濕度,可以設定比例由百分之1-9。
  • 乙方保證就此事不再以任何形式和任何理由向甲方及任何第三人提出其他任何賠償費用要求。
  • 「水質測試」也可抽出水份檢測,觀察水份究竟是清水還是污水,藉以分辦是「來水管」或「去水管」爆裂。
  • 在香港居所面對漏水源頭,不外乎四方面,包括「來水」、「去水」、「地臺水」及「外牆滲水」。

打架調節協議書的格式是:編號、自然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單位或住址,法人及社會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職務、糾紛簡要情況、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當事人。 發生工傷賠償糾紛,進行工傷賠償的時候,勞動者可以選擇一次性賠償,也可以選擇分期賠償。 但在工傷賠償糾紛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一次性工傷賠償,這就涉及到寫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的事。 賠償,指對損失、損壞或傷害的補償;對受害的一方補償或賠款。

滲水賠償: 業主應該怎樣做?

在對話欄中回復省份名稱,如「山西」,可查看山西地方法規、實施交通安全法辦法,損害賠償標準。 四、本協議簽字合法有效後,乙方保證沒有其他權利人或利害關係人就此次交通事故再向甲方主張權利,若造成甲方其它損失,則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 不少人亦表示滲水辦人員有時較為馬虎,例如單位只有部份位置濕度超標,惟滲水辦檢測時未能發現,導致未能進入第二階段調查。 如滲水辦未能解決問題,戶主可聘請擁有專業資格的公正行調查。 就算天台屬於入契,但如果能確定因毗鄰單位防水層,而令其單位出現滲漏,責任也不一定在業主身上。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但就算真的有滲水,如問題並不嚴重,並沒有對樓下單位構成重大影響,滲水辦或會停止調查。 投訴人可同時聘請第三方專業人士,如公證行以更先進專業的高清紅外線掃描及微波掃描儀器,找出問題源頭,並憑測試結果,採取進一步行動,如向法院入稟追討損失。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不過要謹記,在你面對第三者索償時,切勿私下承認責任或答應對方的任何賠償金額外,而是應該第一時間通知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處理,若你犯了以上問題,保險公司有機會不受理任何未經其同意的賠償協議。 滲水辦會在接獲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派人調查單位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一般會在懷疑漏水單位進行色水或紅外線測試,嘗試確定滲水源頭,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

滲水賠償: 天花漏水家居保險邊間好?

很多香港人買樓也鍾情頂層連天台單位,但天台單位也特別多滲漏。 假如你不幸地買入漏水屋,別以為透過「打針」把填補裂紋修補就可解決滲水問題。 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瞭解漏水屋的問題。

  •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合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
  • 他多番向法團要求別找清維修公司的尾數,以保留資金作處理漏水問題,怎料法團卻在不知不覺間已找清尾數,現時陳先生只能獨自處理。
  • 調查滲水源頭要多久
  • 此時,住客可致電1823,或到1823網站提出投訴,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俗稱「滲水辦」)尋求協助,由滲水辦派員上門進行勘測。

若滲水問題涉及供水系統,業主可尋找持牌水喉匠為供水系統進行檢查及維修。 聯辦處職員表示不知道食環署做什麼檢查,也不知道量度多少次。 至於如果滲水地方是自己入契天台,而並非由「其他單位」所引致又如何處理? 翻查屋宇署網頁,署方表示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臺、露臺、外牆或窗戶所引致滲漏,皆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滋擾問題,聯合辦事處不會採取執法行動。 政府服務承諾規定,「聯合辦事處」在接獲舉報後六個工作天內聯絡調查。 第一階段,會由「聯辦處」職員負責做第一次入屋檢查,發現滲漏地方濕度高於或等於35%、以及需確定滲水問題由「其他單位」引致,才會進行第二階段調查。

滲水賠償: 服務評價

假使鄰居單位剛好竣工,你也應該在鄰居入夥起計的一個月留意一下自己屋企會不會慢慢出現水漬。 很多時住客都未必想自己處理滲水、漏水問題,第一怕尷尬,第二怕存證有錯漏,最終自損利益。 此時,住客可致電1823,或到1823網站提出投訴,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俗稱「滲水辦」)尋求協助,由滲水辦派員上門進行勘測。 為維持良好的鄰舍關係,避免輕率指控鄰居造成你的財產損失,而最終若向滲水辦投訴亦更有理據,如大廈採用隱藏式食水管,你應保險一點,在自己的居所內進行簡易測試,看看食水管是否有滲漏情況。 業主可以先測試是否自己單位的水管出現滲漏,最簡單的方法,是先檢查單位是否有出現窗邊漏水、單位牆身外水管有否破損、來去水是否正常等,如一切正常。 聯合辦事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輕滋擾情況。

聯辦處職員強調,只會出一份報告指出漏水源頭,但不會協助後續根治漏水問題,故仍需要屋主自行處理。 根據網頁資料顯示,索聯聯辦處報告逐頁收5.1元的手續費,另加影印費,手續費上限229.5元。 網上有不少 DIY 方法去減輕漏水問題,例如更換防水膠、玻璃膠、油上防水漆又或者是「打針」,即是滲漏防水注射等等。 但其實這些方法普遍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自己「打針」更是頗為危險,有機會令自己受傷,亦有機會引致更嚴重的裂痕,在沒有足夠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令問題更嚴重。 2010年、2011年及2012年的事故至於2010年、2011年及2012年的事故,經考慮各項證據,法院裁定原告人未能證明滲水與被告人處所的狀況之間有因果關係,因此有關的滋擾申索亦不成立。

滲水賠償: 第2步:閂水喉睇水錶 檢查隱藏食水管是否完好

如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行事。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滲水大多是由欠妥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通常簡單修葺工程便可糾正。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屋宇署組成的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自行勘測滲水」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滲水賠償: 聯絡我們

鋁窗問題需要自行處理,大廈外牆的維修責任則屬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 「聯辦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處理問題,如不遵從法庭命令也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滲水賠償2025 但若調查期間,滲水情況有改善、或未能找出源頭,「聯辦處」會終止調查。

滲水賠償: 漏水個案

漏水的成因繁多,而且樓宇內部的結構亦十分複雜,若果想深入地解決漏水、滲水問題,最重要是及早維修以及聘請合資格人士作檢查以及維修纔是最好的選擇。 滲水賠償2025 大多是因為樓宇缺乏維修以及設施破損所致,常見的例子有樓上、毗鄰、本身單位的排水管或者供水管等入牆水喉漏水。 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上層單位地臺內排水管破損、上層單位地臺防水設施破損又或者地臺內的供水喉管滲漏。

滲水賠償: 家居保險及火險的常見問題

如果未經檢查就一口咬定是樓上漏水,不但錯怪樓上的住戶,更無助解決問題根源。 若果希望聘請專家進行漏水測試,收費差距同樣十分大,費用會視乎深入程度以及服務內容而定,一般由$800至數千元不等。 價錢不包括維修費用,不同類型的維修工程會有不同的收費。 以公證行作為例子,收費通常由$2,000起跳,並會因應不同的檢驗方法而有所不同。

滲水賠償: 責任誰屬

任何人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450元(《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第127(7)(a)條 及 滲水賠償2025 附表9 )。 如初步檢測不能找出滲水源頭,聯合辦事處便會委聘顧問公司進行更多測試。 顧問公司會視乎個別情況,以更深入的方法測試滲水源頭,包括地臺蓄水測試、牆身灑水測試、水錶流量測試、喉管反向壓力測試、天台蓄水測試及濕度監測等。 食物及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屋宇署的聯合辦事處編印了 《DIY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介紹偵測滲水源頭的方法,業主可參考此小冊子的檢測方法,與鄰居協力解決問題。 如滲水發生在私人物業,業主應先查出原因,如情況許可,便應與相關住戶和業主合作,進行維修。 每逢下雨窗邊都有滲水問題,有機會是鋁窗變形、窗框與石屎之間的防水物料失效,甚至是大廈外牆滲水。

滲水賠償: 天花、內牆漏水

原告人於2007年5月首次發現單位滲水後,便向管理處投訴。 管理處在被告人的單位進行測試後,確定原告人單位的天花滲水是因為被告人單位的喉管漏水造成。 滲水賠償 須留意找公證行進行測試及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須收費上萬元,而且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擾攘達半年甚至數年。 滲水賠償2025 顧問公司職員到有關處所調查時均會帶備其職員證,以資識別及供公眾核實其身分。 該職員證由聯辦處簽發,並列出聯辦處及合約顧問公司的聯絡電話,以便公眾查詢。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滲水賠償: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視乎情況亦可能有機會需要作出多次測試、收集多個樣本,業主應盡量配合,否則滲水辦有權向法庭申請手令,強制進入單位。 但是若果懷疑與鄰居單位有關,應該先與鄰居商討,並要求對方安排合資格的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及維修。 亦可向大廈的管理公司又或者業主立案法團求助,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相關人士負責,在必要時可聘請法律人士或建築相關專業人士要求對方作出賠償,提出民事索償。

滲水賠償: 滲水辦

很多人不知道賠償協議書怎麼寫,下面小編整理了房屋賠償協議書範本,一起來看看吧。 滲水賠償 八、本協議為一次性終結處理協議,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簽字、捺手印後生效。 雙方當事人各應以此為據,全面切實履行本協議,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糾纏。

其實不論是苦主還是被投訴一方,亦應先確定漏水原因,纔可決定所採取措施,MoneySmart整合以下3步供大家參考。 若證實是樓上單位滲水,聯辦處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相關人士,規定在指明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 「色水測試」主要針對排水口、浴室、淋浴間或廚房地臺、浴缸、企缸及淋浴間牆身,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是較便宜的測試方法,會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測試。 測試時會把色水注入排水口,然後覆檢懷疑漏水單位有沒有水滲出。 但運用這個方法來測試滲漏有可能需時較長,需要一小時至兩星期才能反映。

滲水賠償: E. 聯合辦事處處理住宅滲水投訴的程序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或法律程序。 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作為任何個別案件的法律意見。 滲水賠償2025 原告人先後於2007年5至7月、2010年4至5月、2011年3至6月及2012年3至4月四段期間投訴單位滲水。

滲水賠償: 家居水浸漏水損失大 索償3大要點減低開支|家居保險

當因工受傷的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工傷賠償的相關事宜達成一致後,為了雙方的履行,同時也為了能夠保障彼此的權益,最好的辦法就是簽訂一份書面的工傷傷殘賠償協議書。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範本(一)甲方: XXX,男,身份證號碼:_____,住址__________,以下簡稱甲方。 乙方:XXX,男,身份證號碼:_____ ,住址_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色水測試即是將約莫10公升已添加食用色素的「色水」一次過灌於去水位,如浴缸、企缸、洗手盤等去水口。 如鄰居單位確實有滲漏問題,苦主大概會在一小時至兩星期後,在自己單位見到色水的顏色。

在現實生活當中,夫妻雙方當事人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生一些口舌之快的話,當然是很正常的,有的時候夫妻打架的話可能會比較嚴重,會引起公安機關的重視。 「水質測試」也可抽出水份檢測,觀察水份究竟是清水還是污水,藉以分辦是「來水管」或「去水管」爆裂。 檢測過程中,還可再測試水質有沒有含有尿液常見的「阿摩爾亞」,從而決定「去水」屬地臺洗澡污水、抑或厠所污水。

滲水賠償: 樓上滲水點追究?係咪應該樓上單位負全責?

在私人物業出現滲水情況,基本上是樓宇管理和維修問題,主要應由業主負責。 如果懷疑滲水是源自樓上或毗鄰的單位,你應盡快與有關業主商討,要求協助檢驗找出滲水源頭及進行維修工程。 有關業主應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源頭及加以修理。 有關檢測方法可參考由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聯合辦事處所編印的 「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此外,你亦可向大廈或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尋求協助;必要時可聘請建築和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內容要求負責人士改善滲水,甚至以法律行動向對方提出索償。 若證明滲水源頭由樓上單位造成,業主便可找管理處及相關單位業主,一起商討處理及有關責任賠償等問題。

而為了避免與鄰居的衝突或糾紛,最好請第三方介入,檢視整個勘測過程。 地臺內的排水管、供水管破損,都會導致樓下單位的天花滲水。 此外,地臺的防水層板破舊、浴缸封邊老化等,都會導致用水時樓下單位出現漏水情況。 新屋入夥,竟發現家居單位有水入屋,相信不少人一定會為維修費及責任而煩惱,但如果單位有購買火險或者家居保險,即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MoneySmart比較不同家居保險的天花漏水賠償金額,兼教大家如何以3個步驟,輕鬆申請賠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