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要注意的是,若涉及跳事件,死者高層單位跳樓至一層單位平臺身亡,就會令死者躍出的高層單位,以及在低層單位,雙變凶宅。 不過,如果是客出現事故,查冊就不會有相紀錄,因此透過查冊是不足以辨別物業是否凶宅,但可作為一個參考。 以上述曾發生5屍命案的德福花園單位為例,事發至今雖已近20年,但恒生和渣打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服務,仍未能為同翼8個單位提供估值,而中銀進一步收緊,同層共16個單位都不提供估價。

即使有興趣入手凶宅,都要調查該物業之前發生過甚麼事故,令物業變成凶宅。 其中,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問業主或是地產代理,因為地產代理有責任將物業之前發生過的資料告訴準買家。 建議準買家問事故事件時要簡單直接,如「單位之前有沒有自殺,或他殺」,如有,可以再問自殺方式或是他殺方式,以及涉及人士是否真的死於單位內,或是在送院途中,因為有關死亡方式都有機會影響到估價,以及之後轉售的價錢。 現時有多種方法瞭解買入的單位是否屬於凶宅,首先向地產代理及業主查詢,如果對方知道有單位為凶宅,有責任向準買家言明。

美新樓凶宅: 凶宅四大查證方法

業界人士補充,銀行不提供網上估值,不代表一概不接納按揭申請,銀行會視乎案發距今的時間、承按單位與案發單位的距離等等,再考慮申請人是否已落實簽約購入單位,再決定是否接納按揭申請。 記者運用恒生、中銀和渣打3大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系統,查詢1984年至今,共5個曾發生轟動命案的凶宅價值,發現部分命案雖然事隔多年,但仍不獲估值,顯示銀行考慮為凶宅轉讓提供按揭時,態度相當審慎。 市場上對凶宅沒有統一準則或定義,一般泛指單位內非自然死亡個案,例如燒炭、跳樓、甚至兇殺案等,自然死亡如老死或病故則不算凶宅之列。 事實上,官方沒有正式記錄凶宅的定義及相關數據,資料一般存於各估價行的內部紀錄內,因此每間銀行對凶宅的紀錄及審批結果有可能出現輕微差異。 部份銀行的網上估價並不會為凶宅作估價,網上系統多反映物業價值為「0」、「N/A」或「需致電職員聯絡」,視乎凶宅的轟動情況,有時會波及全層,甚至凶宅上下層單位,都不能估價。

豈料隔天回到家,才剛進地下室太太就吐了,直到晚上6點,又吐了半小時,兩人感覺到不對勁才決定還是搬家為妙。 1.凶宅網:閣下只要在Yahoo/Google等搜尋網站,輸入「凶宅」二字,多個坊間的凶宅網便會彈出,你可登入這些網站搜索一下單位會否榜上有名,但因不是所有凶宅都會紀錄於凶宅網內,所以check不到的話,不一定代表你的單位不是凶宅。 然而從業這麼多年來經手不少凶宅,有些就跟正常的房子一樣,但也有一些發生了許多另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還有些讓我印象深刻。

美新樓凶宅: 自殺、命案的房子一定賣不掉?「凶宅漂白術」三手法大公開:不用請法師也能就地洗白

在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有規定,地產仲介在交易中作出欺詐或失實陳述,會遭受紀律處分,包括罰款,最嚴重可被撤銷牌照。 因此,若買家向仲介詢問單位是否為凶宅時,仲介有責任和義務告知實情。 但我仍跟我朋友說:「我可以去了解一下嗎?因為你只說了上吊而已,我想去了解一下原因。如果房子價格不貴,原則上應該不會太難處理。」我朋友也說好,她這邊安排一下讓我跟屋主碰面瞭解詳細情況,畢竟她也是朋友跟她透露的訊息,對屋子的背景只知道有房客在裡面上吊。 一棟奪走六人的凶宅,這樣駭人聽聞的房子就彷彿都市傳說一般,說出來大家都說這一定上新聞,弄得眾所皆知吧! 但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稀奇,甚至可能就發生在你我住家的隔壁,或正是你租屋的所在地……。 筆者在過去二十年的物業投資路上,曾購入過好幾個凶宅,甚至曾有租客在單位內死去多天才發現而變為凶宅,如講到最難忘的就是在2005年我買入人生的第一層凶宅,而單位就是位於繁囂的銅鑼灣。

  • 另外,你不要以為代理有義務一定會告訴你單位是否發生過事故。
  • 另外,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實務面上「同棟凶宅」的影響性,倒是不高,甚至可以說,價格上幾乎不會影響。
  • 直接問業主 向業主或代理查問清楚,避免使用含糊字眼,例如「有沒有不潔淨的東西?」、「有沒有古靈精怪?」,宜單刀直入問「單位或同層有沒有發生過自殺或兇殺案?」等。
  • 田土廳查冊 請代理幫忙透過田土廳查冊,查看業主有沒有死亡紀錄。
  • 雖然說大家都說凶宅不要買,不過由於法律上的規範,對房仲的基本要求,僅是買賣當戶是凶宅必須告知(知情情況下)。

但就如同前面所述,其實這往往是雙方定義的不同,而房仲「必須」告知範圍不同的關係。 此外,由於觀感上的定義模糊,所以在法庭上,判賠的準則,也往往會出現法官自由心證的各種判例。 樓巿需求強勁,另類單位如「凶宅」亦不乏承接,但亦有買家介意購入該類物業,現時市場對「凶宅」沒有統一的準則或定義,亦沒有完整資料紀錄及統計凶宅的相關數據,買家可透過以下5大途徑辨別「凶宅」。 上星期,大臺「東張西望」邀請了筆者去分享如何才能避免購入凶宅。

美新樓凶宅: 凶宅類別、樓價有幾抵?

早前大臺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以「何謂凶宅?」為題,專訪筆者有關投資凶宅的經驗及要注意的地方。 任職食環署的丈夫及政府新聞處的妻子出現問題,懷疑丈夫有外遇而激烈爭吵,丈夫與妻子攤牌時,疑刀傷妻子後將其拋出大廈,他亦隨即跳樓身亡,兩人雙雙伏屍五樓單位平臺。 美新樓凶宅2025 富商「水果大王」彭熾輝於單位內被前妻餵安眠藥後,被狂斬逾百刀倒臥客廳,頭顱幾近斬斷,兇手疑畏罪從七十七樓現場跳樓直插平臺泳池死亡;警員在屋內發現兩把菜刀、一把切肉刀及安眠藥,警方懷疑兇徒感婚姻不如意下毒手。 由於兇手患有精神分裂,法官將她判處無限期入住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其後於1995年獲釋。 例如位於港島的太古城,亦有凶宅放盤,叫價介乎900萬元至1,300萬元,較市價平約一至兩成。

  • 經絡按揭今次分享凶宅買賣及申請按揭資訊,幫助大家置業路上避開陷阱。
  • 同時,屋苑管理處可能會更瞭解物業的狀況,以及最近有沒有事故發生。
  • 文章發出後引起不小討論,而這名當事者事後也在臉書《靈異公社》上發表完整經過。
  • 在回家途中,我思前想後,覺得單位雖然平了三成但始終是凶宅,但又覺得即使買錯就當自己買個經驗,心大心細一直決定不下。
  • 中國傳統禁忌多,在買樓方面,一般人對凶宅避之則吉,因此售價一般都比市價單位平,部份凶宅更低於市價三成。

這也就是新聞為什麼常看到,買方買了房去吵,這是凶宅卻沒被告知。 畢竟站在買方的立場,可能理所當然的覺得整個社區有發生過什麼事,當然都算「凶宅」範圍呀! 每天會經過的大廳,偶爾會用到的梯間,不一定會搭到的電梯…等等。

美新樓凶宅: 香港買房,6招教你識別凶宅

其實就算查冊顯示業主已過身,不一定代表單位就是凶宅,也不代表業主是在單位內死亡,只是證明業主已過世,後人正在安排遺囑承辦。 相反,如有租客於單位內死於非命,查冊內亦不會顯示這個死亡記錄,因此查冊絕對不能證明單位是否凶宅。 到達單位後,代理開始一五一十向我細說兇案事發經過。 所謂「筍盤」其實是一個已分間三個劏房的單位,分別租給三名「鳳姐」,單位曾發生「鳳姐劫殺案」,其中一名鳳姐不幸遇上歹徒劫財劫色,反抗時遭到襲擊致死,而兇徒亦因逃走時從六樓的天井棚架失足墮下傷重死亡,其後其他鳳姐相繼搬離此單位,一直丟空。

美新樓凶宅: 單位有人非自然死亡便淪為凶宅

現在要寫的這個故事,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寫才能表達它的狀況,因為這間房子的問題之大,可能只有都更敲掉纔有辦法解決。 曾經手過一間房子,它是凌晨四點多的時候,有個人從社區八樓跳樓自殺,早上九點多的時候就被投資客收購並完成簽約。 這種錢好賺,加上屋主對於這種事情也很無奈,通常都只希望趕緊把房子售出,免得惡運找上自己。 來自汕頭、自稱「風水大師」李育輝,到其中一名受害者德福花園家中睇風水,兇徒得知受害人家境富裕,遂將混入山埃的符水予五人飲用,15至49歲的五名受害人因此而死,兇手掠去財物約值130萬元,並將各人祈福願望寫在紙上置於客廳中,佈置成自殺假象。 兇手先與妻子潛逃至汕頭,再與情婦前往武漢,香港警方向中國內地政府提出協助要求,兇徒最終在當地被判死刑。 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A座26樓一單位的住客,發現鄰區單位花槽有血水滲出及惡臭報警,警方從花槽掘兩具如「木乃伊」被包裹的男屍,及後證實死者為新加坡經營「炒金」生意的少東兄弟,來港追債時被下毒手,兇手至今仍未落網。

美新樓凶宅: 凶宅亦可能影響鄰居估值及按揭

經絡按揭今次分享凶宅買賣及申請按揭資訊,幫助大家置業路上避開陷阱。 香港的銀行會將所有凶宅資料列入不公開的黑名單,如果銀行給出的估價有問題(明顯低於市場價),或是拒絕提供估價,可能代表單位是凶宅。 不過,也有部分外資銀行認為凶宅不屬於業權瑕疵,可以做正常估價。 凶宅沒有法定定義,但地產行業一般將之分為三類,(一)自然死亡:價格比市場價低一成至兩成;(二)自殺事故:折讓率超過兩成;(三)謀殺、多人死亡、或涉及孕婦:折讓三成以上。

美新樓凶宅: 香港的凶宅

在7月份,亦有報道,在位於將軍澳中心及沙田晴碧花園凶宅放售,當時叫價與市價相約,最終在議價後,成交價才較市價低約1成及2成。 所以如果你是個真的非常怕買到凶宅,也完全不能接受周邊有相關案件發生過的人,那麼選房仲可以挑品牌大間一點的公司;那如果你是個完全的無神論者,那麼凶宅也許是個不錯撿便宜的地方。 陳傑鳴舉例,倘若某人執意輕生,自10樓住家跳下,過程撞到5樓住家陽臺,最終落在1樓公設死亡,這樣的狀態下,10樓就是凶宅、5樓只是過程所以不算數、1樓是公設所以沒有凶宅的問題。 向街坊收風 收風必殺技是「膽大、心細、麵皮厚」,買家不妨向屋苑管理處、同層住戶等入手,進一步瞭解單位的業主或租客背景。 文章發出後引起不小討論,而這名當事者事後也在臉書《靈異公社》上發表完整經過。

美新樓凶宅: 發現租到凶宅,到底該怎麼辦?律師教自保祕招:幫你租金、押金通通要回來

租住御金・國峯第7座的一對公務員夫婦,昨日(4日)清晨雙雙墮樓,2人分別伏屍平臺2個單位的花園,而2人同住的單位有打鬥痕跡。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陳傑鳴指出,依目前市場習俗與交易習慣,多數民眾對凶宅有所顧忌,因此,凶宅若被確認交易價格也僅約為市場正常價格的50~70%,遠低於市場行情。 美新樓凶宅2025 事後原PO趁著白天回家整理行李時,掛在牆上的皮帶,在沒有任何風的情況下,竟然跟著音樂開始搖擺,且天花板上也傳來「蹦蹦蹦」的聲音。

美新樓凶宅: 面板大廠友達被爆「裁員」 公司急發聲明

然而,每間銀行對凶宅的取態不一,即使是凶宅亦會提供估價,但價格可能明顯低一截。 另一個原因是,品牌大的房仲纔有本錢建立完善的資料庫,作為資訊的提供。 畢竟要告訴你,這裡曾有人發生過非自然身故,但前提也是他必須知道纔可以。 但今天如果只是光靠新聞、民間網站,那根本是九牛一毛,畢竟哪天不死人。

美新樓凶宅: 【凶宅入巿指南】怕「貴」多過怕「鬼」? 凶宅買賣3大錦囊

若然單位曾經是凶宅但已轉手數次,批出按揭的機會便相對較大。 最後買家最好向代理以及管理處查詢單位的背景,雖然沒有規定代理需要主動向買家交代物業是否凶宅,但如果買家問到,就需要盡一切應盡的努力去搜查資料回答。 同時,屋苑管理處可能會更瞭解物業的狀況,以及最近有沒有事故發生。 美新樓凶宅 另外,透過查冊如果發現註冊處上有死亡證紀錄,可要求業主出示死亡證,從中獲知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及死因。

不過,凶宅網的資料未必是最新最準確,新聞報道亦未必會列事故單位的具體地址,因此只能作參考。 其實法例上並沒有定義何謂凶宅,不過,一般認為如果單位內發生過非自然的人命傷亡,如自殺、他殺、意外身亡等。 如果單位內的人士,是由於病、年紀大自然過身,則未必視為凶宅。 美新樓凶宅2025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一般而言,任何住宅單位內,如有人非自然死亡,該單位會被視為凶宅。 今次御金・國峯命案中3個涉事單位,即2名死者同住的中層單位,以及2人分別伏屍的2個平臺單位,均成為凶宅,估計銀行短期內難以承造按揭。 不過,在這裡也提醒,雖然定義可以討論,但如果事情發生在成交前,在看屋或買賣中詢問仲介,這棟有沒有發生過什麼(非自然身故)?

美新樓凶宅: More in 按揭指南:

31歲英國籍銀行高層於嘉薈軒住所內先後兩名印尼女子性交易,其中一名死者被連續三日施以性暴力,包括用皮帶、拳頭、鉗子襲擊,更綁起其雙手強迫舔馬桶,用刀割斷喉嚨;另一死者亦被割喉殺死。

美新樓凶宅: 香港仔/鴨脷洲

而原PO也透露,自己在這裡洗4年的澡,從來沒撞過上方的置物架,就在那天撞了一下,上面的玻璃罐掉下來,碎了一地;坐四年的桌椅,從來沒有被什麼割到,但就在那天原PO的褲子狠狠地被割破一痕,而夫妻倆則用最快的速度搬離該房子。 3.向管理員及街坊查詢:大型物管公司管理的屋苑管理員一般都訓練有素,當你向他查問時,他們費事招惹麻煩都會說唔清楚,但小型屋苑或單幢樓嘅管理員就有機會透露一啲玄機畀你聽。 還記得三、四年前有一個同行的朋友介紹我一間房子,位於臺中沙鹿、龍井一帶,是一間公寓式的老舊房子,沒電梯、頂樓的。 當時她跟我說的時候這間房子的價格很便宜,便宜到讓我覺得這房子就算不是位於蛋黃區的也不該這麼廉價啊。

不過,如果死亡人士是租客,買家其實並不能透過查冊瞭解,過去不少凶宅的死者都不是業主而是租客,因此透過查冊瞭解單位是否凶宅亦有限制。 由於凶宅並沒有政府的法律定義,因此每個人對凶宅的定義都略有不同,所以會見到有時凶宅的叫價與市價相約,因為可能在業主眼中,物業並不算是凶宅。 不過,作為買家始終對凶宅較敏感,即使不介意買入,亦想物業有個「折頭」,因此便要了解找出凶宅之方法。 市場上有不少另類單位以折讓價出售,其中一個原因是單位發生事故變成凶宅。

美新樓凶宅: 凶宅類別、樓價有幾抵?

不過,百貨應百客,在樓價高企下,部份不怕「鬼」的人,反而會以相對「低水」的凶宅作為投資或自住對象。 至於會砍多少,則得看買賣雙方最後的共識在哪裡,畢竟連估價師也無法說出明確的數字,凶宅通常要砍幾折亦或至少該砍幾折。 美新樓凶宅2025 另外,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實務面上「同棟凶宅」的影響性,倒是不高,甚至可以說,價格上幾乎不會影響。

查網上估價 美新樓凶宅 透過銀行進行網上估價,「凶宅」有機會「現形」。 部分發生過命案的單位,銀行普遍拒絕提供估價,若然物業放盤估價偏低或標註「估價不適用」,購買前宜再小心查證。 田土廳查冊 請代理幫忙透過田土廳查冊,查看業主有沒有死亡紀錄。 但要注意,查冊沒有記錄租客死亡等事故登記,換言之查冊紀錄未能完全判斷單位是否「凶宅」。 每年一到農曆7月,就會有不少體質特殊的人會感應到某些事情,不過也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些民俗信仰。 美新樓凶宅 美新樓凶宅 就有一名網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某位朋友透過警察得知,租屋處的大樓竟是凶宅,且自己住的這一間也發生過兇殺案,讓他和太太立刻決定搬家,而這名當事者事後也在臉書上透露完整過程,嚇壞不少網友。

事源有對夫婦以低於市價約一成購入一碧濤花園單位,簽訂臨約後發現單位下層曾經有人跳樓身亡,認為地產代理沒有為他求證,之後向地監會投訴但不獲受理。 過了兩天,代理來電說單位已售出,人永遠都是失去後才珍惜,我開始後悔為何當時不當機立斷。 美新樓凶宅 誰知兩個星期後,代理聯絡我話買家撻訂,聽後筆者真的有點失而復得的感覺,我便立即落票,最終以低於市價三成半買入,還向銀行承造七成按揭。 之後,筆者再購入荃灣中心一凶宅,亦是低於市價三成買入,更能成功在銀行承造七成按揭。 另外,部份物業做網上估價時,銀行可能會出現「不適用」或「N/A」,即無法顯示估價,意味物業可能是凶宅,建議準買家致電銀行查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