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於2007年成立了獨立的慈善團體「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有限公司」(下稱「職發處」),為一非牟利的慈善機構,為推動本港僱員的專業培訓和資歷認証做好準備、強化本港僱員就業競爭力、推動社區融合及人才資源的持續發展為服務宗旨。 工聯會職發處將與各屬會、各勞工團體、各工商團體及政府部門包括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僱員再培訓局等機構緊密合作,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為本港在職僱員或待業人士,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服務。 本計劃於2017年得到公民教育委員會及華人永遠墳場透過關愛行動培訓工作坊,招募有志服務社區,自我提升、關注社會、香港及國家的問題,如新來港人士,婦女及弱勢社羣。
- 今天行動第三站是觀塘的心理衛生會,何啓明拿著一箱箱口罩送給該會的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復者。
- 職業發展服務處於2007年成立,為一非牟利的慈善機構,以維護香港市民及僱員職業發展、就業權益、強化市民及僱員就業競爭力、推動社區融合及人才資源的持續發展為服務宗旨。
-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自本年1月底開始籌備開設「口罩工場」,得到各方朋友大力支持,經過短短半個月時間,首批成品在2月中正式面世。
- 1940年代後期的戰亂和共產主義問題,令大量人從中國走難到香港。
- 我們的目標是生產1000萬個口罩,盡我們所能幫助防疫抗疫工作。
8月28日,工人俱樂部建成開幕,為當時工人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活動場所[3]。 屬下有253間不同行業的工會,其中屬會197間,贊助會56間,會員人數超過41萬,是香港最大的勞工團體。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有限公司獲「夥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資助包餅社會企業計劃,並於2013年6月成立了一間「暖心麵包」社會企業,至今已經營三年包餅業務,專注經營包餅製作、零售,節日包餅產品、嫁喜婚禮曲奇,到會食品及包餅材料零售等。 考察團共61名青少年參與,過程中積極參與,亦反映考察團從科技、航空、文化、創業等多方面,讓他們認識大灣區的文化歷史及未來的發展機遇。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管浩嗚關注,當局有否分析青年人不願意加入政府的原因。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工聯抗疫連線—口罩工場】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口罩工場」全自動生產線正式投產(2020年4月29日)
本年度新一屆委員就任,感謝繼續得到社會上不同專業人士及社會人士支持,各委員繼續給予不同寶貴意見,並且,運用不同的資源及網絡,共同齊心推動本處積極多元化職業發展服務,發動和諧社區,關愛共融的團結精神。 是次慰問基金會透過收集來自各界的募捐,目標籌募1500萬元,除了早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宣佈會率先把薪津捐款支持,工聯會亦會在工聯會救災慈善基金中撥出100萬(以合作單位形式),盡心盡力為工友;同時,鼓勵更多社會熱心人士支持。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募捐由即日起至5月31日進行,工聯會屬會及地區服務處亦設有募捐箱,讓有心人士及會員捐款。 黃國表示,工聯會職發處成立「緊急失業慰問金」的目的是為了關心打工仔女,為他們解憂紓困;同時期望集合社會各界的力量,一同幫助失業工友,共渡難關。 因此工聯會會繼續努力籌募更多善款,呼籲社會善長仁翁和各位市民積極捐獻,集腋成裘,關心、慰問失業人士,為失業人士打氣,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我們會在此分享搵工攻略、面試技巧,以及定期更新職位空缺,供各界人士參考。 本處於2017年開始合作提供相關免費課程,目標是提昇參加者退休後財務安排知識,在籌劃退休之路上作出有根據的財務決定。 2018年8月11日為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10週年誌慶開放日,當天本處誠邀約有百多名各界人士代表出席,氣氛熱烈。 儀式完畢後,各嘉賓在本處委員陪同下參觀了天后職發中心不同功能的活動室,例如髮型創作和化妝室、中式和西式廚房、推拿按摩室、咖啡調酒室等。 當天更有髮型設計的導師作示範,嘉賓觀看學員上課情況及瞭解中心運作等。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會員報名日 颱風特別安排
口罩工場自二月投入生產以來,雖然使用的是半自動機器,但已為長者、基層市民及前線工友送去數以萬計的口罩。 全自動生產、包裝口罩機器已於上週陸續送抵工場,全自動生產線亦已完成組裝,正式開始試運,並可望於今個星期內正式投入生產,預計日產可達5萬,若運作順暢,更可逐步提升產量。 工聯會職發處「口罩工場」7月10日舉行「社區關懷行動」口罩送贈儀式,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和陳婉嫻、副理事長陳鄧源、「口罩工場」生產廠長蕭翠芳向10個團體送贈口罩,將口罩轉贈予有需要的市民。 「口罩工場」至今已送出超過100萬個自家製口罩,最近亦開始生產兒童口罩,務求照顧基層學童的需要。 至今本會已有3間職業發展培訓中心(天后中心、天水圍北中心及天晴中心)及3間社會企業(樂健生活館、暖心麵包及暖心創業坊),為僱員創造不同的就業機會。
有意者請將履歷及要求待遇電郵至 或郵寄至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湧道50號3樓工聯會康齡服務社。 工人俱樂部總部座落土瓜灣馬頭湧道50號,樓高10層,並於觀塘、深水埗、沙田、馬鞍山、大埔、港島東、屯門、將軍澳等地區設立分部。 土瓜灣中心將在會員及部員優先報名日,特設十多部電腦及多個收費處為會員辦理報讀手續。 「暖心麵包」以製作具特色、高質素及健康包餅為宗旨,價錢雖大眾化,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一絲不苟,用料優質健康,店員更會以親切態度為客人推介各款包餅,以相宜價錢為區內居民提供健康優質包餅,長者憑長者咭購買麵包更可獲九折優惠。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公務員流失|楊何蓓茵:多管齊下招募 會避免「因誤會而結合」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有限公司與建造工會及地區服務處合辦舉行「義維修、樂安居」計劃,此計劃獲社區有心人士贊助135萬,為基層獨居長者及家庭作一些簡單裝修及家居檢查,以協助改善基礎市民家居生活。 此計劃現由2014年1月開始推行,至今已有3500個家庭受惠,亦共有100義工協助活動,共同建立關愛社區。 職發處今天在天后中心舉行送贈儀式,工聯會理事長兼職發處主席黃國表示,「口罩工場」是一個慈善項目,「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籌募款項後啟動計劃,希望可以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我們的目標是生產1000萬個口罩,盡我們所能幫助防疫抗疫工作。
- 臺北的扶青社為了協助青年就業、轉業、創業,與其輔導社推行『扶輪導師』計畫,邀請企業主跟專業經理人針對青年的工作與職涯發展進行了長期的輔導,協助青年累積更多職場經驗,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 東莞中心瞭解到胡先生的迫切需求後,聯絡庫務署並提供電子郵箱以重新收取庫務署的聲明文檔,在收到庫務署的文檔後,東莞中心第一時間將其列印交予胡先生填寫,並協助上傳,最終成功解決問題,讓胡先生放下了心頭大石。
- 當天下午,陳婉嫻和何啟明轉到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會所,送贈口罩給影聯會的長者會員。
- 回顧籌備口罩生產的過程,各方面都是由零開始,不管是材料,還是場地及機器都是欠缺的,不少朋友知道我們的情況後紛紛伸出援手,總算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職業發展服務處於2007年成立,為一非牟利的慈善機構,以維護香港市民及僱員職業發展、就業權益、強化市民及僱員就業競爭力、推動社區融合及人才資源的持續發展為服務宗旨。 為有就業需要人士提供優質的工作培訓、就業支援服務;為弱勢社羣創造就業機會及提供促進職業發展的服務。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積極開辦「資歷架構」及「職業導向」課程,並為學員安排實習機會及就業配對等服務。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20年度「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
「口罩工場」的口罩「只送不賣」,並不會申請政府資助,也不會賣給政府。 工聯會副理事長兼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設立「緊急失業慰問基金」,目的是紓解不幸失業工友的燃眉之急,惟解決本港失業危機的關鍵,仍在於政府緊急失業現金資助措施的優化和落實工作,工聯會將會在推行我們設立的慰問金的同時,推動政府急民所急地落實有關工作。 工聯會今日(3月5日)舉行記者會,公佈設立「緊急失業慰問基金」的詳情。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經歷長達八個月的暴力衝擊,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影響,本港經濟陷入衰退,各行業陸續出現裁員、減薪及無薪假期等現象。 有見及此,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成立「緊急失業慰問基金」,為失業工友提供緊急現金援助,期望可令待業及失業人士儘早渡過難關,重投職場。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工聯會職業再訓練就業輔導中心為廣大僱員提供跨行業的就業介紹服務,為需要轉業的工友提供完善的服務網絡。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議員
委員會的主席、工聯會議員郭偉強關注,新制公務員沒有長俸,會否削弱公務員職位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及如何避免已獲有條件取錄的畢業生被搶走。 楊何蓓茵回應指,公務員供積金會隨年資增長,退休褔利較全港其他所有私人機構都優厚。 她指局方著重以公務員工作滿足感,挽留人才,他們的工作能影響市民的生活,能改變社會:「做完之後回憶返,任何私人機構都不能比擬」。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有五十五年歷史的工人俱樂部,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今後還會力求盡善盡美,為會員、部員、各行業僱員提供多元化和更全面的服務。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工作時與人互動交流。
透過義務工作,自我技能提昇工作坊,義工探訪、民生意見調查及發佈、國民教育一天遊,大型嘉年華暨頒獎禮活動、服務展覽及派發服務小錦囊等,從而推動及鼓勵市民市區尊重、負責、包容及關愛的核心價值,建立共融社區環境,提昇市民的公民意識發揮互助精神,關懷弱勢社羣,回饋社區。 同時加強市民對國家的認識、關心及瞭解,從而令他們增加對國民身份歸屬感及自豪感。 除了能協助長者清潔家居外,更能為有需要的長者送上一點關懷,而體現對社區的關愛精神。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口罩工場」這個慈善項目的腳步從未停歇,繼續為有需要人士送贈口罩。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公務員綜合招聘考試備試課程-英文運用
工聯會理事長兼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主席黃國介紹時表示,會用最便捷的方式讓失業工友儘早領取到本次的慰問金,凡於提交申請前半年內曾受僱,失業1個月或以上,並出現經濟困難的本港居民即可申請(有關申請詳情見附表),每人可領3000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申請期從本月16日開始,至9月15日(或善款用完即止),預計可令5000人受惠。 本會為了鼓勵市民體驗創業精神,發揮潛能,本處在工會、地區組織、商界及專業人士支持下,開設暖心創業坊,供青年人、婦女及初次創業者,在有經驗義務顧問協助及督導下,幫助一些想創業但資金不充裕的市民,開拓自己的業務,至今已有超過20多位創業者參與本處創業平臺,反應熱烈。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使用現代化的辦公空間與共享辦公解決方案,助您保持工作效率
本著時刻與打工仔女同行的信念,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宣佈設立「緊急失業慰問基金」,期望可為在雙重夾擊下導致失業、出現經濟困難的各行業打工仔女提供即時援助。 慰問金預計從本(3)月中開始接受申請,每人可獲3000元,料可讓5000人受惠。 本處繼續承蒙元朗區議會贊助,舉辦「正能量耀天晴嘉年華2016」活動於2016年6月5日順利舉行,是次活動得到新界北地區服務處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各團體的支持,是日有超過1,000人參與。 當天新界地區服務處主任麥美娟太平紳士,鄧卓謙區議員主禮,並向街坊分享如何發放正能量經驗,鼓勵社區各人關愛及發放正面能量,是次活動亦獲得多個團體參與表演節目及攤位遊戲,整日活動深受當地街坊歡迎,本處亦期望未來的日子能再為該區居民舉辦不同活動,惠澤居民。 課程目標是提昇參加者退休後財務安排知識,在籌劃退休之路上作出有根據的財務決定。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口罩工場】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口罩工場」社區關懷行動(2020年7月10日)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緊急失業慰問金」今天(3月16日)首日開始接受申請,反應非常熱烈! 截止今天下午六時,總申請人數已高達7800多人,遠遠超出5000人的原定限額,工聯會職發處宣佈明天(3月17日)暫停接受申請。 若機構需要招聘員工,包括全職、兼職、短期、臨時或合約工作等,可下載招聘表格,電郵或傳真便可。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提高各業僱員的競爭能力是工聯會及各屬會長期以來積極關注及致力的工作目標。 一直以來,工會因應自己行業的特點、資源而提供各類型的進修活動,推動各業僱員不斷進修及自我增值。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香港工會聯合會
1966年以前,香港有6間官立小學,而每學年的學費是30元;而私立學校甚至收費100元以上。 1946年9月,工聯會前身的「港九勞工子弟教育促進會」(後改名為「港九勞工教育促進會」,簡稱「勞教會」)創辦「勞工子弟學校」(簡稱「勞校」)。 初時,勞教會缺乏獨立校舍,只能借用海軍船塢華員職工會會址上課。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關注,公務員流失率高,有公務員指工作滿足感不夠,亦有公務員感覺不能發揮,認為當局要反思未能挽留人手的原因。 楊何蓓茵回應指,各部門會與獲有條件取錄的大三學生密切聯絡,例如會安排學生在大學四年級的假期,提早到部門工作,讓他們及早認識工作崗位,甚至視他們是家人般,培養他們對部門的歸屬感,相信能避免雙方「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手」。
楊何蓓茵指現時的青年選擇多,不會把公務員職位放在首位,原因包括公務員每年都有招募等,亦承認部分青年人對公務員工作的認識不準確,認為晉升只看年資和工作沉悶等。 她指局方現時做很多工作,包括提拔有能力、有潛質但年資不高的同事,亦有運用媒體宣傳公務員工作真實一面。 我們使用 Cookie 來提供和改進服務,並藉以提升您的瀏覽體驗。 今天行動第三站是觀塘的心理衛生會,何啓明拿著一箱箱口罩送給該會的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復者。 程志剛向職發處表示感謝,他表示,弱勢人士購買口罩不易,幸好有職發處捐贈,而且品質有保障,他們感到很放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在疫情之下,本著「自己口罩自己做」的初心,開設口罩生產線。
至今,進修中心運用各屬會遍佈港九、新界的40多個會址,並與製衣業訓練局、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職安局、紅十字會、聖約翰救傷會等各機構合作,開辦更多元化的進修活動,籍此更全面地、更廣泛地提供進修機會,推動香港的各業僱員及家屬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香港成為學習社會。 是次共安排了4場工作坊及花卉展,活動得到市民熱烈支持,參加者對於本處是次活動的安排感滿意。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2025 為了加強香港資歷架構的推廣,及宣傳對僱員的重要性,本處與香港資歷架構合作,在2018年8月2日於本處的天后職發中心設置資源角,並舉行QF資源角開幕典禮,並得各界人士前來參加。 本處希望籍着向僱員提供不同的課程資訊,以及相關行業的小冊子,從而推廣終身學習,多元增值的概念,以協助僱員應付勞動市場的挑戰。 當天下午,陳婉嫻和何啟明轉到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會所,送贈口罩給影聯會的長者會員。
「口罩工場」進入全自動生產階段,標誌著我們有更大力量繼續與社會各界一起同心抗疫、共渡時艱。 關注僱員職業技能及提升個人發展 我們的計劃主要針對關注僱員的職業技能及提升個人發展。 面對着變幻莫測的政治變化,週遭環境的經濟進步,本港僱員要不斷提昇自身技能,方能迎接挑戰不同年齡階層的僱員,必須面業不同的挑戰,才能穩守職場位置。 在現今急劇變化的香港,有見及此,職發處以繼續積極推動僱員職業技能及提升個人發展為已任,期望我們的服務對象,既能充滿競爭的能力,又能維持和諧家庭的生活。
工聯會黃國表示,有公務員反映感覺自己社會地位減弱,亦認為政府內部規管太嚴格,形容《公務員守則》越來越厚,令公務員發揮空間收窄,認為制度應「拆牆鬆綁」,令公務員透過工作獲得更大滿足感。 楊何蓓茵指,同意要加強公務員的榮譽感,又指很多權力都下放給部門管理層,強調管理層規管同事行為操守時,要達到規條的精髓,不宜過份規管,但亦要達到原先的規管目的。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政府每年招聘約1萬名公務員,當中60%是30歲或以下青年,將推出多項針對性措施,多管齊下鼓勵及吸引青年加入政府。 多名議員關注近年流失嚴重,楊何蓓茵則稱會採取措施避免雙方「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手」。 胡先生是一名香港退休公務員,上一年由於自己在樟木頭鎮的郵箱收件異常,接收不了香港庫務署的信件,導致無法處理自己的退休金事宜,於是很快聯繫東莞中心求助。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工聯抗疫連線】工聯職發處「口罩工場」首批製成品送贈有需要市民(2020年3月21日)
本中心隸屬工聯會工人俱樂部;是社團機構,需優先為其會員及部員服務;故提早在8月6日(星期日)開始辦理報讀各項課程,若部份課程被會員報滿,到公開報名時額滿見遺致歉。 工人俱樂部下設有業餘進修中心、職業再訓練中心、就業輔導中心、工俱康樂組、文藝專組、工俱旅遊部及保健中心等部門。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秉承及貫切工聯會關愛社區,以 「與香港同心與基層同根」的精神及宗旨,積極參與由社會福利署及關愛基本推介的長者家居服務清潔及培訓。 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分享籌備過程的感受時提到,籌備生產口罩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管是材料,還是場地及機器都是欠缺的,但困難再大,也大不過我們的決心和齊心。 特區政府和不少朋友得知我們要建口罩工場,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尋找場地;製衣工會網絡發揮很大作用,聯繫了許多專才和企業,在材料和機器,以及生產流程和規範,提供專業和方法,或渠道和支持;我們亦向懲教署口罩工場取經,以該工場為藍本來生產。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行業招聘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自本年1月底開始籌備開設「口罩工場」,得到各方朋友大力支持,經過短短半個月時間,首批成品在2月中正式面世。 昨天,「口罩工場」由第一階段半自動生產,升級為第二階段全自動生產,產量將進一步提升,每日可生產5萬個口罩。 隨著生產逐步走上軌道,預計產量可繼續提升,有信心達到整個慈善項目以生產1000萬個口罩的目標。 本著「自己口罩自己做」的精神,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口罩工場」的生產又再進一步提升,全自動生產線4月28日正式啟動,標誌著「口罩工場」進入新一階段,疫境同行,同心抗疫。 今天獲送贈口罩的團體有:勞聯智康協會、機電聯社會服務中心、電職社會服務協會、香港單親協會、同路人同盟、香港心理衞生會、綠長青環保協進會、香港乳癌基金會、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及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各團體代表出席了今天簡單而別具意義的關懷行動儀式。 今次獲送贈口罩的團體包括:勞聯智康協會、機電聯社會服務中心、電職社會服務協會、香港單親協會、同路人同盟、香港心理衞生會、綠長青環保協進會、香港乳癌基金會、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及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進修中心
臺北的扶青社為了協助青年就業、轉業、創業,與其輔導社推行『扶輪導師』計畫,邀請企業主跟專業經理人針對青年的工作與職涯發展進行了長期的輔導,協助青年累積更多職場經驗,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中心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上月底開始籌備開設口罩工場,經過短短半個月時間,首批成品日前已經正式面世! 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總幹事謝宏儒表示,會繼續努力,盡快將口罩送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上。
在父親節前夕,「口罩工場」向父親們表達關懷,今天(6月19日)舉行「社區關懷行動:向父親們送贈口罩」,獲贈口罩的是五個以男士為主要成員的非牟利團體和工會,「口罩工場」希望與他們齊心攜手防疫抗疫,向父親們送上一份溫馨的父親節禮物。 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表示,今年年初疫症來得突然,市民四出撲口罩,尤其是看到有長者空手而回的場面,我們都感到揪心,故此當時有一個很強烈的念頭,就是要盡快建立自己的口罩生產線,而且要免費派發予有需要人士,發揮社區互助精神。 回顧籌備口罩生產的過程,材料、場地、機器、生產流程等等,都是逐一拼湊出來,有賴於工會的網絡及工友的專業知識,以及各方友好的大力支持,總算排除萬難成功投產。 最近我們亦開始生產兒童口罩,務求也能照顧基層家庭學童的需要,進一步表達關懷。 「暖心麵包」主要聘用當區失業人士、婦女及青年人,藉此提供他們一個實習的平臺及就業機會,讓他們能發揮技能,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