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設立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因此政府於1999年後對長者領取綜援的資格制訂了新的措施,與子女同住的長者不能再獨立領取綜援。 長者如要領取綜援,其子女(包括不同住的子女)一般需要向署方提供宣稱不供養父母的文件。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為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由2023年2月1日起,長者生活津貼的每月金額為$4,060。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長生津2023|12.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申請方法

由2023年6月1日起,政府會在連續11個月的首天向中電及港燈的住宅登記用戶戶口注入80元的電費補貼,並在第12個月注入120 元的電費補貼,即總數1,000元。 此津貼旨在為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加強其居所的安全。 長者家庭總收入低於公屋入息限額70%;或租金與入息比例超過18.5%。 (長者家庭指所有家庭成員年滿60歲或以上。)有關參照表可按此查閱。 香港人可以透過內地海關,購買一輛國產免稅車,不同車型費用不同,有內地人計算過,一般免稅的優惠折扣都大概有接近 7 折。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 住宅處所必須是沒有受任何法律或指明文書(如政府租契、佔用許可證等)禁止作住宅用途的建築物或其任何部分。
  • 以下整合 7 大港人在內地生活的福利、申請資格及方法,不論是學生、老人家抑或打工仔,都可盡享大灣區生活的好處。
  •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 大部分課程要求申請人出席率必須達到70%或以上,並在課程評核中至少獲得合格成績。
  •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 60至64歲人士需要申請特別為優惠計劃而設的個人八達通「樂悠咭」,纔可以2元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申請人可親自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郵遞或網上表格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15至59歲身體健康正常的申請人,如失業或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本署所定標準,必須積極地尋找全職工作及依照本署規定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 持續進修基金申請人需要達到課程要求,並完成相關課程後,再備齊所需文件向持續進修基金申請資助。 大部分課程要求申請人出席率必須達到70%或以上,並在課程評核中至少獲得合格成績。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津貼2023|公共福利基金計劃 – 津貼金額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過渡期設立的一項福利金,支援生活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2025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平民屋宇重申,大坑西新邨的重建及回遷建議「合情、合理」,能夠滿足絕大部份合資格租戶的需要;相關的工作亦跟步驟、按程序,提供足夠時間讓租戶考慮。 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主席歐陽潔珍表示,上星期已向居民信箱派發「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居民遷置回箋」,收集居民意見集體回覆平民屋宇。 信中有兩項選擇,分別促請政府「一屋換公屋」需求,無需發放過渡期居居所租金津貼,或要求業主承擔及安排住戶重建後,遷置入住永久及過度居所責任,清楚交代回遷單位的詳情及條件。 大坑西邨即將啟動重建,多名居民仍不滿平民屋宇有限公司6月初公佈的安置方案,批評重置期內欠安置安排。 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在2000年11月表示,考慮到香港自高齡津貼推出以來已有重大的社經轉變,故會檢討高齡津貼本身[15],不過他否定檢討等同削減金額,而是考慮對較貧窮的長者設立更高金額的補助[16]。 次年完成首階段檢討,並得出最終方案需視乎香港經濟環境而決定的初步結論[17]。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生果金2023|7. 高齡津貼(生果金)金額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佈表決。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根據樂施會委託政策二十一於2010年進行的調查[6],估算全港約有33萬長者符合領取綜援的資格,當中只有57%有領取綜援,即有超過四成(14萬)長者合資格領取綜援而沒有領取。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 (長者家庭指所有家庭成員年滿60歲或以上。)有關參照表可按此查閱。
  • 大坑西邨即將啟動重建,多名居民仍不滿平民屋宇有限公司6月初公佈的安置方案,批評重置期內欠安置安排。
  • 平民屋宇重申,大坑西新邨的重建及回遷建議「合情、合理」,能夠滿足絕大部份合資格租戶的需要;相關的工作亦跟步驟、按程序,提供足夠時間讓租戶考慮。
  • 合資格者在登記後,輔導員將協助尋找各類全職或兼職工作,並提供一站式就業輔導服務,包括個人就業輔導、就業選配、小組工作及入職後跟進服務,提升就業機會。
  • 港人內地生活福利|深圳景點多、美食多,每逢週末都有大量港人湧到深圳一日遊,你又有沒有想過乾脆搬回內地居住?

根據香港仔坊會提供的求職開支案例,只要是合理地與求職開支有關都可以申請資助,例如染髮及理髮、買鞋、配眼鏡等。 年滿60歲或以上的合資格僱員只要於在職培訓期內留任滿三個月或以上,即可向勞工處申請最多可申領12個月的留任津貼。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家用、安老按揭計劃、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未動用而累積的款項,就會被視為「資產」計算。 答:65歲或以上的老友記理應已退休,單純計薪金、工資應該不會超過每月入息上限。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在覈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申請資格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計劃初推行時,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組辦事處申請,並且居住香港滿5年和沒有住在醫院和療養院,纔可獲發每月55元的津貼[1][5]。 而申請成功的人士將收到兌款單據,讓之能到郵政局和庫務司署辦事處兌款[5]。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2025 申請人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網站提供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資格驗算在線服務,就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進行初步驗算,以瞭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社會福利署線上資格驗算

此外,無論你在65歲時已提取,或是未提取強積金也好,該筆金錢都會納入「資產」內。 港燈派發予50,000個合資格家庭每戶一套總值200元的2023年「關懷有饍」飲食券。 飲食券可在12月31日或之前於已向港燈登記的2023年「關懷有饍」食肆使用。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2025 用戶可於結賬前向參與食肆出示及交回飲食券;食肆會掃瞄飲食券二維碼以茲確認。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入息及資產限額

國家財政部及教育部為鼓勵港澳學生到內地的普通高校及科研院所就讀,所以製定了《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 港澳學生只要熱愛祖國、堅定擁護「一國兩制」、遵守國家法律、勤奮好學、品格良好、成績優異,即可申請港澳學生獎學金。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本科學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8000元獎學金;碩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30,000元。 僱主與受僱員工沒有任何親屬關係,且於是次受僱前雙方沒有任何僱傭關係。 就一些值得給予較長培訓期的個案,僱主提供資料並經勞工處批覈後,在職培訓期可分別延長至最多6個月及12個月。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申請方法

平民屋宇一直與政府保持溝通,明白為確保對現時公屋輪候冊上的人士公平,不適宜動用公共房屋資源安置有關居民,因為有關安排如同「插隊」,有違公平原則。 平民屋宇相信,今次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的租戶支援及回遷安排計劃已經平衡社會、社區、有意置業人士及居民需要。 香港現時透過公共財政支持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主要為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制度。 由於上述三個制度都有透過公共財政進行再分配的效果,因此是解決長者貧窮問題的重要制度。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長生津2023|9.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申請資格

不過同年7月,楊永強則反表示政府不會取消高齡津貼,而綜援因跟高齡津貼性質不同,故兩者難以合併[19]。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則把高齡津貼檢討緩慢歸因於財政赤字[20]。 2004年,高齡津貼的申請人需在港居住滿7年,並在申請時過去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才符合資格申請[21]。 2005年,領取高齡津貼者的離港寬限從180天增至240天[22]。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簡稱「長生津」的長者生活津貼,是港府為老友記提供的社會保障。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申請條件

在接到申請後,本署職員會安排約見申請人和進行家訪,以查覈申請人的實際情況及所提供的資料。 若學生受到疫情影響而無法入境就讀,學校將提供彈性入學政策:免費延後開課日或轉換成線上課程,由於各校政策不同,歡迎與我們聯繫瞭解。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房屋局回應事件時重申,房委會處理公屋申請有嚴謹制度,以確保所有輪候人士得到公平處理,若不按制度,貿然使用公屋資源安置大坑西邨居民,將對所有輪候公屋的人士造成不公。

現時所有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每月可領取2,390元,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16%[8] (2016年長生津金額提升至2,495元)。 而高齡津貼方面,65-69歲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能領取,70歲或以上長者則不設任何資產及收入審查。 香港的高齡津貼給予每月劃一的保障水平[每月1,235元(2015年數據)] ,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9%。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讓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在移居福建省或廣東省後,無須每年返港,亦可領取香港政府提供的每月$4,060 長者生活津貼;70歲或以上長者,更可領取無須經濟審查、俗稱生果金的每月$1,570高齡津貼。

資助免入息審查,前1萬元學費資助8成,後1.5萬元學費資助6成,每名合資格申請⼈合共可獲得資助25,000元。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獲匯豐透過香港公益金撥款資助,於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開展「鑽出耆職計劃」,為50歲或以上、特別是面對經濟困難的失業人士,提供就業支援服務,協助他們重投職場,繼續貢獻社會。 值得留意,正在認購的新一批銀色債券,以及勞碌工作存下的強積金(MPF),都會計算入「資產」之內,所以大家要自行計算清楚。 如果入息及資產總值超過以下水平(詳見下表)的申請人,就得不到「長生津」。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中電於2023年撥款超過1億港元推出中電燃料費資助計劃,向供電範圍內10萬個合資格家庭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每戶提供600元的一筆過燃料費資助;及向5萬個劏房住戶,每戶提供1,000元的一筆過燃料費資助,以減輕有需要家庭的生活負擔。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生果金長生津2023|13. 社會保障辦事處

2023年2月1日起,長生津每月金額從3,915元增加至4,060元,升幅達3.7%。 由於長生津的目標是希望幫助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所以在申請時設有經濟狀況審查。 有關審查的提議引起在場的兩名社民連議員陳偉業及黃毓民表示入息及資產審查違反生果金孝敬長者原意,先後表達不滿,並打斷了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申請人亦可在社會福利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 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填妥申請表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長者生活津貼則為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然而有不少意見認為,在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下,不少長者仍然得不到基本收入保障,而隨著人口老化及長者貧窮化,此三項制度將更難達至確保長者脫貧的目標。 內地早前發布了《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簡稱《十二條措施》),當中包括鼓勵港人到深圳前海工作的就業津貼。 45歲以下具有副學士或者高級文憑以上學歷的合資格港澳居民,若到深圳前海工作,每月可獲補貼金額最多不超過5000元,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即最多總並可獲不超過180,000津貼。 另外,申請人亦可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2012年,香港領取綜援的長者佔長者人口約13%,而領取長者綜援的人數則由2001年的逾15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逾18萬人。 現時長者領取的綜援金金額偏低,以單人健全長者為例,每月可領取3,200元的標準金額(2015年),連同其他特別津貼,每月所得的平均綜援金額約為5,548元[1],約等如工資中位數的37%[2]。 申請資格的其中一項要求是需在申請日期前居港一年,而申請人只要過去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就為達到該要求標準。 在2023/24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再次公佈電費補貼政策,為每個合資格的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津貼2023|高齡津貼、傷殘津貼、綜緩:2月1日起金額調高3.7%|長者生活津貼增至4,060元|附申請方法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2023|政府為長者提供「公共福利金計劃」,當中包括高齡津貼亦即生果金,以及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 兩項長者福利的申請年齡及申請資格不同,其中一種只需年滿65歲即可申請! 以下為長者整理出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以及高齡津貼(生果金)的申請須知。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則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不設經濟狀況審查。 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