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環境有時是紓緩庭壓力的物理緩衝,我已看到有些由於在家工作而感到沮喪、焦慮、或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TSD)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香港民意研究所經理(數據科學)戴捷輝指,調查顯示有大約35%的受訪者「間中」至「好經常」因工作而感到精神困擾。 而工作量大以及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工作、工作不能出錯,是最令他們感到精神困擾的原因;其次有24%的受訪者對下班後仍要工作感到困擾。 另外有37%受訪人士在感到精神困擾時,覺得沒有足夠的勞工保障。 香港民意研究所旗下的香港民意研究計劃(香港民研)連同香港研究所與基督教工業委員會,於1月18至25日透過電郵訪問4,769名12歲以上的香港人,主題為「工作與精神健康」,並在今日(29日)舉行調查發佈會暨第一次小型政策論壇。 公然侮辱與誹謗除了構成刑事犯罪,也構成民事的侵權行為,可以一併向侮辱、誹謗者請求精神賠償。

  • 如你是因工受傷僱員,本文介紹處理申索補償的貼士;如你是受傷僱員的僱主,本文亦提供履行法律責任的指引。
  •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發作時會感到不安、緊張、害怕、心慌等。
  • 常見的開支包括醫院、私家醫生、購買滋補食品及交通費用。
  • 蕭倩文鼓勵僱主及僱員正視職場欺凌及工作壓力問題,如遇到問題應盡快求助,長遠則希望政府能透過修改《僱員補償條例》解決問題。

民法第194條[2]規定,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的父、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的損害,也可以請求賠償一定的金額。 酒店方面提出的賠償方案,是為李思雨購買的意外人身傷害保險,大約有10萬元的賠償款,再加6萬元的精神撫慰金,一起賠償家屬16萬元,但雙方仍未協商成功。 精神賠償香港2025 湖南邵陽一間酒店發生斬人案,33歲的前臺女員工遭素不相識的27歲男兇手連捅多刀後不治身亡。

精神賠償香港: 法律觀點:忽視僱員精神健康的代價

除考慮勝訴機會外,若法援署署長認為裁決無法執行,也可拒絕批出法律援助;例如對訟一方並無購買保險,又沒有具價值的資產。 署長在決定是否批出法律援助時,也會適當考慮有關案件對申請人有多重要。 至於根據致命意外條例(香港法例第22章)提出的申索,申索陳述書便須述明死者及其訴訟代表的出生日期及年齡。

為此,筆者認為,應規範法律對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保護的規定,明確界定死亡賠償費、傷殘補助費等是對受害人預期物質利益的賠償,而精神損害賠償金是對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精神損害的撫慰,應當分別判決。 對於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的範圍,有人擔心會引起濫訴,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7)。 所謂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的範圍,是指權利主體在他任何一種人身權利受到侵害而蒙受精神損失時,在法律上應當享有賠償的可能性。 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的範圍,與原告濫用訴權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法律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限制手段來避免。 要實現這一目標,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規定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名譽權、榮譽權、名稱權等受到侵害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以充分維護法人和其它組織的人格權。 其次,將自然人的人格權益儘量細化,如明確規定侵害他人的貞操權、信用權、隱私權等的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賠償香港: 法律援助

常見的開支包括醫院、私家醫生、購買滋補食品及交通費用。 有時,申索人可以就特定需要申索其他損害賠償,例如購買特定器材的開支,這將視乎申索人的需要及闡述是否合理。 案件管理會議是法律程序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可由傷亡案件聆案官因應申請、藉書面指示主動提出、或在覈對表評檢聆訊中編定。 對大部份案件來說,案件管理會議是法律程序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甚至是大部分案件中,審訊之前的唯一里程碑。 舉行案件管理會議之時,各方應已遵從法庭所定的時間表進行有關法律程序。

如果僱主未能採取合理措施保障僱員的精神安全,僱主則有可能因違反此項義務而須承擔法律責任。 精神賠償香港 此類索償的謹慎責任標準是,正常的僱主在考慮所有情況,包括涉事個人的具體情況後,應能預見因違反謹慎責任而造成的傷害。 閣下應尋求具資格及聲譽的律師行服務,這些律師均擁有豐富經驗,去處理人身傷亡申索,這對閣下攸關重要。

精神賠償香港: 法律援助輔助計劃

新年時節,好多港人都會買酒店蘿蔔糕,一家人齊齊進食攞個好意頭。 不過有港人在大年初一切開蘿蔔糕時,嫌蘿蔔糕「一切即碎」,影響心情,要求酒店提供精神賠償。 最後至關重要的是,人力資源人員也必須有自己的精神健康支援。 人力資源人員在照顧他人方面往往表現非常出色,但有時自己卻不願尋求協助。 精神賠償香港2025 我鼓勵企業時刻保持警惕,以確保所有職位或薪酬水平的員工均得到所需的照顧。

但實際狀況是,乙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精神有多痛苦,沒辦法以金錢量化,所以,乙會大概講一個數字,例如,2萬元、5萬元、15萬元。 在原告選擇一個數字提起訴訟後,法院就會去審查「這個金額合不合理?」。 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指,全球各地的精神失常正在上升,估計2030年底前因員工精神健康問題與生產力下降,令全球經濟蒙受16萬億美元損失,每年更因此損失120億個工作天。

精神賠償香港: 個案舉例說明

若有關傷亡完全因傷者犯錯而引致(例如傷者擅自闖入私人地方),或是傷者自願承擔風險(例如他自願與朋友的狗隻玩耍,或同意照顧他人的狗隻),蓄養人便可免責。 若僱員在受僱工作期間遭遇意外以致身體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指明的職業病,其僱主則須負上法律責任,支付補償。 僱主有責任確保僱員身處的工作場所安全,以免僱員於工作期間受傷。 精神賠償香港2025 常見的工業意外包括建築工地工人從高處墮下,或工作環境中存在劣質工具,導致傷亡。 人身傷害是指某人遇上意外後身體受傷,這包括肉體損傷,亦涵蓋心靈創傷,例如因意外的痛苦經歷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羣。 另一種也很常見的狀況就是造謠、謾罵、言語攻擊等容易構成的公然侮辱或誹謗罪。

精神賠償香港: 香港民研:174萬打工仔受精神困擾 組織倡精神損害納職業病補償

再說後者,在普通法下,僱主有責任為僱員提供「安全工作系統」,僱員可以僱主疏忽為由提出索償。 不過,僱員須曾經具體地向僱主投訴有可能患上精神病,纔可證實僱主合理地預見僱員患病但未盡其責任採取措施作改善。 雖然這種「職場暴力」是非常普遍,但是因為以上行為,僱員感到壓力而患上精神病,實際上是難以向僱主追討補償。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創傷被判不屬工傷 申法援亦不果

有關各方在取得共識後,便可藉書信形式向傷亡案件聆案官申請進行審訊前的覆核,信中須列明要求聆訊的理由。 在遞交送達認收書後的28天內,被告人必須遞交抗辯書(列出否認負上被指控的法律責任之所有因由),連同實務指示中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包括被告人及其他證人之陳述書。 提出申索時,發出的每一份傳訊令狀均必須附有表格16C。

精神賠償香港: 【職場暴力】打工仔落雨遲到10分鐘 被老闆公眾怒罵 精神受困有冇賠償?

署方將根據資產審查(財務資源)以及案情審查(是否具充分理據提出訴訟)批出援助。 法庭要求原告人及其律師須簽署一份證明書,述明沒有任何第三者基於訴訟結果的收費安排,而出資進行該訴訟。 閣下必須緊記,任何取決於訴訟結果的收費安排(例如「不成功、不收費」的安排)均屬違法,除非是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91章)所設立的法律援助輔助計劃而與法律援助署訂立的協議,則另作別論。 人身傷亡訴訟與其他訴訟無異,所涉各方都須向法庭陳述案情,讓法庭裁決。

精神賠償香港: V. 人身傷害訴訟所涉的法律程序

責令加害人給受害人以適當的財產補償,這本身就是對加害人的一種懲罰,這種懲罰力度的大小,則與受害人的社會地位、人格行象、侵權人的主觀狀態、侵權行為的情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等因素有關。 同時,這種賠償還可以引導加害人尊重他人之權利,教育其更好地遵紀守法,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3)。 “精神”一詞,涵義頗豐,從本質上看,精神是與物質相對應、與意識相一致的哲學範疇,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人的意識活動及其內容成果的總稱。 (1)哲學上的精神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精神生產,二是精神活動。 本港失業率上升,打工仔工作量大又擔心失去工作,隨時屈到病。 有非政府組織建議將精神損害納入《僱員補償條例》中的職業病類別。

精神賠償香港: 「人身傷亡案件」(包括醫療疏忽案件)

對於這一原則,民法通則沒有明文規定,但有司法解釋為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幹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50條規定:確定該賠償金的數額,“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後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賠償香港2025 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社會狀況。 改革、開放的格局使我國物價、工資、公民的收入等可能不斷變化。 當前,我國的物價在不斷上漲,我們在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的時候就不能判定賠償數額太低,也應該相應地提高賠償數額。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賠償怎麼算?3點揭法官判慰撫金的重要關鍵! – 法律010

香港勞工法例的不足已經昭然若揭,治本之道,在於修改《條例》,將精神病納入工傷範圍,讓受害者得到賠償。 然而,政府一直拒絕將工作直接引致的精神病納入工傷,正如羅致光本週在立法會所言,原因是界定工傷時,必須證其與某種工作有直接因果關係。 問題在於,國際間早不乏將精神病納入工傷賠償的先例,羅致光明顯在迴避問題。 現時《僱員補償條例》(下稱《條例》)定義下的職業病並不涵蓋精神疾病,故只有當僱員因其他職業病而患上精神病,纔有機會獲得賠償;而僱員循《條例》以外的方式索償,或需負擔高昂成本。 本週三(29日),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回應議員提問時指,國際沒有公認的準則或醫學證據證明長工時、工作壓力會直接引致某一種精神病、情緒病或生理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故未將之納入職業病範圍。 局方的回應令一眾勞工失望,現時職業病的定義過窄,政府未主動就工作性質與精神病關係作本地研究,一眾勞工幾乎申索無門。

精神賠償香港: II.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常見意外

適當限制原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於精神損害具有一般情節的,可以責令受害人承擔非財產性質的民事責任,造成財產利益損失或者精神損害情節較重的,可以責令承擔賠償責任。 至於限制到何種程度,應當考慮當地居民實際負擔能力,公民、企業、單位負擔能力的不同,以及其他情況,以地區為單位,確定一個最高限額,積累經驗,為將來修改立法提供參考數據。 當前,江蘇範圍內精神損害賠償金的賠償範圍是1000—50000萬元,比較符合實際。

精神賠償香港: 侵害配偶權

在政府的《勞工法例》保障下,僱主可否因僱員遲到而扣錢呢?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須跟足條例內容,在工資期內屆滿後7日支付員工薪金,違者觸犯法例。 至於「職場暴力」的定義,就是指在工作期間發生,任何形式的身體傷害,威脅性行為或者辱罵,當中包括語言暴力、威脅、欺凌、恐嚇及對人粗言穢語等。

Allison講解了一些員工在家工作和隨後復工時可能面臨的精神健康挑戰,以及僱主為何要特別留意這些挑戰。 過去一年,首先面對政治示威活動對職場的影響,最近又要應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僱主不得不多加認真考慮對其香港僱員的照顧義務。 另一方面,一些員工很適應在家工作環境,因此重返辦公室可能是他們的真正壓力來源。 精神賠償香港 我們同樣需要人力資源人員真正運用其判斷力,來瞭解員工的感受和需求。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賠償定義是什麼?

有 # 號者,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除非與星期日或其它假期重疊)。 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政府逐步放寬防疫規定影響,政府和活動主辦單位宣佈所有大型活動及非必要聚會得以恢復,當中取消了新春花車巡遊及賀歲煙花匯演。 精神賠償香港 33歲的李思雨,是今天連鎖酒店邵陽汽車東站店前臺員工,她自去年離婚後,便帶着5歲兒子在孃家生活。 慘案發生於7月19日早6時許,正在酒店前臺值班的李思雨,突遭男性住客持生果刀捅殺。 李先生某天在街上行走,突然有鋁窗從一個住宅單位飛脫墮下,並擊中他。 賀某某整天精神恍惚、孤言寡語,多次自殺、失明,無法正常生活,已休學在家,母親辭去工作,陪伴在其左右。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賠償舉證怎麼證明?定義是什麼?該如何要求精神賠償?

索償代理不但沒有取得專業資格,亦不受制於任何專業守則。 索償代理會資助受害人追討賠償,包括支付訟費及其他款項,然後要求受害人討回賠償後,將其中一部分付予索償代理。 「夾心階層」人士是指財務資源超出普通法律援助計劃規定的上限(即港幣420,400元),但又不超過港幣2,102,000元的人士。 根據普通法律援助計劃,財務資源的上限為港幣420,400元。 精神賠償香港2025 申請人的財務資源是將其每月可動用收入乘以12,再加上其可動用資產。 每宗案件情況各有差異,並沒有兩宗案件完全一樣,因此,要估算一宗成功申索的案件會取得多少賠償金是很困難的。

一般而言,向法庭提出人身傷害申索的時限是意外發生日期起計的三年之內。 這一點很重要:若閣下沒有在三年時限內展開法律行動,便會失去興訟的權利。 這些「因由」包括疏忽、侵犯他人(例如襲擊他人身體)、滋擾、違反法定責任或違反合約上的責任。 然而,若意外不涉及任何人犯錯或疏忽,訴訟便欠缺訴訟因由,亦因此不能向任何人興訟去追討賠償。

警方調查證實,兇手為精神病患者,持有二級精神病殘疾證。 酒店方面則提出向死者家屬賠償16萬元(人民幣,下同),雙方仍未協商成功。 自願醫保涵蓋精神科治療,每年提供3萬港元精神科治療保障限額,即使賠償限額已達上限,保障限額會於下一個保單年度重新設回3萬港元,讓患者可面對可能年復年的醫療費用。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發作時會感到不安、緊張、害怕、心慌等。 情況嚴重的患者可以同時患上其他精神疾病,如上述的強迫症以及創傷後的情緒病等。 等等,處理情況因人而異,建議主動約見心理醫生,作專業的精神健康評估。

坊間大部分醫保並不保障精神疾病,而VHIS自願醫保則保障 受保人在專科醫生建議下, 在香港境內住院期間接受的精神科治療的合資格費用 。 心理疾病對個人及生活影響甚大,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亦不斷增長,至於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不只需要家屬支援,實際的醫療支持也同等重要。 在2023年大家都期望身體健康,除了身體上的健康外,精神上的健康,您有沒有忽略掉呢? 香港人患上精神疾病癒見普遍,平均每7人就有1人患上常見的精神障礙或疾病1,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及哈佛大學的調查,抑鬱症成為排名第二的重要疾病,僅次於心臟病2,齊來認識精神疾病和應對方法。 如果僱員在受僱期間作出不法行為,即使是在僱主不知情或未獲僱主批准的情況下進行,僱主也可能要對他們的不法行為承擔替代責任。

即使法庭批准延長時限,也很可能附有自動執行的懲罰條款。 申索信必須在訴訟展開前不少於四個月送交對方,而建議的被告人須於一個月內給予建設性的答覆。 若被告人沒有給予建設性的答覆,申索人便有權即時展開訴訟,而毋須承擔任何訟費的風險。 然而,若申索人於一個月內收到建設性的答覆,各方便須在隨後的三個月期間進行建設性的溝通,及互相披露關乎法律責任及賠償額問題的資料和文件。 精神賠償香港 若閣下打算申索的賠償金額高於港幣3,000,000元,閣下必須於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展開法律行動;申索金額低於港幣3,000,000元的案件由區域法院處理;小額錢債審裁處則處理申索金額低於港幣75,000元的案件。 如動物的蓄養人知道該動物有機會導致人類受傷,便可能要為導致有人傷亡負上法律責任,作出賠償。

精神賠償香港: 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

7月14日,白某某將賀某某哄騙到延川縣城市廣場某室,明知賀某某未滿14週歲,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 延川縣人民法院以白某某犯強姦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9個月。 此外,韻達客服表示,目前北京快遞受天氣影響較慢,河北地區也會有延誤。 精神賠償香港 如果發現快遞受損,客服會幫助上報,後續有工作人員進行聯繫溝通。 順豐速運客服表示,(寄快遞到)保定、涿州時效有所加時,從北京到天津的話,加時可能是一天左右了。 針對快遞受損情況如何賠償,客服回應稱,正常是不會出現損壞的,如果物品價值較高,用戶可以選擇保價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