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大的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為例,課程隔年開辦,學額 30 個。 學員背景包括老師、教學助理、社工、言語治療師等,大部分具相關工作經驗。 修讀海外課程、持臨牀心理學家資格者,必須畢業於課程所屬海外國家心理學專業機構(例如美國心理學會等)的認可課程;或取得其頒受學位國家的執業資格,加上符合水平的臨牀訓練,方纔可於學會註冊。 香港有很多機構提供輔導服務,自然需要輔導員坐鎮,至於輔導種類很多,例如有職業輔導、家庭輔導、情緒輔導等等,主要受聘於相關的NGO機構。 如果要成為教育心理學家,門檻同樣不低,讀完大學之後,還需要另外兩張證書,分別是「教育心理學(專業訓練)碩士學位」和「教育深造文憑」(PGDE),還要在香港心理學會註冊成為會員。
臨牀心理學家的服務對象以成年人為主,政府很多部門都有臨牀心理學家,例如衛生署、社會福利署、懲教署等。 另外,私人醫療機構或心理輔導機構同樣會聘請臨牀心理學家,為服務對象進行心理輔導。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與2021年相比,2022年大部分受訪亞洲地區的外派員工現金薪酬下降,導致以美元計算的整體薪酬福利組合價值,在超過一半的地區有所下跌,當中包括日本、韓國、內地、臺灣等。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臨牀心理學家
然而,香港目前尚未有具法律約制力的註冊機構去監管認可的心理學專業資格或香港執業資格。 「臨牀心理學家」在小說,電影之中見得多,究竟實際上有沒有這種職業? 心理學家常常被視為一種神祕的職業,令人聯想到犯罪,讀心等等。
由於成為心理學家的門檻較高,競爭亦很大,部分畢業生會先做教師,之後再謀求發展。 在香港要做教師,大學畢業後要再讀1年全日制或2年兼讀制的「教育深造文憑」(PGDE),之後就可向教育局註冊做正式教師。 心理學畢業生通常任教數學或常識,但假如語文水平高,就可考「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做到中英文教師會較喫香。 不過,正於私人機構任職的教育心理學家兼「良心理政」成員黃宇昆Danny、及研究融合教育多年的學者冼權鋒,均認為教育局缺乏長遠發展藍圖,經常「突然有新資源才推新政策」,令業界難以規劃人手培訓,纔是問題結癥。 冼權鋒舉例指,教育心理服務覆蓋全港公營中小學、優化服務計劃、新增精神病患者為支援對象等政策上的改動,均是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後,局方纔突然推出。 林瑞芳認為,學生接受教育的15年是人生重要基石,服務蜻蜓點水5年(即其三分之一的學業生涯),足以影響他們一生,日後更難補救。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教育心理學家
Rita 用行動證明瞭她的決心,工作多年的她決定重返校園修讀教育心理學碩士課程。 教育心理學家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簡稱 EP)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的工作是什麼呢? 透過評估和系統性模式等方法,為有需要的學童評估學習能力,包括智力和讀寫障礙等問題,並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
- 但她認同增加人手的步伐過急會影響EP培訓質素,並表示港大及理大均希望每校增加五個學額,即分別由25個學額提升至30個,及由15個提升至20個,便是「取其平衡」的方案。
- 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表最新的外派薪酬市場調查結果,指香港於2022年的全球外派員工薪酬福利排名中上升3位至全球第五位,但總價值相比2021年下降了2%。
- 教育心理學家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簡稱 EP) 的工作是什麼呢?
- 該會目前只有四類心理學家,包括臨牀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及輔導心理學家。
- 她表示,當年每次到校光是處理個案評估、小一及早識別及替中學生申請公開試重評以獲考試調適等基本「補救性」作業,已花掉絕大部分時間,連輔導和跟進個案的空間也被壓縮,遑論開展其他層面、具「預防」及「發展」性質的工作。
- 以港大的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為例,課程隔年開辦,學額 30 個。
在教育局工作的日子,他參與了校本的教育心理學服務工作、支援自閉症學生的計劃等,對學校運作有更深入的瞭解。 在香港如果要成為心理學家,單是大學畢業還不夠,至少要讀到碩士課程。 該會目前只有四類心理學家,包括臨牀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及輔導心理學家。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臨牀心理學家職系 (醫院管理局)
她憶起一位中學生雖然是數理資優,卻常欠交功課和遲到,老師認為他恃着小聰明而表現反叛,揚言「要他留班,給他一個教訓」。 協助警務人員及其家屬應付警務工作及個人生活上壓力、危急事件心理支援、壓力處理訓練等服務,亦進行警務工作壓力研究。 從小在英國寄宿中學開始,在英國倫敦生活了15年,對當地生活和地區非常熟悉。 陳博士就讀優質海外學府,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英皇學院科學學士、帝國學院大學科學碩士,布里斯託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博士。
據局方數字,現時本地有138名教育心理學家(以全職計算),為全港845間公營中小學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學部)認可的、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課程,平均每年有20人畢業。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根據林瑞芳的推算方法,若優化服務推廣至全港公營學校,將需要約210名EP,減去每年約2至3%的流失率及少量從事私營或其他工作的畢業生,EP的人力供應需要多五年時間才能追上需求。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港大醫學院改面試方式 學生可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申請入讀
很多人想知道心理學(Psychology)有什麼出路,特別是高中學生,正在面對人生交叉點,需要大學選科,考慮事業前程方向,而出路問題往往是重要考慮因素。 心理學涉及很多範疇,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出路其實很廣。 本文會集中介紹與心理學(Psychology)比較有關係的熱門出路。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臨牀心理學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
另由於課程設計相當密集,做好時間分配很重要;實習過程中,最大挑戰是將知識融會貫通和轉化。 至於薪酬方面,據2018年教育局資料顯示,二級教育心理學家,起薪點為公務員教師薪級二十三至三十三點,薪酬為港幣四萬四千三百二十五元至七萬零九十元。 一級教育心理學家起薪點則為教師薪級三十四至四十四點,薪酬為港幣七萬零五百九十元至十萬五千一百七十五元。 不願露面的王姑娘(化名)是服務主流公營中小學的到校EP,年資不淺的她入行不久便由全職轉為兼職。 憶起全職生涯,她指最嚴峻時期是一個人服務九間中小學,星期一至五每日工作11小時,每週兩日例假也要花一天來寫報告。 CSRADAR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明白工作的晉升前景、薪酬資訊等都對求職者非常重要,而公務員工作更可能是終身的職業,故我們致力從不同渠道收集資訊,希望能讓大家作出更好的選擇。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優化計劃淪數字演繹
Danny亦指政策往往突如其來,令業界難以預算人手培訓,他認為局方須為今天的悶局負上責任,又擔心未來教局會再次突然推行幼稚園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再次於無規劃、無配合下加重業界人力負擔。 局方回覆查詢時指,暫無計劃在幼稚園安排校本教育心理服務,但未有交代何時或什麼情況下才會計劃。 她指,進修碩士課程學習到多元技巧、思考模式、溝通方法,以及如何跟不同的單位合作。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香港文匯網
關禮廉指,與2021年相比,人民幣兌主要貨幣表現強勢,但大部分外派僱員的現金薪酬均以其他貨幣計算,令現金薪酬以人民幣計算平均有所下降。 ECA International亞太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香港於2021年的整體薪酬福利組合錄得升幅,但由於現金薪酬有所下降,令2022年的整體組合價值再度下跌。 許多地區的福利成本支出上升,雖然香港不在此列,但香港現金薪酬下跌,降低整體薪酬福利組合成本。 另外,港元表現相對強勢,令香港的排名上升3位,而其他地區因貨幣貶值,導致薪酬福利組合價值下跌。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留言
擁有科學研究精神的他,後來選讀教育心理學,除了喜歡教育外,也是因為心理學能通過經驗和實證的歸納,而得出結論。 處理範圍包括智能評估、兒童成長、虐兒問題、青少年行為、老年適應、婚姻及家庭困擾等問題。 有香港心理學家估計,香港對市場上臨牀心理學家的需求會一直上升。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非政府機構一般職位之薪級」,臨牀心理學家的起薪點超過HK$50,000,其後可以升職為高級臨牀心理學家,而表現傑出和年資長的臨牀心理學家甚至可以晉升為首席心理學家。 心理學課程教導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和理論,可以更加了解不同的個性和行為,特別是認知心理學,可以瞭解怎樣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這些對於臨牀心理學家的工作都很有幫助。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臨牀心理學家入職月薪過5萬 市場需求殷切
王姑娘憶述指,曾建議校方支援小組及個別教師從執行技巧訓練和家教入手,改善該學生的自理能力,繼而發展所長,並說服家長讓學生申請香港資優教育學院的課程,重建他因行為不佳而失去的自信心。 可惜當年校內支援小組不夠成熟,教師對自閉症也未夠瞭解、難以體諒學生,加上該學生父母太忙碌,結果所有初中的改善目標均落空。 該學生高中時更衍生出情緒問題,為優先處理情緒困擾,本來可做的都無奈擱置。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教育心理學家工作:評估、培訓、危機處理
他表示,現時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約 1:6-7,隨着政府逐步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比例將逐步改善至 1:4;另政府亦於去年起,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納入常規服務,以上措施將EP服務進一步擴闊至幼稚園,業界對人手的需求陸續增加。 這方面的選擇就更多,例如政府各部門的職位,私人市場則以行政和客戶服務較多。 因此,部分畢業生會選擇直接投身職場,而輔導員是其中一個選擇。 輔導員的入行門檻較低,無需讀深造文憑或碩士課程,而心理學亦有不少輔導方面的培訓,所以畢業生入行會較有優勢。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另外,內地的排名保持不變,僅次於日本和印度,成為亞太地區外派員工薪酬福利排名第三位,及全球排名第四位。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相關推薦
內地的排名保持不變,僅次於日本和印度,成為亞太地區外派員工薪酬福利排名第三位,以及全球排名第四位。 儘管如此,駐內地外派員工於2022年的現金薪酬以美元計下跌5%。 關禮廉指出,外派員工薪酬福利組合內的福利成本以美元計算增長9%,反映外派員工住宿成本飆升令,當地人及外派員工均受影響。 新加坡由於現金薪酬下跌4,000美元,才阻止整體排名進一步上升。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林鄭月娥曾於其參選政綱提出會檢討融合教育成效、增加SEN支援。 她一上任便為全港公營主流中小學增加一名常額教席,用以聘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以紓緩人手不足。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臨牀心理學家是做什麼的?
林瑞芳稱,現時港大及理大教育心理學碩士課程每年均收到近100個入學申請,她認為教育局及教資會應就現況及未來規劃,考慮提供更多資助學額予兩間大學,加快培育人才,紓緩人手問題。 但她認同增加人手的步伐過急會影響EP培訓質素,並表示港大及理大均希望每校增加五個學額,即分別由25個學額提升至30個,及由15個提升至20個,便是「取其平衡」的方案。 教師的人工和發展同樣不錯,但相比臨牀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自然仍有距離。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心理學(Psychology)有什麼出路?做教師進可攻、退可守?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近年在融合教育政策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計劃」的推行和發展下,EP的角色愈趨重要,學前兒童更是 EP 新的服務範疇。 Michael 和 Rita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2025 都是教育心理學家,且看他們如何透過進修成為 EP,並在不同崗位實踐對教育工作的抱負和理想。 根據教育局指引,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應涵蓋學校系統層面(10%)、教師支援層面(40%)及學生支援層面(50%),但業界反映前線情況向後者傾斜,學校系統層面大多接近零。 據業界調查所得,2013/14學年每名EP平均服務約七間學校,但提供給教師、家長及學生的研討會、工作坊的平均日數只有1.2至4.9日,均不足七日,意味有很多學校根本未能接受相關服務。
教育心理學家薪酬: 教育心理學家服務擴闊至學前兒童 提供適切支援
不過,學界仍然普遍認為此舉只能發揮「救火」作用,小學校長兼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表示,長遠仍希望能增加EP到校人數。 該名學生的遭遇令王姑娘留下深刻印象,她認為自己若有時間,便可嘗試說服該學生家長抽時間見面、向教師多講解自閉症助其理解學生行為,或再規劃校內支援小組等,幫助學生之餘,更多提升整體支援質素。 她強調並非斷言「有時間便一定幫到學生」,但「有時間纔有可能性」。 評估學生的學習需要:EP透過連串步驟,如運用評估工具,瞭解學生在學習、情緒行為的需要,並建議學校、家長如何支援學生。 臨牀心理學家主要職責是運用心理學原理來診斷及治療,主要對象是情緒、思想或行為上受到短暫或長期困擾的人。 由於香港人生活緊張,病態性的精神或心理困擾以致精神容易出現毛病,因此,港人對於臨牀心理學家的需求非常之高。
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表最新的外派薪酬市場調查結果,指香港於2022年的全球外派員工薪酬福利排名中上升3位至全球第五位。 ECA International亞太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港元表現相對強勢,令香港的排名上升三位,而其他地區因貨幣貶值,導致薪酬福利組合價值下跌。 林瑞芳認為教育局應盡快將1:4的比例推廣至全港公營學校,讓EP名正言順多到學校,同時每週有真正休假的機會。 否則,她擔心業內會愈來愈多人轉兼職,形成人手不足、服務質素參差的惡性循環。 教育局回覆查詢指,「會盡可能為更多學校提供優化服務」,但需配合本地EP供應。 王姑娘坦言眼見一些學生本來「有得救」,最後卻因她沒時間「做多點」改善校內及其家中整體支援,而令學生白白錯失扭轉命運的時機,感到很可惜和無奈。
因應支援不足,上屆特首梁振英於《2016年施政報告》宣佈,2016/17學年起推行「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優化服務),到校EP對學校比例由過往1:7增加至1:4。 不過,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2016年共381所中小學申請優化服務,受惠學校去年只有30間,本學年亦只有80間。 為犯人提供心理輔導,以促進他們在懲教所內之適應及改變他們之違法行為。 同時心理學家亦參與及策劃懲教機構的管理事務及制定治療計劃,以促進犯人康復。 最後,訓練及提供心理服務給職員及進行各種與犯罪及懲教有關的研究也是工作的主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