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該地段每個單位均代表多於10%的不可分割業權份數。 例如,如果你的大廈僅得五層高,假設業權份數是平均分配的話,只要收足四層,即八成業權,不論樓齡,你就有機會可以申請強拍第五層了。 (2) 如果多於10位,該地段的有建築物嘅樓齡達50年或以上, 你都有機會可以申請強拍。
任何一方若要申請許可,可以在聆訊前以書面提出申請,或在聆訊中提出口頭申請。 倘若雙方達致和解,可一同以傳召訴訟各方的經同意申請或傳票向法庭申請,使和解協議條款成為審裁處的法庭命令。 差餉估價上訴案件、地租上訴案件及房屋上訴案件的各方應注意,若在提交反對通知書後的14天內無人申請排期聆訊,則上訴程序將失效。
強拍: 香港測量師學會 介紹短片
負責替新地上訴的代表提出多達11項反對強拍理由,其中9項理由均為有關強拍地段位於工業地帶。 是次沽貨後,計及收購暫未購得單位之成本及開支,以及出售事項產生之相關開支,金朝陽將錄得5.977億元的收益。 項目新買家為United Endeavors Limited,最終實益擁有人為徐意(Tsui 強拍2025 Yee),但市場消息透露,新買家為中資發展商。 據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申請人為南都環球(香港)有限公司、盛添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及南悅投資(香港)有限公司,3家公司董事均包括深圳投石智庫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徐凱祥等人士。 他們去年5月曾透過強拍以底價6.525億統一尖沙嘴金巴利道金興大廈業權,樓面呎價約7550元。 事實上,過去市場也曾出現兩次強制拍賣「流拍」的情況,如2020年11月首宗出現的個案為九龍城獅子石道73及75號舊樓物業,原由寶聲集團提出強拍,不過當時發展商未有到場出價,流拍收場。
當時鄧成波第五子陞域集團創辦人鄧耀昇雖然有出席拍賣會,但未有舉牌參與競投,隨後透過發言人指出,集團會適時因應成本和效益作出全盤的考慮,純屬商業決定。 上述太極大樓逾85%業權原由鄧成波家族持有,三年前曾以約6.28億元售予一名澳門投資者,不過該宗交易最終未能完成,物業重返鄧氏家族手上。 直至今年8月份,再以約4.5億元沽出,三年貶值約28%或1.78億元。 為助市民做精明舊樓業主,香港測量師學會將5,000本強製售賣概覽手冊,分送全港18區民政事務署讓市民免費取閱,又計劃每季落區辦講座。 潘永祥指出,小業主其實可以有多個方法保障自己,例如聘請估價師評估發展商開出的收購價是否合理,也可委託專業做評估樓宇狀況報告,與發展商的專家報告抗衡。
強拍: 香港文匯網
地盤面積約4,200平方呎,現規劃為「住宅(甲類)6」地帶,預計項目重建後,總樓面面積約3.78萬平方呎。 如果審裁處只是因為答辯人欠租而發出收回樓宇管有權的命令,答辯人可以有最少1星期的付款期,讓他/她支付所有拖欠的租金/中間收益和訟費。 強拍2025 如果答辯人既沒有在指定的期限內支付所有的欠租/中間收益和訟費,也沒有遷出,申請人可以向審裁處申請「要求批准發出收樓令狀」,針對答辯人和所有逗留在樓宇內的人士,強制執行審裁處的命令。 申請人執行收回樓宇管有權的命令,必須首先向司法常務官提交申請通知書,然後把申請通知書的副本張貼在涉案的樓宇的大門入口的顯眼處;申請人必須同時把將「致實際管有或居住者通知書」的副本連續3天張貼於該樓宇的大門或入口處。
- 據發展商年報資料,上述項目擬與鄰近地盤一併發展,即橫跨活道13至21號及永祥街22至30號地盤,地盤面積增至6,392平方呎,預計總樓面約70,790平方呎。
- 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黃竹坑現有運動場、體育中心、遊樂場及游泳池設施的技術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現有土地。
- 申請人或上訴人若要重開法律程序須在程序撤銷後21天內於土地審裁處登記處發出傳召訴訟各方的傳票,纔可申請重開法律程序。
- 項目地址分別為香港英皇道 號皇都戲院大廈 、 渣華道4 、4A-4D、6、6A-6D號及電廠街2-16號。
- 除了按相關法規採取執法行動,以確保業主履行其法定責任之外,本屆政府已先後撥款超過190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推展多項與樓宇安全及復修相關的資助計劃,以支援有需要的業主保養其物業。
- 今年至今有39宗新的強拍申請,相等於去年總數的八成多,由舊例的平均每月不足1宗新申請,升至新例下平均每月逾9宗。
負責進行強拍的仲量聯行指,羅便臣道88號住宅物業樓高9層,於1961年落成,設有兩部電梯及兩條公用樓梯。 物業包括地下低層、地下高層及地下至6樓,每層有5個住宅單位。 據文件,上訴人認為上述強拍所在地區屬工業地帶,強拍門檻不應為80%業權,而是需要取得90%業權才能進行強拍。 金朝陽在銅鑼灣擁有多個收租項目,如金朝陽中心、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住宅項目則有入夥約8年的半新盤希雲街38號曦巒,亦為金朝陽的舊樓收購重建項目,原本市場預計希雲大廈重建後,可與曦巒產生協同效應。 施政報告將「強拍」的「龍門」加闊,業主們也重燃重建希望,並建議這類有結構問題的特殊個案,政府可進一步「落重藥」,將強拍門檻進一步降至60%或50%。 另外,有業主委託中原招標放售石硤尾街17A至17D號及鴨寮街108至118號舊樓逾八成業權,並於本月25日截標。
強拍: 強拍資訊
政府降低強製售賣舊樓地段的入場門檻,吸引了很多發展商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將正在收購的舊樓地段拍賣,由法例去年4月生效至今,涉及40宗個案。 受惠屯馬線開通,土瓜灣區內舊樓物業遂成為發展商的收購目標,連市建局亦在區內展開多項收購。 上述土瓜灣美景樓第一期位於美景樓2號,為一幢1964年落成的住宅物業,現提供701夥。
當時寶聲董事長陳燿璋回覆《香港01》表示,近年香港整體市況出現不少負面事情,令資產價格出現回落,但底價未有反映該些因素。 據瞭解,政府有意修訂俗稱「強拍條例」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製售賣)條例》,放寬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強拍門檻,由現時須集齊八成業權降至七成半至七成。 事實上,鄧成波近年不時參與強拍項目,如7月份本來就尖沙咀加連威老道61、63、65、67、69、71及73號進行強拍,不過有人士向高等法院申請覆核,令該強拍程序未能展開。 該物業包括七幢五層高的商/住綜合用途樓宇,佔地10,840方呎,早前訂下的拍賣底價為19.262億元。
強拍: 強拍專訊
當業主購買一個多層建築物內面的一個單位時,他不但擁有自己單位的獨有管有權,即是說他有權只是他一個人使用該單位,亦與其他業主共同擁有建築物的公用部分。 舖位估價時需要知道,由於公用部分是由所有業主共同擁有, 建築物的業權份數因此是不可分割的。 而該地段的業權是以份數形式分配給各單位(樓宇及商舖)的業主。 大部份情況下,業主所需繳交的維修費、管理費、甚至乎業主大會上的投票權均取決於他所擁有的「不可分割業權份數」。
強拍: 重建後樓面升至5.18萬呎
香港文匯報記者到訪油尖旺區兩幢早年被屋宇署列為「S26A」(即屬欠妥的建築物)和「S26」(即屬危險建築)的舊樓。 大廈的走廊天花板石屎剝落,單位內處處有巨型裂痕,業主住戶每日生活在天花隨時倒塌的陰霾下。 強拍2025 但早年由於未能成功集齊業權,即使獲發展商垂青,也無法將大廈拆卸重建。 我個人認為,強拍的門檻可以因樓齡有別,40年以下的樓,可要求發展商自行全面收購;40至49年,非收購足九成不可。
強拍: 土地審裁處
民建聯另建議新界新發展區地積比增至6.5至7倍,相信「如果市民認知有持續供應,不急於買樓,將降低樓市熾熱」。 民建聯也建議新設發展和改革政策組,張國鈞指,「單靠行政長官撲火,很難就香港中長期作研究」,故應參考類似國家發改委,不論誰擔任行政長官,都與國家政策、國情發展能夠對接。 張國鈞指過去曾經擔任中策組的兼職顧問,指組內自己做政策,也無法控制特首聽多少,難以做到高瞻遠矚。 香港舊區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立法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樓齡6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逾3,500幢,當中以九龍西、九龍中、港島西和港島東數量最多。 有些業主因為經濟問題或統籌能力不足,無法適時及妥善地履行樓宇維修保養的責任,導致樓宇日久失修,為社區和住戶帶來安全隱患。 若要由執達主任執行法庭判予金錢的裁決而追討欠款,勝訴一方可申請扣押判定債務人財產令狀。
強拍: V) 強制土地售賣案件
如情況適合的話,審裁處可以信函形式發出指示,而無須進行過堂聆訊。 提交各樣文件或使用服務,須按照(香港法例第17B章)《土地審裁處(費用)規則》的附表支付法庭費用。 付款可以用現金、「易辦事」或支票,支票收款人應註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上述強拍申請人為恆亞投資有限公司(ASIAN INVESTMENT LIMITED),目前持有聯業樓持有約92.86%業權,以及東安樓約95%業權,合計兩幢舊樓共持有約93.93%業權。 資料顯示,新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包括朱威澔及蘇宏進等人。
強拍: 強拍條例知多些 舊樓不賤賣
項目為一幢樓齡近50年的舊樓,地盤面積2,670平方呎,地下為舖位,1至5樓為住宅,若以地積比15倍發展為商用物業,料可建樓面約4萬平方呎,估計每呎樓面地價約1.5萬元。 資深測量師陳致馨亦直指,當強拍門檻降低了,發展商便可以更早達到門檻申請要求。 由於符合樓齡的舊樓逐年上升,預計每年經強拍的住宅單位約4,000個,但這個很視乎申請地盤大小而定。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峯近日亦指出,施政報告放寬強拍門檻,會刺激發展商就旗下正在收購的項目進行申請強拍,預料有關申請宗數將會上升。 自強拍門檻降低後,土審處過去5年共收到161宗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製售賣)條例》作出的強製售賣土地申請,當中51宗獲發強製售賣令,其中50宗均以底價賣出。 土審處指,在發出強製售賣令後,一般會批准由獨立專業人士訂定底價,並委任信託人透過公開拍賣方式出售,底價一般會高於有關地段所有單位總計的現有用途價值。
強拍: 舊樓重建|黃竹坑、觀塘工廈申請強拍 估值合計逾12億
上述物業地盤面積2,144平方呎,現為一幢於1966年落成的10層高樓宇,地下及一樓為商舖。 該舊樓項目為一幢於1966年落成的8層高物業,申請人在2020年9月份入紙申請強拍時持有約87.5%業權。 據土地審裁處判詞指,該幢舊樓的維修費高達約1,033萬元,相對重建一幢規模相若的大廈,其建築費用亦只是約2,333萬元,反映維修費佔重建費用約44%,佔比偏高、亦超出合理經濟效益。 強拍2025 據資料,項目地盤面積約38,960平方呎,屬住宅(丙類)地帶,最高地積比率為3倍,重建後總樓面約116,882平方呎,料可發展成低密度豪宅,涉及兩幢樓高7層的分層住宅,以6幢3層高的洋房。 此外,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將於明日(8日)進行強制拍賣,拍賣底價為47.776億元。
強拍: 灣仔摩理臣山道半世紀舊樓申強拍 估值1.67億 屬「千年地契」
有財團就灣仔摩理臣山道29號仁誠大廈,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物業現時估值約1.67億元,申請人已持有超過九成業權。 指在該地段擁有業權份數及並非在《條例》下向土地審裁處提出強製售賣申請的小業主,而提出該地段強製售賣申請的大業主則稱為多數份數擁有人。 為了進一步維護小業主的利益,我們建議政府修訂條例,規定大業主成功透過強拍申請完成土地拍賣後,必須給予受影響人士不少於3個月的「交吉期」,讓小業主有充足的資金流和時間重置單位。 工作小組亦建議土地審裁處增撥資源,優先處理沒有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及管理公司的「三無大廈」,或樓齡逾60年的大廈之強拍申請。 這類樓宇多年來缺乏維修保養,成為衞生和消防安全隱患,縱使政府多年來投放大量資源,推進及資助這類物業的改善工程,惟有關工程難以戰勝歲月摧殘。 強拍 筆者有幸領導上述的工作小組,與其他資深測量師以及在教育界和發展商任職的專業測量師成員,進行為期6個月的研究,整個過程包括展開一系列的諮詢工作。
強拍: 收購價三年削20至30%
不過,規則是這樣寫,我就如實說給你聽,真實運作是否如此,我可沒有證實過。 不過至今為止我尚未聽過很嚴重的低價強搶民產個案,反聽過小業主獅子開大口嫌賺得不夠多。 原本發展商是需要集齊九成或以上的業權纔有機會申請強製售賣命令。 但於2010年4月起, 政府希望進一步加速舊樓重建 ,發展商申請門檻就由九成降至八成。 只要發展商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其中一個, 及集齊八成或以上的業權份數便有機會申請強拍。
發展商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於2018年就皇都戲院大廈申請強拍令,土地審裁處今日(24日)批出項目的強拍令,意味著新世界可統一業權進行重建,底價47.7億元,成為本港歷來最大金額的強拍紀錄。 新世界發展表示,期望在取得100%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前皇都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 強拍 樓齡介乎50至70年的私人樓宇,強拍門檻將由現時的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以上則降至六成;而位於非工業地帶、樓齡達30年以上的工廈,則降至七成業權。 政府目標是在2023年下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有關修訂條例草案。 資料顯示,上述希雲大廈地盤面積約13,205平方呎,未來可以地積比率約15倍重建商廈,總樓面面積約19.8萬元,以最新成交價32.09億元計,即每呎樓面地價約1.62萬元。 但若以住宅發展方案計算,地積比率僅為9倍,總樓面則約11.83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將升至約2.71萬元。
當上訴許可獲得批准後,有意提出上訴的一方必須在審裁處給予許可後的7天之內,把上訴通知書派送審裁處及法律程序的各方。 強拍 如果審裁處決定接受覆核申請,便會在行使覆核權力之前定下聆訊日期聆聽各方。 如果審裁處決定不覆核其決定,司法常務官便須發出書面通知,將審裁處的決定通知各方。 與訟任何一方均可使用表格3向土地審裁處的司法常務官申請發出證人傳票,司法常務官會就此作出決定。 司法常務官可向任何人發出證人傳票,規定該人按照傳票中所指定的時間及地點到土地審裁處出庭作證,或向土地審裁處提交任何由其管有或控制的文件(有關文件的詳情會在傳票中述明)。 在土地審裁處進行訴訟的各方,可以親自應訊及陳詞,也可以延聘大律師或律師代表應訊,或在獲得審裁處的許可後授權他人代表應訊。
本港房屋問題嚴峻,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土地房屋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消息指,政府有意修訂俗稱「強拍條例」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製售賣)條例》,放寬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強拍門檻,由現時須集齊八成業權降至七成半,甚至七成,有助市區重建之餘,亦加快發展商收購步伐,「拔除」釘子戶阻延因素。 早前施政報告建議循四個方向加快市區重建,如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至六成。 至於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門檻降至七成業權;另放寬相連地段強拍申請要求、精簡強拍法律程序,以及透過專責辦事處為受影響小業主提供更多支援。
強拍: 個案服務
是次鰂魚湧仁孚工業大廈的底價高達逾50.526億元,超越北角皇都戲院強拍個案的底價47億元,為歷來金額最大宗的單一強拍個案。 項目地址分別為香港英皇道 號皇都戲院大廈 、 渣華道4 、4A-4D、6、6A-6D號及電廠街2-16號。 其餘兩項則為地段上每個單位各佔該地段業權份數(即不可分割份數)的10%以上,以及地段上所有樓宇的樓齡均達50年或以上。 樓齡過50年之後,樓宇就會老化,牆壁開始有裂縫,石屎容易剝落,電線容易短路,水喉時常漏水,電梯需要大修,若是管理不善,樓宇很快會變得不宜居住。 香港要保持大都會的風貌,應加快舊區重建,以讓香港人可以住得安全些,住得體面些,住得健康些。 翻查資料,目前本港約有3,700幢樓齡已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當中不少樓宇欠缺維修及保養,出現結構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