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林子峯以5.18億港元購入華貴商場和停車場後。 2016年,華貴坊近300個車位被拆售,業主共套現約2.9億港元。 其中一個車位以108萬港元成交,刷新全港最貴公屋車位紀錄。 南區的華富@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3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41,063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150,年齡中位數為 47.6歲。
而根據1967年香港房屋委員會週年報告,提及項目會以「市鎮中心」概念發展。 在樓高5層的大樓內,會設商場、街市、冰室、一間酒樓、銀行、一間社區會堂、郵政局、市政局的公共圖書館、各類醫療服務、青年中心,以及大量其他商業、文化及娛樂設施。 邨內亦有3座多層停車場,各座天台均設有兒童遊樂場,並會成為屋邨的心臟。 屋邨亦會設有大於2英畝的平臺,可以望到香港仔漁港、鴨脷洲及南丫島的景色[6]。 當中第一期的斑蝶樓由協興建築承建[5] 華富邨平面圖 ,而第二期由精進建築承建,第三期的承建商暫時未定。
華富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商場佔地9930平方米,在1990年代曾經進行擴建工程,增設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連接山下的華貴邨。 現時的商場樓高4層,LG1層設髮廊,LG層設街市、華富米行雜貨、華富米行、榮記文具、榮記五金建材、惠康超級市場、佳寶食品和廣泰百貨。 地面設多間商店,主要包括金發行 茶葉、華美眼鏡、OK便利店、惠美皮鞋公司、卓越視力、美心西餅、鴻福堂、阿波羅美極屋、鴨記電子家居雜貨店和中銀櫃員機等。 餐廳包括華富冰室、意樂 Itamomo、大快樂餐廳和大快活。
- 政府在2022年2月14日晚上8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裕樓(不包括華信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2時完成行動。
- 姚先生在那收集到約20個英軍玻璃瓶,「整個山頭都是,有個地方泥機一直挖下去都有,裏面埋了好多」。
- 而上邨設施比較零碎,主要位於大廈四周及天台平臺[8]。
- 至2008年年初,房屋委員會證實華富邨的整體結構仍然安全,加上同區一帶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少,難以安置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故此於15年內都不會清拆華富邨[10]。
「我的政府一站通」的「簡易登入」功能讓你在進行帳戶連接後,可於「我的政府一站通」直接進入「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你還可利用「我的政府一站通」帳戶一次過登入多項政府網上服務。 此屋邨是繼蘇屋邨、花園大廈、馬頭圍邨、廣源邨及沙角邨等以動植物物種為樓宇命名的屋邨後,香港第二個以昆蟲作為樓宇命名的屋邨(第一個為蝴蝶邨)。 九龍城區的黃埔@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7,59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0,945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黃埔花園,海濱南岸,黃埔新邨,半島豪庭,維港.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45,400,年齡中位數為 39.6歲。
華富邨平面圖: 華貴邨 近期成交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 華富邨平面圖2025 富蝶邨尚未有公共交通服務,交通配套設施需待屋邨第二期同步啟用。 運輸署計劃開辦兩條分別前往港鐵太和站及油塘的巴士路線,為居民提供交通服務[19]。
他憑着瓶底線索請教朋友,才知那是二戰英軍藥瓶,相信之前一直長埋泥土。 這事勾起了他研究雞籠灣炮臺的興趣,「好多人講,但都不知在哪」。 華富邨平面圖2025 他比對以前的地圖,又多次上山,發現石牆和兩級石梯,覺得正是炮臺遺址。
華富邨平面圖: 華貴邨 (華富)
現時宏順樓原址的山中有一座大王爺古廟[7],橫頭磡南麓山腳是虎尾村屋舍及農田。 1960年,虎尾村700多間屋舍全部清拆,5000多名居民徙置到佐敦谷及官塘雞寮徙置區,大王爺廟亦在雞寮重建[8][9]。 政府在2022年3月31日晚上5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景樓(不包括華生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日晚上10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時完成行動。 政府在2022年2月14日晚上8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裕樓(不包括華信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2時完成行動。 華富邨在落成之初,並未吸引太多市民申請,原因是該邨在當時位處偏遠,交通非常不便,對外交通如前往中上環,僅能夠依靠一條狹窄的薄扶林道,即使來往最近的社區香港仔也要乘車,加上屋邨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及香港日治時期的亂葬崗,使不少迷信的市民不願意申請入住。
此屋邨於2020年1月正式命名,取名為「富蝶邨」,並以香港常見蝴蝶品種命名各樓宇,以呼應鄰近的鳳園蝴蝶保育區,並同時承繼鄰近的富亨邨、富善邨的「富」字共通字原則[11]。 華富邨平面圖2025 富蝶邨第一、第二期及第三期前身分別為匡智會松嶺村轄下的農地、大埔第9區擬建私家醫院用地,以及閒置政府土地。 當中,富蝶邨二期所在的私院用地,曾於2013年進行招標,但因為僅有一個財團入標而終告流標[6]。 葵青區的華景@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7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6,824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56,290,年齡中位數為 42.6歲。
華富邨平面圖: 單位平面圖/屋苑規劃圖
華貴邨的原址屬於雞籠灣(奇力灣)的一部份,1985年,香港政府決定遷拆雞籠環村及後在並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段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規劃限制,交由當時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華貴邨。 華富邨平面圖 屋邨於1989年中命名,1990年落成入夥,主要收容舊田灣邨居民。 華富邨平面圖 華貴邨與華富邨屬上下邨的關係,所以屋邨命名採用「富」之後的「貴」為名;同一發展計劃的嘉隆苑則得名自雞籠灣地名之雅稱。
華富邨平面圖: 樓宇
在1992年底開展第二個整體重建計畫拆卸週期時覆檢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及房委會負責興建的公共屋邨,揭發另有152座出現問題,當中包括華富邨華樂樓、華光樓、華珍樓、華康樓、華基樓、華昌樓及華興樓。 華富邨平面圖2025 當中狀況最差的華昌樓、華康樓及華樂樓混凝土強度分別只有6.45MPa、6.5MPa及6.8MPa,遠低於標準。 由於混凝土強度遠低於標準令樓宇結構有問題,承力牆結構不足以承受樓宇負荷,所以這三座大廈需要加設大鋼架將力轉落鋼架之上再分散到地面,以減輕承力牆的負擔,這些大廈均需要封閉部份樓層作為安放巨型鋼架。 而其餘同樣牽涉醜聞的大廈混凝土強度亦分別只有7MPa-10MPa左右,這些大廈亦需要作大型維修工程更換鋼筋及混凝土[9]。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將於1961年屋委會宣佈興建華富邨,是當時計劃興建的10座廉租屋邨之第8條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設計。
華富邨平面圖: 重建
大埔區內現建成後單位數目將會超過現時大埔最大、單位數目6,200夥的廣福邨,成為區內最大型的公屋[10]。 華富邨平面圖2025 1998年,華貴邨成為當時唯一在南區成立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3],及首個在港島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 您必須先登記為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的用戶,纔可以瀏覽系統,搜索、查閱並訂購房屋委員會轄下已審批的建築物圖則和相關文件及副本。 橫頭磡邨最後兩座徙廈第23、24座於1991年拆卸,同年樂富中心、地鐵樂富站上蓋的六幢樓宇改屬樂富邨。 另外,華珍樓和華光樓地面亦設多類型商店,包括藥行、西醫診所、中醫專科診所、電器店、補習中心、中西藥行、醫務所、萬寧和銀都冰室。
華富邨平面圖: 市場觀望議息結果 二手業主減價有承接 中原十大屋苑週末錄7宗成交 按周升75%
研究華富歷史的專頁「邨新富華」版主陳艾倫也查過舊地圖和到現場勘察,估計那裏曾有軍事建築物,而巴士總站的車長室及華景樓,則可能是從前炮牀的所在地。 姚先生在那收集到約20個英軍玻璃瓶,「整個山頭都是,有個地方泥機一直挖下去都有,裏面埋了好多」。 他見山坡被夷平前一直有軍事迷上去撿拾,希望盡量保留,「難得大家可以用雙手、親身接觸到二戰。不然通常要在博物館或要像二戰迷Craig Mitchell那樣在山中搜索」。 由於基層市民獲得政府以遠低於市價的價錢獲得廉價租用居所的權利,令基層市民無需像西九龍的基層一樣繳付高昂租金住板間房,反而公屋基層市民可以比私樓租客更容易累積財富,甚至將累積的財富給子女作首期,用作購買自置物業,提升社會階梯。 隨後,富蝶邨的建造工程亦正式分三階段開展,而房委會亦於2020年12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喜蝶樓、紫蝶樓及黃蝶樓的高度限制,以進一步增加單位數目至大約8,381夥[9]。
華富邨平面圖: 命名空間
2023年初再多一條前往尖沙咀東(麼地道)的巴士路線[20]。 當中,鄰近第二期的36班小學於2019年9月由五旬節聖潔會投得[14],將命名為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有利建築承建,預計2023年第四季連同富蝶邨二期竣工。 華貴邨也是繼華富邨後,另一個以市鎮概念設計的屋邨,屋邨規劃以華貴商場為中心,商場更滙聚飲食、超級市場、銀行等不同行業設施,街市則已結業,雖然規模比華富邨小,但也同樣一應俱全。 而在華貴商場旁,設有華貴社區中心及升降機塔連行人天橋連接山上的華富邨。 華富邨平面圖2025 華貴邨5座Y4型樓宇按山勢呈半月形排列,前方則以T型排列的居屋嘉隆苑,務求讓更多的單位可以觀賞海景及山景,並且減低單位間的互望。
華富邨平面圖: 使用「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的好處
華富北是他入行後第一個工作的總站,也是最引人入勝、教他不絕發掘的車站。 他已走遍整個山頭,「範圍不是太大,但裏面蘊藏好多東西。有沒有想過,你家旁邊的山坡埋有英軍瓶子?」車站與華富邨平臺之間有座行人天橋,平臺那端有兩道中空的旋轉樓梯,頂部用圓形欄杆圍起,教他聯想正是向從前的兩座炮臺致意。 這天橋平時人流疏落,居民更習慣在底下橫過馬路到巴士站,但山坡工程開始後,「有班老街坊,日日在那『看海的日子』,在看着山坡沉思」。 2018年山竹吹襲後,他和同事上山查看居民所種的橙樹,卻發現另一斷樹下散落皇室藍和啡色的玻璃瓶。
華富邨平面圖: 黃埔新邨 近期成交
徙置大廈第12至14座率先於1980年拆卸,重建成樂富中心及上蓋的宏康樓、宏逸樓、宏旭樓及宏樂樓,並與地下鐵路樂富站上蓋的宏順樓及宏達樓於 年間落成。 初期該等樓宇仍屬橫頭磡邨,樓宇興建期間亦以「宏」命名。 另在1982年,即重建初期,在19至20座及8至9座之間的空地加建宏暉樓及宏暉中心。 屬於第二期工程,和華珍樓於1967至1968年期間落成。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而強度大約只有6-10MPa),但遲至1990年代初才被揭發,其中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於1996年加裝鋼架作鞏固工程以延長壽命。 承建商德榮建築及嘉民建築亦因而被房署追討賠償,是各宗前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偷工減料案件中,最嚴重的一宗。 華興樓及華昌樓是香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有別了從前的中央走廊式及露臺相連式大廈。 在華富邨,近海邊的大廈主要是較矮的大廈,而較遠離海邊的大廈是高於20層的雙塔式大廈,此種設計佈局令更多住戶擁有海景,同時各住戶更享有露臺等設備,所以有「平民豪宅」之稱[22][23]。 到了2012年11月,香港報章引述消息透露,房屋署正在研究重建華富邨,同時期望增加單位供應,從而舒緩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情況[12][13]。 1968年9月27日,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同時亦慶祝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第25,000個單位落成(位於華美樓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