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但務求從這五種簧管樂器中找出他們獨有的音色, 更希望能讓觀眾與音樂產生共鳴。 香港首個簧管五重奏, Reedsonance 由五位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組成。 Reedsonance 樂器包括雙簧管、色士風、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及巴松管。 隨著人類DJ現場混音,由空中花園植物預先嚴選的曲目放送;觀眾還可藉助溝通師,跟植物進行愛的對話,也可安排植物到專屬搖滾區一起款擺震盪。
當時詩班牧師是Patrick Nicholas牧師,他發覺在午飯時間有很多在中區工作的人和遊客會來到座堂作休息默想。 他得到張達鵬先生及Mary 午間音樂會2025 Moore小姐的協助招募本地表演者及作推廣,就是這樣開始了午間音樂會。 大提琴家左啟希和鋼琴家黃歷琛17/2在大館的首場演出,將為聽眾帶來一場中西匯萃的音樂會。 曲目將涵蓋傳統民歌如《康定情歌》、胡琴經典《二泉映月》、黃學揚的《夜曲》及沙漢昆的《蒙古牧歌》等。 陳石明隨 Penny Wong、Carl Marin、Gerardo Alcala 學習佛蘭明高結他,又隨蘇朗鳴學習古典結他。
午間音樂會: 首次巡迴門票秒殺!「黃氏兄弟」驚喜宣佈:微電影準備中
流行音樂文化館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的立方體建築,為流行音樂與文化的展覽空間,4樓則為挑高12公尺的展演空間。 午間音樂會 吳業坤於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凌晨一集代替周志康擔任主持。 他亦在10月22日(星期三)及10月23日(星期四)代替周志康,與胡蓓蔚拍檔擔任主持。 譚嘉儀於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及2015年2月14日(星期六)凌晨一集代替胡蓓蔚擔任主持。 午間音樂會2025 她亦在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11月21日(星期四)、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當日改為點藏點樂)、2015年2月18日(星期三)及2月26日(星期四)代替胡蓓蔚,與周志康拍檔擔任主持。 周志文於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至10月2日(星期三)凌晨之集數代替受傷的周志康[2]擔任主持。
- 陳學俊為悉尼音樂學院的碩士畢業生,為本港活躍的大提琴演奏家。
- 鋼琴/賴致融 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文憑,及碩士最優異成績畢業,受教於俄國鋼琴家Ilya Kondratiev及Sofya Gulyak。
- 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植物觀眾」,4檔節目的演出時間安排在下午6點,接近日落的時間,儘量減少燈光的使用。
- 第二場音樂會(23/3)則是長笛、大提琴和鋼琴的經典結合。
-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裡,引入文化藝術的氣氛,以音樂啟發大眾,同時給予身在繁忙都市裡的香港觀眾一個欣賞高質素音樂會的機會。
- 每一場音樂營都會教導基礎和音樂欣賞,使您的學齡前孩子可以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
- 李氏現為 Evans Drumheads、Percussion Accessories、Promark、PureSound Percussion(D’ Addario & Company)的品牌藝術家。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由文化部籌建,文化部與臺北市政府簽署代辦協議,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負責籌備與未來營運規劃,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負責興建工程。 搖滾教室會舉辦1-2天的主題音樂秋令營和交流會,兒童的登臺技巧能在這些活動當中獲得進步。 午間音樂會 這些音樂營和交流會內容豐富,包含從詞曲創作到表演您最愛的經典搖滾歌曲。 搖滾教室一年四季都會為不同年齡和技巧程度的學員舉辦各種營隊,我們的音樂冬令營和冬季交流會不僅能讓人學會彈奏搖滾樂,也使學生有機會建立友誼,更重要的是享受到許多樂趣。 香港小交響樂團是香港的旗艦樂團之一,銳意「培育文化新一代」,並以富創意的節目及充滿熱忱的演奏稱譽本地及海外樂壇。
午間音樂會: 搖滾教室是否會提供樂器?我的孩子是否須自備樂器?
小提琴/許淑婷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小提琴演奏博士學位、演奏家文憑及小提琴演奏碩士學位。 曾獲邀於國內及歐洲許多音樂節演出並曾擔任美國印第安納坡里斯職業交響樂團團員。 兒童在搖滾教室的音樂春令營不僅能學習彈奏他們最愛的經典搖滾歌曲,也能與樂團一起登臺演奏這些歌曲。 學習彈奏和現場表演歌曲,都已證明是能夠增進自信以及增進音樂家技巧的好方法。 李伊翱,西洋及步操敲擊樂手,同時為視覺、肢體音樂藝術創作人。
- 把生態思維融入音樂會,透過藝術的方式,在生活之中帶來更多的想像。
- 米特擅長演奏各類型曲風曲目,針對不同屬性的音樂會客製安排,類型跨足古典、爵士、當代作品等,已累積超過150場演出。
- 除此之外,《RE‧MIX》敲擊樂二重奏也在多家學校主持工作坊,推廣普及敲擊樂。
- 這次久石讓再度來港舉辦音樂會的消息,經香港管絃樂團(港樂)Facebook專頁發佈後,不到一天就有數千讚好和一千多轉發,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詢問有沒有朋友是港樂的訂戶,真是一個考驗友誼的時候。
- 這些音樂營和交流會內容豐富,包含從詞曲創作到表演您最愛的經典搖滾歌曲。
- 樂團又與不同界別的藝術家製作了不少大獲好評的跨界節目,包括《士兵的故事》、《一屋寶貝音樂廳》和《阿飛正轉》等。
- 逢星期一下午,與你的同事、朋友和家人來到大館,暫且忘卻喧鬧紛擾,投入藝術家精心設計的表演中,放鬆療癒並得到啟發。
Fernando Rezk在阿根廷音樂家聯會音樂學院主修班多紐手風琴、和聲和作曲。 他曾是多個重要探戈樂團和音樂組合的成員,自2010年起定期在亞洲演出及授課。 佛蘭明高是源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民間音樂傳統的一種藝術形式,於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佛蘭明高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午間音樂會: 節目取消通知
劉博士是美國品牌Marimba One, Black Swamp Percussion 和 Elite Mallets 的藝術家代言人。 RedBricks 由五位英皇書院紅磚牆下的口琴樂手組成。 他們各自也是香港口琴協會的成員,在2010年起參與不同的演出,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星加坡,馬來西亞,德國等地。 他們在2017年十月曾經受香港政府邀請,到過中東巴林參加絲綢之路文化之旅,在巴林的中國文化週演出為口琴重奏改編的廣東歌。
以全額獎學金資格進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就讀,取得藝術家文憑。 2018應韓國知名小提琴家MoonKyung Lee之邀,於8月參與釜山2018 BSCC Chamber Festival室內樂演出,9月於首爾藝術中心進行室內樂演出。 飛躍演奏香港旨在把國際著名音樂家和演奏新星帶到香港演出及舉辦外展活動。 午間音樂會2025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裡,引入文化藝術的氣氛,以音樂啟發大眾,同時給予身在繁忙都市裡的香港觀眾一個欣賞高質素音樂會的機會。 這兩場音樂會中古箏,三絃及琵琶這三件彈撥樂器將以不同組合方式演出,觀眾可一聽其獨有音色。
午間音樂會: ‧ 圖書折扣保障、鼓勵借電子書 文化部投入1億元挺出版業
2020年推出音樂會電影系列《Back On Stage》,成為首個躍進戲院的本地樂團。 2021年,樂團與MOViE MOViE聯合呈獻「Life is Art盛夏藝術祭」電影節,帶來音樂新看法。 大提琴/唐鶯綺 獲獎學金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學院攻讀碩士。
午間音樂會: 表演廳
佛蘭明高歌手潘慧儀擁有良好程度的西班牙語並曾接受佛蘭明高歌唱及舞蹈的廣泛訓練,曾以獨唱及為舞者現場伴唱參與多個表演。 自2015年初至今一直師從西班牙塞維利亞專業佛蘭明高歌手Karina Feal Silva學習,以及定期到西班牙密集式練習佛蘭明高歌唱技巧。 在西班牙曾參與不同小酒館的佛蘭明高樂手即興聚會即席唱歌。 Reedsonance 致力探索簧管樂器音域上的配搭, 演奏由古至今各種的音樂。
午間音樂會: 音樂冬令營
他們在獨奏、室樂及管絃樂作品三方面均有兼顧,曾各自前往歐洲和亞洲各地演奏。 在室樂方面,何樂文自2015年起與許榮臻(小提琴)合作,致力探索豎琴和小提琴這個二重奏組合的音樂。 許氏在紐約曼克頓音樂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香港節慶管絃樂團的常駐指揮。 午間音樂會2025 午間音樂會2025 陳氏是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碩士畢業生,現於香港演藝學院任教。
午間音樂會: 日期及時間
陳天姿(古箏)、劉慕華(三絃 午間音樂會 ) 及陳韻妍(琵琶) 都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青年樂師,曾在多個比賽中屢獲殊榮。 他們秉承粵樂大師餘其偉的「雙肩挑」理念,傳統及現代曲目皆遊刃有餘。 三位樂手早於學生時代已認識,亦同時為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成員,一直合作無間。 MR. Brass 是由香港銅管男性演奏家組成的銅管樂隊,並於2017年12⽉作⾸演演出。 他們希望藉著增加樂曲的多元性、專業性和加入五⼈人對銅管樂的熱情,把現有的室內銅管樂的藝術性提升。
午間音樂會: “Good Music This Lunch” 午間音樂會
《RE‧MIX》敲擊樂二重奏由香港著名青年音樂家鄭美君與王偉文於2010年成立,兩人都是香港演藝學院的音樂演奏碩士並同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 二重奏成立之初,已獲香港蕭邦社邀請於香港大會堂演奏巴托克‧貝拉雙鋼琴與雙敲擊之協奏曲而大獲好評。 《RE‧MIX》經常於中港澳臺四地舉行演奏會,並為樂團擔任獨奏,曾以獨奏組合身份被邀與香港新青年管樂團合作並於香港國際管樂繽紛及臺北作演出。 除此之外,《RE‧MIX》敲擊樂二重奏也在多家學校主持工作坊,推廣普及敲擊樂。
午間音樂會: 午間音樂會系列
大提琴/呂超倫 經過茱莉亞音樂院以及耶魯大學多年專業訓練與人文薰陶,長期以來他試圖傳達音樂多樣的可能性。 除了2009年極為成功的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獨奏,亦參與國片電影「海角七號」大提琴配樂並與國家國樂團演出「臥虎藏龍」大提琴協奏曲。 2014年入學茱莉亞音樂學院,師從著名中提琴教育家Heidi Castlemen,演奏家Misha Amory,以及紐約愛樂中提琴首席Cynthia Phelps。 現任臺北歐洲學校指導老師、灣聲樂團助理首席、普林羅斯音樂文化執行長、茱莉亞臺灣表演藝術協會執行祕書。 自成立以來,不斷於演出形式上創新及委託作曲家創作新曲,演奏足跡遍及克羅埃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大城市,目前已與27位國際知名音樂家們合作演出、舉辦音樂營或大師班。 除了團內定期的音樂會或受各大企業邀約參與藝文商業表演,也深耕校園,積極與國內外音樂院校合作舉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