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日注意手部保健,多做手部伸展運動及腕力鍛煉。 打電腦30-40分鐘後,應作適當休息,伸展腕部,以預防發病。 簡介:浸大中醫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臨牀教學和科研基地。 在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中醫醫療服務的同時,也會通過多種形式向公眾推廣中醫藥知識。
萬一出現紅腫、發熱及疼痛等急性發炎症狀,可每日3次以冰敷患處15分鐘以作紓緩。 如急性期已過,可按照專業人士如物理治療師的指示,進行家居運動及早晚進行暖敷,促進血液循環,紓緩筋腱疼痛。 要了解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先要簡單瞭解手腕結構。 手腕由8粒小腕骨(Carpal bones)和腕橫韌帶(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構成腕管隧道(Carpal tunnel)。 腕管內有9條屈肌腱(Flexor 腕管綜合症針灸 tendons)和正中神經線(Median nerve)經過。
腕管綜合症針灸: 滑鼠手的舒緩運動
腕隧道綜合症常有感覺異常,如果疼痛是主要徵狀,腕隧道綜合症會比較不像是病源[33]。 腕管綜合症患者會長期受到手指麻痺、疼痛所困擾,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故及早接受診治,非常重要。 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
中醫學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溝通人體內外上下組織,輸送全身的氣血。 針灸治療是以腧穴為刺激點,針刺腧穴時,患這會產生酸、麻、脹、痛等感應,稱為「針感」或「得氣」。 這種感覺有時沿著一定的徑路向遠部傳導。 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氣血的運行,使「邪氣」(各種產生病變的因素)容易侵入而致病。 當針灸的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協調臟腑,使人體生理功能恢復正常,可以起治病防病之效。 針灸治療以上適應症目前已被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其中包括美、加、歐洲、日本等先進開發國家);它有效又安全,是具有防病保健和治療疾病的雙重功效,同時又無任何副作用的自然療法。
腕管綜合症針灸: 手腕痛症或導致肌肉萎縮!物理治療師教你好好保護雙手
目的:通過查閱有關中醫治療腕管綜合徵文獻,歸納和總結正確的合理的治療思維,尋找出理想的治療腕管綜合徵的方法。 排除標準:非中醫治療文獻,選出共57篇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並用Excel軟體對其記錄和總結。 腕管綜合症針灸2025 臨牀隨診塗封老師從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期間在相關浸會大學診所收集診斷為腕管綜合徵的患者,觀察針灸、中藥和推拿治療此病的效果。 結果:針灸治療腕管綜合徵的最常用的幾個穴位,分別為內關、大陵、外關、合谷、陽池、陽溪。 中藥最常用的幾味藥為桂枝、威靈仙、透骨草、川穹、伸筋草、紅花、當歸。
- 學名手指屈肌腱腱鞘炎 (Stenosing Flexor Tenosynovitis) ,又稱扳機指。
- 正中神經負責大拇指、食指、中指、半邊無名指的感覺及肌肉控制,因此滑鼠手患者的這些手指會有麻痹及刺痛症狀。
- 為了獲得最佳效果,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建議夜晚休息期間配戴副木。
- 患者或需藉助外力伸直手指,會發出「嘭」一聲彈響,如同拉開彈弓或扣下扳機一般,並且伴隨疼痛。
- 我們需要更大和更高質量的研究來了解鍼灸及相關干預措施對腕管綜合徵的療效。
- 其實,鍼灸經絡上的穴位時,也可引起遠端的感傳痛。
- 在美國大約有5%的人患有腕隧道綜合症[10]。
- 而ANKH機能再生獨有的「RDS+極速去痛技術」,匯聚世界頂尖科學及創新技術結閤中醫經絡智慧,以非入侵的方式治療腕管綜合症,毋須開刀,從痛楚根源出發,達到標本兼治的去痛效果。
如果患者在腕管內有腫塊(如神經腫瘤或囊腫),傳統的開放式方法是最好的選擇。 一般不良事件包括電針引起的皮膚瘀傷和針刺後的局部疼痛。 腕管綜合徵(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腕部的壓迫性神經病變。 鍼灸和其他刺激穴位方法,如電針、耳針、激光鍼灸、艾灸和穴位按壓,用於治療腕管綜合徵。 鍼灸被推薦作爲腕管綜合徵的潛在有效治療措施,但其療效尚不明確。 我們使用Cochrane系統評價方法評估鍼灸治療腕管綜合徵的隨機和半隨機試驗的證據。
腕管綜合症針灸: 腕管綜合症徵狀及成因
避免把手腕壓在或放在堅硬的表面,使用滑鼠墊或鍵盤墊保護手腕和雙手。 除了以上的療法外,還可嘗試中醫的針灸治療。 結果發現治療組可以更有效改善症狀嚴重程度、功能狀態和上肢功能受損程度,以及縮短完成DMMPUT (Dellon-Modified Moberg Pick-Up Test)的時間和增加平均手指力。
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創傷性關節病變、多發性關節病變或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病變、臏骨軟骨之軟化、膝內部障礙、關節痛、外側上踝炎(網球肘)。 腕管是位於腕部前方,由腕橫韌帶和腕骨組成的狹窄通道,內含九條肌腱和正中神經,它從前臂延展到手掌,是三大產生手部感覺的神經線之一。 腕管綜合症針灸 腕管由兩層組成:掌深弓和淺層屈肌支持帶 。
腕管綜合症針灸: 臨牀測試:手部麻痹 = 腕管綜合症?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使用者應向醫師尋求醫療建議,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 Cigna 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腕管綜合症針灸: 手術
主要病因是由於使用電腦人羣如上網族每天長時間接觸電腦,重複着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覆和過度的活動,逐漸形成腕關節的麻痹和疼痛。 但患者是年長家庭主婦,根本就不會使用電腦,而且屬右利手,而疼痛卻在左腕。 其次,按壓腕關節掌面腕橫紋時,並會出現任何壓痛。 顯然,直接的病竈並不在腕關節附近,而在遠端。 這種疼痛部位與其原發性病竈部位不一致的病症,臨牀並不少見。
腕管綜合症針灸: 物理治療
藥物包括口服止痛藥和消炎藥,或注射類固醇控制痛症及炎症。 手託固定手腕位置,減少手腕活動,減低因勞動引致的水腫。 腕管綜合症針灸 物理治療則以電療儀器(如:低能量激光治療、超聲波、衝擊波、透皮神經電療機和蠟療等)、針灸、運動貼布、關節舒整、手法按摩及運動療法等,達致止痛消炎的作用。 保守治療對初、中期的腕管綜合症幫助較明顯,但如果大拇指肌肉已開始萎縮,保守治療效果便不太顯著。
腕管綜合症針灸: 治療
在中藥燻洗方面,最常用的是透骨草、伸筋草、威靈仙、桂枝。 在中藥外敷方面,最常用的是桂枝、威靈仙、防風、透骨草。 在中藥內服方面,最常用的是當歸、乳香、桂枝、雞血藤。 在手法治療治療腕管綜合徵,主要是以放鬆肌肉和鬆解組織粘連的手法為主。 中醫方法治療腕管綜合徵的效果,要優於現代醫學治療此病的效果。 又叫腕管綜合症、手腕腕管道的正中神經控制拇指,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手指的觸覺經由此通道而傳遞至大腦。
腕管綜合症針灸: 腕管綜合症(滑鼠手)測試1.Phalen’s Test
想了解更多,可閱讀「【腕管綜合症】手痛手痺便是滑鼠手?瞭解9大舒緩及預防貼士。」文章,由物理治療師教授9種方法舒緩及預防滑鼠手。 另外, 部份患者試過按摩、止痛貼、搽藥膏如止痛膏及肌肉放鬆膏等方法,卻只是治標不治本,不但未能根治滑鼠手,更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令痛症加劇。 腕管綜合症針灸2025 輕敲或按在手腕正中間位置,即正中神經線通過之處。
腕管綜合症針灸: 疾病症狀
物理治療會進行消腫及止痛治療,包括超聲波 、衝擊波、冷敷、蠟療等,如適合更會建議患者配戴手託。 手託可固定手腕位置,減少手腕活動引致的水腫,從而減低神經線受壓的機會。 提高手肘,雙手手腕屈曲,手背緊貼手背對摺。 保持此動作1至2分鐘,觀察手腕及手指有沒有麻痹感覺。 美國骨科醫學會制定的實證指南將物理治療和其他非手術治療方式劃分為多個等級[51]。 物理治療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試圖要扭轉腕隧道內累積數年的病理變化,醫療從業人員警告:任何物理治療,如肌筋膜放鬆術(英語:Myofascial release),可能需要持續數週才能產生療效[52]。
腕管綜合症針灸: 健康生活
體會:本病以局部疼痛,麻木及功能障礙爲主要臨牀表現。 西醫最初診斷爲腕管綜合症,但患者腕關節局部並未出現壓痛及其它相關陽性體徵,故診斷應不成立。 腕管綜合症針灸2025 患者也沒有明顯的傷筋的病史,但經詳細詢問後,患者告知,近半年來,一直用左手肘託抱外孫,正是由於這種長期的慢性外力壓迫,使局部氣滯血瘀,阻滯經絡,導致經氣不通,引起疼痛與麻木及關節功能障礙。 因此,循其疼痛部位向心循經按壓,發現在其前臂部的手少陰經及手厥陰經有明顯的阿是穴。 由於阿是穴位於左側橈側腕屈肌及掌長肌的肌腹部位,因此,西醫可診斷爲橈側腕屈肌及掌長肌肌筋膜炎(左側)。
腕管綜合症針灸: 減少導致手腕麻痺和疼痛的活動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頸椎神經根病變、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多發性神經病變(英語:Polyneuropathy)、妊娠、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腕隧道綜合症起因於工作等狀況,建議的治療方式可能有所不同[35]。 腕管綜合症針灸2025 普遍接受的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口服或局部注射類固醇、副木、手術減壓腕橫韌帶[34]。 有限的證據顯示加巴噴丁並不比安慰劑有效[7]。
此外,長期病患者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症患者,或內分泌變化例如婦女更年期等,可使局部血液循環欠佳或腕管內肌腱滑膜增厚,而較容易引發本病。 事實上,腕管綜合症是常見手部疾病,過去有外國調查顯示,在25歲或以上的成年人中,每100人接近1至5人患有腕管綜合症2;按美國發病率0.1至0.3%推算,香港每年至少有7,000宗新症。 3腕管綜合症的主要成因是隨著歲數增長,腕管的軟組織會開始退化,肌腱會較鬆弛及粗大,令腕管空間減少,神經線容易受到擠壓。 腕管綜合症針灸 日常生活、工作需要長期屈曲手指或手腕的人士患上腕管綜合症風險會更高,例如長期使用鍵盤和滑鼠的人士、家庭主婦等。 定期休息可減少肌腱勞損,所以每工作一段時間,例如使用電腦、做家務,每15至20分鐘應作小休,進行一些伸展手腕和雙手的運動,例如把手腕向後拉,伸展手腕的肌肉。
腕管綜合症針灸: 中醫治療腕管綜合徵的文獻研究和臨牀報導
經常過度用力轉動手腕導致手腕的肌腱和韌帶之間的空間收窄,壓住神經線,神經線被擠壓時手指肌腱發炎、腫脹,中指或半截無名指有可能麻痹。 滑鼠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通常患有此痛症的人士是需要長期使用電腦和操作滑鼠的,因此又稱為「滑鼠手」。 腕隧道綜合症患者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的橈側(靠中指側)會有麻木感、刺痛感(英語:Tingling)、或灼熱感,因為這個範圍的感覺和運動功能(肌肉控制)是由正中神經支配。 疼痛和不適感可能往近端延伸到前臂甚至上臂[12]。
超過33%的患者可以在沒有特別治療的情況下於約一年的時間後改善病況[1]。 腕隧道綜合症的敘述初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11]。 原來寶珮如早前在準備搬屋期間,發現手部麻痹、手指脹大,感到痛楚便去求醫,結果證實患上腕管綜合症,當時醫生曾表示,若注射類固醇未見效,嚴重的話或需做手術。
腕管綜合症針灸: 日常預防及舒緩腕管綜合症貼士
脊骨神經治療將涉及評估受創的神經被夾在哪裡。 通常,正中神經被夾在腕管以外的第二部位(即頸部、前臂、肘部)。 這被稱為雙重綜合症(同時有兩個支點受壓逼)。
腕管綜合症針灸: 腕管綜合症(滑鼠手)Carpal Tunnel Syndrome
正中神經線負責3.5隻手指(即拇指、食指、中指及一半無名指)的感覺及肌肉控制。 由於腕管隧道空間很小,若隧道內的肌腱或軟組織發炎,便會壓迫正中神經線,引起3.5隻手指麻痹、刺痛,夜間疼痛會加劇。 然而,一旦腕管綜合症患者病情嚴重,如大拇指肌肉(大魚際肌肉)已開始萎縮,經醫生診斷後便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以「腕管鬆解術」減低對「正中神經」的壓力。 當出現持續的麻木、肌肉無力或萎縮,夜間副木或其他保守治療不再能控制原本的間歇性徵狀時,則建議手術治療[43]。 手術可以在局部麻醉[44][45][46]或區域麻醉[47]下進行,搭配使用[48]或不使用[45]鎮靜輔助,或在全身麻醉下進行[46][47]。 一般而言,較輕症的病例可以保守治療控制數月至數年,但較嚴重的病例在徵狀上沒有緩解,很可能導致需要手術治療[49]。
腕管綜合症針灸: 出現手指麻痺屬腕管綜合症的症狀
腕管內含九條肌腱和一條正中神經線,它是由前臂延展到手掌,是三大主管手部感覺及肌力的神經線之一。 腕管綜合症是指正中神經線在腕管內受壓擠,影響神經功能,而造成的綜合問題。 此病的主因是由於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以必須減少手腕過度活動,尤其是重複性的動作。 患者可考慮配戴專用的手腕託,以減少手腕活動,西醫一般會建議物理治療,服用消炎止痛類藥物,以及手術治療等。 進行體能訓練可以降低腕隧道綜合症的發生風險。 徵狀可以透過穿戴豎腕副木或是施打皮質類固醇獲得改善。
可以手握力訓練來鍛鍊手部肌肉,把毛巾捲成筒狀,手臂伸直並抓握著毛巾用力擠壓,避免彎曲手腕及避免患處疼痛,每次維持 5 秒,做 10 次為 1 組,每天早午晚進行 3 組。 為了進一步準確地確診腕管綜合症,醫生會建議 X 光、磁力共振或超聲波等檢查,以詳細及深入地偵查手部結構,精確地判斷腕管綜合症。 在治療滑鼠手時,中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及致病原因,透過中藥、推拿、跌打、針灸、手法治療及穴位按摩等達到活血化瘀、行氣通絡之效。 內窺鏡或開放式腕管釋放術具有較低的手術風險。 其餘潛在的併發症較罕見,包括未完全釋放腕橫韌帶或正中神經的掌皮支、反射性交感失養症、不美觀的增生性疤痕、淺掌弓、屈肌腱弓弦和屈肌腱粘連(6) 。 釋放腕管導致橫腕韌帶分裂,該韌帶將在3個月內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