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於2011年8月取得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頒發的「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QAMAS)認證。. 聖公會聖匠中學(SKH Holy Carpenter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聖公會所主辦的一所基督教中學,於1965年由聖公會聖匠堂創辦,校舍由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捐款興建,樓高三層,招收男女生。 創校時名為聖匠職業訓練學校(Holy Carpenter Practical Training Centre,為一所非牟利的私營機構,開辦一年及兩年全日制職業訓練課程,計有電器班、汽車班、金工班、車縫班及木工班。.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是香港新界大埔區內的一所基督教英文中學。 校舍位處港鐵東鐵線大埔墟車站及大埔墟之間的圓崗山之上。
該校為一所英文直資男女中學,由中華歷史文化教育基金會於2000年興辦,強調「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 學校特色是於中一及中二課程中加入「增益課程」,訓練學生基本共通能力。. 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Yenching College)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於1977年創立的津貼男女子文法中學。 該校開設中一至中六級共24個班別,採用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
大埔山塘路8號: 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
創校校長是阮禧,現任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曾任該校副校長。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創立於1982年,在1984年正式命名前稱東華三院第十一中學。 它與第十二中學(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同時創校,但先於第九中學(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及第十中學(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聖若瑟英文中學(St.,簡稱SJACS或SJAC)是香港觀塘區一所政府津貼的男子中學,也是觀塘區第一所中學譚美芳,,《東方日報》,2008年1月24日,A16。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 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 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大埔山塘路8號: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
學生歷年於公開考試均取得優良成績,良好校風亦聞名區內。 2018年,學校全港中學綜合排名較去年下跌一位,與拔萃男書院並列第十。. 聖公會李炳中學(SKH Li Ping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聖公會所主辦的一所基督教中學,創立於1984年,位於香港荃灣和宜合道450號。 現任校長是彭君華先生,副校長是勞惠昌先生及陳偉雄先生。.
-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創辦於1996年,最初為私立小學,2003年成為直資小學,2005年改名為優才書院。.
- 伯特利中學(Bethel High School)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錦繡花園的一所中學。
- 廣州地鐵於2023年5月發佈公告,對本綫萬勝圍-鳳凰新村段訊號系統更新改造項目的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服務進行招標。
- 北區居民大多會以LKS,或“李嘉誠”稱呼該校。
- KFC除中環有餘貿易中心及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分店外,其餘分店的堂食、外賣自取及「快脆拎」會維持服務。
- 校舍建築於1935年興建,現被列作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現在亦繼續成為教育局的「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為「Wiki」專項小組的成員。. 拔萃女書院(Diocesan 大埔山塘路8號 Girls’ School),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聖公會女校之一,位於九龍佐敦道1號。 拔萃女書院以補助學校模式運作,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大埔山塘路8號: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 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 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祕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校名取自其中兩位創辦人區澤民和莫幹生的名字。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TWGHs S. C. Gaw Memorial College;簡稱青川或SCGAW)位於香港青衣,1984年建校,辦學團體為著名香港慈善機構東華三院。 大埔山塘路8號 該校是由政府津貼的男女中學,是東華三院第十三中學,亦是葵青區創辦的第三間中學。
大埔山塘路8號: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
而學校四社分別為勤(代表顏色為藍色)、信(代表顏色為綠色)、仁(代表顏色為黃色)以及義(代表顏色為紅色)。. 大埔山塘路8號 學校座落於新界屯門兆康苑北面,鄰近西鐵綫及輕鐵兆康站。 創校時曾借用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作課室之用。 邱田元和邱子田是親戚,同期第九間中學是沙田區的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 東華三院羣芳啟智學校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的特殊學校,專門為中等程度智障的學童提供教育服務,是東華三院轄下學校之一,也是政府資助學校,並得到社會善長的捐助。 為照顧特殊學童的住宿需要,學校於九龍黃大仙竹園北邨柏園樓地下設有學生宿舍。.
大埔山塘路8號: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毗鄰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及裘錦秋中學(葵涌),而天主教聖若望宗徒堂亦位於校內。. 大埔山塘路8號 勞工子弟中學(Workers’ Children Secondary School,原名旺角勞工子弟學校)創辦於1946年,初期主要為解決當時工人子弟的嚴重失學問題,具有工人教育事業及社會福利事業性質。 大埔山塘路8號 隨著香港教育的發展,現在已廣收各階層的青少年入學。
大埔山塘路8號: 香港華仁書院
沙田蘇浙公學(Kiangsu-Chekiang College (Shatin)),簡稱KCCS或沙蘇)位於香港新界沙田禾輋邨,1978年由香港蘇浙同鄉會創立,是該會在香港所創四校之一。 該校的特色以著重普通話教授中文科目及設置完備的傷健設施見稱。 自1982年起為政府津貼學校,並於1997年實施母語教學之時經政府覈准,成為全港一百多間獲准以英語作為媒介(EMI)的中學之一。 該校曾於2001年獲優質教育基金頒發「傑出學校獎——學生表現」。.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校風非常淳樸,校規嚴謹,是為元朗區乃至屯門區熱門的其中一所中學,在元朗區中學排名第3,為元朗區band 1名校。
大埔山塘路8號: 大埔 大埔山塘路8號
該校力求學生在德、智、體、羣、美、靈各方面臻於完善。 現有校舍於1976年落成,而新翼則於2000年落成。. 元朗天主教中學 (Yuen Long Catholic 大埔山塘路8號 Secondary School,簡稱元天)是香港元朗區的一所男女津貼學校,創校於1995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成立,學校校訓是“地鹽世光”。 學校面積佔地約400平方米,校址是新界元朗青山公路201號水邊圍邨。
大埔山塘路8號: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校訓為「學以致用」,社別共有仁(紅色)、誠(黃色)、勤(綠色)、毅(藍色)4社。.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Lingnan Hang Yee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文法中學,前名為嶺南杏花邨中學,為嶺南教育機構屬下學校之一。 1991年9月創校,初期借用銅鑼灣渣甸坊崇蘭中學舊址上課。
大埔山塘路8號: 新界
在香港,有相當部份的國際學校為英基學校協會之屬校。 國際學校主要是為外籍人士子女,或移民外地-回-流學生提供教育,但大部份歡迎本地學生申請。 近年不少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皆希望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就讀,希望子女有更高的英語水平,及避免香港本地學校繁重的功課壓力,對將來前往外國升學亦可較易適應。 針對本地學生的英語水平,部分學校會課程以外增設英文授課的適應班。
大埔山塘路8號: 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
因而,是香港政府打入另冊的監控對象,情況直至1970年代後期。. 本列表列出香港所有辦學中的包括官立、資助、直接資助計劃和私立中學,以及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中學和其他國際學校,以按照香港行政區劃劃分排列。 –限收錄開辦香港中一至中六課程,曾經遷校者按照現時的位置處理,曾經更名者以最近的校名為準。. 中西區中學列表,九龍城區中學列表,大埔區中學列表,北區 (香港)中學列表,元朗區中學列表,沙田區中學列表,荃灣區中學列表,葵青區中學列表,香港中學列表,黃大仙區中學列表。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Hoi Ping Chamber of Commerce Secondary School,簡稱開平、HPCCSS)是一所位於何文田的中學,由旅港開平商會創辦,是一所政府全日制津貼英文中學。. 惠僑英文中學(Wai Kiu College ),是一所位於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的直接資助男女子中學。
曾璧山中學為香港一間津貼中學,創校人為曾璧山居士的學生。 曾璧山校長的學生為紀念老師曾璧山居士,於1990年在馬鞍山恆光街12號創建校。 學校與廣洲鐵一中學為姊妹校,曾璧山中學為妹。 曾璧山中學自2001年起已成為「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配合當時教育署推行資訊科技應用於課堂教學。
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 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 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鹹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 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羣聚居。 大埔山塘路8號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天保民學校(Mary Rose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九龍九龍塘聯福道11號。.
大埔山塘路8號: 廣州地鐵8號綫
該校於2016年與朗思國際學校合作,將一座校舍租予對方成為其中學部,但另一座校舍仍有限度提供本地中學課程。.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Shung 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簡稱STC、STCEC、崇德)是一所位於香港元朗區洪水橋的津貼男女子英文中學,校址是新界元朗洪水橋洪德路1號,校舍面積約8,000平方米。 該校是元朗區五間英文中學之一,為該區最早創建的英中,尤其以優良的公開考試成績和英文水平而為區內人認識。 該校十分關注學生學業及全人發展,對於英語教育尤為重視。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6位。. 民生書院(Munsang College,MSC)是創校於1926年,屬英文中學,是香港少數擁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一條龍男女學校,也是少數多於90年歷史,經歷香港日佔時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