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龍南綫通車,紅磡站成西鐵綫的南端終點站,而東鐵綫的南端終點站亦改回紅磡站,而月臺停泊位置亦重新編配,並於3號月臺北面設有唯一一條接駁東鐵綫及西鐵綫的聯絡綫。 自此之後,紅磡站便成為兩綫之間一個重要的跨月臺車站[36]。 紅磡去機場巴士2025 然而,由於西鐵綫列車班次與東鐵綫的不相同,乘客走過對面月臺轉乘卻未必每次能夠乘搭到較快開出的一班列車。 因此,港鐵在月臺內裝設多個液晶顯示器,這方便了乘客知悉後可橫過對面月臺還是須經過大堂前往另一月臺轉乘較快開出的列車。 而目前因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影響,城際鐵路列車已於2020年1月30日起暫停運行,直到2022年4月末有消息指城際直通車有機會永久中止營運[31]。

而每當鄰近的香港體育館有活動進行(如演唱會、國際體育賽事等),車站更會出現大量的人流。 紅磡站大堂的主體結構建於1976年,並由當時的工務司署負責設計。 當時的車站大堂頂部曾裝設多個獨特的球型照明燈光(俗稱「波波燈」),不過在1990年代中期進行改建時被假天花取代。 而前九鐵於1997年利用原貨場地塊擴建,增建運輸、商業設施並新建屋頂,新大堂由建築師霍朗明設計。 大堂主體結構位於3層,並設有C出口大堂、直通車出/入境大堂以及其票務與服務中心,更設有入境事務處設施辦理旅客往返內地的出入境手續;而2層為轉換運輸層[18],該層並設有A-B、D出口[19]。 現時途經尖沙咀東、尖沙咀、油麻地、旺角、九龍塘、獅子山隧道、顯徑邨、大圍、沙田車公廟、沙角邨、富豪花園、沙田第一城、石門、亞公角、富安花園、耀安邨、馬鞍山市中心及富寶花園。

紅磡去機場巴士: 大堂

首階段的車站改建工程將近香港體育館的一列商舖及C3出口關閉,遷移自動售票機及旅客服務站等設施;直通車抵港的乘客則需使用有蓋行人道到大堂。 紅磡去機場巴士 改建工程於2014年9月展開,部分商舖於8月中已關閉,而C3出口亦在同年9月封閉,而相關工程於2016年3月30日完成。 在沙田至中環綫落實興建時,港鐵決定在車站旁的前紅磡貨場位置(即紅磡站舊客運月臺以東位置)興建兩層島式月臺[38]。 其中設於地面的島式月臺供屯馬綫(由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合併)使用;而地底的島式月臺則予東鐵綫使用,而原有的月臺會作為予東鐵綫列車的停泊側綫。

2019年9月23日起,改為途經何文田、油麻地、大角咀、旺角、深水埗、長沙灣、美孚、青嶼幹線及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 由本路線往紅磡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啟德方向,第二程免費。 值得一提,A20這個編號,早於1995年9月17日起,出現於中巴專營權史上唯一一條機場巴士路線,往返中環(交易廣場)至啟德機場(途經灣仔道、正義道(太古廣場)),開辦當日,中巴曾在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舉行盛大的啟航儀式,並有切燒豬等儀式以誌其盛,定線乃針對九巴A2線未能服務灣仔道及金鐘一帶而訂立的。 直至1998年7月6日,配合赤鱲角新機場落成啟用及啟德機場關閉,第一代A20線因而取消服務,現在再重用。 而本路線的紅磡站總站,根據區議會地區分界,是屬油尖旺區,不過總站與紅磡區相當近,一般市民容易分不清紅磡站是屬油尖旺區還是九龍城區。

紅磡去機場巴士: 途經

鑒於A21線不經長沙灣道,沿途乘客如欲往返香港國際機場,須乘搭繞經青衣、東湧及機場後勤區的E21線,或步行前往深旺道乘搭A21線,對攜帶大型行李外遊的市民而言相當不便。 現時途經慈雲山中心、慈正邨、新蒲崗、九龍城、馬頭角、土瓜灣、紅磡、尖沙咀東部及香港文化中心。 紅磡去機場巴士 2017年12月11日投入服務,途經尖沙咀東、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獅子山隧道、大埔墟、大埔中心、富善邨及富亨邨,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港鐵原定計劃將東鐵綫與西鐵綫月臺撥歸城際直通車使用,但考慮到廣深港高鐵通車後城際直通車需求將會下降,加上前紅磡貨場會改建為作為屯馬綫列車的停放處,故港鐵決定改建舊有的1-4號月臺,日後用作東鐵綫列車停泊側綫,而2號月臺北端路軌也將重新接駁東鐵綫路軌[40]。 2004年10月24日,尖沙咀支綫通車,九廣東鐵南行列車改以尖東站為終點站。 此後直至九龍南綫通車前,九廣東鐵列車只會使用紅磡站2、3號月臺,而4號月臺則作為停放待避列車或以紅磡站為終點站之用;而1號月臺的編號及路軌更曾一度被停止使用。 及後經過健力士世界紀錄驗證,由於該次車程中只有在巴黎里昂車站至香港九龍(紅磡)車站一段,列車纔在路軌上連續性營運行駛,故健力士世界驗證機關最後公佈兩站間行駛的東方快車路程才承認為世界最長營運列車,打破了定期由俄羅斯莫斯科往返北韓平壤的國際列車的行駛裏數(曾經營運中最長路程的列車)。 1988年,日本富士電視臺為紀念成立30週年,東方快車開出一列由NIOE編組的特別列車,於1988年9月7日在法國巴黎里昂車站啟程,途經西德、東德、波蘭、蘇聯、中國內地及香港,最後以船運往日本繼續行程,全程15,494公里[33]。 東方快車於同年9月26日下午2時45分駛進九龍(紅磡)車站,同月末將火車裝箱並船運往日本山口縣下松港,完成餘下日本部分的最後一段旅程。

紅磡去機場巴士: 九龍區專線小巴8號線

另外,港鐵亦在2016年興建沙中綫期間在車站C出口大堂外設置多間站外商店,其中包括便利店、麵包餅店、點心蒸飯店等。 而大堂U3層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南側部分曾於2016年5月開設美食廣場「食東西」,進註食肆包括Burger King、鴻福堂、日出茶太、燒味站、點一龍及北海道牧場餐廳等,但直到2019年1月2日突然宣佈即日起結業,現時只餘下鴻福堂繼續營業。 而原址直到2019年10月由麥當勞承租,並為全香港首間設有兒童室內樂園區及親子閱讀樂園的麥當勞餐廳[21];而北側部分則為由美心集團經營的美心food²以及星巴克。 而車站大部分的商店設於大堂的非收費區內,包括位於大堂的麵包糕餅店、零食店、時裝店、旅行社等;而A-B、D出口大堂則只有1間便利店設於近D出口位置[20]。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來回車票售價$60.0,購買日起三個月內有效,適用於此路線、A21、A22、A23或A25線任何往市區車程乙次及往機場車程乙次,乘客登車時需將指定方向車票投入錢箱。
  • 負責協助死者家人的民主黨油尖旺區議員朱子洛表示,事件反映港鐵處理失聯人士的機制不足,或當中有人失責。
  • 而於2012年動工的沙田至中環綫工程將構建香港鐵路的「東西走廊」(現屯馬綫)與「南北走廊」(現東鐵綫過海段),而紅磡站則成為兩條走廊的轉車站[9]。
  • 九鐵曾於1993年於車站中層興建2個大堂,以及於1-4號月臺盡頭興建一個以粉紅色為色系、連接月臺及中層的大堂與E出口,方便乘客前往尖東海濱長廊;同時亦將調車臺軌道縮短至僅於5-7號月臺使用。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紅磡去機場巴士2025 登車前請準備現金、八達通卡或以電子支付繳付車資,車內不設找續。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於機場博覽館有大型節目舉行的日子的指定時段,離開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暢航路)後,經機場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航天城路、航展道、航天城東路、航天城交匯處、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後返回原有路線,並於航展道機場博覽館對出加設巴士站。 此項轉乘優惠只適用於持「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 由本路線往市區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又一村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海麗邨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上述路線免費。

紅磡去機場巴士: 車站結構

金澤培表示,紅磡站南、北面連接隧道以及列車停放處應備存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 (RISC Form)分別為59、39以及474份,合共572份。 當中發現北面連接隧道的紀錄缺失高達73%,多於政府早前公佈的40%紀錄缺失。 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除了紅磡站擴建月臺外,在同一工程合約下的兩條連接隧道及列車停放處的工程,也發現有施工記錄缺失以及未經政府同意而作出工程改動的問題。 原本沙中綫的東西走廊(現稱屯馬綫)可望於2019年通車,但鑑於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而最壞情況甚至會拆毀原本快完工的月臺重建,最終只能分段通車。 唯政府及港鐵後來指車站新月臺結構安全不用清拆,僅會用不同方式為月臺進行加固工程,相關工程已於2021年1月完成,屯馬綫縱而踏入試營運階段。

紅磡去機場巴士: 九龍區專線小巴26A線

本路線最初來回均途經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及荔寶路,後來為使本路線行車更直接及不受旺角道交通擠塞影響,於1999年12月12日起,往機場方向改經海輝道(維港灣)及連翔道,往紅磡站方向改經西九龍走廊。 此外,該站位於紅磡海底隧道的九龍入口旁邊,鄰近海底隧道巴士站,有多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途經,而在1990年代紅磡灣填海前,紅磡碼頭更位於車站旁,因此亦有不少往返新界及香港島的乘客會在該站轉乘過海運輸。 城巴A2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紅磡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機場巴士路線,由城巴經營,提供港鐵紅磡站、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西九龍新區及海麗邨來往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機場巴士服務。

紅磡去機場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為配合該項改動,本路線的電子顯示牌的顯示方式較特別,往機場方向是顯示「機場/博覽館Airport 紅磡去機場巴士 & Expo」,當巴士駛至機場博覽館後,電子顯示牌會轉為「客運大樓Passenger Terminal Building」。 直至2019年11月28日,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位於翔天路的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巴士站於翌日(2019年11月29日)凌晨起停用,本路線由當日起,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落客後,即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才返回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不再途經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運輸署於2016年發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在港珠澳大橋通車當日,安排所有機場A線在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後,取道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往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然後才往返機場。 隨著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早上0900正式通車,本路線隨即實施上述修訂改動,並提早頭車及延長尾車時間。 由於原本未能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的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其中連接北大嶼山公路往返市區方向的支路,能夠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因此運輸署安排本路線依2016年的原建議方案,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上客後,改經赤鱲角路(東行)、順朗路返回北大嶼山公路,以節省行車時間及減輕機場島上道路交通負荷。

紅磡去機場巴士: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特別安排

自2021年2月16日起,屯馬綫一期部分列車在抵達啟德站後,會先確保所有乘客已下車,然後列車將繼續駛往紅磡站,再在紅磡站折返,中途停靠沿途各站,以進行路段測試。 工程期間,現有車站會繼續使用,但至少有約30間商戶及食肆需局部關閉,並採取臨時措施,包括人潮改道及更改出入口位置等,而不會影響乘客及列車服務。 紅磡站前稱為九龍車站,後來才易名為紅磡車站,至於其原因有個講法,就是為了避免與東湧綫以及機場快綫的九龍站混淆,但是早於1994年,鐵路發展策略及東鐵尖沙咀支綫公佈時,就已經建議將九廣鐵路(英段)由原來位於紅磡的九龍車站延伸至尖沙咀,並正式將九龍車站更名為紅磡車站。 初時稱作九龍紅磡站,直到1996年2-3月[註 6],九龍車站正式易名為紅磡車站,並為九廣鐵路(英段)亦改名為九廣東鐵。 紅磡去機場巴士 目前紅磡站共設有4層,其中C/U2/3層為C出口/城際直通車大堂,同時設有升降機以及扶手電梯通往位於U3層的餐廳;U1/2層為A-B、D出口大堂/隧道;而P層為城際直通車月臺層及東鐵綫列車停放側綫[註 3];至於G層為屯馬綫月臺;而L1層則為東鐵綫月臺。

紅磡去機場巴士: 九龍巴士15X線

由本路線於機場上車後一小時半內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市區/將軍澳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於赤鱲角/東湧乘搭以上路線之乘客,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於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市區方向,只需補付本路線全程車費與第一程車費之間的差額。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青嶼幹線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九龍方向,第二程可獲 $5.00 的折扣優惠;轉乘本線往機場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2019年9月17日早上8時31分左右,東鐵綫一列港鐵中期翻新列車由旺角東站經交叉渡線駛入紅磡站1號月臺期間突然出軌,導致列車第4-6卡車廂偏離路軌並撞毀西鐵綫路軌上的止衝擋,其中第4、5卡車廂之間接駁位斷開,部分車廂的車門飛脫,為自1994年後第二宗港鐵載客列車出軌嚴重事故[註 7][65][66]。

紅磡去機場巴士: 工程質素爭議

另外,港鐵未能在限期內向路政署提交報告,並提及最快於同月15日提交[58]。 港鐵預計於2022年,每日會有32萬人次進出紅磡站[42][43]。 另外,由於東鐵綫列車車廂數目以及停車位置與西鐵綫的不相同,故此乘客如由東鐵綫轉乘西鐵綫,乘客須走到月臺較中央的位置候車[37]。 而大堂同時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22][23]、港鐵「會員服務站」[24]、自動櫃員機以及自動售賣機等。 而紅磡站至沙田站之間的新路段於1981年4月27日啟用;並於翌年5月6日開始使用電氣化列車行走。 1983年,紅磡至羅湖之間逐漸全綫雙軌及電氣化,而原本用作列車轉向的轉車盤則由月臺後方的調車臺(俗稱「油炸蟹」)所取代。

紅磡去機場巴士: 九龍區專線小巴26X線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青嶼幹線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九龍方向,第二程可獲 $5.00 的折扣優惠;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本路線投入服務後,為太子、深水埗、長沙灣、美孚居民提供直達機場的巴士服務,而不需取道東湧及機場後勤區,預期比E21線節省約20分鐘車程。 由於本路線於市區的服務範圍,較兩邊總站相同的A21線為廣,因此本路線投入服務後,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大型活動(如演唱會)結束後的散場特別服務,加開的特別班次由A21線改為由本路線提供,直至2019年1月,散場特別服務恢復由A21線提供。 乘搭B5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在登車後24小時內,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乘搭任何一條往市區方向的城巴機場快線(A線或NA線),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由本路線往市區方向於上車後90分鐘內轉乘以上路線往轉乘以上路線往市區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轉乘A20)/只需補付本路線全程車費與第一程車費之間的差額(轉乘A10, A12, A26, A29P);由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紅磡去機場巴士: 服務時間

註:因應最新疫情發展,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公共運輸服務及跨境客運服務已相應作出調整。 A21線途經旺角至尖沙咀,沿線購物熱點及酒店林立,因此A21和 A29 (來往寶琳站及機埸) 紅磡去機場巴士2025 客量為眾城巴機場快線當中最高,經常滿座及頂閘;同時A21途經西九龍新區,方便海麗邨居民前往彌敦道沿線,也起了地區通勤的作用。 紅磡站開經:暢運道、漆鹹道南、梳士巴利道、彌敦道、亞皆老街、櫻桃街、櫻桃街下通道、海輝道、深旺道、荔寶路、荔灣交匯處、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機場路、暢航路、機場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赤鱲角路、順暉路、順匯路、赤鱲角路、東榮路、機場路及暢連路。

紅磡去機場巴士: 行車路線

而於同年11月香港理工大學衝突期間,有示威者嘗試封閉通往紅磡站天橋。 其中在2019年11月17日晚上,連接理大與紅磡站的行人天橋多次被示威者縱火,以防止警方走入校園,期間一度傳出爆炸聲[71]。 不過車站通往尖東、理工大學、紅磡海底隧道來回方向巴士站的A、D出口仍須關閉[72][73][74]。

紅磡去機場巴士: 途經路線資料(巴士)

本線是7條不取道昂船洲大橋的城巴機場快線路線其中之一(另外5條為城巴A26、A26P、A29、A29P及NA29線,因取道龍翔道及呈祥道來往;而城巴A20及A23線,則取道長沙灣道、葵涌道、荃灣路、青荃路及青衣北岸公路來往,無法駛入昂船洲大橋,除此之外還有NA21線),城巴發言人表示,運輸署拒絕了本線改道的申請[2]。 在芸芸城巴大嶼山北部對外路線中,只有E23與輔助路線E23A以地面運輸中心為總站;兩線往機場方向之電牌會顯示「赤鱲角」,並非城巴機場快線慣用的「機場」。 2019年2月1日,政府及港鐵出席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港鐵常務總監金澤培首度披露三個位置的施工紀錄「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 Form)缺失紀錄的最新情況。

紅磡去機場巴士: 尖沙咀支綫

[8] 紅磡去機場巴士2025 公開招標中,珊瑚海船務及富裕小輪均有參與競投,最後由富裕小輪投得此航線五年經營權,為市民提供來往紅磡(南)渡輪碼頭及中環八號碼頭(西面泊位)的服務。 現時途經尖沙咀東、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九龍城(亞皆老街/太子道西)、新蒲崗、 彩虹邨、牛池灣、四順、秀茂坪、康華苑、德田邨、康雅苑、廣田邨及高俊苑。 1964年4月28日開辦前路線13A,以及1965年6月1日開辦前路線5B。

同樣地他亦要求港鐵交代目前車站管理的人手編配情況,交代搜索失蹤乘客的既定程序以及檢討現時職員對處理突發站務的培訓[81][82]。 《蘋果日報》訪問資深建築業界人士指,鐵路月臺結構必須有足夠承託力,港鐵沙中綫紅磡站月臺混凝土層有約3米厚、面積逾5,000平方米,按一立方米混凝土重2.3噸計算,整個月臺層自重就有34,500噸。 該業界人士指,一般承建商有做「ISO」認證,應採用一套嚴格標準施工,質疑承建商禮頓未有跟隨,自從沙中綫爆出鋼筋被剪短醜聞後,自己亦告誡親友日後避免前往該月臺乘車[61]。 2022年5月14日,自1975年啟用的舊月臺最後一日運作,有不少市民及鐵路迷於該日晚上拍照紀錄。 而當日尾班車在深夜約12時28分由紅磡站開出,列車離開車站期間有大批鐵路迷揮手道別[51]。 最終經過多個月的連番測試,港鐵及政府在2021年5月28日宣佈屯馬綫將於同年6月27日全綫通車,而西鐵綫於通車前一星期的6月20日會率先改用紅磡站新月臺,與屯馬綫一期測試合併運作。

紅磡去機場巴士: (一) 港鐵、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

死者兒子質疑港鐵為何當初未有徹底搜查父親,認為港鐵在事件中絕對有責任。 其後死者兒子的女友亦稱其曾經多次向紅磡站聯絡,但只告知他們找公關,而公關亦只表示不知道事件和調查中[77][78]。 2018年5月30日,香港《蘋果日報》報道紅磡站地底新建月臺的兩幅主要牆身,近兩成螺絲頭破損或移位,不能與月臺層的鋼筋接駁扭緊,而負責承建商禮頓建築不但未有更換問題部件,反偽裝成功接駁,安排工人將鋼筋剪短。 工程師指有關做法讓鋼筋拉力大減,影響結構承重能力,最嚴重可導致全層倒塌。 而位於下層的南北走廊(即東鐵綫)月臺層板搭建後,連續牆的接駁位在2016年6月被拍攝的相片顯示多處出現滲水。 而港鐵一度否認牆身滲水,直到媒體公開滲水的影片及相片後,港鐵才改口承認[52]。

另外,紅磡站旁並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九龍各區。 而於2012年動工的沙田至中環綫工程將構建香港鐵路的「東西走廊」(現屯馬綫)與「南北走廊」(現東鐵綫過海段),而紅磡站則成為兩條走廊的轉車站[9]。 工程計劃利用位於紅磡站東側的紅磡貨場:包括停用紅磡貨場及配套國際郵件中心與紅磡貨運碼頭,其設施則改建為屯馬綫列車停放處,並於該位置興建兩層新月臺[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