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懷孕(也稱青春期妊娠)是指未達當地法定成年標準的少女有了身孕,女性只要在開始排卵之後有進行性行為就有可能懷孕,未成年懷孕多半是在第一次月經之後,但也有可能在第一次月經之前就懷孕的例子[2]。 若女性的營養充足,第一次月經一般出現在12歲或是13歲[3]。 未成年懷孕若是非預期懷孕,通常是因為少年及少女對性知識不足(例如不知道性行為可能會導致懷孕,及避孕觀念不正確等),或者在雙方未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後所造成的結果。 不過也有一些國家或是文化的結婚年齡較早,因此在成年之前就結婚且懷孕的情形。
目前已經提出了許多為了減緩青少年懷孕負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青少年父母如果可以依靠家庭和社區支持,諸如受惠於社會服務和協助育兒,則更有可能繼續接受教育、畢業並獲得符合學位的高薪工作[15]。 《優生保健法》第 9 條規定:未婚且未成年(未滿 20 歲)若要施行人工流產,必須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醫師纔可以進行相關醫療處置。 通常在懷孕前期(1-6 週內)可以進行藥物流產( RU486 未成年懷孕2025 ),風險最低也相對最不傷身。 7-14 週後,則必須施行真空吸引術或擴張刮搔術,過程中會需要進手術房並睡眠麻醉。 若超過 14 週後,就只能透過「引產」的方式娩出胎兒,對於身心都會造成較大的衝擊。
未成年懷孕: 未成年人可以進行人工流產嗎?——刑法與優生保健法
不帶批判的支援 未成年懷孕 我們為少女提供中立、不帶偏見的支援,並鼓勵青少年因應自己的價值觀、想法及信念,為未來探索更多可能性。 也有研究注意到未成年媽媽的子女會有成績較差的情形,其中不少的程度會落後一個年級水準,標準測驗的分數較低,也有未能完成中學學業的程度[17]。 未成年媽媽的女兒以後也成為未成年媽媽的比例較高[17][34],未成年媽媽的兒子以後入獄的比例是其他男性的三倍[35]。
另外,如果符合優生保健法第9條規定,依據同條第2項[4],未成年人也須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施行人工流產,醫療院所亦被要求須依優生保健法辦理。 未成年懷孕 在一個針對379個懷孕或是已為人母的少女、及95個還沒有小孩的少女的研究中,其中11歲至15歲的少女中有62%正受到伴侶的家庭暴力,16歲至19歲的少女則有56%有此情形。 而且有51%的少女表示其男友至少有一次試圖破壞其節育計劃[80]。 其實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在聽到自己的孩子未成年懷孕,一定都會出現憤怒、自責、驚嚇、心疼等反應,只是每個人的表現方式和需要消化的時間不一樣。 但要知道,不管最終做了什麼決定,都要相信自己是做了一件能夠對這件事負責任。
未成年懷孕: 社會和文化
如果沒辦法跟爸媽說,不妨先找自己信任的大人或學校輔導機構尋求協助,先聽聽大人們的建議,之後再跟父母溝通會比較好。 女醫師一開始懷疑少女可能是食物中毒,或是因為沒有按時喫飯而得了胃病,但是卻被少女的母親一一否認了這些可能性。 沒想到這時一名長期在當地醫院工作的護士悄悄地來到醫師身邊,說出了讓她震驚不已的話。
- 剛得知自己未成年懷孕的心情一定很混亂徬徨,在第一時間不敢馬上告知家人沒關係,但千萬不要選擇誰也不說,讓懷孕週數慢慢增加,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 研究指出,未成年懷孕者較不常接受孕期照護,就算有,通常也是到了懷孕後期的第6到9個月才會尋求幫助[5]。
- 沒有性經驗的青少年可能不正確的使用保險套、忘記服用避孕藥,或是沒有使用之前選擇的避孕方式。
- 原來少女早在1年前就來了初經,且經期穩定,而這次來看病時,月經卻有至少20多天沒來。
- 讓你害怕如果跟父母說自己懷孕的事時,可能也會碰到相同的反應,甚至被趕出家門等等。
- 根據2004年出版的女性健康百科記載,目前已開始透過家庭計畫服務及學校健康教育(例如HIV防治)持續更努力的提供避孕方式給青少年[72]。
選擇生下孩子者,也須在留養、出養、寄養等不同方式之間做出決定。 15歲以下的未成年懷孕者於生產時因其骨盆尚未發育完整,將導致難產並提高發生分娩併發症的機率。 在已開發國家,對於難產正常可以剖宮產方式處理,但在開發中國家則可能沒有相關的醫療人員及設備,而導致母親發生子癇前症、生產性瘻管(英語:obstetric fistula),甚至胎兒或母親死亡[4][11]。
未成年懷孕: 健康網》野蓮料理大公開! 農委會:炒前「這樣做」能去草腥味
經統計,未成年懷孕者比較容易自高中退學[17],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其中有許多人其實在懷孕之前就已經退學了。 不過相較於懷孕已退學者而言,若是懷孕時仍在就學者,最後完成學業的比例較高[18]。 一項2001年的研究表明,與等到30歲才生第一胎的女性相比,只有10%~12%的未成年媽媽能夠完成中等教育,另14%~29%的未成年媽媽能夠完成高等教育[19]。
- 研究顯示,未成年女性往往比成年女性更晚意識到自己懷孕,因此更晚接受人工流產。
- 若將人工流產期限縮短為八週,將致使未成年女性更沒有機會使用合法專業的人工流產技術。
- 在美國,根據2002年家庭數成長普查報告,有性行為而希望避孕的青少女跟年齡較大的女性相比,前者較不會真的採取避孕手段(據統計15至19歲的青少女中有18%未避孕,但15至44歲的青少女及女性中則只有10.7%)[66]。
- 依據1996年間由「Seventeen」這本雜誌所進行的調查,有性經驗的年輕女性中,有23%的人承認曾經與未戴保險套的男性發生無防護的性行為;另一本雜誌「PARADE」在隔年所作的調查則顯示有70%的少女承認羞於購買避孕藥物或是向醫師諮詢[59]。
其實,未成年少女懷孕切勿自行墮胎,可能引致流血不止、發炎和併發症等。 接受合法終止懷孕手術一般不得超過二十四週,愈早期進行其安全性愈高,因為所採用的方法及手術較為簡單。 雖然早期終止懷孕並不是一項大手術,但亦可能發生各類的併發症,包括:失血過多、盤腔炎導致日後不育、子宮頸受損導致日後出現流產或早產的情況。 然而自行墮胎或進行非法終止懷孕,醫生技術、衛生水平或儀器設備等均無保障,危險性便會很高。 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被父母責怪而去找不合法密醫墮胎,許多坊間密醫都沒有醫療執照,所使用的器具也未消毒完全或是技術不佳,容易導致流產不全、子宮穿孔、大出血等嚴重後果,不只會影響到日後的生育能力,還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最後仍需要父母出面解決。 在未成年時不小心懷孕,因為害怕責罵而不敢跟父母說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無論最後決定為何,父母的意見都是相當重要的,不僅流產 / 生產手術需要父母同意,在後續產後 / 小產後的月子調養,他們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照顧。
未成年懷孕: 健康網》看診10大NG事項一次看 醫:別再敲診間門了!
不過對於15歲以上的未成年懷孕者,年齡本身並非危險因子,無法順產較可歸因是社會經濟而非生理因素[5]。 就如同前面所說,你可能會害怕父母的責怪或失望而不敢向父母坦白事情。 未成年懷孕2025 未成年懷孕2025 但要再三提醒你,真的尋求祕醫或偏方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因為密醫所提供的外用墮胎藥可能具有腐蝕性,會造成你的子宮受損,導致之後的不孕等。
未成年懷孕: 未成年懷孕該怎麼告訴家人?先做好 2 個心理建設
在孩童很早就會被安排去工作的國家,能夠賺到錢這件事提供了他們願意多生子女的經濟上誘因[47]。 未成年懷孕2025 若同時用性教育的介入以及提倡生育控制,可以減少未預期未成年懷孕的風險[10]。 全球的開發中國家中,每年有7300萬的女性是在20歲以前分娩[11]。
未成年懷孕: 健康網》葡萄正當季! 農委會教保存、清洗3步驟
在開發中國家,未成年懷孕者的孕期營養(英語:nutrition and pregnancy)不均衡是應該被更重視的問題[42][43]。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15至19歲就懷孕的女性比起到20至24歲才懷孕的女性,前者因懷孕而死亡的風險程度高出2倍;若是早在10至14歲就懷孕時,死亡的風險更是高達5倍。 未成年懷孕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等地,非法墮胎(英語:Illegal abortion)對未成年懷孕者也造成了許多危險[44]。 青少年懷孕會使年輕女性面臨健康、經濟、社會、財務問題的風險[13]。
未成年懷孕: 青少年服務
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其中規範「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才讓許多過去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轉而成為學校必須正式處理的工作。 許多調查指出同儕壓力是促使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原因之一[59][60]。 青少年性活動的增加,其影響是未成年懷孕及性傳染病的增加。 許多未成年懷孕者因為飲食習慣不佳而身處營養不良的風險當中,例如青少年常會節食減肥、不喫肉類、追求時下流行的飲食、喫零食或速食[41]。
未成年懷孕: 健康網》中藥「路路通」能利水除濕 中醫:2族羣不宜食用
因此當你決定人工流產,還是要透過合法的醫療管道來執行,避免造成終身遺憾。 護士表示,依照她過去的經驗,這名少女很有可能是懷孕,因此請醫師幫少女驗尿。 原來因為當地性教育不普及,經常發生未成年懷孕的事件,但是由於鄉區沒有網路,消息無法傳遞出去,因此外界都不知道這裡有很多「小媽媽」,並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在美國,根據2002年家庭數成長普查報告,有性行為而希望避孕的青少女跟年齡較大的女性相比,前者較不會真的採取避孕手段(據統計15至19歲的青少女中有18%未避孕,但15至44歲的青少女及女性中則只有10.7%)[66]。 超過80%的未成年懷孕都是意外懷孕[67] 超過半數的意外懷孕肇因於未避孕[66],其餘大多數則是因未持續或不正確的避孕[67]。 依據1996年間由「Seventeen」這本雜誌所進行的調查,有性經驗的年輕女性中,有23%的人承認曾經與未戴保險套的男性發生無防護的性行為;另一本雜誌「PARADE」在隔年所作的調查則顯示有70%的少女承認羞於購買避孕藥物或是向醫師諮詢[59]。
未成年懷孕: 相關文章
驚惶失措的家長,請先冷靜深呼吸,應該慶幸還好知道事情,自己尚可支持女兒,而不是讓她孤獨無助的摸索出路。 自責與內疚情緒也將湧現,例如覺得自己管教不力,又或後悔一直迴避性教育,沒有好好教導孩子親密關係及性行為的知識。 對父母來說,墮胎或是意外流產都可能在他們內心刻下一道深長的傷疤,心理諮商師李政達坦言,這樣的創傷並不易被發現或是得到治療,因為經歷過的人大多會刻意隱瞞或選擇忽略。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未成年懷孕者,只要到診所或醫院進行診斷,機關一定要向上通報;後續若要墮胎,需要法定監護人陪同,人工流產手術選擇權反歸監護人所有。 婦產科診所院長吳柏瑜表示,「基本上很多人害怕手術,因為對手術的不瞭解,但因為我們從小喫藥喫到大,所以許多人會選擇藥流。」但時常被使用且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的RU-486,除了2011年食藥署為澄清謠言有提供數據外,再無相關公開資料。 我國《刑法》第 227 條規定:未滿 16 未成年懷孕 歲之未成年人是不得發生性行為。
未成年懷孕: 我們如何服務青少年
但據蘋果日報2017年報導,醫師公會推估臺灣每年墮胎人數高達50萬,官方回應統計資料為24萬,黑數則難以估算。 報導數量與官方公佈有明顯落差,彰顯出臺灣社會隱藏的墮胎問題。 郭鬼鬼多年來獨自養育小孩,自知被曝光是遲早的事,但時間點還是有點早,「我一直跟她說你媽媽普通人、是服務業。」她擔心小孩心理狀態不夠成熟,在學校會有比較心態,會加強心理教育,等時機成熟再跟孩子坦露身分。 一名單親媽媽在網上討論區分享,其16歲兒子的同齡女友懷孕,她的前夫主張墮胎,而她大感苦惱不知如何處理,認為兒子年紀尚小不應有孩子,卻又不能叫他們不要胎兒。 賦予力量
未成年懷孕: 媽媽寶典
我們讓青少年作出自己的決定,鼓勵他們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們透過服務為青少年提供知識、技能及工具,以助他們面對他們選擇的未來。 在美國,「全國青少年健康縱向研究」在1995年訪談了1027位介於7至12年級的少女,以比較白種人、黑人及西班牙裔少女在從事性行為時會避孕的比例高低。 未成年懷孕2025 結果有36.2%的西班牙裔少女表示她們從未避孕,高於黑人少女的23.3%以及17%的白種人少女[68]。 研究指出,未成年懷孕者較不常接受孕期照護,就算有,通常也是到了懷孕後期的第6到9個月才會尋求幫助[5]。 一項由古特馬赫研究學會(Guttmacher Institute)作成的報告稱,1/3的未成年懷孕者所接受的孕期照護不足,而且比起較晚生育的婦女,她們的子女在孩提時期比較容易發生健康問題或是因病而需要住院治療[38]。
未成年懷孕: 未成年懷孕墮胎Q&A
複製上一代之外,性別中的權力關係無法反轉,也是小爸媽家庭功能失調的原因。 「我們都假設一個人在社會中能自然出生、成長、結婚,」嚴祥鸞說,當社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不平等持續存在,男性握有主導權,家庭或學校卻沒有機會教他們如何學習變成好的人,或是如何跟別人溝通;女性也多認為自己是被動的角色。 也因此常聽到小情侶奉子成婚後,女生最喜歡問男生的問題就是「你後不後悔?」「但為何女生為何要藉這個問法強化自己的信心?」嚴祥鸞指出,當小爸媽之間的不平等關係無法找到解答,雙方開始互相埋怨,婚姻關係自然也就越來越往下沉。
未成年懷孕: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若決定要流產,可以參考這篇「人工流產/墮胎懶人包:婦科醫師談藥物、流產手術適合週數、費用、出血量差異」先了解各項流產方式,接著流產後重要的就是「小產調理」。 千萬別因為年紀輕就忽略身體,如果在小產後沒有好好照顧身體的話,很可能影響到往後的健康,出現後遺症。 有研究發現未成年媽媽的妹妹比較不會強調教育及有工作的重要性,比較會接受在較年輕時有性行為、成為人母以及結婚。 弟弟也有類似的問題,比較會容許非婚生子女或是早早成為人父,也比較容易有高風險行為(英語:Recklessness (psychology))[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