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府資料,東湧新市鎮現已開發了約155公頃土地,居住口約8.2萬。 東湧東發展2025 如以住宅類型分析,北大嶼山快速公路已將市鎮「無情地」分為公私營住宅區:東面有三大組私人屋苑,共提供約10,200個單位,西面是公共屋邨的集中地如富東邨、逸東邨等、唯一的私人屋邨東堤灣畔和當地傳統村落,東西區屋邨分佈形勢突出。 政府在官地供應匱乏下,下個財政年度的總土地供應再次倚重鐵路物業及市區重建項目,兩類土地來源可供應單位多達約7220夥,佔總預測供應近44%。 其中還未完成填海的東湧東發展區,其港鐵東湧東站物業發展項目也被「急召」上馬,料可提供約1900個單位;而市建局狂推的6個重建項目,多達3170夥,應是逾10個財年的高峯。 2016至2018年間,高密度住宅昇薈、東環、迎東邨及滿東邨相繼於在東湧北和東湧西落成。 在1970年代前,東湧一直未有大規模的發展,及至1970年代後期,政府建議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時,始出現針對東湧和大蠔的發展計劃。

  •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因政府日漸重視公營房屋發展,未來供興建私人住宅的用地將會越來越少,發展商或將參與更多的市區收購舊樓,透過補地價將非住宅用地的用途改為住宅發展,以增添其土地儲備。
  • 在1983年發布的《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研究中,北大嶼山沿岸的東湧、大蠔等地已有建設可容納近30萬人口的新市鎮的構想。
  • 該小組於同年2月成立,於2004年11月發表概念規劃,公眾諮詢於2005年完成。
  • 北大嶼山醫院雖已於2009年獲批准籌建並於2013年9月起投入使用,但啟用至今仍有不少設施尚未投入服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部份居民也需繼續長途跋涉到瑪嘉烈醫院求醫,直到2018年第四季北大嶼山醫院才新增兒科及泌尿科專科服務。
  • 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資深董事周若瑜稱,新賣地計劃反映政府造地困難,表內的住宅地多為低密度住宅發展,未來一年中小型住宅的土地供應將倚重港鐵及市區重建項目。
  • 至於這些個人資料將會用作何種用途,表格上或本網頁有關部分列有說明。
  • 其中,小蠔灣車廠項目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首階段涉及1200至1500夥,目標今年底或明年初招標。

該兩個新擴展區將提供約49 400個住宅單位,可容納約 人口,目標是最早於二○二三年讓首批居民入住新擴展區。 2013年5月21日,東湧擴展研究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展開,發展局發佈了步發展大綱圖。 初步規劃兩個發展方案,俱分別於東湧東部、東湧灣填海120公頃及14公頃,增設東湧東及東湧西兩個地鐵站。 預料首期工程最快於2023年落成,整體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為6比4,連同已有發展,屆時整個東湧的預計人口將上升至27萬人。 而東湧西發展區除了在東湧灣作填海,亦會在東湧谷進行發展,整體發展密度會較東湧東為低,務求在發展和保育兩方面爭取平衡。 東湧西的發展將可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容納4.3萬人口[15]。

東湧東發展: 香港文匯報

東湧居民關注組主席劉永賢表示,東湧新發展區一帶人口漸增,惟道路設施及巴士線明顯未跟上,因此區內不少居民組織一直向政府及區議員表達訴求,包括申請於鄰近填海區的迎東邨興建巴士總站,應付大增的人流。 現時東湧人口有105,000人,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推出的研究指出東湧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容納22萬人口的新市鎮,研究會探討東湧發展潛力和機遇,確定東湧新市鎮的擴展規模和完善社區及區域設施[22]。 東湧市中心以港鐵東湧站一帶和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為核心地帶,包括太古地產發展的大型購物中心東薈城,提供一系列購物、食肆、戲院等綜合設施。

東湧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 該計劃亦會提供約 50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用途、 327,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零售用途,以及 5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酒店用途。 此外,新擴展區亦預留土地作康樂、教育及社區用途,例如會興建標準運動場及專上學院。 在東湧西,位於石榴埔東北方現時已被渠道化的東湧河段和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湧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優化生態環境及推動親水文化。

東湧東發展: 主要特色

本署承諾會確保一切個人資料均依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處理。 於2021年1月13日向工務小組委員會滙報東湧新市鎮擴展計劃撥款申請,包括東湧東及東湧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就東湧新市鎮擴展計劃之撥款,包括東湧東及東湧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擬議的東湧擴展計劃是一項主要的土地供應措施,並已納入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施政報告》內。 東湧東擴展區亦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牀的生物多樣性。

  • 由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的公眾參與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至同年8月12日完結[23],收集的意見會用作制定初步大綱發展圖[24]。
  • 對於因或就本網站所載的任何資料(包括數據或程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政府並不承擔責任。
  • 2012年6月11日,政府展開東湧新市鎮擴展研究,以期完善東湧的發展規模,應付長遠房屋需求及滿足東湧居民的需要,同時探討港珠澳大橋及第三條跑道給予東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作為香港連接珠三角的商業物流點。
  • 此外,黃偉綸表示,政府於下財年也會推出2幅啟德及1幅東湧,合共3幅商業/酒店用地,總供應樓面約515.2萬方呎。
  • 其中還未完成填海的東湧東發展區,其港鐵東湧東站物業發展項目也被「急召」上馬,料可提供約1900個單位;而市建局狂推的6個重建項目,多達3170夥,應是逾10個財年的高峯。
  • 相對於私人住宅設有大型會所,居住在公營房屋的居民只能乘車到青衣享用圖書館、體育館及游泳池休憩設施。

整個發展計劃於1994年開始動工,公共屋邨富東邨及裕東苑於1997年落成,而私人屋苑東堤灣畔和東薈城則分別於1999年和2000年落成,東湧地鐵站亦建於其中。 東湧東擴展區為東湧新市鎮擴展計劃其中一部分,位於迎東邨與小蠔灣之間,完成填海工程後計劃提供大量房屋單位,包括東湧第99區及100區的公屋。 東湧東發展 另外,東湧東的填海及前期工程已於2017年展開,預計於2023年全部完成。 東湧東發展2025 分為2A及2B兩期,第2A期發展計劃的填海工程由政府委託香港地鐵公司進行,1997年1月完成,基礎建設工程則於2000年5月完成。 地盤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於1996年11月展開,於2001年2月完成。

東湧東發展: 項目鐵路服務範圍

除了已保留的馬灣湧村漁村原貌外,政府計劃落實活化工程,如改善前往山丘和古跡小炮臺的步行設施,增加泊車設施等等。 該區是具有保育價值的,保留東湧河谷一帶的鄉郊特色,會將東湧灣的沿海區及東湧河的兩岸將作自然保育之用。 這還未計算上大嶼山其他的旅遊設施,如天壇大佛、水晶纜車索道、大嶼山南面的美麗海灘及天然鄉村風貌、大澳古蹟酒店及水鄉風情,還有每年都正擴建的「迪士尼樂園及渡假酒店區」,凡此種種天然和人工景點幫助發展東湧成為區域性旅遊地帶。 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資深董事周若瑜稱,新賣地計劃反映政府造地困難,表內的住宅地多為低密度住宅發展,未來一年中小型住宅的土地供應將倚重港鐵及市區重建項目。 東湧東發展2025 至於位於還未完成填海工程的東湧東發展區內的港鐵東湧東站,也似要「臨危受命」,於下年度推出以提升供應量。

北大嶼山醫院雖已於2009年獲批准籌建並於2013年9月起投入使用,但啟用至今仍有不少設施尚未投入服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部份居民也需繼續長途跋涉到瑪嘉烈醫院求醫,直到2018年第四季北大嶼山醫院才新增兒科及泌尿科專科服務。 東湧東發展 本網站亦可能載有由其他人士或機構所提供的資料,而政府對該等人士或機構以及對該等資料並無影響力。 政府現明文述明,政府並沒有核準或認可由其他人士或機構在本網站或與本網站連結的其他網站上所提供的資料,對於該等資料亦不承擔任何責任或法律責任(不論該等責任是如何導致的)。 現準許使用者下載本網站的材料,以供貯存於其個人使用的電腦內,但僅限於作個人用途或非商業性質的內部用途,並須同時下載本版權公告。

東湧東發展: 新市鎮發展(1998 – 2003年)

但橋頭經濟所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仍只以零售、飲食、旅遊款待業為主,對改善東湧之原區就業情況作用有限[15]。 東湧並無規劃任何公營街市,只有在公共屋邨附設街市,在缺乏競爭加上在領展的管理下,東湧的物價往往是全港最高之一[11]。 於2016年5月,由領展外判予建華集團管理的逸東街市進行裝修工程,不少居民難忍多年壟斷,及擔心物價將進一步推高,在2016年居民不惜與朱凱迪自發籌辦墟市,期間更一度與領展保安及外判商發生衝突[12]。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表示,將研究在東湧拓展區撥地興建公眾街市,但關注團體認為街市需待10年以上才能落成,難解居民當下的燃眉之急[13]。 由於東湧人口近年再度加速增長和不少大型基建都在東湧興建以及東湧東部大發展,東湧東站和東湧西站建設方案最終在2014年都被政府落實興建。 東湧港鐵站附近的昂坪360東湧站提供前往昂坪及天壇大佛的觀光吊車服務。

東湧東發展: 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

另方面,過去幾年都只推出小型市區重建項目的市建局,今年因土瓜灣數個重建項目已完成收購可推出招標,其中首兩個具規模的項目已成功批出合作發展權,為該局帶來近138億元的地價收入,亦為市場提供約2000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此應是最少6年來的新高。 東湧東發展 「橋頭經濟」、「機場經濟」是東湧新市鎮獨有的,通過有效有序規劃發展運作,東湧新市絕對是小「將軍澳」市鎮,將永遠與「悲情地區」說句再見了。 「上車一族」應該關注東湧區,因為該區樓價仍然遠低於市區水平,且區內現時/未來新樓的中小型單位供應較多,不失是未來居停的地方。

東湧東發展: 香港仔

早於1990年代初,港英政府已分期開發東湧新市鎮,作為香港機場的支援社區。 為了盡量減少機場運作帶來的環境影響,赤鱲角機場建立在北大嶼山的處女地帶,只依賴機場鐵路及北大嶼山快速公路相連市區,且沒有建設完善公路系統把東湧連結其他大嶼山部分。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因政府日漸重視公營房屋發展,未來供興建私人住宅的用地將會越來越少,發展商或將參與更多的市區收購舊樓,透過補地價將非住宅用地的用途改為住宅發展,以增添其土地儲備。 為配合機場發展,東湧首期發展的定位為前往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人口提供住宅。

東湧東發展: 合約:

該項目可興建約2萬夥,當中一半為私人住宅,整體分四期發展,並再細分為多階段推出,首階段涉約1200至1500夥,目標於今年底或於明年初招標。 但是隨着廣東省政府銳意發展西部經濟,東湧新市鎮的發展再被看好。 2007年《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銳意打造東湧成為全面規劃的新市鎮,預計總人口增加至22萬,是現時人口的2.7倍,這與現時將軍澳市鎮「不相伯仲」,總發展面積也增容為約280公頃土地,是現時規模的1.8倍,但人口密度則低於將軍澳。

東湧東發展: 住宅發展與市中心

規劃區涵蓋約341.66公頃,坐落在大嶼山北岸,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東南面。 該區是東湧新市鎮的市中心,東起大嶼山北岸的企頭角,西接東湧灣及東湧谷,北達迎禧路及現有的海岸線,南面則以一列山坡為界。 東湧市中心地區主要為住宅區,並附有一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眾休憩用地。 由於多數市民對東湧灣和東湧河的生態環境的表示關注,2014年8月發佈的建議發展大綱圖取消東湧西的填海建議,而東湧谷的發展密度亦作出調整;但東湧東的發展密度則有所提高,將增建4萬個房屋單位,住宅密度地積比會由最高6倍增至6.5倍。 擴展區預留50萬平方米商用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等用途,另有10多萬平方米零售業樓面面積[16]。

東湧東發展: 東湧市中心將發展住宅 大綱草圖獲覈准

在11月11日,有人遂發動「光復東湧」行動,要求減低旅客過量對民生的影響。 由於東湧地形獨特,處於被多座南面高山包圍的河口地帶,加上鄰近珠江口,從不同源頭產生的廢氣將很容易在東湧積聚。 東湧的空氣質素多年來為人詬病,2010年至今東湧污染問題愈趨嚴重。 東湧東發展 單在2017年首五個月,東湧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已有26小時錄得10或10+的甚高或嚴重健康風險級別;而2016年東湧亦有42日錄得健康風險達高水平,屬全港三甲之列[16]。 隨著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下半年通車及第三條跑道的興建,以及東湧區內急速的城市化,不少人士預料東湧的空氣質素將更見惡化。

東湧東發展: 土木工程拓展署項目辦公室:

東湧新市鎮是香港第九個新市鎮,也是第一個在離島興建的新市鎮,主要功能是為興建於赤鱲角的新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後勤服務,提供房屋和教育資源,同時容納及發展不同的工商業,作為抵港旅客進入香港的門廊。 鐵路沿線住宅項目及市區重建項目,一向均是發展商的心頭好,鐵路沿線項目更是必爭之地,可是今年卻出現流標情況,且是7年來再現! 同時,政府向市場發放信息,表明流標不會影響本財政年度的房屋供應。 (星島日報報道)港鐵項目為本港住宅供應主要來源,港鐵物業及國際業務總監鄧智輝表示,未來一年將推出兩個項目招標,包括東湧東站及小蠔灣車廠項目,涉及2500至3000夥。 其中,小蠔灣車廠項目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首階段涉及1200至1500夥,目標今年底或明年初招標。

究其原因,除補地價高昂外,該配電站上蓋項目建築成本較高兼發展期長達約8年,東湧東發展區的交通配套發展又未能配合項目落成時間,令發展風險陡增。 自1999年東湧新市鎮獨立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起,東湧舊碼頭(馬灣湧)一帶維持劃入大嶼山選區。 東湧原稱東西涌,首見於明萬曆《粵大記》等古籍,因東西兩邊各有一河涌流入海中。 清道光《廣東海防匯覽》把「東西涌」分別標記為「東湧口」和「西涌口」兩個地方,最後東邊的鄉鎮發展較好,人們統稱整個地區為「東湧」[3]。 東湧東發展2025 根據方誌記載,在清朝嘉慶二十二年,總督蔣攸銛、阮元先後題準於大嶼山東湧口建汛房八間、石獅山腳建炮臺兩座,東湧口即今日的東湧。 對於近期樓市走勢,鄧智輝指,儘管疫情走勢反覆,加上市場受美國聯儲局加息等利淡因素困擾,但他認為本港住宅需求殷切,當中以年輕上車客為市場主要購買力,若新盤以合理價格開售,加上優質配套支持,料整體樓市走勢穩定。

東湧東發展: 社區問題

按規劃及工程研究的建議,東湧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 發展局昨日詳細公佈下財年政府賣地計劃及總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的資料,政府可招標出的15幅住宅地,最多隻提供6000夥,是逾10年的最少預測供應,鐵路物業發展項目繼續是供應的支柱。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下財年港鐵將有鐵路物業發展項目推出,為東湧配電站、將軍澳百勝角通風大樓,以及東湧東站第一期,合共提供4050個單位。 1989年制訂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正式決定新機場將在赤鱲角興建,東湧新市鎮的發展亦得到確定。

東湧東發展: 巴士

自從東湧在1998年起開始發展成為新市鎮後,香港國際機場、東薈城、昂坪纜車、亞洲國際博覽館等購物、娛樂、遊玩以及外遊消閒設施陸續啟用,加上東湧鄰近香港迪士尼樂園,以及東湧是外國遊客來港必會經過的地區,使近年到訪東湧及大嶼山的香港本地遊客及海外遊客人次節節上升。 另外,東湧近年亦有不少以介紹東湧的歷史文化和大自然生態作為主題的導賞團出現。 東湧自配合赤鱲角國際機場發展開始,一直不斷以東湧市中心為核心向外發展,發展目的亦由為在機場工作居民提供住宅轉為發展成高人口密度的新市鎮,高密度住宅和各項社區配套亦相繼落成。 東湧東發展2025 同時於2013年「優化土地供應」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小蠔灣被列作五個建議近岸填海選址之一。 政府委託的顧問公司於2018年1月初發佈初步的發展方案,建議將填海所得土地塑造成高生活質素及知識地區,發展低密度住宅和教育設施[31]。 2012年4月20日,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競爭選舉辦事處前副主任何永謙表示,梁振英計劃於上任後改造東湧及天水圍,屆時將會規劃於東湧興建酒店和商場等消費場所,主要為了吸引訪問香港旅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