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方便市民挑選具能源效益的器具及提升市民對節約能源的意識,政府現正透過《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推行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 根據強制性標籤計劃,在本港供應的訂明產品須貼上能源標籤,讓消費者知悉有關產品的能源效益表現。 抽濕機能源標籤 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現時涵蓋八類產品,即空調機、冷凍器具、緊湊型熒光燈(慳電膽)、洗衣機、抽濕機、電視機、儲水式電熱水器以及及電磁爐。
而同時擁有空氣淨化功能的樣本,每年估算電費則為 HK$133 至 HK$151。 在 14 個抽濕機樣本中有 13 款達到 1 級類別,而有 1 款「家麗Gala」品牌的抽濕機則達 2 級類別。 消委會表示代理商早前呈交到機電署的數值與今次測試的數值誤差只有 7%,仍屬於標籤計劃可接受的誤差範圍,但機電署已敦促有關代理商採取措施以確保其產品的效益。
抽濕機能源標籤: 標準環境下表現:抽濕量或比聲稱低
使用一種叫熱石的物料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後,移到另一環境中用一些方法(例如加熱)取出水分,然後再放回原位再吸濕。 為了可以更方便用家的日常生活,不少的抽濕機都不只有抽濕功能,更有乾衣丶乾鞋功能,以及是空氣淨化的功能。 另外,亦可考慮家中是否需要全年開動抽濕機,或者對抽濕速度是否有要求。 例如對抽濕速度要求不特別高的用戶,可考慮佔用空間較少,售價相對便宜的機型。 相信你現在對抽濕機有更深入的認識,為了在回南天到來前做定準備,建議你及早入手抽濕機,若然等到真正潮濕的時間才買,除了會令家中物品受潮,買到心儀型號的機會亦更難。 健康生活易現已開設抽濕機專區,日後亦會繼續加入更多品牌及型號,讓你能以更抵的價格、足不出戶買到理想的抽濕機。
這個功能讓抽濕機因應室內濕度的變化而自動停機或重新開機。 其原理為利用壓縮機推動雪種於冷管 (即蒸發管) 及散熱管 (即冷凝器) 之間循環,造成兩者之間的冷暖溫度差距。 潮濕的空氣被小型的風扇抽進抽濕機後,首先經過冷管,空氣中的水分在冷管的表面凝結成水滴,再往下滴入盛水器。 隨後空氣經過散熱管排出,排出的空氣會較之前的乾燥及溫暖。
抽濕機能源標籤: 能源效益標籤是什麼?
測試程序一般會與有關的國際測試標準或國家標準(如沒有有關的國際測試標準)配合。 在釐定有關產品型號的能源效益級別時,須根據強制性標籤計劃的《產品能源標籤實務守則》的要求,包括測試標準、對實驗所的要求、能源效益級別的計算等。 同時兩款抽濕機能源標籤均標示為1級能源效益級別,但測試發現在安裝過濾器後,分別只達2級及4級,在標準環境下,能源效率分別下降了20.2%及33.2%。 抽濕量:廠方標準:28公升/日 ; 能源標籤標準: 16公升/日 能源效益:一級能源標籤 空氣淨化技術:離子淨化過濾網總評:52020年度最抽濕機王,在消委會評分5分最高。 機電工程署指,消費者於選擇抽濕機時,除了留意能源標籤上的「能源效益級別」以揀選獲一級能源標籤的抽濕機外,亦可留意標籤上的「能源效率」數值,數值愈高,代表愈具能源效益。 另外消費者亦可留意標籤上的「每年耗電量」,比較不同型號不節省多少電費。
- 能源標籤上的抽濕量是於標籤計劃規定的標準環境下量度的,較為客觀。
- 計劃所涵蓋的電器種類在香港銷售的時候,必須張貼有獲得機電署認可的能源標籤貼紙,否則即屬違法。
- 壓縮式抽濕機由壓縮機、熱交換器、風扇、盛水器、機殼及控制器組成。
- 另外,若家居是接近海或潮濕地區,就應選擇抽濕量高而且速度快的型號。
- 機電署已向相關進口商發出通知書,進口商會於報章刊登通告,通知巿民有關產品會停止在本港供應。
- 可以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篩選走電能損耗較高的電器,挑選出最為慳電的電器產品。
以下就抽濕機適用範圍及抽濕量作分類,比較抽濕機型號、詳細規格及優惠。 一般使用除濕器主要是為了健康的因素,潮濕的空氣會助長黴菌的增生,而引發許多健康的問題。 [1]濕度太高(85%或以上)會使人們感到不舒服,會導致水蒸氣凝結,曬衣服不容易乾,並且睡得不安穩。 另外,高濕度也會引來許多昆蟲,如蠹魚子(蕈蛾科)、跳蚤和蟑螂等。 能源標籤的級數一共有五級,分別是1級、2級、3級、4級、5級。 當中以能源標籤1級在能源使用表現上最好,能源標籤5級的表現最差。
抽濕機能源標籤: 空氣淨化表現
能源標籤上的抽濕量是於標籤計劃規定的標準環境下量度的,較為客觀。 抽濕機能源標籤2025 消費者委員會上月發表調查報告,指惠而浦DS242HG抽濕機及金章牌ZD2888抽濕機能源效益不符檢籤。 根據機電工程署網頁最新消息,以下 3 個品牌的 3 款抽濕機型號因未能通過「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的能源效益及/或功能特性表現監察測試,參考編號已被刪除,不得在本港供應。 消委會於上月曾發表調查報告,指惠而浦DS242HG抽濕機及金章牌ZD2888抽濕機能源效益不符檢籤。
在標準環境下的實驗當中,以「多美達 Dometic」以及「家麗Gala」抽濕能力較好,平均每日抽濕量達到 17 升。 快要踏入春天,在潮濕的香港抽濕機變得極為重要,而近年更有結合了空氣淨化效能的抽濕機在市場上出現。 消委會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測試市面 4 款二合一空氣淨化抽濕機,以及 10 款抽濕機的安全性與效能,發現一般抽濕機都擁有廠方標示的性能,5 款效能突出,只有 1 款的抽濕量低於標示超過 10%。 但有空氣淨化能力的產品,其當中 3 種效能只屬中等,更有 1 款被列為不滿意,消費者選購時要多加留意。
抽濕機能源標籤: 產品概覽
就此而論,如果你更著重空氣質素,或許添置空氣清新機是更好的選擇。 壓縮式抽濕機由壓縮機、熱交換器、風扇、盛水器、機殼及控制器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由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通過熱交換器,此時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變成乾燥的空氣排出機外,如此循環使室內濕度降低。 大多數使用壓縮機的空調系統帶有除濕功能,冷氣運作時即可除濕,抽濕機有別於冷氣將熱能排到戶外,抽濕機的熱排位於冷排後面將冷風再加熱,故可在不冷卻空氣的情形下進行除濕。
抽濕機能源標籤: 壓縮式、熱石式、混合式 抽濕機原理及類型
並不是所有抽濕機都能乾衣,如果你打算將抽濕機作乾衣用,就可選擇具有偵測衣服乾濕功能的型號,同時留意有腳輪及把手的話可方便移動及倒水。 這一款的抽濕機是毋須利用壓縮機及雪種,而是利用熱石吸濕的原理,將空氣中的水分吸收,再用發熱器的熱力將水分由熱石排出,水分其後冷卻並凝結成水滴,收集在盛水器中,達到抽濕效果。 而在除甲醛效果方面,則分別由 5.7 至 抽濕機能源標籤 16.4 立方呎/分鐘不等。
抽濕機能源標籤: 樣本能源效益較好
今次消委會亦測試了 4 個樣本為空氣淨化器與抽濕器二合一主機。 今次測試中共有 抽濕機能源標籤 14 款壓縮式抽濕機,售價由 HK$4,688 至 HK$5,480 不等。 抽濕機所標示的吸濕量,在一般環境中(溫度為 26.7 度攝氏、相對濕度60%)的每日抽濕量為 抽濕機能源標籤2025 8.5 公升至 18 公升。 例如壓縮式抽濕機在較高的溫度及濕度下量得的每日抽濕量會較高,這可能誤導消費者,以為產品的效能較佳,但實際使用時卻不似預期。
抽濕機能源標籤: 機電署
本表列型號紀錄冊由機電工程署署長根據《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第598章)第14條備存。 能源標籤好處是在於,能夠讓消費者一眼就得知有關電器的能源使用效率表現。 可以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篩選走電能損耗較高的電器,挑選出最為慳電的電器產品。 抽濕機能源標籤2025 現時香港出售的壓縮機抽濕機都必須貼上能源效益標籤,標籤上列出了代理商向機電署呈交的測試報告內容,包括在指定環境下的抽濕量,分成了 1 至 5 抽濕機能源標籤 級,1 級代表其能源效益最高、最省電。 現時見到的能源標籤貼紙,是源於香港政府所實施的一項強制性計劃。
抽濕機能源標籤: 惠而浦、金章牌三款抽濕機能源效益不符標籤 機電署即日起禁供應
由於有三款抽濕機及一款電視機的測試結果並不達標,會從紀錄冊中剔除。 抽濕機能源標籤2025 在標籤上的能源效益級別是按照代理商呈交予機電署的能源效率及聲稱抽濕量等資料計算出來,分為1至5級。 抽濕機能源標籤2025 1級表示其能源效率在同一聲稱抽濕量的抽濕機中最高丶最省電。 因此,消費者於購買前除了參閱產品說明書上聲稱的每日抽濕量外,應同時查看其測試環境所採用的溫度及濕度,不宜只根據廠商於非標準環境下量度所得的數值間進行不同產品的比較。
抽濕機能源標籤: 消委會點名兩抽濕機能源效益不符標籤 機電署禁在港供應 (11:
機電工程署該兩款抽濕機,連同另一款抽濕機及一款電視機從《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訂明的表列型號紀錄冊中剔除,有關產品即日起不得在香港供應。 除被消委會點名的兩款抽濕機外,除名產品包括惠而浦「DS242HE」型號抽濕機,以及創維「32STD6200」型號電視機。 機電工程署表示,按《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定時挑選表列型號的產品,測試能源表現,以查覈有關產品能源效益及功能特性,是否符合向署方遞交的表現。
抽濕機能源標籤: 壓縮式抽濕機
有關的能源測試按照機電署的指引,需要以國際或者國家標準進行,確保能源測試結果符合國際或者國家的能源效益要求。 經測試,4款二合一空氣淨化抽濕機的CADR,以除煙霧的結果為例、最慢為45.2立方呎/分鐘、最快的樣本為133.7立方呎/分鐘,即淨化速度最快的樣本可快達2倍。 空氣淨化抽濕機可以在抽濕的同時過濾空氣,確實為不少家庭省回另外購買空氣清新機的空間及費用,不過這類具空氣淨化功能的抽濕機,售價一般較高,而且用來過濾空氣的耗材亦要定時更換。 抽濕機牌子眾多(如三菱抽濕機、日立抽濕機、惠而浦抽濕機及Sharp抽濕機),而且功能越來越多,除了抽濕,還有乾衣、空氣淨化,甚至冷暖風等。
在2020年的時候,消委會與機電署合作測試4款二合一空氣淨化抽濕機及10款傳統抽濕機,4款傳統抽濕機抽濕量低於聲稱。 於實際使用時,抽濕機於操作一段時間後,室內溫度會下降而不會長時間保持偏高的相對濕度。 以壓縮式及混合式抽濕機為例,於高溫度及高濕度的環境下會有較高的抽濕量。 用戶另一關心問題是抽濕機的能源效率,在標準環境下,所有樣本每度電可抽濕 1.68升至 3.19 升。 整體而言,以 LG 能源效率最佳,平均每度電可抽濕超過 3 升。 Panasonic 及草津牌可抽濕超過 2.5 及 3.5 升。
現時冷氣機、雪櫃及慳電膽都必須附有能源標籤,由9月19日起,市面售賣的洗衣機及抽濕機也必須附有能源標籤。 要做個精明的消費者,選購以上五類電器產品時,記得留意產品的能源標籤。 當時消委會表示,惠而浦及金章牌抽濕機,隨機附送HEPA過濾器,測試發現在安裝過濾器下,標準環境下的每日抽濕量,較其聲稱數值低13.2%及23.1%;廠商環境下低約14.7%及41.0%。 以600平方呎的家居計算,最理想的是每日16公升或以上的抽濕量,而9公升抽濕量的則較適合100平方呎以下的房間。 另外,若家居是接近海或潮濕地區,就應選擇抽濕量高而且速度快的型號。 自2021年12月31日起,市場上獨立式空調機、抽濕機及慳電膽的訂明產品均須貼有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