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亦可以選擇香港仔搭乘街渡前往索罟灣,程約35分鐘。 自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很多年輕居民搬出香港謀生,南丫島一如其他鄉村發展般,剩下年長的一輩在島內。 南丫島房 1990年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島的西北部波羅咀填海建立南丫發電廠取代鴨脷洲發電廠之後,較多外籍的工程師搬到南丫島榕樹灣一帶聚居,區內漸有一些西式茶座、餐廳,島上中西文化交匯。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南丫島內有部份外籍人士遷離,但仍然不減島內的洋化氣息[4]。 將軍澳南臨海屋苑Monterey,坐擁優美海灣景,生活環境舒適。

  • 走 得 累 了 , 不 妨 於 此 稍 作 休 息 , 順 道 可 在 該 處 遠 眺 長 洲 及 大 嶼 山 等 島 嶼 。
  • 南丫島遠離鬧市,風光優美,又有洪聖爺泳灘丶登山徑丶海鮮酒家等,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到訪,享受郊區愜意。
  • 昔日南丫島居民以捕魚為生,島上有三座供奉海神媽祖的天后廟,守護和庇佑島上漁民。
  • 該圖書館樓面面積177平方米[2][5],主要為南丫島北部(主要是榕樹灣)居民服務。
  •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頂層連天台放盤,實用面積668方呎,3房間隔,附有精緻裝修,最大優勢是附有逾 580方呎天台,打造寬闊活動天地,最新月租叫價為35000元,同時以1600萬放售。

政府亦計劃陸續發展旅遊及住宅項目,島上人口將會逐漸增加。 南丫島房 提起南丫島,當然不得不提位於南丫島大嶺的港燈南丫風采發電站啦! 此為全港首臺具商業規模的風力發電機組,在榕樹灣與洪聖爺灣之間南丫警崗十字路口左轉沿車路上山,再走大概十多分鐘即能到達。 如果平日冇做開運動,這段長命斜定必給你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 據聞之前漁民出海捕魚前,都會在此向掌管大海的天后娘娘祈求平安和豐收。 因為南丫島面積比較大,所以大家到達碼頭後,會見到兩個唔同的目的地,一個係南丫島索罟灣,而另一個係南丫島榕樹灣,咁究竟要在邊度落船呢?

南丫島房: 天后宮

自 1970 年起,因市區商業發展蓬勃,年輕一代開始遷出,導致南丫島人口逐漸流失。 全島以山地居多,最高點為南面的山地塘(海拔353米),其次為東南部的菱角山(海拔250米)。 在島北的榕樹灣、北角、及島中央的蘆鬚城和索罟灣有一些平地,西北部有一個人工填海區──波羅咀。 南丫島房2025 南丫島古稱舶寮洲,於唐朝宋朝之時曾為停泊往廣州貿易的外國船隻之地,後雅化為博寮洲。 由於島嶼位於香港之南,形狀像漢字的丫,因此得名為南丫島,並逐漸取代原名,有時也會被記為「南Y島」,而其英文又像大寫Y的形狀,所以又有Y 南丫島房2025 Island的英文別稱。

泳灘背靠綠林,坐在林蔭下邊遠眺海天一色的景緻,邊享受日光與海風,是度過愜意下午的最佳選擇。 洪聖爺灣泳灘的水質一直維持在「良好」級別,而且設備完善,設有防鯊網、救生服務、淋浴間、更衣室等,附近亦有不少特色餐廳。 2016年12月28日,位於原址樓高一層的建築物的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停用,以便進行工程。 為維持相關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近榕樹灣廣場的地段設立臨時圖書館服務站,以方便當區居民,取代正在更新的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服務時間則與停用前的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相同[9]。

南丫島房: 圖書館

山 頂 亭(離 洪 聖 爺 灣 不 遠 處)設 於 步 行 徑 旁 , 沿 徑 路 可 步 行 至 索 罟 灣 。 走 得 累 了 , 不 妨 於 此 稍 作 休 息 , 順 道 可 在 該 處 遠 眺 長 洲 及 大 嶼 山 等 島 嶼 。 原有的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位於榕樹灣碼頭附近一座一層高,樓面面積約70平方米的建築物。

交通方面,南丫島對外交通主要依賴渡輪服務,接載居民前往中環。 幾 十 年 前 的 榕 樹 灣 是 一 條 小 農 村 , 居 民 多 以 務 南丫島房 農 及 漁 業 維 生 。 近 年 , 一 些 市 區 居 民 及 外 籍 人 士 看 上 了 南 丫 島 的 廉 宜 租 金 和 與 世 無 爭 的 鄉 郊 生 活 , 紛 紛 搬 到 島 上 居 住 。 2019年6月24日,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重新投入服務[1]。

南丫島房: 公共設施

文化村介紹漁民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你更可以近距離接觸龍舟、漁排、古漁船和搖櫓舢舨,甚至還能登上一艘極具歷史的三桅漁船。 場內亦設有展館,陳列著漁民昔日的生活照片和用具,以及提供適合一家大小一同參與的遊戲和活動,包括垂釣、繩索編織和鹹魚製作等。 文化村內的紀念品店,出售由當地漁民製作的海味、地道小喫、醬料等。 完成行程後,可從榕樹灣碼頭搭乘渡輪前往中環或搭乘街渡前往香港仔。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頂層連天台放盤,實用面積668方呎,3房間隔,附有精緻裝修,最大優勢是附有逾 580方呎天台,打造寬闊活動天地,最新月租叫價為35000元,同時以1600萬放售。 南丫風采發電站位於南丫島大嶺的山丘上,是香港首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風力發電設施。 雖然發電站離南丫島家樂徑有一段距離,但這座島上地標絕對值得造訪,吸引不少遠足人士和攝影愛好者特地前來打卡。 南丫風采發電站的機組由塔桿和三塊葉片組成,葉片直徑為50公尺,塔桿長46公尺,每年平均可生產100萬度綠色電力,可有助減少8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發電站內更設立展覽場地,介紹各種可再生能源的資訊及應用情況。

南丫島房: 榕樹灣

南丫島原以漁業為主,發展至今,已成為很多外籍人士聚居的社區,為這個傳統漁村添上多元活力。 漫步於充滿漁鄉色彩的索罟灣及瀰漫異國風情的榕樹灣,遊走於手工藝品店、海鮮餐廳和特色商店之中,很快就會被小島東西交融的魅力迷倒。 你可以沿著貫通南丫島東、北兩極、長五公里的南丫島家樂徑,盡覽壯闊山海景緻、細味文化古蹟,以及尋找傳統漁村生活的印記。 南丫島居民約六千七百人,大多住在北面地勢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樹灣一帶(通稱「北段」);不過亦有人住在南面的索罟灣(通稱「南段」),現時兩處皆有渡輪服務往返中環。

南丫島房: 公共設施

交通方面,南丫島對外交通主要依賴渡輪服務,接載居民前往中環。 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3](英語:North Lamma Public Library)[4],是附設於該建築物之一樓和二樓的圖書館[3][5],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管理的「小型圖書館」。 該圖書館樓面面積177平方米[2][5],主要為南丫島北部(主要是榕樹灣)居民服務。 該圖書館沿用了建築物前身之稱呼(即「南丫島北段公共圖書館」),於2019年6月24日重新投入服務,館藏逾27000項[1][2]。

南丫島房: 圖書館

當時該圖書館每星期開放23小時,並在星期二、五及日休館。 南丫島房 另一方面,根據島上的考古發現,南丫島為香港具歷史的景點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 時任離島區議會副主席周轉香在2015年接受《星島地區報》訪問時表示,此工程項目重點發展旅遊,能成為推動南丫島當地經濟、帶動就業與改善民生的機會[8]。

南丫島房: 天后宮

你亦可從北角碼頭搭乘渡輪前往香港仔碼頭,船程約20分鐘。 南丫島遠離鬧市,風光優美,又有洪聖爺泳灘丶登山徑丶海鮮酒家等,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到訪,享受郊區愜意。 島上基本生活配套齊全,有公共圖書館丶學校丶酒店等,食肆及商店遍佈大街,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南丫島房: 榕樹灣

而大部分想輕鬆郊遊的人都會選擇榕樹灣落船,因為比較熱鬧,而索罟灣就比較寧靜。 兩個地方雖相通,但中間要行大約2小時山先可以到達另一邊。 2012年10月1日晚上8時23分,在北角村西北的對出海面發生了南丫島撞船事故。 香港電燈的客船南丫四號(Lamma 4)被港九小輪的海泰號(Sea Smooth)撞擊後沉船,兩艘船上127人全部墮海,包括124名乘客與3名船員;釀成39死92傷,為自從1971年佛山號翻沉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海難。 南丫島位於香港島的西南,面積約13.85平方公里[2],僅次大嶼山、香港島及赤鱲角,是全香港第四大島嶼。

南丫島房: 榕樹灣

從南丫島家樂徑前往北角山,可於山上的觀景臺飽覽周邊全景。 沿林蔭小徑繼續前往南丫島北端的北角咀,再步行約25分鐘便可到達北角舊村。 沿途鳥語花香,可欣賞居民悉心栽種的花卉及野生草本植物,感受綠色生活態度,更可以遠眺港島南岸的景色。

南丫島房: 天后宮

位於南丫東部模達灣以東的厓頭,則由富商林良成單一擁有,該臨海地段建有別墅、網球場、泳池及巨型鳥籠等,佔地估計達十萬平方呎。 昔日南丫島居民以捕魚為生,島上有三座供奉海神媽祖的天后廟,守護和庇佑島上漁民。 其中索罟灣天后宮的建築設計較為現代,原因是已有接近200年歷史的原址天后宮於2004年被一場大火燒毀。 其後,熱心的善信和村民重建廟宇,得以保存廟內的古物,包括清朝道光6年(1826年)鑄造的聚寶爐和光緒21年(1895年)鑄造的古鐘。 從中環4號碼頭搭乘渡輪前往索罟灣,船程約30至40分鐘。

新落成的南丫島北角碼頭於2022年11月啟用,以新碼頭作為家樂徑的起點或終點,均是不錯的選擇。 接近抵達索罟灣碼頭時,迎接你的是眾多漂浮在港灣中的漁排,瀰漫漁鄉風情。 南丫島房2025 這個恬靜質樸的小漁村雖然不及島上另一端的榕樹灣般熱鬧,但海灣沿岸、主打粵菜的餐廳所炮製的海鮮佳餚,依然吸引不少人慕名而至。 沿海岸走,來到河口鹹淡水交界,這片獨特的泥灘,孕育出招潮蟹和彈塗魚等多種生物,保證令你大開眼界。 距離市區不遠的南丫島,帶有恬靜純樸的小島風情,是享受閒情逸緻的理想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