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薄扶林道的伯大尼修院,一所新哥德式建築風格小教堂,設計佈局對稱。 建築物四面均有外廊,以及尖拱柱組遊廊,美侖美奐,為香港法定古蹟,現隸屬香港演藝學院管理。 伯大尼教堂參觀 伯大尼沒有任何宗教背景,故此有意在伯大尼教堂行禮的非教徒非常多,學院只接受 12 個月內之租務申請,並需以電話語音預約系統預約婚禮時段,先到先得。 1978年交予香港大學出版社使用,在教堂裝置印刷機,並用作儲存書籍及檔案,1997年交還予香港政府產業署管理。 2000年,政府着手研究對建築物修復的可能[1]。

伯大尼修院具新哥德式建築風格,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同僱工區三部分組成,設計佈局對稱,歐陸風情令人好似置身外國一樣。 建築物四面都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同埋尖拱柱組遊廊構成。 成幢建築物以美侖美奐的小教堂最具特色,係唔少新人鍾意的證婚場地。 ▲位於薄扶林嘅伯大尼教堂建築物喺香港已經擁有過百年歷史,疫情期間宗教場所暫不開放,但大家仍可在外圍影相打卡。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前往伯大尼教堂打卡前要注意,公眾只可以在教堂及相關宗教場所外的地方參觀,教堂內部只供已預約婚禮或演藝學院相關人士使用。

伯大尼教堂參觀: 香港演藝學院適逢35週年,其灣仔本部及伯大尼古蹟校園將於今年3月3日(星期日)舉行開放日予公眾參觀,費用全免。屆時,將有逾100場的精彩免費活動,由六大學院的師生和多位精英校友為大家表演及介紹,可以約埋家人好友一齊去欣賞!

在離開伯大尼教堂及建築物前,可以在斜坡處及長樓梯打卡,配合周圍的哥德式風格建築設計,彷如穿越時空置身異國一樣。 而伯大尼修院毗鄰的「納匝肋修院」 (今為香港大學宿舍「大學堂」)則為傳教士靜修之地。 兩者分別照顧法國傳教士的身心健康,以便其康復後,轉往中國、日本、泰國、越南等地東亞國家傳教。 至1974年修院關閉時,修院曾接待約6,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傳教士。 當中大部分傳教士在康復後,回到各自的教區工作,但亦有約101名患病傳教士在此悄然離世,葬於伯大尼修院內的墓地。

  • 新娘化妝— 可以使用場外的傷殘人士洗手間更衣及化妝。
  • 伯大尼沒有任何宗教背景,故此有意在伯大尼教堂行禮的非教徒非常多,學院只接受 12 個月內之租務申請,並需以電話語音預約系統預約婚禮時段,先到先得。
  • 2008年伯大尼修院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以表揚其復修工程。
  • 教堂可容納人數並非愈多愈好,而是因應你的賓客數目作最合適安排,否則場地太大,人數太少,顯得冷清。
  • 至於三育書院景輝堂,就有兩個草原(1939草原及大閘草原)合共超過五萬平方呎,滿足喜愛露天草地婚禮的新人,更可帶同寵物參加婚禮。

玫瑰邨外表係一座純白外牆連小花園嘅莊園,據租住玫瑰邨大宅嘅歌手張敬軒發表過嘅影片可見,大宅內裝潢豪華壯觀,置入各種古董傢俱,古樸而奢華,十分華麗。 伯大尼教堂參觀 即使未能步入大宅參觀,但大宅純白色外牆嘅外觀亦能透視幾分歷史色彩。 折返剛才嘅摩星嶺道入口,走向上坡方向,可快速往來薄扶林道與摩星嶺道。

伯大尼教堂參觀: 逾百年古蹟教堂 純白色哥德式建築物

而演藝開放日當日,市民則可免費到演藝學院伯大尼古蹟校園,更可在典雅莊嚴的古蹟內欣賞演藝學生表演,包括無伴奏合唱、爵士舞及踢躂舞等表演。 在香港愉景灣酒店旁邊的海濱白教堂,是難得一見的三角形建築白教堂,甚富歐陸情懷。 此場地仿照教堂建成,沒有任何宗教背景,旨在為非教徒提供教堂式證婚服務。 海濱白教堂四面由落地玻璃組成,臨海景觀開揚。 伯大尼教堂(法語:Béthanie),位於香港香港島薄扶林近薄扶林村一帶,於1873年到1875年年間[1]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為傳教會士的休養之所。

  • 成功預約後的流程當準新人成功以電話系統提交預約申請後,須於三天內按短訊指示遞交所需資料,否則已預留的時段會被取消。
  • 而伯大尼修院毗鄰的「納匝肋修院」 (今為香港大學宿舍「大學堂」)則為傳教士靜修之地。
  • 而伯大尼小教堂不屬此列,需參看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友結婚須知>。
  • 若觀禮人數約為100人,可首選伯大尼教堂(100人)或海濱白教堂(120人);景輝堂則可容納300人,適合大型婚禮。
  • 當中大部分傳教士在康復後,回到各自的教區工作,但亦有約101名患病傳教士在此悄然離世,葬於伯大尼修院內的墓地。
  • 景輝堂由歐惠芳婚禮顧問主理,一切婚禮事宜可直接聯絡顧問,而非書院。

三個場地的教堂風格有異,吸引不同喜好的新人,然而在揀選證婚場地時也要考慮更多實在條件。 伯大尼教堂有超過130年的歷史,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是香港少有的新哥德式建築。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在2008年更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目前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建築物四面均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 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847年從澳門遷移到香港,初時在中環史丹頓街設立辦事處。 新人在考慮此三間教堂證婚場地時,最需要考慮的是禮成後的安排——酒會、午宴或晚宴的場地距離教堂地點遠嗎?

伯大尼教堂參觀: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成功預約後的流程當準新人成功以電話系統提交預約申請後,須於三天內按短訊指示遞交所需資料,否則已預留的時段會被取消。 準新人需於限期前簽妥租務報價表,並寄回支票及身份證明文件以確認租務申請。 遞交後,教堂客務部會以郵寄形式寄出「場地租訂合約」,準新人須簽署並寄回客務部。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既然是全港唯一新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活化古蹟,外廊、石牆、裝飾扶欄,以及重新修復的內部架構和展出文物,難怪都那麼精雅細緻。 ▲這幢純白色哥德式建築物,光是在外圍打卡,已經能拍到一堆充滿歐陸風情的仙氣照片。 伯大尼教堂參觀 由於伯大尼只有少量車位,建議參觀人士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的士前往。

新娘化妝— 可以使用場外的傷殘人士洗手間更衣及化妝。 迎賓枱—婚禮當日小教堂門外將設有一張迎賓枱連枱布。 玫瑰邨(Old Alberose)位於香港島西面,為薄扶林高尚住宅地段,薄扶林道亦只係咫尺之間,據悉建於1926年,有近百年歷史,後來於2009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教堂可容納人數並非愈多愈好,而是因應你的賓客數目作最合適安排,否則場地太大,人數太少,顯得冷清。 若觀禮人數約為100人,可首選伯大尼教堂(100人)或海濱白教堂(120人);景輝堂則可容納300人,適合大型婚禮。

伯大尼教堂參觀: 歷史

2003年由香港演藝學院接手復修,耗資8,300萬港元改建為電影電視學院校舍,於2007年3月完工。 2008年伯大尼修院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以表揚其復修工程。 伯大尼修院於1875由法國教會興建,最初是傳教士的療養院,到大約1974年關閉。 1978年至1997年租予香港大學使用,後來在2002年改租予香港演藝學院。 2006年修復及改建工程完成,自此成為其電影電視學系的校舍,是一個古蹟校園,當中有沿斜歐陸式觀眾席大劇院和演藝大舞臺。 目前,小教堂成為不少新人結婚勝地及電影拍攝地,而市民平日亦需預約購票入內參觀。

伯大尼教堂參觀: 香港演藝學院

如果室內有學生上課或正進行婚禮,記得要保持安靜,以免打擾他人。 伯大尼修院佔地18,000平方米,其中3,400平方米用作教學用途,其餘大部份設施會開放給公眾參觀及租用,包括惠康劇院、小教堂及包玉剛禮堂等。 由地下酒窖改建而成的「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亦於2007年6月開放,接受團體申請參觀。 而修院小教堂拱形圓頂由細長哥德式支柱支撐,更是香港唯一以新哥德式風格(Neo-Gothic)建成的教堂。 3支同心燭代表永結同心,左邊1支由新娘負責,象徵女家;右邊1支由新郎負責,象徵男家;中間1支由新人一同燃點,然後吹熄左右兩支,象徵兩人二合為一。

伯大尼教堂參觀: 海濱白教堂

伯大尼修院於2006年完成復修,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奬的榮譽獎。 在教堂結婚同樣要考慮新娘房安排,好讓一對新人休息、更衣和補妝。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伯大尼沒有新娘房,只在教堂的U 型門廊改為休息室,更衣需要到場外的傷殘人士洗手間,有欠方便;景輝堂和海濱白教堂則設新娘房,相對方便。 並非所有場地(包括教堂)都領有結婚牌照,而沒有結婚牌照的場地,必須由婚姻監禮人(律師)證婚,方有法律效力。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伯大尼與海濱白教堂均需由律師為新人簽署婚書,而景輝堂因領有結婚牌照,教堂牧師可為非教徒新人進行宗教儀式,如祈禱、讀經、訓勉及婚前輔導及簽署婚書,同樣具備法律效力。 至於三育書院景輝堂,就有兩個草原(1939草原及大閘草原)合共超過五萬平方呎,滿足喜愛露天草地婚禮的新人,更可帶同寵物參加婚禮。

伯大尼教堂參觀: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天主教徒婚配聖事—婚配聖事需於認可天主教聖堂舉行。 而伯大尼小教堂不屬此列,需參看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友結婚須知>。 其它宗教或其它儀式—需致電伯大尼客務部職員查詢 。 隨東亞局勢轉變及教會發展,伯大尼修院逐漸淡出東亞地區的傳道中心角色。 1974年修院關閉,翌年售予置地集團,原先埋於修院的教士遺體則被遷往柴灣天主教墳場。

伯大尼教堂參觀: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內地的傳教士相繼離開,加上醫藥進步,伯大尼修院的角色逐漸減低。 1974年傳教會遷出,翌年在修院落成百週年售予香港置地,原先計劃拆卸興建往宅,但香港政府提出以現時置富花園的地皮交換伯大尼修院及牛奶公司牛棚,因而變成為政府產業。 小教堂內原有十九塊彩繪玻璃窗及十二門徒雕像,據傳隨教會撤離時悉數搬走,下落不明。 最終,修復小組花三年時間憑資料及舊照片,僅尋回九塊彩繪玻璃窗及四座門徒雕像(聖馬太、聖多馬、聖保羅及聖彼得)。

伯大尼教堂參觀: 免費參加! 膠樽雨傘套工作坊 X「綠在屯門」導賞 即睇報名方法

海濱白教堂位於愉景灣,賓客特意抽空到來,要是婚宴地點選在市區,甚為不便。 香港愉景灣酒店就有兩個宴會廳,海泓廳和海嵐廳,可單一或分隔使用,由60人小型婚宴到700人大型酒會都可滿足到,賓客和新人毋須頻撲。 伯大尼教堂參觀2025 座位—小教堂設有100個座位,如果相識滿天下,邀請親友時要小心考慮。

伯大尼教堂參觀: 日本美食:【日本福岡輕洋食料理餐廳 打卡必去!人氣森系甜品桃子芭菲】- Cafe&Bar Toft トフト

場地可一站式安排佈置、到會服務,為新人省卻不少煩惱。 選擇草地婚禮唯一限制,便要考慮惡劣天氣的應變,有機會要改為室內場地繼續婚禮。 位於西貢清水灣的三育書院景輝堂,是一間基督教堂,但同時接受非教徒行禮。 教堂為紅磚式外牆設計,是所獨立屋,外面由兩個極大草地圍繞,猶如西方露天婚禮一樣。 景輝堂由歐惠芳婚禮顧問主理,一切婚禮事宜可直接聯絡顧問,而非書院。

伯大尼教堂參觀: 【薄扶林法式祕境】百年傳教士靜休地 演藝開放伯大尼古蹟校園

而教堂亦靠近即將開幕嘅薄扶林牧場,同樣離薄扶林村不遠。 另一座驚為天人的建築,是別稱「杜格拉斯堡」的大學堂就,位於伯大尼對面(薄扶林道144號)。 這座位於山頭上的大學堂是座糅合了都鐸及哥德式建築風格的華麗建築。 開放日節目包括舞蹈表演、體驗課、電視錄影導賞團、音樂會、後臺參觀,虛擬實境粵劇體驗、互動展演(太極、形體、希臘悲劇歌隊、劇場遊戲)等,>按此<查看節目表。 小教堂離舊牛奶公司宿舍距離接近,宿舍亦有逾百年歷史,宿舍之下為薄扶林屋邨及寮屋區,於熙來攘往嘅薄扶林道抬頭可見宿舍仍被綠色布幕遮蓋。 薄扶林區原本有紮根牛奶公司牧場,專門盛產鮮奶,即將會活化成薄鳧林牧場。

伯大尼教堂參觀: 復修

「伯大尼」是聖經中耶穌救活死去多天的拉撒路所在村落的名字,有救活病人的含義。 伯大尼修院的箴言「主啊!你所愛的病了!」(Domine, ecce quem amas infirmatur. Ioan 11)取自《若望福音》刻於正門之上。 伯大尼小教堂來自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於1873至1875年,由花崗岩石砌成,內有彩色玻璃窗。 小教堂原為薄扶林療養院,係傳教士休養之地,現時為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於2013年亦係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香港三大教堂:伯大尼、景輝堂、愉景灣海濱白教堂都能為非教徒提供證婚儀式,成為不少非教徒新人考慮的證婚場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