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今學年下學期將於中中三級推行校本AI課程,於試行計劃中,數中四女生針對疫情研發出兩項設計,包括可以與學生「對話」、提供有關疫情資訊的AI聊天室。 另一設計則為可以辨識學生是否有正確配戴口罩的程式,如沒有,則會發出提示聲響。 而聖公會基恩小學則在疫情間發展虛擬學習環境,該校資訊科技統籌主任鄧偉業表示,疫情初期學生使用其他網上學習工具,惟不能對學生進行實時評估 學與教博覽 ,學校因此發展虛擬學習環境,可以做到實時網上評估,教師可以即時看到學生的答案,亦可做到網上閱讀理解。

學與教博覽是一個良好平臺,讓我們向學校展示自家研發的教育科技產品,並與教師作專業交流,我們將繼續支持博覽。 本屆博覽涵蓋豐富主題,精選主題包括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價值觀教育、身心靈健康、大灣區創新教育、STEM和AI教育、未來教育及閱讀素養。 過去一年,教育界因疫情帶來的新常態及世界掀起的風潮,開始探索將「元宇宙」引進教育。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2

上屆博覽受疫情影響最終取消,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表示,有信心今年可正常舉行,又指出今屆博覽國際參與度更高,邀請到很多海外講者分享外國經驗。 學與教博覽2025 學與教博覽2025 學與教博覽 他補充,入場人士採用「免接觸」登記及入場方式,其他防疫措施包括所有參觀人士、參展商及工作人員必須配戴口罩、定時消毒公共設施等。 今屆博覽其中一個主題為混合式學習及學習設計,疫情下傳統教育模式大受影響,有學校今年推動「反轉教室」,鼓勵學生自行於網上學習。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推行全新課程「21世紀教室」,以專題式探究學習,學生要回家後要自己上網、按教師要求搜尋資料,然後於課室與老師一起梳理有關資料。

  • 該校今學年下學期將於中二及中三級推行校本AI課程,於試行計劃中,數名中四女生針對疫情研發出兩項設計,包括可以與學生「對話」、提供有關疫情資訊的AI聊天室。
  • 學界作為未來人才培育中關鍵的一環,除了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外,亦着力栽培廿一世紀的素養與能力,為未來的機遇與挑戰作好準備。
  • 2023年,第十三屆「學與教博覽」將繼續為區內的學校領導層、教師及其他教育界人士提供專業平臺,並肩探索教育資源及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
  • Bailey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擬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即姓名、電話號碼及電郵地址)以通知閣下有關Bailey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與其合辦機構及支持機構的教育最新動向、優惠、活動、服務及產品。
  • 因疫情而停辦實體展覽一年的「學與教博覽」,今年將於下月八日至十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大灣區創新教育論壇」將探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ICT創新科技, 如何為教育帶來改變。 不同城市會分享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先進經驗,智能教育的規劃,學校的政策和實施如何配合等重要議題,希望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示,並探討在不同領域的合作機會。 「學與教博覽2021」將於12月8日至10日舉行,提供270場活動及360個展位。 今屆主題包括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發展、人工智能未來、混合式學習及學習設計等。

學與教博覽: 合作夥伴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黃家偉(左二)於「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論壇探討元宇宙在教育上的發展潛力、應用方式,以及箇中的潛在風險與解決方案。 隨着創新科技持續急速發展,創新教育使我們下一代可面對充滿變化的世界就變得更為重要。 香港藉著地理優勢,不但可參考全球各國際城市的發展,亦能夠充分利用身處大灣區的優勢,與區內城市分享經驗。 博覽亦會繼續提供不同專業範疇的交流機會,包括:創新教育丶幼兒教育丶特殊教育丶職業專才教育、STEM及AI教育,讓教育界人士交流新知灼見及寶貴經驗,並可建立社羣。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提到本屆學與教博覽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為題,回應了「攜手共創教育未來」的願景,與國家和香港教育方針相呼應。

  • 主辦單位透露,為期三日的「學與教博覽2022」將以混合模式,透過現場及線上互動匯聚世界各地的知名教育專家,包括政府官員、學者、學校領導和教育領袖等,分享他們對全球教育發展的見解。
  • 「學與教博覽2023」徵求稿件經已展開,現誠邀學者、學校和商界等教育界人士遞交稿件,就熱門教育議題及最新教育趨勢交流心得和分享經驗。
  • 對於去年因疫情臨時未能舉辦實體博覽,鄭弼亮坦言確實不太理想,但有信心今年可以成功舉行,今年會場亦會做好防疫措施,會採用非接觸式的登記入場,入場所有人士須用安心出行或登記資料,方可入內。
  • 我們熱切期待你能來臨參觀我們的展位J45(在InnoSTEMer附近),瞭解我們最新的AI 課程和開發工具。
  • 主辦單位日前召開簡介會,率先揭示今屆博覽的兩大焦點議題,同場請來多名學者、教師和學生討論「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及「身心靈健康」兩大議題,並分享在學界及校內實踐的經驗。

因疫情而停辦實體展覽一年的「學與教博覽」,今年將於下月八日至十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今屆博覽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為主題,結合綫上綫下模式,提供270場活動及360個展位,創歷屆紀錄,預計入場人次逾13000人。 有份合辦博覽的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表示,博覽踏入第11年,今年圍繞一個「新」字,譬如新常態、世界新變化等,同時亦圍繞「身」字,代表疫下學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平衡發展等,多方面重要議題。 對於去年因疫情臨時未能舉辦實體博覽,鄭弼亮坦言確實不太理想,但有信心今年可以成功舉行,今年會場亦會做好防疫措施,會採用非接觸式的登記入場,入場所有人士須用安心出行或登記資料,方可入內。 由香港教育城與 Bailey Communications HK合辦,第12屆「學與教博覽」將於12月7至9日,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行。

學與教博覽: 國際學校Stamford網上講座 分享IB升學錦囊

本屆博覽將焦點探討於教育中應用元宇宙的潛質與危機,同時新增「身心靈健康研討會」討論提升師生幸福感的策略。 「學與教博覽」未來將繼續發展成為區內最具影響力的年度教育博覽,協助教育同儕緊貼國際教育趨勢及發展,攜手塑造未來教育。 主辦單位透露,為期三日的「學與教博覽2022」將以混合模式,透過現場及線上互動匯聚世界各地的知名教育專家,包括政府官員、學者、學校領導和教育領袖等,分享他們對全球教育發展的見解。 主題主要包括:美國天普大學Kathy Hirsh-Pasek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候任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南韓檀國大學徐雄客座教授,以及香港大學黃家偉博士將探討元宇宙於學與教的應用所帶來的改變,以及瞻望未來教育的路向;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教育及技能總監Andreas Schleicher教授 學與教博覽2025 將討論如何變革,為未來而教。

Bailey Communications HK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劍彬表示,本年度的博覽將是歷屆以來,最大規模、最全面的教育產品和服務博覽。 博覽匯聚 400 個展位,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教育資源,包括最新的人工智能、元宇宙和虛擬現實學習解決方案、STEM、數碼學習資源等等。 自疫情開始以來,學界加速應用數碼學習解決方案,香港的教育科技初創企業亦朝氣蓬勃,湧現出許多嶄新的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都會在博覽中一一展示。 學與教博覽2018 (LTE) 以「攜手共創教育未來」為主題,讓參觀者可以接觸最新的教學資訊,探索具創意的高效教學法,同時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同儕分享經驗及交流意見。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19 – 大灣區創新教育論壇

此等直接促銷會根據Bailey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的私隱政策嚴格執行。 唯Bailey Communications 學與教博覽 Hong Kong在未得到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 112學年分科測驗今公告成績與相關資料統計,去年起配合首屆考招改制分科測驗改採60級分制。

學與教博覽: 策略夥伴

今屆「學與教博覽2022」邀請到400多名本地及國際的教育界專家就多個當代教育議題交流意見,舉辦超過270場主題演講、公開示範課、研討會和成品展示會,以及提供近400個展位,展示全球教育最新動向和嶄新教育科技(EdTech)。 主辦單位日前召開簡介會,率先揭示今屆博覽的兩大焦點議題,同場請來多名學者、教師和學生討論「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及「身心靈健康」兩大議題,並分享在學界及校內實踐的經驗。 「學與教博覽2022」助您洞悉未來教育趨勢,逾270場的主題演講、公開示範課、研討會和成品展示會以全球視野揭示未來教育方向及實踐策略。 場內更設有超過350個展位,學校領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師、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訓輔教師、圖書館主任、學校支援人員等除了可探索豐富的教育資源,更可藉此專業發展平臺交流嶄新教學法的成果和經驗,一同為「教育當下.立足未來」作好準備。 博覽將舉辦逾270場主題演講、公開示範課、研討會和成品展示等,以全球視野,探討「疫」境下的教育新常態,並讓教育同儕交流嶄新教學法的成果和經驗;場內更設有超過360個展位,學校領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師、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圖書館主任、學校支援人員等可利用此專業發展平臺,探索全球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同為「教育當下.立足未來」作好準備。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表示,第12屆「學與教博覽」能跨越疫情帶來的巨變及挑戰下成功舉辦,實有賴教育界各持份者與教城同心追求實現「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的願景。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2 – 香港科技園展館

使用遊戲化學習是一個能夠提升學習效能的的教學法,並普遍受到學生歡迎。 團隊開發了一個數學遊戲學習程式以提升中學生學習數學,透過互動的遊戲、短片及練習,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促進自主學習以及提升學習信心。 今年數學甲被評為較難的一年,頂標僅41級分為近6年來最低,拿下60級分…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3—徵求稿件

有出席今年LTE的同工,應該會在不同的攤位中發現網龍教育資源的蹤影。 網龍的合作伙伴,積極支援學校進行STEM教學的Coding101和Cypher Martin在場內展出各個網龍教學方案,包括Coding Galaxy、101VR、101AR、Promethean互動觸屏等軟硬件。 博覽期間進行運算思維與人工智能高峯會:麻省理工學院Mitchel Resnick教授及國際斯坦福研究所Katrina Laguarda女士將分別討論促進學童發展創意思維的科技、活動和策略,以及推行運算思維教育的框架;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席小明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學趙建豐教授將探討AI於學、教、評的應用,以裝備學生應對未來挑戰。 博覽另一重點為大灣區創新教育論壇,邀請香港教育大學萬志宏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王素教授、佛山市南海大瀝黃岐中心小學吳敏強校長、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萬飛校長,以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李炎雄老師,將探討如何策劃STEM教育及創新學習空間,以帶動區內學校的交流與合作。 鄭弼亮續指,香港教育城提供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EdCity.hk),結合資訊、資源、社羣與網上服務於一身,成立至今,香港教育城不斷推陳出新,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為願景,致力推動及支援全港學校實行電子學習及創新教育。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2 – 透過數碼遊戲增強學習數學的能力 (QEF計劃編號: 2017/0862)

112學年分科測驗成績今天公告,考生屆時可持分科測驗成績、學測成績於八月時進行分發入學。 大考中心也說,若考生對成績有疑慮,可於明日起至8月2日至大考中心網站「112分科測驗試務專區」註冊或登入考生專區,使用系統申請成績複查,並於期限內完成繳費,複查通知書則將於8月9日寄出。 若考生於報名資料上有填寫手機號碼,大考中心也將主動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若為集體報名的考生,大考中心也會另外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成績予集體報名單位。 為盡可能保持考生查詢成績順暢,明天上午8時30分至11時,大考中心首頁將以簡易型式呈現,屆時僅開放各項考試試務專區供成績查詢,如負載流量降低,即會提早回復首頁運作。 歡迎學界人士以團體或個人名義登記參與博覽,博覽節目登記亦已開放,已登記參與博覽人士,現可登入此網頁或博覽應用程式,優先為心儀博覽節目預留座位。

學與教博覽: Una誠邀各中學師生參與「科技創未來」創新訓練營

隨着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培正中學對因材施教再次反思,並於2012年起作出一系列課程改革,致力釋放被卡住的人才,是從補償思維到前瞻思維的課改突破。 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人才的培養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在K12如果運用新技術構造創新能力培養新模式,需要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新技術的支持。 只有及時轉變理念、把握機遇、融合技術,構造全新的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纔可以在新一輪互聯網革命中獲得成功。 我們鼓勵學校以團體形式為全校教職員登記參與,並定之為教師發展日,以享教職員出席報告(最多可申請24小時持續發展時數)及優先登記參加博覽節目。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2:亞洲頂尖教育博覽

通過深入的討論和示範,我們成功獲得50 多個參與者表示有興趣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並註冊使用Una。 有興趣人士請於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或之前填寫網上表格遞交稿件。 隨着科技不斷的創新與突破,世界瞬息萬變,社會對未來人才的需求隨之而改變。 學界作為未來人才培育中關鍵的一環,除了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外,亦着力栽培廿一世紀的素養與能力,為未來的機遇與挑戰作好準備。 保祿六世書院副校長方霆禧表示,該校為女校,校方留意到女生富天馬行空創作理念,而學校的目的亦不只是培養技術人員,因此亦於課程中加入視藝、動手做的元素,而有趣方式教授AI。 香港教育城(教城)擬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即姓名、電話號碼及電郵地址)以通知閣下有關教城與其合辦機構及支持機構的教育最新動向、優惠、活動、服務及產品。

學與教博覽: 全球連線「洋記者」探訪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 感受「森林之王」的「萌」與「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中)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右七), J.P.及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右六)與顧問委員會合照。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中)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右五), J.P.及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右四) 與第一天主題演講嘉賓合照。 「學與教博覽」是亞洲頂尖教育博覽,亦是香港年度大型教育博覽會,多年來均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及來自香港、中國與亞太區的教育界人士鼎力支持。 Bailey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擬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即姓名、電話號碼及電郵地址)以通知閣下有關Bailey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與其合辦機構及支持機構的教育最新動向、優惠、活動、服務及產品。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2」12.9舉行 探討元宇宙教育應用身心靈健康

為期數天的『學與教博覽』非常精彩,我們與不同的教育同儕,包括大學、政府代表和教師互動交流,一同探索教育方向和未來機遇,以及如何提升我們的技能,更重要是如何為學生締造更多發展機會,感謝『學與教博覽』。 「亞太區國際學校會議」是一個年度教育盛事,讓區內的國際學校領導層及教育專業人士聚首一堂,探索最新教育趨勢及討論熱門教育議題;一眾講者會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參加者亦會彼此交流經驗與心得,務求一同提升國際學校的教學質素,促進教育發展。 2023年,第十三屆「學與教博覽」將繼續為區內的學校領導層、教師及其他教育界人士提供專業平臺,並肩探索教育資源及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

教城一直扮演政府、商界與教育界的溝通平臺角色,尤在疫情下,學校普遍改為以網上學習資源展開結合面授課堂與電子學習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令教育科技變成了必要的教學工具。 在後疫情時代,香港教育城未來將更積極協助社會推動教育科技普及化、緊貼科技新趨勢,為學界引進採購資訊,及協助師資培訓等方面著手,帶領香港的教育步入新時代。 本屆博覽將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Actualising Future Ready Education)為主題,聚焦探討全球教育界的最新發展和未來動向。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加上受疫情所限,學與教模式漸趨數碼化,因此本屆博覽將探討多個科技與教育的熱門議題,包括「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STEM和AI教育」、「混合式學習」、「數碼素養」等。 第12屆「學與教博覽」於2022年12月7至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成功舉行,博覽入場人次再創新高,吸引15,134名教師及教育界專業人士到場參觀,博覽同時匯聚全球參展商,展出他們的尖端教育配套;超過470位學校領導層、政府代表、學者及教育界專業人士,主持超過270場主題演講、 研討會、工作坊及公開示範課,探討未來教育新趨勢。 如何提升學生的「創商力」(CQ),如敏覺力和流暢力,一直是老師們致力不懈的工作。

學與教博覽: Una 平臺介紹

運用Adobe 學與教博覽2025 Spark Video中的範本,學生可以製作一個有創意、聚焦、生動的有聲故事或主題演講,將自己所想的用言語表達出來,也可透過網上平臺敢於發表和分享個人作品。 而運用電子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害羞的學生在說話表達上另闢一途,讓他們輕鬆展現自己的所思所感。 「21世紀教室」是「學與教博覽2016」的課堂示範,講者以公開授課的形式,展示如何於課堂內有效地應用科技及電子學習工具教學,讓同工體驗如何在課堂實踐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法及電子學習活動。 第十三屆「學與教博覽」將於2023年12月13至15日(星期三至五)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學與教博覽2023」徵求稿件經已展開,現誠邀學者、學校和商界等教育界人士遞交稿件,就熱門教育議題及最新教育趨勢交流心得和分享經驗。

112學年分科測驗今公佈成績,補教業者預估,分發入學第三類組第一志願多採計數甲、英文、物理、化學、生物,臺大醫學系今年預… 在『學與教博覽』,我看到不同事物,豐富了自己的眼界和眼光,讓自己能夠為將來裝備好自己,在學與教上再踏前一步。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21

學生每週會上兩節相關課堂,李偉銘說,為設計新課程,學校花費1年時整理不同學科教學重點,學科中較重覆的內容被抽走,再揉合至新課程中,加強各科之間的連結,例如電腦科全部融合至該科中、視藝科會學習品牌標誌設計、中文科學寫請柬等。 該校老師電子學習組組長李偉銘說,課程着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六年級的主題「我是肥皂CEO」為例,學生須回家自己搜尋關於肥皂內化學物質資料,上課時再與同學討論,亦會親手製造肥皂,希望透過課程培養學生擁有更多技能,亦養成超越課時、課室的學習。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指第11屆「學與教博覽」能成功舉辦是有賴教育界各持份者同心支持,而學與教博覽成功標示教城於過去20多年於教育界推動電子學習策略的努力,他還認為香港教育城可茁壯成長是有賴當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及常任祕書長羅範椒芬定下的願景及基石。 過往受制於升讀大學比率,澳門培正中學較集中於資優教育,因材施教難以實行。

學與教博覽: 學與教博覽2018

香港在過往20年曾推出各項資訊科技教育策略,香港教育城亦提供各種平臺及服務,目的是創建一個可持續、可擴展、可普及的創新教育環境,涵蓋世界不同地方的寶貴經驗,把合適的教育創新理念及科技產品帶進香港,並發展適合香港的創新教育。 講者將介紹在課程思想、課程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課程資源、課程保障、課程體制等方面的思考及實踐,與教育同行共同交流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與體會,以期共同促進提高。 作為教育界年度盛事,本屆博覽將繼往開來,內容新增多個熱門教育議題,包括「學生發展培育」、「德育及國民教育」、「服務學習」等,讓專業發展內容更全面更多元化,與教育同儕互相交流嶄新教學法的成果和經驗。 今屆博覽另一主題為人工智能,其中一間將參與博覽的學校為保祿六世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