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以下市區的士車是按照大約車程距離所作出的概略估計,只供參考。 有關估計車費已包括指定收費隧道及道路的附加費,但不包括的士其他附加車費,例如行李費。

  • 另外港鐵與港府就高鐵盈虧攤分達成的「乘客量上下調節機制」亦對客流有估算,但其因涉及「商業估算」而未被政府公開[88][89]。
  • 除此之外,候車區內設有西九龍站派出所,由廣州鐵路公安局深圳公安處派駐民警,負責公共安全工作[39]。
  • 貫通上環與中環站之隧道工程涉及將舊中區消防局大樓(即恒生銀行總行現址)拆卸,以騰出用地挖掘豎井,故此地鐵公司須先行在金鐘興建東昌大廈,以重置大樓內政府辦公室。
  •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 九龍站是機場快綫及東湧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機場快綫列車,往返亞洲國際博覽館、機場及市區,或乘搭東湧綫列車,往返大嶼山、青衣、九龍西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 另外,地鐵引入附例嚟防止乘客進行不當或者危險嘅行為,例如禁止攜帶易燃物品,違規者可以被罰款甚至入獄。
  • 港鐵最終擱置建造新出入口,只修改現有A1出入口,加建自動電梯及升降機。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大劇院觀眾席分3層共有1,734個座位,席間設有紅外線系統,可提供五種語言即時傳譯。 備有各種現代化舞臺設施,其中包括先進的旋轉換景系統和一個可以容納110名樂師的電動升降樂隊池。 港鐵將不少車站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外判,目前保安、安檢、顧客服務等工作由國際永勝負責[129],而車站清潔服務(第一部分)則由惠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投得,停車場則外判予昇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130]。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日常管理服務

香港文化中心大堂面積寬敞,大劇院由樓座到堂座更是橫跨多層,每當有大型演藝節目在此公演時,大堂便會變得門庭若市。 旅客票分為兩種,分別係一日內任搭嘅通行飛(售價港幣五十蚊),同埋喺3日之內任搭,附有機場快綫來回程嘅通行飛(售價港幣三百蚊)。 旅客喺購買旅客票嗰陣,需要提供旅客證明文件,好似護照噉。

早於2013年已有消息指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工程延誤,惟港鐵一直否認,強調可以按照原定目標,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 截至2015年3月底,高鐵香港段完成進度較預期滯後約5%,惡化到十分嚴峻的階段,路政署表示,對港鐵公司在2017年年底通車目標相當存疑,可能進一步延誤[140]。 在車站營運初期,乘客在中鐵(香港)售票櫃位購買車票或取票,均需要收取過渡性購票手續費[121]。 2023年1月12日,香港西九龍站全面採用12306系統售票[118],而不需支付中鐵購票手續費。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佈置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月臺的柱位及牆壁全以紙皮石鋪上,月臺部分柱位部分是黃底黑字、深墨綠色柱腳,其餘柱位及所有牆壁均是深墨綠色底白字。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備有靈活舞臺設計的劇場,可變化為單向、橫向、三向或中央形式,切合不同製作的需要,劇場則可容納303至496名觀眾,主要用作演出小型戲劇(話劇)、舞臺劇和舞蹈表演。

而地鐵列車數目已經由啱啱通車嗰陣嘅140卡,增加到2002年嘅1050卡(包括機場快綫嘅88卡同埋迪士尼綫嘅12卡)。而每日早上嘅繁忙時間,會有86%嘅車卡投入服務。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1977年落成的永安中心興建時,因應《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在大廈之西南角(即德輔道中及文華裏交界)預留了空間,以便日後興建地鐵站時設置出入口。 現時有關預留空間屬私人物業,但地契指明只可以用作車站出入口;[13]永安百貨曾以該空間作為百貨公司其中一個出入口,但受地契條款所限,現時該出入口已不作開放。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月臺

由於列車投入服務初期嘅設計已經不合時宜,所以地鐵喺1998年開始將所有英製列車全面翻新,翻新工程喺2001年8月完成。 香港地鐵列車係動力分散動車組,全部設有8個車廂,由1500伏直流電嘅架空電纜推動,喺軌距為1432毫米嘅路軌上行走(同倫敦地鐵一樣比標準軌1435毫米窄少少)。 除咗機場快綫之外,其餘都設有橫向座位安排同埋額外嘅通風設施,而每個車廂都設有10道車門。 香港地鐵喺大部份日子都會提供每日19小時嘅列車服務,大約由上晝6點去到午夜1點,非行車時間就要嚟進行軌道及軌旁嘅維修工程。 喺一啲假期,好似平安夜同埋大除夕噉,地鐵更加會通宵行走。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由於香港國際機場通用二號客運大樓同埋基礎設施,叫做「翔天廊」,為咗應付離境旅客直接進入翔天廊,所以地鐵公司將會喺機場站上行綫月臺對面起一個全新嘅三號月臺。

往紅磡方向車程將於西九龍高鐵站東面與柯士甸站之間的新道路匯民道增設中途站;往新界西方向車程則於佐敦道西行增設中途站。 新增中途站靠近西九龍高鐵站,方便元朗區及屯門區乘客轉乘前往西九龍高鐵總站[138]。 此外,部分途經鄰近地方的小巴路綫亦改道,在車站外靠近柯士甸站的一側加設小巴站。 由於西九龍站始發終到的列車為跨境運行的列車,因此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港鐵公司共同制定《廣深港高速鐵路跨境旅客運輸組織規則》[125],退改簽補政策與內地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有所不同。 在車票改簽方面,旅客僅可辦理一次變更乘車日期、車次、席別的改簽手續,且改簽後的車票不得退票;另外《規則》對退票規則作出了明確規定[125][126]。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啟用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雅翔道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西區海底隧道)巴士站,分別可用及,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香港地鐵用嘅重型鐵路系統,可以有效應付眾多嘅乘客需求量。 喺繁忙時間,市區綫每個鐘最多可以開34班車,即係每1.75分鐘一班,載客量差唔多85000人次。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周邊

其設計意念是令建築物從天上俯瞰像展開的翅膀;從地上仰望像風帆,並運用光線和曲線,配合尖銳硬朗的角形。 2021年12月22日港鐵表示,23日-27日高鐵西九龍站會對外開放予市民參觀。 之後自2022年1月1日起逢週六、日及公眾假期皆會開放。 開放期間會設有導賞團,亦有限定的免稅店銷售免稅商品,站內的停車場亦首度重新開放予公眾。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街道圖及站內位置圖

上環站一帶屬於港島商業中心區(CBD)的擴展部份,區內商廈林立,致使此站通勤乘客甚眾。 於西港島綫通車前,西區無港鐵直達,此站作為當時港島綫的西端總站,不少乘客利用此站轉乘電車、巴士等交通工具往返西區。 當時資料內容為上環站以西路軌的241號道岔需進行更換工程,港島綫往返上環站之列車服務將於約2011年10月停運52小時。 為配合西港島綫工程,港鐵於2011年5月3日宣佈上環站於同年8月5日晚上11時半至8月8日暫停列車服務54小時,以進行路軌改建[26]。 停運期間港島綫列車暫以金鐘站為西面總站,於金鐘側綫調頭,不服務中環及上環。 東面大堂位於無限極廣場(德輔道中199號,前稱維德廣場)及金龍中心(德輔道中188號)地底,即德輔道中與林士街交界處以東,現時車站E1-E5出口連接之。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香港文化中心 大劇院

香港文化中心的建築設計被個別文化界人士批評外觀醜陋,甚至形容像公廁。 這座位處維多利亞港海旁,面向舉世聞名五彩繽紛的繁華夜景,被曾參與設計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的香港建築師陳日榮批評居然「一隻窗也沒有」,糟蹋了美麗的維港海景。 他倡議文化中心重建,以玻璃作建築材料,在文化中心內的人,不會像困在盒子般。 [6]但李銘根在接受香港建築師學會50週年專訪時,解釋沒窗戶的設計是基於其實用性及成本控制,並以香港演藝學院的建築成本作比較。 2021年11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跨部門反恐專責組於本站舉行反恐演習,演習以話劇形式進行,分別於西九龍站綠化空間、離境大堂的出入境管制站和海關檢查站演出,除了懲教署人員外,其他執法部門、紀律部隊和少年警訊成員也有參與。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香港西九龍站

由於開通初時並未提供自助取票機,12306網站訂票旅客仍需到櫃位拿取車票,櫃位服務不敷應用,香港西九龍站於2018年9月24日新增2個售票櫃位,合共提供7個售票櫃位。 截至2019年,該站的12306自助取票機數量已增至16臺[註 11][120]。 內地口岸區的總樓面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包括西九龍站B2、B3層劃定區域、B4層月臺區域及有關連接通道[註 6][41],包括內地監管查驗區、內地辦公備勤區、離港乘客候車區、車站月臺和連接通道及升降機。 香港特區境內的廣深港高鐵營運中的列車車卡(包括行駛中、停留中和上下乘客期間)亦視作在內地口岸區範圍之內[42]。 西九龍站B5層雖由香港司法管轄,但出入均須經過內地口岸區[43][44]。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地鐵 (香港)

機場鐵路喺定線初期,只係得一條主線,喺大蠔先至分開2條支線去機場或者東湧新市鎮。 因為未來發展嘅需要,先至將機場鐵路分開做兩個部份:機場快綫(通車前原本叫做「飛翔快綫」)同埋東湧綫,噉樣做有助利用東湧綫嚟做服務延伸。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例如電臺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瞭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提及於上環區設地鐵站,兩報告均將之稱為「上環街市站」(Western Market Station)。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

中心主要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及劇場,提供高水平的演藝表演場地,曾上演無數國際級音樂節目。 香港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中心設施尚包括展覽館、大堂展覽場地、會議室、排演室、練習室、婚姻登記處及城市電腦售票處。 而文化中心外的露天廣場,設有特定地區供註冊團體租用以舉辦戶外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