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政府展開《東湧新市鎮擴展研究》,其後東湧西站於路政署展開的《我們未來的鐵路》中被重新提出。 東湧市中心地區分區計劃大綱覈准圖編號S/I-TCTC/24,現置於城規會祕書處、位於北角和沙田的規劃署規劃資料查詢處、西貢及離島規劃處、離島民政事務處、離島民政諮詢中心(東湧)及東湧鄉事委員會,讓市民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針對延線的設計,他重申兩點訴求,1.應將東湧線及機場線接駁,使當區居民乘搭鐵路到機場時毋須再「兜大彎」;2.照顧毗連的愉景灣居民需要,增加接駁車站,使居民有更多交通選擇。 民主黨東湧北區議員徐生雄表示,相信新設車站會受到居民歡迎,而政府目前發展東湧填海區,預計未來新增13萬居民,加上原有居民,估計新車站將惠及25萬居民。 路政署及港鐵指,已透過多種方式和渠道,持續向地區持份者,包括區議員、鄉事委員會委員、居民代表、環保團體、大嶼山發展關注團體等作簡介及交流意見。
土木工程拓展署與莫特麥克唐納香港有限公司就環境小組簽署顧問協議合約編號 CE64/2020- 東湧新市鎮擴展(西部) -設計及施工合約。 東湧西發展2025 基於人口增長放緩,北大嶼山新市鎮發展規劃改變,以及整個東湧西區只發展了逸東邨,東湧人口目標於2004年減少至200,000人,引致東湧西站無法興建,有關建議於2001年度的地鐵年報中刪除。 東湧西發展2025 東湧東擴展區亦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牀的生物多樣性。 日後於東湧東海旁,放眼所見的將不會只是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而是由紅樹林和生態磚等組成的海岸線。
東湧西發展: 拓展填海
他表示,在一些較受海浪沖擊或光線不足的位置,會在潮間帶設置生態磚,形成岩石生態海岸線。 生態磚高低和大小不同的孔洞,可以在潮退時把海水儲起,為海洋物種提供合適生境和庇護空間。 至於直立式生態海岸線,其海堤將透過陶盤、孔洞、生態方塊等,提供不平滑的表面,讓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依附和生長。 此外,陳恆鑌指出,港鐵較早時興建全長約7公里的南港島線(東段)用上5年半時間,東湧線延線只有1.3公里卻要預留6年時間興建,他希望港鐵公司及政府相關部門作出詳細解釋。 在經濟效益方面,文件指,在通車的50年內,估計延線可為市民合共節省7.92億小時,其效益包括通車後50年內所節省的時間、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節省的營運費用,和因交通意外減少而節省的費用,估計約為614億元。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東湧延線造價較最初預算上升,原因為須在現有的鐵路再新增一個東湧東站,且該站須重新鋪設附近路軌,故造價會較昂貴,倘只延至東湧西站則會便宜很多。
政府現明文述明,政府並沒有核準或認可由其他人士或機構在本網站或與本網站連結的其他網站上所提供的資料,對於該等資料亦不承擔任何責任或法律責任(不論該等責任是如何導致的)。 東湧西發展 現準許使用者下載本網站的材料,以供貯存於其個人使用的電腦內,但僅限於作個人用途或非商業性質的內部用途,並須同時下載本版權公告。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東湧西發展: 港鐵東湧線延線2023年動工 增兩車站配合新市鎮擴展 預6年完工
本網站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所有文字、繪圖、圖畫、圖解、照片,亦包括但不限於數據或其他材料的彙編),均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其他實體所擁有的版權規限。 除了在本網站內獲明文準許或事先得到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書面授權外,嚴禁將該等版權作品複製、改編、分發、散佈,或提供予公眾。 於2021年1月13日向工務小組委員會滙報東湧新市鎮擴展計劃撥款申請,包括東湧東及東湧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就東湧新市鎮擴展計劃之撥款,包括東湧東及東湧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基於目前人口增長放緩,北大嶼山新市鎮發展規劃改變,及整個東湧西區只發展了逸東邨,東湧人口目標於2004年減少至200000人,引致東湧西站無法興建,在2001年度地鐵年報中更刪去有關內容。 因應東湧一帶陸續落成和發展的購物、娛樂、遊玩及外遊消閒設施,如東薈城、亞洲國際博覽館、昂坪360、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等,而往返南大嶼山的旅遊人士在青嶼幹線通車後亦大多改為使用東湧出入,令東湧在假日有大量旅客出沒,增加社區負荷。
這是繼2003年將軍澳南填海和同年東湧完成最後一期填海後,首個由填海造地的新市鎮擴展項目。 東湧西發展2025 [29]而在2020年填海工程首階段完成後,位於新填海土地上的東湧99及100區公屋地基工程亦隨即動工。 2012年4月20日,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競爭選舉辦事處前副主任何永謙表示,梁振英計劃於上任後改造東湧及天水圍,屆時將會規劃於東湧興建酒店和商場等消費場所,主要為了吸引訪問香港旅客。 由於東湧人口只有10萬,仍然有大量的發展空間,而且接近香港國際機場及亞洲博覽館等,有大量的旅客途經[19]。 原規劃在大蠔增建車站[5],但因為早期政府政策改變擱置興建。
東湧西發展: 香港文匯網
東湧的周邊地區,如機場和迪士尼,雖有不少就業機會提供,但偏低的原區就業率,主因乃工作種類和性質跟居民需要不符。 東湧西發展2025 部份團體雖提倡東湧可發展「橋頭經濟」[14],以及利用港珠澳大橋之經濟機遇。 但橋頭經濟所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仍只以零售、飲食、旅遊款待業為主,對改善東湧之原區就業情況作用有限[15]。 東湧並無規劃任何公營街市,只有在公共屋邨附設街市,在缺乏競爭加上在領展的管理下,東湧的物價往往是全港最高之一[11]。
- 居民指部分貨品都被旅客搶購一空,影響民生,認為東湧已淪陷[17][18]。
- 東湧新市鎮的第1期發展計劃納入《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目標乃成為機場的支援社區。
- 此方案可以提供約33,000個住宅單位,居住人口約9.5萬。
- 本身為區內居民的社區幹事潘俊恩表示,上述工程於兩年前已向政府提出建議,同時包括巴士站及單車徑等過路設施,方便居民前往各區。
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東湧新市鎮擴展區是香港重要的中長期土地供應來源之一,以滿足房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需要。 擬增建的東湧東站大約位於迎東、映灣園一期附近,該處為東湧東填海區;東湧西站則顯示於逸東一帶。 文件指,東湧線延線項目將提供可直接出入東湧新市鎮擴展區的鐵路服務,支持該區人口和就業機會長遠持續增長。 文件的附件顯示,東湧東站大約位於迎東邨、映灣園一期附近,文件指該處為東湧東填海區;東湧西站則顯示於逸東邨一帶。 文件續指,東湧線延線項目將提供可直接出入東湧新市鎮擴展區的鐵路服務,支持該區人口和就業機會長遠持續增長。 東湧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東湧西發展2025 184,000 人口。
東湧西發展: 資料來源及註釋
第3A期發展計劃工程完成後,東湧的目標容納人口已增至約115,000人。 地盤平整、挖掘航道、建築道路及渠道等基建工程於1997年完成。 東湧西發展 主要建設包括富東邨、裕東苑兩個公營房屋;警署、消防局、救護站及東湧新發展碼頭等公共設施。 凡個人或團體,在《東通新市鎮擴展》過程中,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或其代表提供意見、見解、材料或資料,均被當作已同意土木工程拓展署或其代表,在無須再徵詢那個人或團體同意的情況下,完全自由使用或公開,包括上載於合適的網頁,部分或全部所提供的意見、見解、材料或資料。
東湧西發展: 車站結構/設施
東湧新市鎮發展第1期是政府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的重要部分,為赤鱲角機場提供一個支援社區。 他指,東湧的土地規劃,例如新建屋苑等已一早有定案,鐵路網絡應該配合居民入夥時間規劃,他認為政府在交通規劃上應有前瞻性。 他又指,港鐵有沙中線工程醜聞的先例,工程管理質素是「震驚全世界」,故擔心港鐵未能按時完工。 路政署及港鐵近日向離島區議會提交文件,交代項目最新進展,其初步設計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詳細設計階段,另港鐵公司已聘用獨立顧問公司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料報告可於今年第4季提交予環境保護署。 時間表方面,料項目可於2023年動工建造,並在2029年竣工。
東湧西發展: 鐵路網絡擴展工程
於2016年5月,由領展外判予建華集團管理的逸東街市進行裝修工程,不少居民難忍多年壟斷,及擔心物價將進一步推高,在2016年居民不惜與朱凱迪自發籌辦墟市,期間更一度與領展保安及外判商發生衝突[12]。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表示,將研究在東湧拓展區撥地興建公眾街市,但關注團體認為街市需待10年以上才能落成,難解居民當下的燃眉之急[13]。 東湧新市鎮是香港第九個新市鎮,也是第一個在離島興建的新市鎮,主要功能是為興建於赤鱲角的新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後勤服務,提供房屋和教育資源,同時容納及發展不同的工商業,作為抵港旅客進入香港的門廊。 本網站載列的資料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轄下的土木工程拓展署編製,只供一般參考。 政府雖已盡力確保該等資料準確,但對於該等資料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時的準確性或恰當性,並沒有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陳述、申述、保證或擔保。
東湧西發展: 新市鎮發展(1998 – 2003年)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段的順朗路同步於2018年10月24日啟用,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段亦已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現時東湧的對外交通並不侷限於使用青嶼幹線。 東薈城於2000年代中期改以名店倉(outlet)形式營運,而富東邨和逸東邨的公共屋邨商場亦被領展收構,在定位問題和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加上東湧並無規劃任何公營街市,令物價成為全港最高,居民購買日用品苦不堪言[14]。 東湧原稱東西涌,首見於明萬曆《粵大記》等古籍,因東西兩邊各有一河涌流入海中。
東湧西發展: 巴士
東湧設有多間政府及私人診所,例如東湧健康中心,每日平均有一至兩位醫生駐診。 北大嶼山醫院第一期工程於2012年年底落成,於2013年9月24日啟用,於2014年9月25日起全面投入服務,並增設部分類別住院、外科、內科及骨科等服務。 現時北大嶼山醫院平臺的市區的士站和大嶼山的士站已運作中,而新大嶼山巴士37H線亦已於2015年10月10日起開始運作。 東湧西發展 同時於2013年「優化土地供應」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小蠔灣被列作五個建議近岸填海選址之一。 政府委託的顧問公司於2018年1月初發佈初步的發展方案,建議將填海所得土地塑造成高生活質素及知識地區,發展低密度住宅和教育設施[31]。
東湧西發展: 發展計劃
東湧北區議員徐生雄表示,歡迎政府興建延線,但認為2023年才動工太遲,並指時逸東邨一帶居民往來東湧站需時至少20分鐘,希望當局盡快公佈擬各站出口位置及時間表。 東湧線延線項目主要分為兩部分,包括「東湧東段」,將於東湧東填海區建造擬議的東湧東站,並涉及對現有東湧線約1.2公里長的路軌進行改道。 東湧西發展 該站為地面車站,設有高架車站大堂;「東湧西段」則會將從現有東湧站的鐵路隧道向西延伸約1.3公里,於逸東邨以西建造擬議的東湧西站。 在1970年代前,東湧一直未有大規模的發展,及至1970年代後期,政府建議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時,始出現針對東湧和大蠔的發展計劃。 在1983年發布的《North Lantau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研究中,北大嶼山沿岸的東湧、大蠔等地已有建設可容納近30萬人口的新市鎮的構想。 目前完成第3A期發展計劃,包括在東湧東岸填海26公頃土地、建造長約1.5公里的海提,於1999年3月動工,於2003年4月完成。
東湧西發展: 合約:
東湧線延線將於2023年動工建造,東湧西站及東湧東站將於2029年竣工。 徐生雄批評政府的規劃是「好遲」,他解釋,現時大部分東湧居民都需要外出工作,而巴士路線不方便,港鐵是最主要交通工具。 但同時,有約一半的東湧居民,居住地離地鐵站有距離,例如迎東邨、逸東邨、滿東邨等,即時在巴士班次較密的繁忙時段,前往地鐵站亦需約20分鐘,而非繁忙時段則需要約45分鐘。 加上未來兩年東湧有新居屋入夥,人口增加,擔心交通會更加不方便。 2014年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曾提出7個鐵路方案,其中之一為東湧線延線。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港鐵東湧線延線將於2023年動工建造,項目下的兩個新車站,即東湧西站及東湧東站,將於2029年竣工,預算建造成本約為187億元。
東湧西發展: 交通設施
自從東湧在1998年起開始發展成為新市鎮後,香港國際機場、東薈城、昂坪纜車、亞洲國際博覽館等購物、娛樂、遊玩以及外遊消閒設施陸續啟用,加上東湧鄰近香港迪士尼樂園,以及東湧是外國遊客來港必會經過的地區,使近年到訪東湧及大嶼山的香港本地遊客及海外遊客人次節節上升。 另外,東湧近年亦有不少以介紹東湧的歷史文化和大自然生態作為主題的導賞團出現。 由於多數市民對東湧灣和東湧河的生態環境的表示關注,2014年8月發佈的建議發展大綱圖取消東湧西的填海建議,而東湧谷的發展密度亦作出調整;但東湧東的發展密度則有所提高,將增建4萬個房屋單位,住宅密度地積比會由最高6倍增至6.5倍。
東湧西發展: 規劃沿革與目標
該計劃亦會提供約 50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用途、 327,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零售用途,以及 5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酒店用途。 此外,新擴展區亦預留土地作康樂、教育及社區用途,例如會興建標準運動場及專上學院。 在東湧西,位於石榴埔東北方現時已被渠道化的東湧河段和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湧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優化生態環境及推動親水文化。
清道光《廣東海防匯覽》把「東西涌」分別標記為「東湧口」和「西涌口」兩個地方,最後東邊的鄉鎮發展較好,人們統稱整個地區為「東湧」[3]。 根據方誌記載,在清朝嘉慶二十二年,總督蔣攸銛、阮元先後題準於大嶼山東湧口建汛房八間、石獅山腳建炮臺兩座,東湧口即今日的東湧。 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開通後,每逢週日大批旅客到東湧購物,區內居民抱怨旅客過多,聲浪過大,影響生活,要求將巴士站遠離民居。 而商場人頭湧湧,茶餐廳及快餐店座無虛席,洗手間衞生情況亦變得惡劣。 居民指部分貨品都被旅客搶購一空,影響民生,認為東湧已淪陷[17][18]。 在11月11日,有人遂發動「光復東湧」行動,要求減低旅客過量對民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