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你的主無須申報在IR56B、56F或56G表格內,而你亦無須申報在BIR60表格內。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你作僱員在假期收取的任何薪是薪酬一部分,統稱為「假期工資」,須課薪俸稅。 若你在離職時仍有未享用的假期,而僱主將假期折算為現金,支付給你用來抵銷未享用的累積假期,這種假期折算現金,類似你的假期工資,須課薪俸稅。

  • 不論是加薪、減薪,還是你會由兼職轉全職,甚至只是將受僱期延長幾個月,只要原本的合約條款有任何改動或更新,都一定要先經過僱傭雙方的確認,或者需要時重新簽署另一份合約,不是任何一話想改就可以改。
  • 《僱傭條例》其實沒有明文規定,僱主必須向員工支付雙糧、花紅這類「年終酬金」,僱員能否獲得這筆款項,一切視乎雙方簽署僱傭合約時的協議。
  • *《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於2022年1月1日生效。
  • 照常理報稅還報稅,出糧還出糧,因此不能說因為怕閣下逃稅,便拖延出糧。
  • 僱員在離職時可能因《僱傭條例》或僱傭合約條款的規定收取一些款項。
  • 各企業薪酬待遇各異,發放獎酬的定義及時間均有不同,打工仔又是否理解雙糧、花紅及年終酬金的定義,當中《僱傭條例》就對年終酬金作詳細說明。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至於事主詢問的工資期問題,有網民指出,每月7日支薪應為過去一個月的薪酬。 萬一遇到僱主以「遲多幾天」、「未去銀行入數」、「與下次的薪金一併結算」等藉口來拖糧,而兼職員工又不是日日上班,想當面追討都較困難。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勞工法例】雙糧、花紅大不同 酬金期完結前辭職又點計?

這樣的扣減已經與原本的合約條款不相同,僱主必須得到你的同意纔可以更改條款,若果你不同意,絕對有權說不。 若果僱主執意單方面去改動條款,你更有權向僱主提出補償申索。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根據勞工處的《僱傭條例》,僱主最遲要在合約終止日或合約到期日後 7天內支付工資,如僱主故意及無合理辯解而不依時支付解僱補償給僱員,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35萬元及監禁3年。

此推定條文不適用於1997年6月27日之前所訂立的僱傭合約。 網民F:快啲辭職,未辭之前記得每日mark低自己返工時間,最好有打卡紀錄之類自己keep record,假若之後要追討都有evidence。 事主:返咗幾個月工,間公司每個月7號出糧,跟住我就問佢究竟係計每個月1號至31號,定係每個月嘅7號至到下個月嘅7號。 每年年尾,打工仔均期盼企業發放雙糧或年終花紅,雖然本港經濟今年受疫情影響,但仍有企業向員工發放獎金,希望留下良才。 ** 若僱主在合約期滿之前不少於 7 天,以書面要求僱員續約或以新合約重新聘用,而僱員不合理地拒絕該項要求,則僱員無權獲得長期服務金。 *《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於2022年1月1日生效。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提出一方負責賠償

所以,短期兼職的人士要留意,最好在簽約時與僱主協定辭職通知期,,否則上班數天想辭職,但通知期要一個月,似乎並不合理。 不少人以為兼職的辭職手續較隨便,辭職最多7日通知,甚至以為沒有通知期。 其實兼職同樣有辭職通知期,而通知期的長短會根據你上班的受僱日數而定。 當你新加入公司,僱主會向稅務局遞交一份表格,以通知公司有新員工受聘。

新舊工作交接前,相信所有打工仔都想小休一下,充滿電後,才重投996或886職涯,而最理想的安排,當然是可以將手頭未清的年假,用來抵銷辭職通知期。 依照勞動基準法第15條[1],在不定期契約[2]中,勞工終止契約(辭職)準用僱主終止契約的提前通知規定[3],也就是說僱主與勞工雙方要終止關係都應該事先向對方通知。 如果勞工不提前通知,僱主可能依照民法第184條[4]向勞工請求賠償因未提前通知所遭受的損害[5]。 香港工會聯合會:現時香港最大的工會聯合組織,為打工仔提供各類型的服務,例如免費諮詢、職業培訓、業餘進修課程和醫療服務。 他們的勞工服務中心就是專門負責解答勞工疑問及協助處理勞資問題,有需要時亦會幫你將個案轉介到相關的政府部門。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病假

照常理報稅還報稅,出糧還出糧,因此不能說因為怕閣下逃稅,便拖延出糧。 要注意的是,依同條第2項,如果是僱用時造假、僱主違反勞動契約或法令的情況,勞工如果想要辭職,應在發現後的30日內提起,否則就不能再用同一個事實來主張辭職。 公司有責任幫你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所以你入職時會獲發強積金計劃登記表格,你填好後公司就會幫你遞交,然後你會收到信託人寄給你的參與通知書以作確認。 之後的每個月你和僱主都要作出定期供款,並收到每月供款紀錄,通常僱主都會將紀錄印在糧單上。 網民G:出多出少都唔係問題,問題係唔應該答出約數,應該有timesheet寫明啲糧出到邊,keep返自己返工記錄上勞記。 網民E:一定要寫清楚出幾多,無得約數,佢再hea你就去勞工處。

但很可惜,依照《僱傭條例》,當終止僱傭合約時,員工如仍有年假未放,是不可以用來抵銷通知期,唯一可扣的,是補假(Compensation leave),例如在法定休息日或公眾假期用來開工的日子。 之不過,年假雖不能扣,離職的員工卻可以將這些應得又未有機會放的假,以工資代替。 特別是在疫情之下,不少僱主也會向員工提出減薪減福利的要求,希望員工可以與公司共渡時艱。 而他們經常都會先向兼職員工「埋手」,可能想時薪減十元,或者扣掉食飯飯鐘錢。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

精確的法定僱傭權益計算,需要考慮僱傭合約內的條款以及個別個案的實際情況,而這些因素會因應個別個案而有所不同,故此可能未完全反映在此計算機程式的計算之內。 勞工處對於因這些資料內容或因使用這些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一概不負任何責任。 此計算機程式所提供的資料,不應被應用在任何法律程序上,或被視為申索的證據。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兼職離職出糧問題

在2012/13課稅年度以前,僱員在離職時根據僱傭合約的條款或《僱傭條例》的規定從僱主處收取的代通知金,無須被評定薪俸稅。 基於終審庭及原訟庭的最近判決,釐清了有關稅例條文,合約上議定的代通知金須課薪俸稅。 幾乎所有網民認為事主應該要與僱主弄清楚薪金數字,不少人直言僱主支薪出大約數是無稽之談,因為工作應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絕大部分公司皆會向員工發放糧單,以便勞資雙方瞭解工資的計算方法。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離職後是不是7天內出糧

假使員工遇到這種情況,就一定要據理力爭,好好保障作為打工仔的自身權益。 如果僱主在僱傭條款內,列明有這些酬金,就必須履行合約內容,向員工發雙糧、花紅;不過,假如員工在合約訂明的酬金期完結前辭職,是不會獲得任何按比例計算的金額。 「不予計算工資」和「不予計算日數」的定義,是無薪或只支付部分薪金的金額和日數,根據《僱傭條例》,扣減這些金額和日數的作用,是要防止計算ADW時,平均工資會被拉低。 對於一些首度參與「職場大遷徙」的上班族來說,遞辭職信時,Last day的日期該怎樣計,年假怎樣扣,還有雙糧、花紅、尾糧的安排,都需要弄清弄楚,以保障切身的應有權益。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兼職要供強積金

實務上認為,勞動基準法的預告期間是「強制規定」,也就是關於勞工的離職預告期間,當事人不能約定比起勞動基準法還要長的期間,即便寫在契約裡也無效,法官還是會依照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去判斷預告是否合法[6]。 簡單來說,勞工可以無視這種條款,依照勞動基準法的規定提早通知即可。 這裏多提一個遞信貼士:如你是每週工作五天,而且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你就要巧妙地挑選遞信日子。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年終酬金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假若你是在2月14日遞信辭職,你的Last Day便會是3月13日。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本人於9月8日開始返補習社,逢星期三下午返工,每次約4小時,其後因時間問題,在15日完成工作後即日向僱主提出辭職。 補習社一向都係每月7號用支票或轉帳方式出糧,請問我應該等到下月7日後再追討,定係其實15號起計7日後收唔到糧便已經可以追討? 關於職業退休計劃利益 $150,000而言,如該僱員為僱主工作少於十年及該退休計劃是認可計劃,其超出《合乎比例的利益》(註) 並歸因於僱主供款的款項及有關的投資回報便須課稅。 事緣有網友在Dcard討論區分享, 帖文以「垃圾HR問可唔可以遲出糧」為題,分享一件在公事上遇到令他氣憤難平的事,此工作是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原本公司安排他工作每週上班5.5日, 每逢每個月的28日均會出糧。 周綺萍認為,員工面對無薪假問題,先衡量自己年資深或年資淺,放無薪假亦反映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司業務正處於不穩健狀態,建議年資淺的員工先接受公司要求,再「騎牛搵馬」。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辭職要留意辭職通知期

收到員工的辭職信,必須清楚列明哪一日是最後工作日,員工須與僱主按僱傭合約好好協商。 假設合約上的通知期是一個月,你在8月12日辭職,那麼你最快可在9月11日功成身退。 如果你希望提早職場,就須獲僱主同意,或向僱主支付代通知金。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離職、請辭要遵守什麼程序?

即使再心急,也盡量向僱主要求書面合約,除了可以更清楚地列出所有工作條款的細節,往後有任何合約問題時,都可以隨時翻閱。 不論是加薪、減薪,還是你會由兼職轉全職,甚至只是將受僱期延長幾個月,只要原本的合約條款有任何改動或更新,都一定要先經過僱傭雙方的確認,或者需要時重新簽署另一份合約,不是任何一話想改就可以改。 你的Last Day一般按辭職日起開始計算,詳情可參考你與老闆所簽訂的合約;一般而言,過了試用期後的辭職通知期需一個月。

萬一有甚麼事要向公司作出追討,這些都會成為有力的證據。 很多兼職人士以為自己一星期只是上班幾天,整體人工不高就不用供強積金。 其實不論你每星期上班多少天,只要你是18至64歲,從簽約起計連續受僱60日或以上,就要供強積金。

你的僱主應在IR56F或56G表格內申報該等「假期折算現金」收益為須課稅入息,而你亦應在BIR60表格內申報。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僱主應申報所有在2012年4月1日或以後累算的代通知金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停止受僱的通知書 」(IR56F表格)或「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離港的通知書」(IR56G表格) 。 僱員亦須將有關收入申報於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 。

每年12月前後都是轉工的高峯期,好多打工仔在領完年終花紅便會考慮辭職尋找新出路,HR和僱主就會面對計算尾糧的問題。 僱傭合約終止後,僱主須於7日內支付尾糧,否則即屬違法。 所以我們準備了以下簡單計算尾糧的3個要點,令你更快速和準確去計算。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所以,若日後辭職時聽到老闆提出這樣的要求,打工仔便不要傻乎乎地跟從意見,應該向他說明《僱傭條例》的規定。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如僱員在緊接法定假日之前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 3 個月,便可享有假日薪酬。 僱主最遲須於法定假日後的第一個發薪日支付假日薪酬給僱員。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萬一僱主在員工遞信終止僱傭合約後,突然拖延症發作,於7天內仍未向僱員發放尾糧,且無合理解釋,即屬違法,並有可能要繳付欠薪利息。

就 閣下案例而言,假設 閣下2月15日正式遞信辭職,按法例僱主需於2月22日或之前支付相關工資,否則違法。 建議 閣下先向僱主表達法例的規定,如有需要才透過勞工處、勞資審裁處等法律途徑解決。 你在受聘期間,如因為意外而致受工傷,而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獲賠償,該賠償不是薪酬或工資。

你可以嘗試問問老闆能否讓你以有薪年假取代上班日,變相提早Last day;如你身負重任,或公司同事希望你能完成更好的工作交接,那公司便要將這些有薪年假換成錢讓它隨尾糧跟你走。 如曾明確協定有試用期,在計算僱員是否合乎資格享有部分年終酬金時,該段試用期(以3個月為上限)不得包括在內。 但倘若合乎資格,在計算部分年終酬金的金額時,則必須將整段受僱期(包括試用期)計算在內。 除非合約另有規定,否則僱員在酬金期完結前辭職,不可享有按比例計算的年終酬金。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如果僱主在僱傭條款內包括這款項,僱主便必須履行這合約條款,向僱員支付年終酬金。

僱主如故意及無合理辯解而不依時支付解僱補償給僱員,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35 萬元及監禁 3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年。 所以如若不幸地被無良僱主拖尾糧的話,大可引用《僱用條例》中的條文,向僱主查詢他打算怎樣計算利息給你。 如果在離職時,還有未放的有薪年假在手,你可跟僱主商量看看如何處理。 對於有薪年假的處理方法,沒有明文規定,取決於員工和老闆的協商結果。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 打工仔辭職後被HR無理拖糧!「介唔介意遲22日出尾糧?」|網絡熱話

若有關款項超出你法定應收的數額,你和僱主都須要申報該超出的款項。 僱員在離職時可能因《僱傭條例》或僱傭合約條款的規定收取一些款項。 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一般公司計算工資方法分為「月曆日」和「工作日」兩種;「月曆日」通常以月份最後 勞工法例辭職出糧2025 1 日為標準,代表 30 或 31 日;「工作日」則以工作日數基準,一般工作日數為 23 或 24 日。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有薪病假可在整個受僱期間持續累積,但在任何時間不得超過120天。 疫情影響下,僱主傾向以兼職、炒散等合作方式招聘員工,減省公司營運成本;另一方面,求職者因為未能尋找到合意的全職工作,在失業等情況下選擇先以兼職形式工作,再作下一彪打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