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具有顯著的致腹瀉作用,為臨牀常用瀉下藥。 生大黃、酒大黃、熟大黃、大黃炭4種飲片中生大黃瀉下作用最強,酒大黃的瀉下作用較弱,而大黃炭幾乎沒有瀉下作用。 大黃素 生大黃水煎液按25g/kg給小鼠灌胃1小時後,使小腸推進率明顯增加,6小時後小腸推進率開始明顯減少。 蘆薈大黃素有較強的瀉下活性,腸內菌代謝蘆薈大黃素 ,大黃酸,大黃酸蒽酮,後者有較強的瀉下作用。
臨牀上用作瀉藥,具有增進食慾和大腸緩瀉作用。 據國外醫學報導,蘆薈甙是在人體內寄生菌作用下,水解為蘆薈大黃素,這種蘆薈大黃素,刺激腸壁蠕動,同時由於滲透壓改變,有利於腸道內廢物排除,從而達到刺激性緩瀉,這種刺激瀉下作用對便祕和痔瘡有特殊療效。 大黃素 特別是對中老年性便祕,治療效果更明顯.
大黃素: 大黃素
其作用機制之一是抑制粒線體呼吸鏈電子傳遞。 蘆薈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和蛋白質合成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蘆薈大黃素對臨牀常見厭氧性細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中對常見脆弱桿菌能抑制90%~100%菌株生長,其MIC略高於甲硝唑。 在8μg/ml濃度能使76%~91% 的厭氧菌受抑。
具緣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導管非木化。 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或多角形,直徑3~45μm,臍點星狀;復粒由2~8分粒組成。 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大黃素2025 L.、 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
大黃素: 蘆薈素
本種與掌葉大黃極相似,主要區別為:葉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狀披針形或狹線形,裂片窄長。 花序分枝緊密,向上直,緊貼幹莖。 大黃素2025 本品味苦通洩,「專入陽明胃府大腸」《本草求真》,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神農本草經》,有斬關奪門之力,為「除實熱燥結,下有形積滯之要品」《本草經疏》,凡胃腸積滯,大便祕結,無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使用。
蘆薈大黃素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為50小時。 大黃素2025 大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 《吳普本草》雲:「生蜀郡北部或隴西(今四川北部、甘肅西部。」《名醫別錄》亦謂:「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今甘肅)。」可見自古大黃就以甘肅、四川北部為主要產地。
大黃素: 大黃功效
【現代研究】大黃根狀莖含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遊離蒽醌衍生物,均無致瀉作用。 另含以上物質的葡萄糖苷及番瀉葉苷 大黃素 A、B、C等結合狀蒽醌衍生物,均有致瀉作用。 大黃根狀莖及根有清熱瀉下、破積去瘀、抗菌消炎等作用。 生用為峻下藥,炮製後使用為緩下藥。
- 大黃素是5-脂氧酶的抑制劑,可抑制人型多核白細胞LTB4和全血中LTB4的合成,對PGE2的合成無抑制作用。
- 腎:腎病變,包括腎小管透明小滴生成,堆積,腎礦化;肝:肝肥大;瘤:腫瘤。
- 蘆薈大黃素對P388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延長生存期。
- 大黃素,學名1,3,8-三羥基-6-甲基蒽醌。
- 在東亞地區裡,「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但在歐洲及中東地區,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品種。
- 前列腺素在大黃酸蒽酮瀉下活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用於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蓼科(Polygonaceae) 大黃屬(Rheum)多年生草本。 大黃素 根狀莖及根供藥用(見彩圖大黃)。 栽培種主要為掌葉大黃(R.palmatum),次為唐古特大黃(R.palmatum var.tanguticum) 和藥用大黃(R.officinale)。 中國用大黃於醫藥有悠久歷史,西漢初已成批運銷歐洲。
大黃素: 大黃素物理性質
該品可用作瀉藥,大黃素雖有瀉下活性,但由於體內易被氧化破壞,實際上瀉下作用很弱,如與糖結合成苷類,則可發揮瀉下作用。 大黃素2025 大黃素 大黃素-1-O-β-D-葡萄糖苷和大黃素-8-O-β-D-葡萄糖苷者是大黃素與葡萄糖結合的苷,二者只是結合的位置不同,同時存在於大黃中。 大黃是中醫常用的通便瀉火藥物,「藥性峻利」,「性大苦大寒」[3]。 其根部用作瀉藥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4],不論是傳統的中醫藥或是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世界及歐洲的藥方中均有提及[5][6]。
大黃素: 臨牀應用
大黃是中醫常用的通便瀉火藥物,「藥性峻利」,「性大苦大寒」[3]。 【藥代動力學】按4.5mg/kg劑量給雄性和雌性大鼠灌胃14C—蘆薈大黃素,給予劑量的20%~30%分泌到尿液中,其餘殘留在糞便中。 血漿中總放射量的10%是原形藥物。 大黃素2025 給藥後1.5~3小時血藥濃度最高,此時雄性大鼠相當於蘆薈大黃素248μg/ml,雌性大鼠相當蘆薈大黃441μg/ml,比卵巢高3倍,比睾丸高10倍。 肝臟、腎臟和腸道中蘆薈大黃素比血漿中的高。
大黃素: 大黃素研發進展
大黃能夠令口腔和鼻腔的黏膜具有收斂作用(astringent effect)[7]。 在東亞地區裡,「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但在歐洲及中東地區,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品種。 大黃酸對小鼠黑色素瘤、艾氏腹水癌、肝癌、乳腺癌、P388白血病細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黃素: 臨牀套用
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 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後進行,春夏季施油餅或人畜糞水,秋季施土雜肥及炕土灰壅蔸防凍,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 大黃根莖肥大,不斷向上生長,所以每次中除、追肥時,都應培土,以促進根莖生長,又能防凍。 大黃移栽後在第3、4年的5~6月間,抽苔開花,除留種以外,均應及時摘除花苔,以免消耗大量養料,以利根莖發育。 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根和根莖。
大黃素: 食用
在更詳細的分子機理研究中發現,9-cis-RA能減輕大黃酸對肺癌細胞的生長抑制。 糜蛋白酶的酶切實驗發現大黃酸與RXR結合能誘導RXR的構型變化。 大黃素 在轉錄水平上,報告基因實驗得出大黃酸與RXR結合能分別抑制RXR同源二聚體、RXR/TR3,RXR/RAR異源二聚體的轉錄活性。 大黃素2025 大黃素 大黃素2025 給雄性大鼠灌胃或靜脈注身14C—大黃酸,血藥達48小時。 靜脈給藥的器官分佈達2天,而灌胃給藥的器官分佈達7天。 器官中分佈遠低於血漿,睾丸和腦最低。
大黃素: 大黃素生態學
小劑量服用時有健胃、收斂作用。 大黃素有瀉下活性,由於在體內易被氧化,實際瀉下作用很弱,如與糖結合成苷類,則可發揮瀉下作用。 大黃素除遊離存在外,尚以還原狀態(如蒽酚、蒽酮的衍生物)或與糖結合成苷類存在。 例如,在新鮮植物中發現的大黃素蒽酚或大黃素蒽酮(熔點250~258℃),都是大黃素的還原產物,如經長時間貯存,往往被氧化成蒽醌類。
大黃素: 蘆薈大黃素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並含多數澱粉粒。 根莖髓部寬廣,其中常見黏液腔,內有紅棕色物;異型維管束散在,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位於形成層外方,韌皮部位於形成層內方,射線呈星狀射出。 草酸鈣簇晶直徑20~160μm,有的至190μm。
大黃素: 大黃古籍記載
審評一部對此十分重視,本人在近期查閱了大量國外文獻,其中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大黃素和大黃蒽醌進行長達兩年多的實驗研究文獻報導資料,現將這兩篇文獻的實驗結果加以整理匯總,供同行參考。 在臨牀上,用大黃素純品治療腫癌,主要用於白血病、胃癌等腫瘤,而最常用的則用於抑菌。 它對很多細菌如各種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霍亂孤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皮膚真菌、枯草桿菌、草分枝桿菌、淋球菌、炭宜桿菌、草狀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