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對時間的話,看見峯頂下翻滾的雲海,會是你難忘的回憶。 冬季裡,本地人喜歡去大帽山,體驗霜凍的感覺 —— 在這個亞熱帶城市實屬罕見。 夏天裡,植被茂盛,能看見盛放的鮮花,包括主要長在山的東側、那些受保護的野百合。 要到達香港的最高點並不難,雖然頂峯並不對外開放,不過,山頂有很多地方可以讓你坐下來等待日落,捕捉夕陽染紅天際的那一刻。 大帽山雲海 大帽山山頂最矚目的,是一座白色球狀建築物,它是香港天文臺於1999年裝置的天氣雷達,也是大帽山道的最高點,海拔約950公尺。 雷達站下的一段髮夾彎路兩旁也長有不少芒草,日出日落之時,一片金黃,令人難忘。

這片歷史悠久的村落,以種植西洋菜而聞名,不難發現此處的田野間都長滿了以山間溪流灌溉的西洋菜。 村裡的茶樓在日間會供應港式點心,你不妨考慮以蝦餃、燒賣、叉燒包或其他傳統美食為這趟旅程作結。 大帽山雲海2025 或許因為這裡的芒草跟大東山品種不同,比較黑又稀疏,對比之下,矮小的貓尾草比起芒草似乎更美。 一年四季日出時間都會有所不同,好像夏天會大約在清晨5點半左右日出,而冬天會較遲日出,詳細日出日期可以在內文看到。 一年四季的日出時間都會有所不同,好像夏天會大約在清晨5點半左右日出,而冬天會較遲日出,詳細日出時間可以在內文看到。 先看看下圖,y軸為高度、x軸為溫度;藍線為濕度(100%就叫露點溫度),紅線為空氣溫度;一般情況下,高度愈高,溫度愈低。

大帽山雲海: 香港文匯網

而雲海就在冬天、春天時,大氣中低層的氣溫低,層積雲凝結高度低,紅線和藍線交叉位置就是雲層位置,而藍線與紅線分得愈開,就即是這個高度沒有雲層形成的可能性愈大,詳情可以參考天文臺每日高空氣象觀測。 今次,愛玩小生第2次為了影雲海日出,上大帽山 (第1次是上大帽山看日落,食白果),今次再專門上去看雲海,一試即中! 大帽山雲海 (其實有一半是幸運啦!)提提大家,每日的日出都有變,建議出發前留意天文臺或 Google search「香港日出時間」。 漁護署確認片段所見地點屬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在接獲傳媒查詢後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在郊野公園生火的管制,該署人員巡邏郊野公園時,如發現有人違反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有些日出位置(如大帽山入閘位)不是每位的士司機都願意前往,大家最好用Call 車App叫車,避免有不愉快的情況。

拍攝雲海的時間為早上6時半至7時20分,本來想繼續拍下去,可惜大霧瞬間籠罩整個山頭,被迫停機,最後拍攝過程長約50分鐘,縮時片長約為30秒。 他稱平日上大帽山拍雲海很多時都會白走一趟,好感恩當日能遇上壯麗美景。 大帽山雲海2025 大帽山雲海 林錦華更提供了當時的攝影參考設定予一眾攝影愛好者:開始時ISO100、f8、5sec,因天色慢慢變亮而要漸轉至ISO64、f13、1/80sec,每隔時6秒拍一張,焦距鏡頭包括24mm和70mm。

大帽山雲海: 最高瀏覽

由於位於高地,氣候獨特,接近高空大氣,加上山頂全無障礙物妨礙信號收發,香港天文臺、民航處分別在1999年及1998年於大帽山設置兩個雷達站,提供氣象及航空雷達影像和數據;而解放軍在山上亦建有監聽站及守衛室(名為「大帽山雷達陣地」),唯不屬於法定防衛用地之列。 大帽山雲海2025 因此冬季時有結冰或霜凍現象,甚至會間中出現凍雨、霰、雨夾雪及輕微降雪的冬季特殊天氣現象。 全年亦有103天處於寒冷天氣(最低氣溫低於12.0度)狀態,乃全港之冠。 另全年平均相對濕度亦高達百分之89,尤其每年三、四月霧氣最濃。 而大帽山的極端最高溫為29.5度; 極端最低溫為零下6.7度。 接近大帽山頂的山坡上,長滿了高大的芒草,在草叢間緩步而上,秋冬時節,你會看到芒草在陽光和微風中搖曳生姿的美態。

  • 綠惜地球斥,點燃煙火者既無知又自私,除了在香港未經許可燃放煙花/煙火屬違法外,相關人士亦完全漠視近日天氣乾燥、現場長滿長草,火舌很容易引起山火。
  • 期間有行山人士向他們高呼「小心山火,好危險,睇住火燭,走唔切死人㗎喎」,但團隊未有理會。
  • 如果入黑上大帽山或想較輕鬆登頂看日出、雲海等,可以乘搭的士到大帽山700米處閘口,下車後大約行半小時多就登頂。
  • 綠惜地球在帖文中除了呼籲大眾要保護大自然,實踐「無痕山林」,避免失去靚景之外,也指出在效外燃放煙火可能觸犯法例。
  • 從網上流傳的影片所見,事發時有相信穿上婚紗人士在山坡上舉起正在燃點中的手持式煙火,期間煙火噴出大量火花。
  • 漁護署回應指,片段所見地點屬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該署至今無接獲市民舉報,但在接獲傳媒查詢後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郊野公園生火管制,並會繼續跟進事件,而該署人員巡邏郊野公園時,如發現有人違反《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建議大家花少許時間參觀中心內的展覽,認識一下本地的野生動物、天氣變化和環境資訊,這些資訊能助你更瞭解稍後路上遇到的景物。 James分享自身經驗稱,雲海通常於每年1月初至3月底出現,要捕捉雲海,可留意濕度、溫度、雲頂高度及風速四大條件。 若當天濕度高,溫度適中約10幾度,加上風速低,不會將雲層吹開,就有利雲海構成。

大帽山雲海: 影片分享:

當的士轉過一個又一個的彎角,駛到沒有街燈的大帽山道時,前面的濃霧消失了,我把頭貼在車窗望向天上,竟然看到一顆顆的星星。 「嘩!雲海啊!」司機邊駕駛邊望向山下說,我望向司機所指的同一方向,差點興奮得要跳下車。 大帽山490米 大帽山雲海 – 扶輪公園喺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落車,或者喺扶輪公園嘅停車場泊好車,就已經到達海拔490米嘅大帽山。 喺扶輪公園最出名嘅就係經營大帽山茶水亭嘅蓮姐,大家除咗可以買定飲品上山之外,茶水亭仲有茶葉蛋、燒賣同魚蛋等熟食,所以上山前,或者落山之後,都可以嚟到稍作補給。 太墩位於北潭湧,山峯高317米,只需要一小時就能登上山頂,並能觀賞整個斬竹灣內的大小島嶼美景。 大帽山雲海2025 然而,上太墩的路是條隱密的小徑,山徑較斜和較窄,沒有休息的平臺,不建議新手行走。

  • 太墩位於北潭湧,山峯高317米,只需要一小時就能登上山頂,並能觀賞整個斬竹灣內的大小島嶼美景。
  • 大帽山山頂最矚目的,是一座白色球狀建築物,它是香港天文臺於1999年裝置的天氣雷達,也是大帽山道的最高點,海拔約950公尺。
  • 不少人都會到大帽山看日出、雲海,甚至藉著天氣寒冷碰運氣看結霜。
  • James稱在大帽山拍攝風景已逾十年,當日中午已到大帽山山頂拍攝,雲海於下午約2時起出現。
  • 來對時間的話,看見峯頂下翻滾的雲海,會是你難忘的回憶。
  • 冬季裡,本地人喜歡去大帽山,體驗霜凍的感覺 —— 在這個亞熱帶城市實屬罕見。
  • 由於位於高地,氣候獨特,接近高空大氣,加上山頂全無障礙物妨礙信號收發,香港天文臺、民航處分別在1999年及1998年於大帽山設置兩個雷達站,提供氣象及航空雷達影像和數據;而解放軍在山上亦建有監聽站及守衛室(名為「大帽山雷達陣地」),唯不屬於法定防衛用地之列。

大帽山是拍攝雲海的好去處,惟須視乎天氣狀況和個人運氣。 攝影愛好者林錦華日前在社交媒體發布在大帽山拍攝的1月雲海縮時影片,片中可見雲海在天際中翻滾,數秒後太陽徐徐升起,蔚為壯觀。 大帽山道除了是荃灣和元朗的分界線以外,也是連接到遊人登山拍照、觀賞雲海的路線。 在荃灣港鐵站 A 出口,轉左見樓梯上去就是前往大帽山的 九巴 51 線巴士站。 大家亦可以荃灣西港鐵站,過馬路到如心廣場下的巴士總站上車,不過留意班次疏落。 結霜成因是物體的表面溫度降至冰點或以下,空氣的水氣不是經過液態,而是直接凝結成小冰晶,並聚集在物件表面。

大帽山雲海: 龍翔道漁護署私家車自炒 剷行人路撼石柱翻側 司機受傷送院

在秋天,有「香港薰衣草」美譽的紫花香薷在這裡大量生長,其猶如牙刷般的獨特形狀,令人稱奇。 大帽山觀景臺附近還有一塊約兩公尺高的巨石,秋冬時節,附近長有不少芒草,黃昏餘暉映照時,金燦燦的芒草隨風搖曳,美不勝收。 大帽山雲海 由大帽山道進入公園,你會看見小喫店前種了數十棵山櫻花樹。 公園海拔高,氣溫略低,每年2月底至3月初,粉紅色的櫻花在山野綻放,花期較市區略遲。 公園24小時開放,有些人會在夜幕降臨後,前來拍攝美麗的夜櫻。 從大帽山觀景臺到達山頂閘口大概需要10分鐘,車輛不得駛進,只能停泊在出面的停車位。

大帽山雲海: 大帽山雲海美景 攝影愛好者30秒縮時片壯觀【短片】

在其他適合的氣象條件配合下,逆溫層通常有利大氣低層產生雲、霧或煙霞。 要看到雲海,首先雲層高度要低,否則只會置身於霧海,難得上到山卻看見一片白茫茫。 大帽山雲海 大帽山雲海 相反,由於大帽山有天文臺的雷達站,所以沿路都是馬路,只需要沿著大帽山道就能夠登上這座全港最高峯。 (當然你也可以經麥理浩徑第八段上山)基本上如果你是行馬路上山,過程十分輕鬆,因為要遷就車輛行駛,所以馬路的斜度不大。

大帽山雲海: 適合新手的日出地點 - 大帽山雲海

期間,相信是拍片者對涉事者叫喊「小心山火呀!」、「很危險啊!」、「會來不及逃走!」、「會死人的!」當中更有人聲稱會向警方及漁護署舉報。 漁護署回應指,片段所見地點屬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該署至今無接獲市民舉報,但在接獲傳媒查詢後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郊野公園生火管制,並會繼續跟進事件,而該署人員巡邏郊野公園時,如發現有人違反《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綠惜地球斥,點燃煙火者既無知又自私,除了在香港未經許可燃放煙花/煙火屬違法外,相關人士亦完全漠視近日天氣乾燥、現場長滿長草,火舌很容易引起山火。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的晚上,是個大霧濃罩的一夜,住在三十多樓層的家中無法看到窗外任何景物,約好了朋友上大帽山拍攝日出,出發前心想記緊把露營用的地蓆帶上,不然整晚在呆在山頂的霧中沒事幹,就可以睡一睡。 坐著的士上山的途中,的士司機問:「咁夜上山有咩做?」我說;「影日出。」他說:「影日出? 霧大到我而家連前面既路都睇唔到,點影呀?」我笑而不語。

大帽山雲海: 荃灣出發 大帽山輕鬆、容易行山路線 – 全港最高山峯(交通 圖文分享)-2023年更新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社交專頁上載影片,指有本週初有人在大帽山拍攝婚照時燃點煙火,期間噴出大量火屑。 漁護署回覆《星島頭條》查詢,證實事發地點屬大幅山郊野公園範圍,署方雖未接獲相關舉報,但已在該處張貼警告,提醒市民有關在郊野公園生火的管制,亦會繼續跟進事件。 林錦華表示,這段雲海日出影片在上週六(23日)於大帽山雷達站附近拍攝。 他在半夜2時半出門,早上5時已在山上嚴陣以待,因想拍多一些夜景和找好一點的拍攝角度。

大帽山雲海: 香港最高的山:大帽山行山路線飽覽香港美景

Yoyo Wing 多數使用Uber,如想到大帽山看日出,目的地輸入 Tai Mo Shan Lookout就是了。 上車時,大家記得和司機確定多次,是在大帽山入閘位才下車。 連同大帽山,天文臺「香港分區天氣—最新天氣照片」網頁,展示共30個觀測地點的實時天氣照片,網頁內列載的「值得一看的天氣個案」,亦新增了由大帽山攝影機捕捉的部分天氣現象,「我的天文臺」流動應用程式稍後亦會加入大帽山的實時天氣照片。

大帽山雲海: 實時數據發布更有用

雖然後來雲霧掩沒山頂「封天」,令他在山上「食雲」,但到下午約5時守得雲開,加上雲海與日落互相映襯,形成日落雲海。 他亦於下午5時半用手機配備腳架,拍攝半小時的縮時影片。 漁護署回覆有關查詢時又指,署方人員巡邏郊野公園時,如發現有人違反《規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署呼籲市民切勿在郊野公園違例生火,以免破壞自然環境,以及對自身和其他郊遊人士造成危險。 就綠惜地球上載的片段所見,拍攝地點為大帽山觀景臺旁邊的一個小山頭。

大帽山雲海: 使用Call 車Apps,快速到達目的地

大帽山雖然是香港第一高峯,由於在930米以上屬於天文臺禁區,訪遊大帽山,遊人多會沿着大帽山林道(車路)登上山頂部分,而大帽山林道的最高點就在頂部禁區閘口之前,該處之海拔高度已逾930米,但此地並非大帽山上可以登遊的最高位置。 大帽山(英語:Tai Mo Shan),俗稱「大霧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峯,海拔957米,比第二高的山峯鳳凰山高23米。 大帽山昂然屹立新界中部,幅員廣闊,傲視同羣,坡度相對平緩,被劃入大帽山郊野公園和城門郊野公園之內。

根據天文臺的紀錄,本月共發出3次火災危險警告,分別在5日及12日發出2次「黃色」警告,而由16日至19日發出1次「紅色」警告,長達89小時零30分。 大帽山雲海 消防處表示,今年1月至10月初步接獲山火為484宗,而去年全年有653宗。 大帽山雲海2025 綠惜地球呼籲各新人和攝影師在郊野取景時,要保護大自然,勿因一幅相而破壞環境,令其他新人和山友失去靚景。 雖然是全港最高峯,但大帽山比大家想像中更易行,比鳳凰山和大東山更容易登頂。 如果要登上鳳凰或大東山,從伯公坳出發的話,至少要徒步行多海拔五百至六百米的山路,沿路亦相對崎嶇,不太適合新手。 春天到來,是時候去睇雲海日出,以下是Yoyo Wing的預測雲海日出攻略(非專業XD),希望減少大家上山食白果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