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車站啓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土瓜灣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17]。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同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約1.6千米的鐵路隧道[14]。 而車站最初預計2018年啓用,然而受沙中線偷工減料醜聞影響而須延期。 最終車站土木工程已於2019年12月底完成[15],並於2021年6月27日隨屯馬線全線通車而啓用[16]。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宋皇臺站的港鐵特惠站,爲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8]。

土瓜灣站(粵拼:to4 kwa4 wan4 zaam6;英文:To Kwa Wan Station)係香港港鐵屯馬綫嘅車站,喺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同江蘇街之間,喺2021年6月27號正式啟用。 而香港中華煤氣表示證實有4條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處接駁位出現滲漏;而其中兩處須更換成韌性較強的聚乙烯管:一處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須更換;而另一處沒有用戶,因此關閉喉管隔離。 港鐵指沉降過去一年平穩無再出現變化,會要求同事翻查資料[28]。 而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站內另一條通道的同類牆壁亦有兩個位置,合共約41平方米牆面曾削筋。 港鐵亦證實一名港鐵監督人員對承建商削筋仍知情不報,故亦對其已開始紀律程序[23]。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車站查票率高

在2009年沙中綫九龍城段諮詢方案中,港鐵公司建議走綫由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站開始,經馬頭湧道和馬頭圍道,在馬頭湧道以東及馬頭圍道以南,分別設置土瓜灣站和馬頭圍站。 建議修訂後的走綫,可以服務更多土瓜灣、九龍城及啟德新發展區的人口,讓區內大部分的住宅、學校和工商業區,都位處車站出入口附近500米的步行範圍之內。 運輸及房屋局於2017年11月向立法會匯報沙中綫最新工程進度時表示,港鐵公司考慮到土瓜灣站附近發現大量宋元時代的古物,以及市民、區議會及團體的意見,建議把土瓜灣站正名為「宋皇臺站」,以反映其歷史代表性。 至同年11月27日,港鐵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運輸及房屋局同時正式宣佈修改此站站名為「宋皇臺站」,以回應地區人士對站名彰顯宋季古蹟特色的訴求;而「土瓜灣站」一名則改用於原有之馬頭圍站[1]。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港鐵於2020年12月提出以興建一條橫跨宋皇臺道的天橋連接北帝街,取代行人隧道方案。 其中一個建議為天橋直接由車站大堂連貫北帝街,技術可行性較低,需時五至六年;另一方案中的天橋只連接將於通車時啟用的地面行人通道,不直通車站大堂,則需時四至五年。

  •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英語:Ma Tau Wai Station),而政府於2010年11月憲報刊登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方案中仍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 當中上層月臺為1號月臺(往屯門);而下層月臺則為2號月臺(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著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 [36]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掛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 九廣鐵路局在現時大圍站的位置設立臨時車站,並開行緊急接駁巴士往返臨時站及沙田站。
  •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車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 工程包括在大圍站A出口、車站1、3-4號月臺範圍加設扶手電梯連接其商場項目「圍方」的新出入口[46]。

除了是夜晚跑步及放狗的好地方外,亦是不少電視劇的常見取景勝地。 確頭設有大型巴士總站,提供多條不同路線的巴士往返全港各區外,更提供一條往返北角的新渡輪航線,約每半小時一班船,可以輕鬆吹著海風前往港島區,早前紅隧一度封閉時,渡輪就成為區內居民過海的便利之選。 鄰近的馬頭角碼頭因為中九龍幹線工程而暫時拆卸,將來會在原址重建。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2010年11月,政府憲報刊登嘅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中,則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香港號稱亞洲國際都會,亦是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日常生活中「鐵路壞車」、「又壞」、「港鐵故障」等 keywords 不絕於耳

另外月臺牆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所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 港鐵稱樓宇結構安全,但只有兩頁紙以解釋事件而未有公開土瓜灣站沉降數據,亦無正面回應傳媒揭發的沉降問題是否屬實[30]。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當中上層月臺為1號月臺(往屯門);而下層月臺則為2號月臺(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著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2015年9月,有港鐵前員工指出,大圍站向來屬執法嚴謹的車站,因負責執行港鐵附例的顧客服務及收益保護隊(查票組)的其辦公室正是位處此站。 查票組無論出動或上下班也會經過車站,故市民在大圍站被他們截查的機會率也最高[17]。 2014年12月,大圍站4號月臺開始進行月臺閘門安裝工程,為馬鞍山綫首個安裝月臺閘門的車站。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第一道閘門於2015年7月底開始使用,而整個3、4號月臺的閘門安裝工程於2016年第一季完成[14][15]。 大圍站(英語:Tai Wa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村南道,屬於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乘站。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九龍城商戶投訴鐵路工程影響收入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將擬議之馬頭圍地鐵站改設於譚公道現時欣榮花園至傲雲峯間的地底,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根據站內標示,由B2及B3出口步行來往車站大堂,需時約5分鐘。 車站開放初期,不少市民到場參觀文物展櫃,以致須不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限制在指定範圍內近觀展品的人數,並播放廣播呼籲市民在其他時間前來[13]。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14]。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5];輔以紫藍色於月臺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其後他批評港鐵只會向傳媒發放「車站清潔獎勵計劃」詳情,但不會直接同工友或工會溝通[29]。 1993年,政府發佈《香港鐵路發展研究》報告,當中提及會倡議興建以大圍站為終點站的馬鞍山鐵路。 隨後政府於翌年發佈《鐵路發展策略》中提及會優先興建該鐵路,並定位為與九廣鐵路-英段的支綫。 1995年,車站進行改善工程,包括新建兩組扶手電梯、更改入閘區域,並且可讓有需要乘客無須職員協助下使用升降機。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另外位於大堂東面亦設有一條24小時全日開放的行人隧道,連接村南道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車站藝術

港鐵路綫圖通常是一張彩色圖表,以直觀的方式展示整個地鐵網絡的結構。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於2021年5月28日宣佈,屯馬綫將於次月27日全綫通車,宋皇臺站會隨之啟用。 6月13日,港鐵舉行宋皇臺站開放日,首節(上午九時至十時)主要接待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的參觀者,隨後則供持票公眾入場,吸引超過三千人到場參觀[23]。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工程期間照片

由四個年輕人所主理,整間店以英式復古文化為主,更備有各種梳油頭必備的髮型用品,由於裝潢型格,經常被借場拍攝,如電影《翠絲》亦有在此取景。 隱身於馬頭角明倫街與忠信街交界一帶,走過一家又一家的車房,你會看到斑駁的牆上居然出現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身影。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大堂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鹹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2009年,東鐵綫各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港鐵站街道圖及位置圖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推出馬頭圍至啓德一段走線之修訂方案,車站將改設於馬頭圍道落山道遊樂場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對出位置。 車站大堂設有智能客務中心,並設置多個輕觸式熒幕可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 而大堂內近A、B出口之間的位置設有5間商店;而C出口旁亦設有7-11便利店。 而香港中華煤氣表示證實有4條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處接駁位出現滲漏;而其中兩處須更換成韌性較強的聚乙烯管:一處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須更換;而另一處沒有用戶,因此關閉喉管隔離。 港鐵指沉降過去一年平穩無再出現變化,會要求同事翻查資料[28]。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土瓜灣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17]。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出口

而大廳內近A、B出口之間的位置設有5間商店;而C出口旁亦設有7-11便利店。 2021年2月16日,屯馬綫一期列車由當日起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站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臺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中途途經土瓜灣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臺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臺起載[10]。 港鐵路綫圖上的每個車站都有自己的標誌,通常是一個簡化的車站名稱或代碼。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興建工程

[2] 對沙中綫的最終方案,本站會和原計劃中嘅宋皇臺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馬頭圍站」同「土瓜灣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嘅運輸及房屋局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本站及宋皇臺站。 由於車站設置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兩旁樓宇非常密集,因此興建車站的施工空間十分有限,故車站須採用側疊形式興建兩個月臺,但每層月臺仍然各有約8米的寬度,候車空間亦較何文田站觀塘綫月臺寬敞[4][5]。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2025 當中上層月臺為1號月臺(往屯門);而下層月臺則為2號月臺(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着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車站藝術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隱私爲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直到同月18日,路政署接獲港鐵通知,以公衆假期爲由推遲至翌日提交,署方表示失望及不滿[21]。 時任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港鐵延遲提交報告的做法並不理想[22]。 而開放日分爲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全日吸引了約2,600名市民到場參觀[18]。 由於車站設置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兩旁樓宇非常密集,因此興建車站的施工空間十分有限,故車站須採用側疊形式興建兩個站臺,但每層站臺仍然各有約8米的寬度,候車空間亦較何文田站觀塘線站臺寬敞[4][5]。 當中上層站臺爲1號站臺(往屯門);而下層站臺則爲2號站臺(往烏溪沙),而屯馬線列車並藉着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通車前開放日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9]對沙中線的最終方案,車站會與原計劃中的宋皇臺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爲“馬頭圍站”及“土瓜灣站”),並命名爲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車站及宋皇臺站。 土瓜灣站為一座地底車站,L1層為車站大堂;L2層為1號月臺(屯馬綫往屯門);L3層為機電層;而L4層則為2號月臺(屯馬綫往烏溪沙)[1]。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不過港鐵回覆傳媒指,有關資料僅是港鐵作為內部參考用途,並未作實。 土瓜灣街市地鐵出口 土瓜灣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