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士總站相連的「上水站小巴總站」(Sheung Shui Station Minibus Terminus)[1],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提供區內接駁及往返屯門區的特快服務。 2019年5月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於2020年11月重新加入,2021年3月再次撤離,於2022年11月以配歐盟六期引擎重新加入,至四個月後再次撤離)行走,以提高載客量,亦令邊境禁區首次出現12.8米巴士行走。 亦曾於2020年6月調入富豪B9TL 12.8米樣板車(3AVBWU)作掛牌車,但於五個月後撤離。 2015年6月,加入原屬72X線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於2021年2月重新加入),全線低地臺化。 隨著有關邊境禁區開放,加上打鼓嶺的路面環境改善,此路線開始不時有12米雙層巴士行駛。 2010年6月1日起,餘下1部10.6米斯堪尼亞Scania K230UB亦被調走,以1部MCV Evolution車身富豪B7RLE低地臺單層空調巴士替代,成爲首條全線以該款巴士作主力的九巴路線,亦是香港專利巴士路線中首條全以歐盟5型引擎車隊行走的路線。

2022年6月,運輸署把上述兩條路線經營權批給九巴[12][13],當中來往烏溪沙站及康盛花園的路線編號為97,並在同年10月3日起投入服務[14][15][16][17]。 九巴現有專營權由2017年7月1日起生效,至2027年7月1日屆滿。 九巴須在專營權內任何時間,維持提供適當而有效率的公共巴士服務,並願意繼續投資經營專營巴士服務,因此九巴須每年提交其後五年的遠期計劃,當中包括巴士路線服務改善和重組建議,以及購置和更換車輛的計劃。 為評估九巴的巴士服務是否適當而有效率,運輸署透過乘客滿意程度調查、實地調查、車輛檢驗,以及審閱九巴定期提交的資料和公眾意見等,檢視其服務表現。 九龍巴士96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區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營辦,於2022年12月12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康盛花園及大埔工業邨。

九巴73k: 公司網站

由於林錦公路禁止長達11米以上的車輛通行,九巴須為行走此路線的11.3米巴士申請禁區許可證,並加裝樹擋。 九巴73k2025 隨着九巴大量採購中型單層空調巴士,而亞比安55型巴士亦已臨屆退役,於是九巴在1990年安排三菱MK117J(AM)單層巴士行走此路線,成為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服務的巴士路線。 九巴73k 同年第四季此路線首次出現雙層巴士,用車為一輛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60/DE2817),至1991年再增派利蘭勝利二型(G);同時以更多三菱MK(AM)替代剩下的亞比安55型巴士,並終結單層非空調巴士在香港服務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 撇除九十年代初開辦的空調路線,64K線乃新界首條引入空調巴士服務的專營巴士路線,同時亦為九巴最後一條採用單層非空調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 78K線於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曾以三菱MK11J7/MK217J(AM)及丹尼士巨龍9.9米(ADS)行走。
  • 另外,原有來往上水總站至打鼓嶺(香園圍口岸)的79K線會繼續提供全日服務,路經北區多個車站,全程收費為6.4元。
  • 試驗期:現在 至 2023 年 10 月 31 日
  • 九巴亦稱隨兩地取消配額及核酸檢測要求,料往返口岸人流上升,將視乎情況加強往來天水圍至落馬洲站的B1號線服務,同時加強270A、277E及279X三條北區路線。
  • 尖沙咀東(麼地道)開經:麼地道、漆鹹道南、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沙田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百和路、置福圍、百和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 2011年3月,九龍巴士及流動軟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九巴龍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於蘋果公司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發佈[6][7]。

此路線共獲派24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64P、64S、65K、53、71A、71K、72X及265S線。 九巴73k2025 九龍巴士2021年11月26日宣佈,2022年1月10日起,車長將陸續更換至紅、黑色為主調的新Polo恤制服;站長及站務管理員亦會於同日起,陸續更換以天藍色及黑色為主調的新制服。 九巴表示,新制服與本地服裝品牌Baleno合作設計,上衣採用速乾透氣、高伸展性的物料,可保持乾爽舒適,並方便車長工作。

九巴73k: 九龍巴士97線

管制站於2020年8月落成,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於該年年初爆發影響,初期只辦理貨運通關。 隨著疫情變化,香園圍邊境管制站於2023年2月6日起提供旅客清關服務,此路線亦終於在五天後(2月11日)啟航[4]。 路線開辦時,往香園圍方向改停朗日路「形點II」站,不入元朗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97線全程收費為$8.8[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0],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97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1]。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0]。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22]。

2012年4月26日,九龍巴士引進續航力強一倍的新一代gBus²超級電容巴士來港進行實地測驗,gBus²由青年汽車集團(Youngman)設於浙江金華的車廠製造,並計劃開辦兩條全新巴士路線,九龍巴士已於2012年3月底向政府提交建議,由超級電容巴士行走一條全新5M路線。 九巴73k2025 該路線為一條往返坪石巴士總站與啟東道的循環路線,共有4個巴士站,並會於坪石及啟東道兩邊車站設置充電站。 九龍巴士另建議超級電容巴士在單軌電車未完成之前行走啟德發展區,建議中路線連接觀塘開源道、啟德發展區與九龍灣站,來回程均設12個巴士站,其中4個車站將設置充電站。 2007年12月,九龍巴士推出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轉乘優惠,涉及七組共21條路線,覆蓋範圍包括西九龍、尖沙咀、荃灣區、深井、葵青區、沙田區、大埔區、元朗區、洪水橋、屯門區及北區,至此,九龍巴士已經有68組不同的轉乘優惠,共涉及258條路線。

九巴73k: 途經

1997年,耗資100億港元興建的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至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光。 九龍巴士遂於假日特別加開兩條觀光路線X31及X32,分別由荃灣碼頭及葵芳地鐵站出發,途經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快速公路後,在東湧東交匯處折返,不駛入東湧新市鎮,以一償市民參觀青嶼幹線「遊車河」的心願。 與此同時,九龍巴士引入全球首款雙層超低地臺巴士——丹尼士三叉戟雙層巴士。 九龍巴士亦與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智能卡八達通繳付系統,系統於9月1日正式啟用,而香港小輪之大部分股權亦因應渡輪服務交接而移交予新世界第一巴士和渡輪。 九巴73k 同年,九龍巴士集團進行重組,九龍巴士、龍運巴士等成員公司成為一家新成立之九龍巴士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股東維持不變。 上述改動最終於2012年6月10日實施,但原本方案所建議去程取道廣東道的計劃,在最後落實的方案中,已改為取道九龍公園徑,其餘路線則與原本方案無異[5],令此路線成為北區首條往來尖沙咀的全日路線。

綽號「原子巴士」的球隊在1953/54賽季和1966/67賽季獲得了僅有的兩個聯賽冠軍。 球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達到頂峯,當時”華南- 九巴73k 九龍汽車巴士公司”(南巴大戰)是香港最突出的對手比賽之一。 在1970/71賽季,球隊面臨他們的第一次降級,但在接下來的賽季中,由於Jardines退出了聯賽,他們得以留在甲級聯賽。 它最後一次出現在甲級聯賽是在1976/77賽季,但只在一個賽季後就降級了。

九巴73k: 開辦背景

九巴稱,新雙層電巴只需充電約3小時便可行駛約300公里,足以應付九巴大多數路線的全日行程,工程師團隊會為巴士進行一系列測試,通過運輸署的檢驗及完成相關審批後,會盡快投入服務。 由2011年6月1日起,6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AAU1、3、4、5、7、8)正式上掛本線,取代快將退役的三菱MK217J單層空調巴士(AM)。 直至2011年9月19日,全線均使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

九巴73k: 九巴命名

2016年3月28日,九龍巴士在多條聯營路線試行巴士(九巴)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2016年8月底,九龍巴士首次向所有現職及退休員工派發自製九巴月餅,歡度中秋。 2016年9月26日,九龍巴士及龍運巴士推出全新版本的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所有巴士路線預計到站時間。

九巴73k: 公司類型

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除北區居民外,於港鐵上水站轉乘東鐵綫,經羅湖站或落馬洲站往返中國的過境旅客亦是此路線一大客源。 因香港國際機場航點繁多,航班選擇優於鄰近地區之各大機場,不少中國旅客出國時會選擇經香港國際機場出發,由深圳經陸路入境香港,再乘搭港鐵到上水站轉乘此路線往返機場,反之亦然,使此路線客量與日俱增,此客源於2003年中國政府準許部分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後尤為顯著。 然而,北區區議員未有停止爭取開設直達機場巴士路線,並就此事與立法會議員舉行會議。 經運輸署檢討包括北區在內數個地區的機場巴士服務,最終批准龍運開辦機場巴士路線往來北區,編號為A43。

九巴73k: 九龍巴士270A線

當時開辦2條巴士路線:尖沙咀←→深水埗(現在的九龍巴士6號線)及尖沙咀←→九龍城(現在的九龍巴士1號線),只有9輛巴士行走2條路線。 1920年代末期,九龍巴士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至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即後來的50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總共十多條路線。 城巴B8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城巴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2月11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大圍站及香園圍口岸。

九巴73k: 九龍巴士73K線

隨著當局公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18年9月23日通車,高鐵香港西九龍站於當日正式啟用,本路線亦隨即於當日起投入服務,並設有大埔廣福邨及沙田站往返高鐵西九龍站的八達通雙向分段收費。 由於本路線客量一直欠佳,為拓展服務及善用資源,及因應地區人士要求,由2019年6月9日起,試行逢星期一至五早上往佐敦(西九龍站)方向傍晚往上水方向,改經百和路(粉嶺南)一帶,俾使粉嶺南居民有多一個取道青沙公路直達市區的選擇。 建議出爐後,大埔區議會並不反對落實開辦此線,但要求把此線於西貢區的總站設於將軍澳工業邨,亦有居民表示此線繞經觀塘商貿區、白石角及運頭塘,導致車程過長,不建議在相關地點加設車站,並表示希望此線假日也可提供服務[3][4][5]。

九巴73k: 車隊列表

香港重光後,九巴先後開辦15、15A、19(即後來的70線,已取消),以及19A線增設雙向分段收費,來滿足往返兩地的交通需求。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0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在續航力方面,刀片電池減少稀有金屬使用量,配合雙插頭直流電充電設計,只需充電3小時即可行駛約300公里。 雙層電巴亦設有「水冷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有效管理電池溫度及監察電池狀態,延長電池壽命及提升效能。 九巴解釋,比亞迪最新刀片電池技術,在供電時較以往的電池技術穩定,並有利於散熱,提高安全性。 由於刀片電池是將磷酸鐵鋰電池做成了刀片般的細長形狀,並以疊片技術整齊排列多組電芯,大幅縮小電池體積,令其車廂座位佈局與現役雙層巴士無大差異。

九巴73k: 巴士總站

在不更改香港特別行政區界線的情況下,部分樓層將劃定為內地口岸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鐵路主要為廣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及香港連接全國的高速鐵路網絡,提供長途高速鐵路客運業務,並兼任數地之間的城際客運服務。 線路北端與京廣高速鐵路相連,形成「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一縱」。 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的上水站小巴總站早於1988年1月29日啟用[2],歷史較旁邊的巴士總站稍久,為一露天專綫小巴總站,設有37個停車位,用以安置原於新成路及新發街泊街的專綫小巴路線。 九巴73k2025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是「上水轉車站」一部分,以「A」標示轉車站代號。 九巴73k2025 禁區未開放前,由於新界東北一帶人口疏落,加上新界專綫小巴55K線運用車海戰術,78K線長期虧蝕營運,引致九巴採取放棄態度,曾建議停辦禁區三寶,改由小巴取代,但受到區議會反對被迫擱置。

[3]多年來北區區議會一直爭取將此路線延長至尖沙咀,但被當局多次拒絕[4]。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粉嶺南、獅子山隧道、九龍塘、何文田、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 2011年7月19日,九龍巴士在記者會上表示,受到燃油價格高企、載客量持續下跌、鐵路網絡擴展及重組路線遇上重大障礙等因素影響,六成巴士線處於虧蝕,九龍巴士預計上半年度的業績將會錄得虧損,其母公司載通國際亦發出盈利警告。 [8][9][10]在該年度,九龍巴士的每日平均載客量為256萬人次,較2010年下跌1.1%。 載客量下跌,主要是由於鐵路網絡不斷擴展,與九龍巴士服務範圍內的多條巴士線重疊,吸納了更多乘客流向鐵路服務。 這情況導致巴士的使用量日漸下降,及國際油價顯著上升,錄得虧損的巴士路線數目亦不斷增加。

九巴表示,將在2月11日開辦來往屯門至香園圍口岸的新假日路線B9,原有來往上水總站至打鼓嶺(香園圍口岸)的79K則繼續全日服務,另會按情況加強往來天水圍至落馬洲站的B1號線服務,同時加強部份北區路線班次。 其中未來3個星期日,每天有1條路線可免費乘坐,涉及路線1A、過海線108,以及郊遊線96R。 九巴73k2025 九龍巴士276線是香港新界的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天慈邨)及上水,途經屏山、元朗和博愛醫院,是首條來往天水圍及北區的專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76B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天富)及彩園,途經天水圍北、天水圍東、落馬洲轉車站、上水站等地區。 此路線開辦之時,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派出五輛Enviro500 MMC 12.8米作其掛牌車(01-04及S01字軌),而荔枝角車廠(L)則安排四輛12米版本的同款巴士(20-23字軌)。 由於客量僅屬一般,上水廠於2018年11月底將全數12.8米巴士撤離此路線,跟隨荔廠改派12米版本以善用資源,惟在2019年4月初又改派兩輛來自屯門車廠(U)的12.8米樣辦車(3ATENU1/SV1175及3ATENU2/SV1948),並在5月初再加入兩輛同型號車款。

九巴和WeLab Bank期望以科技連繫生活,提供更切合數碼世代需要的日常服務,讓大眾親身感受是次跨界合作帶來既便利又貼心的全新體驗。 九巴73k2025 九巴73k 天水圍站開經:屏廈路、洪天路、洪志路、洪元路、洪水橋田心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天水圍(天慈邨)開經:天喜街、天柏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水邊圍交匯處、宏達路、鳳池路、屏會街、元朗安寧路、媽廟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S5通道、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九巴另外向英國亞歷山大丹尼士購入10部雙層電巴,在載客量及馬力上都較比亞迪雙層電巴高,預計可載120人及有約256匹馬力,不過續航力稍低,有約300公里。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當時此車行走來往天瑞至佐敦渡華路的69X線,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時的表現(於2012年3月歸還予斯堪尼亞汽車)。 B8線全程收費為$16.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

九巴73k: 九巴首部雙層電巴今到港 沿用電光綠色 充電3小時可行300公里

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0]。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1]。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1]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22]。 運輸署於2018年4月向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開辦3條新巴士服務,以配合香園圍邊境管制站(蓮塘口岸)即將啟用。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28]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車窗通風口長約59釐米,闊16釐米,並貼有提示,提醒乘客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經改裝車窗的雙層巴士會行駛載客量較高的市區巴士線,未來視乎乘客反應決定是否加裝更多通風車窗,通風車窗參考了倫敦等地巴士的設計。 [29][30][31][32]通風車窗在5月中開始一度封上,至7月初重開。 2016年3月5日,九龍巴士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對出的空地舉辦「九巴與你 穿越今昔」活動,展出三輛古董巴士及一輛新巴士,並安排兩輛開蓬陽光巴士供市民乘搭。 九巴73k2025 2012年8月5日,根據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年滿65歲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每程收費只需HK$2。 2009年3月,九龍巴士把為編號ATEU1的歐盟四型環保引擎巴士換上歐盟五型環保引擎,締造更清新的環境。

九巴73k: 九龍巴士276B線

因此運輸署於2020年12月向大埔區議會呈交諮詢文件,建議所有班次實施來回程加經百和路之安排,並修改大埔區走線,來回程加停大埔太和路(太和、大埔超級城),不再駛經寶湖路及廣宏街,令行車時間更穩定,班次改為30分鐘一班。 最終在地區人士不斷爭取下,本路線於2021年5月10日起,恢復星期一至五早上及傍晚提供單向服務,同日起實施於大埔區之走線改動。 當中前者為九巴車隊中退役次序位列倒數第二的11米非空調利蘭奧林比安,不少巴士迷在該車服役於此路線期間特意前往新界東北拍攝及乘搭。 本線從2009年6月21日起採用全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九巴加入斯堪尼亞K230UB單層空調巴士,為九巴首度用低地臺巴士作本線掛牌車,有別於平時九巴新車投入服務時必定行駛旺區線(駛經彌敦道/過海隧道的路線)的政策,因為是次新車為單層空調巴士,取代部份雙層空調巴士。 九巴73k2025 禁區未開放前,由於文錦渡一帶人口不多;加上與新界專綫小巴59K線重疊,此路線客量曾經處於低迷狀態,長期營運虧蝕,引致九巴採取放棄態度,建議將包括此路線在內的「禁區三寶」申請停辦,改由小巴取代,但因受區議會反對被迫擱置。 不過自從九巴推行來往市區的轉乘優惠,以及在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將此路線改為定點班次,使乘客更易掌握班次,客量稍有改善。

現時九巴擁有4個永久性車廠,為整個巴士隊伍提供日常維修及保養服務;另設有十個較小型衛星車廠,提供停泊及小規模保養服務。 九巴73k 一到任,陳氐已經微服出巡,在九巴總部大樓、九巴車廠、巴士站,甚至在巴士上,都可見到他的蹤跡。 卸下一身官服的他,迅即觀察到九巴業務過於單一,公司只有專利巴士一項業務。

須於購票當日起計14日內作首次使用,車票於首次使用起計40日內有效,車票將於第40程出閘時被收回。 支付寶港澳臺地區總經理李詠詩表示,AlipayHK“易乘碼”本週日起可於全線超過4000部九龍巴士上使用,是對公司技術的又一次肯定,未來亦計劃與九巴進一步合作,提升用戶乘車體驗。 第一代的270P線於1996年6月24日投入服務,由榮輝中心開往翠麗花園(經天平邨及上水火車站),1999年9月5日起配合278K投入服務而停辦。 尖沙咀東(麼地道)開經:麼地道、漆鹹道南、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沙田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百和路、置福圍、百和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九巴73k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九巴73k: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

透過西九龍站,乘客可以接駁至港鐵東湧線、機場快線九龍站和屯馬線柯士甸站,來往各個香港區域及香港國際機場。 由本路線往西九龍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西九文化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西九龍站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新界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九巴73k2025 部分以上水為總站的巴士路線途經新豐路,來回程皆會繞經龍運街及新運路。 上水廣場於1995年開幕,設於地下的室內巴士總站於同年11月17日啟用[3],所有以舊上水總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於緊接的星期一遷進該站。 隨著近年沙頭角公路近軍地一帶人口持續上升,以及此路線增設轉乘跨區路線車資優惠,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施後,客量逐步回升。 上水開經:龍運街、新運路、新豐路、寶運路、寶石湖路、馬會道、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新運路、粉嶺車站路、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聯安街、聯和墟巴士總站、和泰街、聯安街、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坪輋路及蓮麻坑路。

各間巴士公司正積極引入電動巴士,九巴電光綠單層電動巴士投入服務逾半年後,該公司首部純電動12米國產比亞迪雙層巴士亦已交付並運抵香港,外表延續單層採用的電光綠色,料載客量達115人。 九巴73k2025 林子豪續指,九巴除了凍結月票票價外,同日亦會擴展早前在屯門、元朗及天水圍推行的區域性雙向分段收費計劃,由目前的17條路線,增加至30條,亦會與政府商討將有關計劃擴展至其他地區,令更多乘客受惠。 九巴亦會陸續在多區增加車資優惠站的數量,包括設於明天(2日)啟用的裕民坊巴士總站,冀此可減輕乘客的車費負擔。 1920年代末期,九巴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至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10多條路線。 : 試驗期:現在 至 2023 年 10 月 31 日

九巴73k: 行車時間

1972年8月,香港海底隧道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之九龍巴士,亦因而首次開進香港島,及打破以往「地區專利」之傳統慣例。 但後來因為被香港自動車運送會社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1942年10月1日,日軍重整陸上交通,因此日軍佔領香港漸久,物資亦日益匱乏,為節省燃油,有時會重整、減少站數及縮減巴士服務,甚至暫停服務等等。 九巴73k 在1946年2月,九龍巴士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九巴73k 持「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員工,可以用優惠價$29.2乘搭此路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