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俯瞰西貢和南中國海的景色,令觀止。 昂平也是體驗滑翔傘的勝地,在風向及風速合適的時候,你可看到很多滑翔傘愛好者從陡峭的斜坡起飛,翱翔天際。 沿著狹窄的山脊走,在樹木繁茂的山谷前,便會看到大金鐘的北面。 山峯高536公尺,外形彷如金字塔,又如一座金鐘,因而得「大金鐘」之名。

  • 完成充滿挑戰性的遠足徑後,到海邊的西貢市區放鬆身心吧!
  • 營地盡頭是分岔路,轉右是嶂上郊遊徑出猴塘溪,左邊是繼續行麥理浩徑,而直行則往嶂上的許林士多。
  • 麥理浩徑第三段攀越西貢西的數個高山,途中除了可遠賞斬竹灣及企嶺下海,也可欣賞馬鞍山的雄姿。
  • 在漁護署的網站上,第3段的難度有3粒星,為最高難度。
  •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而體力好的Leo和Winnie,帶著「夥計」,率先奔下山去。 麥徑3段2025 在山頂上遇到有逆走第3段的人仕,也是我們今天遇到的唯一行山團隊。 他們提醒經過前數天的大雨後,下山的路十分濕滑,要小心為上。 麥徑3段2025 果不期然,雖然團友們都很小心,但都先後滑倒在地,所幸都沒事。

麥徑3段: 香港山野天梯

雖然很多遊人都慕名到此品嚐海鮮,但你若繼續四處發掘,便會發現西貢還有很多西餐及泰菜選擇,在宜春街、萬年街一帶,更有不少餐廳可以讓你在戶外用餐。 在小巴總站對面的小巷,亦有許多小餐館,提供各式美食、麵食和本地小喫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網站提供郊外景點及路徑資訊,並提供索引功能,你可因應興趣、體能及經驗,選擇合適的遠足路線。 從港鐵沙田站出發,前往沙田新城市廣場下層的巴士總站,搭乘299X或289R 號(只限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巴士並於水浪窩巴士站下車。 你亦可搭乘港鐵屯馬線,於港鐵烏溪沙站下車,在站外的巴士站搭乘99或99R號(公眾假期)巴士並於水浪窩站下車。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麥徑3段: 馬鞍山上昂平

由於到達企嶺下(CP5),累計距離已達57公里,加下一段距離較長,建議可安排親友到企嶺下(CP5)支援,及在這站有充足的補充。 離開鹹田(CP1)後,穿過小路往大灣沙灘,之後通過沙灘後小徑往大浪村接回麥理浩徑,在北潭路橫過馬路後,再沿麥理浩徑第3段,登上牛耳石山,下山至璋上轉往璋上郊遊徑。 天色漸暗,在尖尾峯前小休之後,我們也不敢拖延,再不停留,經過基維爾營,穿過大老山林蔭山徑,直達沙田坳道獅子亭。 看一看手錶,剛好在九小時內順利完成,以初次行山者來說也算不俗吧。 看看時間不早,大家經觀音佛堂,下慈雲山市區解散。 沿著石級向上登上牛耳石山,雖然坡度頗斜,但剛起步,體力充足,雖感喫力,但也可均速上山,不曾休息。

  • 記得跟隨慢隊出發;在這段上山路,初嘗使用一對行山杖,不太習慣,有時會絆腳,慢慢才能掌握「左手右腳、右手左腳」的節奏。
  • 途中,還會見到一條往榕樹澳的支路,繼續沿大路行便可,不久落到百多米高的山坳,建議大家在此處休息補給,因為之後就要上399米高的雞公山。
  • 離開燒烤場轉右,沿行人路行,不久會見到往西貢方向的巴士站,再繼續行前並過馬路,就會到往馬鞍山方向的巴士站,九巴99號往恆安經烏溪沙鐵路站,九巴299X則到沙田市中心。
  • 教練邊行邊提醒,在毅行者行完較輕鬆的頭兩段後,有需要的話在北潭坳的檢查站好好補給,休息一會,之後才開展喫力的第3段。
  • 「TrailwalkerGo 出戰毅行3」訓練計劃共有6堂,除兩堂室內課外,還有4堂山野訓練,首堂是9月中16公里的「針草帽」,連走麥徑第7及8段,由城門水塘行到荃錦坳。
  • 這段沒有太幅度我爬升路段,故可參加者可在這段作出調整。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記得跟隨慢隊出發;在這段上山路,初嘗使用一對行山杖,不太習慣,有時會絆腳,慢慢才能掌握「左手右腳、右手左腳」的節奏。 正當自我感覺良好時,跟在身後的教練Raymond忽然一問:「你有沒有覺得對杖很飄?」記者愣住,之後他表示,要用盡行山杖,最大程度去減輕對腳的負擔,所以雙手每一下都要大力撐行山杖落地,「鋤下去就對了」。

麥徑3段: 西貢市中心

在毅行者官網上的分段困難度,這兩段皆有3星(以3星為最高)。 「TrailwalkerGo 出戰毅行3」訓練計劃共有6堂,除兩堂室內課外,還有4堂山野訓練,首堂是9月中16公里的「針草帽」,連走麥徑第7及8段,由城門水塘行到荃錦坳。 由於行山徑受颱風山竹影響,第二堂山野訓練事隔一個月後,在10月20日上堂,路線是比針草帽更長的麥徑第3及4段。

晨西貢巴士總站集合,9時正起步,山寮、黃竹洋、馬鞍坳、昂平、萬裏長城、大老山、慈雲山、沙田坳獅子亭、慈雲山中心巴士總站散隊。 晨西貢巴士總站旁公園仔集合,9時正搭巴士往北潭坳起步,牛耳石山、嶂上、畫眉山、雷打石、雞冠山、水浪窩、山寮出西貢散隊。 晨西貢巴士總站旁公園仔集合,9時正搭巴士往北潭湧遊客中心起步,西灣亭、吹筒坳、大浪西灣、鹹田灣、大浪坳、赤徑、北潭坳散隊。 1.4億年前超級火山爆發,令西貢呈現世界級地理現象,六角形巖柱、斷層角礫帶、彎曲巖柱、海蝕洞等目不暇給。 萬宜地質步道為香港重點推廣行山路線,介紹牌詳解萬宜水庫形成過程和歷史。

麥徑3段: 城門針山

而經過前兩週的熱身,Vicky和Jack也漸入佳境,健步如飛,尚有餘力。 而初次行山的Dennis,意志堅強,永不言棄,比起許多人來說,已經挺不錯的了。 至於天氣方面,雖不算是行山的好日子,濕度高、無風,溫度大約30度,但大部分時間沒有太陽,也沒下雨,整體還可以。

麥徑3段: 路線圖

途中,還會見到一條往榕樹澳的支路,繼續沿大路行便可,不久落到百多米高的山坳,建議大家在此處休息補給,因為之後就要上399米高的雞公山。 許林士多是麥徑上的重要補給點,提供燒賣、魚蛋、綠豆沙、豆腐花及即食麵,還有飲品,但士多逢星期六日營業,閒日休息。 要體諒的是,士多老闆得一對手,要逐碗麵慢慢煮;如果食麵的話請有點耐性排隊,如果趕時間的話就不如點其他東西。 麥徑3段2025 要前往北潭坳,可以在西貢市中心乘搭九巴94號,但記緊在「北潭坳」站下車,千萬不要在「北潭坳管理站」下車,兩個站有段距離,如果落錯車的話要沿馬路行一段路。 除了巴士,還可以在西貢市中心搭7號往海下的小巴,但要懂得在北潭坳叫「有落」。 如果是假日行山,可以考慮由鑽石山鐵路站搭九巴96R入去。

麥徑3段: HK100 2023 路線攻略 ( [HK100 (103Km)]

總結而言,麥徑第3段不適合入門人士以及體能較差、少運動的朋友。 行至山坳位置,是個分岔口,逆時針數,會有4條路可選,首先最右邊的是往榕樹澳的路,之後是麥理浩徑,再之後是登雷打石山的小路,路口不明顯,最後是往北潭的山路。 如果想中途撤退的話,可走往北潭的路,此路可回北潭路的鯽魚湖。 之後要落海拔百多米,到畫眉山與雷打石山之間的山坳,這段山路很考落山技巧,因為行山徑沖蝕情況嚴重。 經驗豐富之人,可以在石面上左彈右彈,轉眼間就落到去,但如果有點畏高或者信心不足,則要慢慢落。

麥徑3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大帽山風力強勁,必須帶足夠的暖衣物,特別是頸部、頭部、手部等關鍵部位。 麥徑3段 所謂「天梯」,就係指一啲好多樓梯,好險要嘅山路,而且高度要有番咁上下,好似登天一樣。 雖然香港嘅山唔算高,但過千級嘅「天梯」亦有好多,所以大家計劃行山路線前,亦不妨瞭解一下,萬一要行都有心理準備。 由黃竹洋方向的馬路上行,然後在分支右轉,走至黃竹洋村前左拐踏足山徑。

麥徑3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乘的士到馬鞍山村起步,可節省約一小時柏油路上斜。 這條充滿挑戰性的遠足徑位於新界馬鞍山郊野公園,涵蓋麥理浩徑第四段的部分景點,帶你欣賞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 麥徑3段2025 雖然陡峭崎嶇的小徑令旅程難度增加,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記得要在山上拍下企嶺下海的絕美景緻,還有外形彷如金字塔、高536公尺的大金鐘,以及可遠眺西貢市及欣賞西貢海峽島嶼壯麗景色的昂平觀景臺,全都是大受歡迎的打卡景點。 你可以在昂平輕鬆繞道馬鞍山郊遊徑,經大水井前往西貢,在海邊悠閒享受豐富的美食,好好慰勞疲憊的身軀。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麥徑3段: 西貢東洋山

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離開嶂上,續沿麥理浩徑走,初段是平路,之後到分岔口,直行往榕樹澳,而麥徑則轉左上山,有路牌指示往水浪窩方向,向畫眉山進發。 這段上山路不太辛苦,很快就來到山腰開揚處,能夠回望牛耳石山。 如果你覺得起步時體力充足所以快上山的話,有可能令身體未及熱身或適應而「爆偈」,所以建議登牛耳石山要慢慢行,多休息。 麥徑不會途徑牛耳石山山頂,只會繞頂而過,之後由上轉落,坡幅不大,可以讓人回氣。

麥徑3段: 屯門青山

士多外面有片大草地,會有人紮營過夜,亦會有郊遊人士野餐,但要留意,常有牛羣在草地活動,請尊重野生動物。 如果在一年一度的登山節,這片嶂上的草地就會擺滿攤位。

麥理浩徑第四段需要急升馬鞍山,是麥理浩徑難度最高的路段。 但辛苦換來的是精彩的自然風景,包括雄偉的馬鞍山、廣闊的昂平高原及湛藍的西貢海。 繞行大金鐘後,開始漸降,踏足昂平高原,感受廣闊的平原地帶。 這條保存完好的古道依著水牛山及黃牛山的山腰而建,與自然融合,極具韻味。

記者之前從未試過行20公里以上的山路,這次嚴陣以待,首次用上一對行山杖。 初用一對行山杖,會有不習慣,尤其是想拍照或者拿東西不方便,但行石屎馬路時彷彿裝了兩個摩打般,絕對是利多於弊。 上完雞公山,意味住上山的路完成,但不代表之後兩公里的落山路輕鬆,因為要落300米高度至水浪窩。 這段落山路感覺漫長,有時是時大時細的石級,有時是沖蝕嚴重的爛路,要在石頭及樹根滿佈的地面上行,很考驗腿部肌肉及膝蓋,可能會落到腳震。 途中有支路往黃毛應,不要理會,繼續沿麥徑大路行即可。 麥徑3段2025 麥徑第3段一開始就是石級路,不斷上山,大約1.2公里的路,要由140米高的北潭坳上到400米高的位置,接近牛耳石山頂。

一路小心而下,到達企嶺下時,Leo和Winnie已經等了半小時了。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由於城門之後, 會有較大幅度爬升,故建議可安排親友到城門(CP8)支援,及在這站有充足的補充纔出發。 這段首先會經過爬升急速的針山,下山後再依石屎馬路,向草山進發,再下山往鉛礦坳(CP9) 。 由於已到達比賽的較後段,體力已有一定消耗, 加上上升幅度較大,故對參加者有很大考驗。

因團友中有數位初行山者,我未敢離隊,所以這次也不例外,唯有望山興嘆。 麥徑3段2025 稍作休息之後,穿過昂平高原,在茅坪坳會合團友。 多年未走,原來山路改善不少,以前崎嶇的路,許多都鋪平了,也多了人工石級。 但在經過第3段四座山的考驗之後,再走上一段坡度不小的長命斜,不少人都望而生畏。 所以之後陪練,每次都要帶多一些水,以防不時之需。

麥徑3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走過一段丘陵後,復又上走,到達麥理浩徑第四段的終點飛鵝山道。 遊人在此需續走第五段或乘的士離開,又或沿飛鵝山道下走至新清水灣道離開。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麥徑3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這段上雞公山的路頗喫力,也是麥徑第3段中的一大挑戰。 當離開山林,景色變得開揚,就代表快到山頂,行過一段最爛的山路後,就抵達雞公山山頂。 山頂的打卡位置是標明雞公山高度的木牌,上面還畫了個公雞頭。 續沿麥徑走,繞雷打石山腰行,這段路先上後落,全是泥路或石路。 由上轉落之後,會見到雞公山屹立眼前,還會見到一會兒要上山的山徑,見到都覺得辛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