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也提到至今年3月底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為1.33%,較2007年引入相關比率時的2.10%下跌,減幅為37%。 相反,若店主頻繁地於網上作銷售,且網店規模大並視其為生計,則會被視作「業務」。 而納稅人於正職以外,在外兼職「祕撈」如教琴或替學生補習等,這些收入亦須報稅。 強積金扣稅 惟實際上,網店並非利得稅豁免範圍,店主每年須繳納15%應評稅利潤作稅款。
如保費是在容許扣除後方獲退還,納稅人須在保費退還當日之後的3個月內以書面通知稅務局局長。 儘管作出補加評稅有時限,評稅主任仍可根據《稅務條例》第60條對納稅人作出補加評稅。 合資格年金保費是指為簽訂或續訂經保監局核證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而須向保險人繳付的淨款額,但以關乎提供年金款項的淨款額為限。 因此,僱員於公餘時間報讀的消閒課程,如太極班、烹飪班等,不屬於與受僱工作有關的教育課程,又或課程並非由合資格的教育提供者主辦則不獲扣減。 強積金中的強制性供款可作扣稅,但自願性供款則不能享有入息稅的免稅額。 至於「特別自願性供款」是僱員直接向受託人支付的自願性供款,毋須繳付認購費。
強積金扣稅: 年金都有好多種
未來充滿不穩定因素,因此更要積極為未來綢繆,並睇實所有支出! 一起了解一下3大扣稅安排——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合資格延期年金和自願醫保,看看怎樣為未來加添保障,又可以藉著扣稅省減開支。 強積金扣稅 在現行稅制下,僱員的強積金(MPF)強制性供款,可用作打工仔扣稅用途,每年最高扣稅上限為18,000元。
請注意,投遞日期或郵戳日期並不會被視為宏利收訖資料日期,建議預留至少數天作足夠郵遞時間。 她並表示,積金局參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設計得宜的界定供款退休金計劃」所作的建議,與強積金制度的相關設計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強積金制度各主要範疇的設計合宜,以國際標準而言在多個方面也非常出色。 為進一步完善強積金制度,她聯同積金局同事過去一年出席了150場活動,與各界會面交流,傳遞強積金信息及聆聽持份者的意見。 信安強積金計劃800系列的信安長線保證基金(“LTGF”)將於2023年10月26日終止。 強積金扣稅2025 關於LTGF的保證機制,我們將於2023年7月26日至2023年10月25日期間作出一次性特別安排(“一次性安排”)。
強積金扣稅: 稅務
每月收入低於強積金供款最低入息下限7,100元的僱員,當獲發佣金、雙糧或花紅時,該月的收入有機會達到或高於7,100元,那僱員便需將收入5%作強制性供款,而這部分便可以用作扣稅。 由於成員可就TVC自由選擇強積金計劃,故受託人經常推出優惠吸引開戶,但優惠條款各異,成員應就小心比較,並要多留意計劃的基金選擇、往績、收費水平及受託人的服務質素,才作出決定。 如欲設立自動轉帳安排,請填妥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指示 」 及 「直接付款授權書 」並郵寄至「香港九龍觀塘偉業街223–231 號宏利金融中心A座21樓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公積金服務部」。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在年報中表示,這個創新的綜合電子平臺,涵蓋強積金制度所有參與者及集合所有行政功能,備受國際廣泛關注。 局方更獲經合組織及國際退休金監管機構組織邀請,在會議上分享「積金易」平臺項目的發展,使局方更有決心令「積金易」平臺項目成為說好香港故事的成功篇章。 另外,強積金基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為1.33%,較2007年首次引入基金開支比率時的2.1%,減幅為37%。
如有向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捐款,或向政府捐贈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便可申請扣稅。 申請扣除認可捐款的總額須不少於$100,而扣除額亦不可超過「扣減可扣除支出及折舊免稅額後的入息」的35%。 你應該在報稅表– 個人(BIR60)的第4.3部就有關課稅年度申索扣減。 如果你未在報稅表申索扣減,你可以在IR831表格作出申索。 麥嘉軒又表示,積金易這個創新的綜合電子平臺,涵蓋強積金制度所有參與者及集合所有行政功能,備受國際廣泛關注。
強積金扣稅: 強積金扣稅|12大精明報稅攻略|好多打工仔唔識填報稅表!
局方獲經合組織及國際退休金監管機構組織邀請,在會議上分享積金易平臺項目的發展,使積金局更有決心,使積金易平臺項目成為說好香港故事的成功篇章。 積金局及積金易公司已要求承辦商實施補救計劃,最終目標仍然不便,所有強積金計劃將於2025年完成加入積金易平臺,讓平臺全面投入運作。 至於買賣股票投資,雖然納稅人有可能從中獲利,但若是長線投資,則不會被視作收入,毋須交稅。 不過瞭解自己的權益、精明地節稅,則是每個打工仔都應該要學識的,用以減少不必要的稅務負擔。
- 不過,若納稅人有合理解釋和證明,亦可以書面形式申請延期呈交,稅局或會酌情延長申報時間。
- 當僱員終止受僱後,僱主要安排為僱主作出最後一期強積金供款,同時要將僱員離職的事宜通知受託人。
- 稅務季節又再到來,相信不少打工一族都在想有甚麼方法可以得到稅務寬減。
- 此項稅務扣除適用於2022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稅年度(即2022/23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僱員及僱主雙方須向強積金帳戶作出僱員有關入息的5%的供款,就月薪僱員為例子,現時最低是入息水平為港幣$7,100;最高的有關入息水平為港幣$30,000。
- 由於《稅務條例》不容許扣除自僱人士配偶向強積金計劃作出的供款,因此在計算應課利得稅利潤時,這名東主只可獲扣除他自己的強制性供款$18,000。
- 若你是物業業主,並有在今個評稅年度內將購置物業出租並為此辦理貸款,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法報稅,申請扣除在本年度內支付的貸款利息,不過可扣除可扣除的利息款額不得超過每一出租物業的應評稅淨值。
不過要留意,無論你是為多少名親屬購買自願醫保產品,最高稅務扣除額都是$8,000。 課稅年度報稅表已於6月發出,要處理這個綠色炸彈,除要準確填寫入息資料外,更要了解各個扣稅項目及免稅額的細節,盡用各種稅務優惠。 以下是打工仔在報稅時較常用到的10個扣稅項目,大家在申報入息資料時不妨參考。 他的僱主除了成立強積金計劃外,還保留獲豁免的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作為額外保障。 他在某一課稅年度同時參加該兩個計劃共供款$11,000,包括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6,000,認可職業退休計劃自願性供款$5,000。
強積金扣稅: 稅務師錦囊(十之八): 強積金供款可否扣稅?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部分強積金計劃沒有提供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或/特別自願性供款,計劃成員可從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臺」詳情。 舉例來說,若僱員每月收入為1萬元,每月強積金供款就為500元,在填報應課入息或利潤時,可扣除過去一年合共6,000元的強制性供款。 另外,如 果僱員在2012/13課稅年度收入達24萬元以上,其強制性供款就因為最高入息水平上限提升而增加了,因此可扣除的總額亦相應增加了。 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備有全面的基金平臺,提供合共二十九項成分基金及「預設投資策略」,以滿足您獨特的投資需要及喜好。
強積金扣稅: (A) 合資格年金保費
無論全職或兼職,僱員在連續受僱滿60日後,才需要為僱員供強積金。 如僱員是從事建造業及飲食業的臨時僱員,即使只受僱一日,僱主都需要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 從上表可見,三種自願性供款在開戶、供款、轉移、取回等安排都各有不同,特別是稅務優惠方面,只屬TVC獨有。 強積金扣稅2025 為鼓勵你為退休生活作額外儲蓄,TVC帳戶結餘須保存至65歲〈除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外〉纔可提取。 香港新聞網7月30日電 香港積金局今日(30日)發表《 年報》,截至今年3月底,強積金總淨資產值為1.11萬億,當中約77%、8510億元為淨供款,其餘2580億元為淨投資回報。 另外,積金局年內發出34.67萬份付款通知書,成功為9.66萬名僱員討回共1.45億拖欠供款。
強積金扣稅: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扣稅安排
參與強積金計劃的僱員可作額外強積金供款,包括三種途徑:在現有僱主所選的強積金計劃的供款帳戶作自願性供款;參加有提供可扣稅的自願性供款的強積金計劃;或參加有提供特別自願性供款的強積金計劃。 以下為你每月匯報4大積金商的基金長期表現,助你建立最高回報、最穩健的組合。 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於 2021/2022 的報稅表內,填寫預計 2022/23 年的租金開支,以供評稅,上限為 HK$10 萬元。 納稅人收到報稅表後,理應要於發信日期起計一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倘若納稅人沒有合理解釋,而逾期提交報稅表,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以及相當於少徵收稅款的三倍。
強積金扣稅: 自願性供款幾時可取回?
值得一提的是,強積金自願性供款部分,並不包括於稅務扣減之中。 儘管納稅人發現多繳稅項後,可提出申請向稅局追回該款項,惟手續繁複且需時甚久,故在填寫報稅表時定必要睇清睇楚。 為減低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政府鼓勵大家購買醫療保險,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的相關醫療開支提供保障。 然而,購買傳統醫療保險一直有不少弊病,如一般超過70歲的長者難獲承保,而不同保險計劃提供的保障範圍、條款、保費等均十分參差,所以就有「升級版」醫保——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的出現。
強積金扣稅: 攻略 1 強制性供款可扣稅
即僱員為強積金成員,每月作出的供款, 可享有相對的扣除額。 以每月最高供款1,500元計算, 每個財政課稅年度可最高扣除18,000元。 在 課稅年度和隨後的每個課稅年度,扣稅上限為每年$60,000(上限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的合計上限)。 若為自己或合資格親屬購買有關醫保產品,可從「應課稅入息」扣除過去一年所繳交的保費。
強積金扣稅: 計算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時可扣除的項目
例如2019/20課稅年度的總收入是450,000元,但在2019年6至7月的入息少於5,000元,該2個月不用供款,其餘月份每月供款額為1,500元,報稅時他可扣除15,000元。 積金局的年報臚列局方在該年度的主要工作、強積金制度最新發展與策略方向,以及財務報告。 強積金扣稅 根據年報,全數1,090萬個賬戶當中,26.8%即290萬個賬戶的強積金,是根據預設投資策略的規定進行投資,或投資於該策略下的成分基金,總資產894.4億元,佔強積金制度總淨資產值8.1%。 強積金扣稅 另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賬戶有6.8萬個,總供款額85.9億元。
強積金扣稅: 攻略 8 課程須由指定的教育提供者
不過,由於政府旨在鼓勵市民為退休作更多儲蓄,因此與強制性供款一樣,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須保存至65歲纔可以提取(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除外)。 TVC即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是強積金制度下一種的供款方法,在2019/20和隨後的每個課稅年度,打工仔存入的TVC帳戶供款,即可申請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扣稅。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是現行強積金制度下一種可以享有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扣稅優惠的強積金供款。 由於它是為增強退休儲備而設,所以跟強制性供款一樣,帳戶結餘必須保存至65歲退休時或基於強積金法例容許的理由方可提取。 例子:夫婦都需要繳稅並投保了合資延期年金,丈夫及妻子的年金保單保費分別為$70,000及$50,000,只要該兩份保單的年金領取人是丈夫、妻子或者夫婦聯名,二人便可靈活地分配合共$12萬的扣除額。 如丈夫申請扣除自己保費當中的$60,000,妻子則同時申請扣除丈夫的保單中的餘下$10,000及自己的$50,000,但每人仍分別不得申請超過$60,000扣稅額上限。
強積金扣稅: 強積金扣稅上限2023
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則有68,000個,總供款額為85.9億元。 在2022至23年度,積金局也收到3,723宗涉及不同投訴對象的投訴,當中逾千宗屬建造業的投訴,涉飲食業、以及強積金受託人、服務提供者及中介人/職業退休計劃管理人的投訴均逾600宗。 投訴事項則主要涉及僱主拖欠供款、沒有安排僱員參加強積金計劃等。 至於買賣股票投資,雖然納稅人有可能從中獲利,但若是長線投資,則不會視作收入,毋須交稅。 進修開支方面,假如僱員為了取得或維持於受僱工作中所需的資格,而修讀與工作相關的課程,其相關開支亦可獲扣稅。
投保自願醫保或其他保險產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健康和財務安全,而不是為了慳稅。 如有興趣投保,應將不同公司多作比較,詳細瞭解不同醫保產品的內容及保費、投保人的權利和責任,以及保險公司服務等,再按自己需要及負擔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決定投保前亦需要再三確定投保項目是否肯定可以扣稅,否則便會得不償失。
如政府發現僱主無準時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可被檢控;而一經定罪,最高罰款$350,000及監禁3年。 3/ 強積金扣稅2025 行業計劃︰專為飲食業或建造業的臨時僱員(即按日僱用或僱用期少於60日)而設,一般僱員(即非臨時僱員)亦可參加計劃,供款計算與其他一般僱員相同。
延期年金設有累積期,投保人可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滾存,待一段時期後(例如退休後)方領取年金收入,延期年金的收益率和支付金額通常會隨投資的時間長度和金額而有所變化。 強積金扣稅 若果要享受扣稅優惠,就要投保合資格延期年金,連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保單持有人每年可獲高達$60,000的扣稅優惠。 扣稅三寶2023|當投身社會後,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報稅季節。
強積金扣稅: 強積金扣稅重點1. MPF強制性供款扣稅額上限18,000元
即使納稅人清楚報稅方法、年薪幾多要交幾多稅,大家都深知「綠色炸彈」的威力。 如果想要減輕綠色炸彈的傷害,就可以利用「扣稅三寶」——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自願醫保(VHIS)和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 Am730於以下文章便會為大家解說「扣稅三寶」,包括扣稅形式、扣減上限以及計算方法等詳細信息。
強積金扣稅: 自願醫保計劃保費
《2022年稅務(修訂)(關於住宅租金的稅項扣除)條例》在2022年6月30日刊憲成為法例。 此修訂條例落實納稅人繳付的住宅租金可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獲得稅務扣除。 此項稅務扣除適用於2022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稅年度(即2022/23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在計算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時,除各類免稅額外,你亦可申索其他的稅項扣除。 本文解釋稅項扣除的定義、各類可供選擇的稅項扣除,以及須要保留證明文件的期限。
你可從應課稅入息中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部分供款。 本文介紹此兩種供款的可扣除金額,以及僱員和自僱人士在不同情況下可申請的扣除金金額。 每名納稅人可獲容許的扣除額不得超過實際支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和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合計金額;或指明最高扣除額,數額以較低者為準。 2019/20及其後課稅年度的指明最高扣除額(兩項合計)為60,000元。 強積金扣稅 已婚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本人或其同住配偶為年金領取人繳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但必須剔除配偶已申請扣除的同一筆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