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土身土長的林園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要小看林園這個小地方,我們有山、有海、有漁港(還有重汙染石化工業區),所以明明文章多到寫不出來,還是藉由這個機會好好跟大家宣傳一下林園的美食,建議大家可以在週二或週五來林園,週二晚上有一個小夜市、週五則是完整的夜市,會比較熱鬧一些。 桌上賓一樣是連鎖的便當店,他們家的特色是飯跟配菜會分開,很適合我這種喜歡不把湯汁跟白飯在一起的人食用,他們的飯會偏濕、米心偏硬,食材整體看起來到是滿乾淨的,但是常常很愛出一個像是海菜、捲捲黑黑的的配菜(笑)他生意非常好! 上禾輋村2025 上禾輋村 支付可以選擇現金或LINE PAY,整體來說我覺得純茶類還行,因為價格便宜也還算順口,純茶類個人是覺得會回購,他們家也常給很多優惠,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他們。

  • 林園老字號的早餐店了,特色是蛋餅很脆、很脆、非常脆,但就偏油一點點的,不過配上他們自己調配的九層塔蒜蓉醬就不會有這種感覺,搭配起來很開胃又解膩,其他東西也滿多人買的,但就覺得沒有蛋餅特別,缺點是蛋餅滿小份的,連我這種小鳥胃的女生要2~3份才會飽,但大部分的東西都還不錯,滿多林園人喜歡喫的,所以常常要等很久,沒喫過的人可以去嘗試看看。
  • 清代時小竹裏非常繁榮,故分為兩個裏,小竹上裏、小竹下里,現在興濟宮到福德廟的福興街,是商業文化的重心,林園人稱為「林邊街」,所以老一輩的人要到林園街上都稱去「林邊街仔」,現在又稱『舊街』,當時仍沒有「林園」這個名稱。
  • 葉子也是林園有名的老牌店家了,因為他們口味其實不是我的菜啦!
  • 在區長及主任祕書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12]。
  • 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營業時間滿短的,羹類小份NT$50、大份NT$60,肉燥飯小NT$30、大NT$50,整體來說是滿平價的,口味沒有特別厲害,就是中規中矩的一間小店。

葉子滷味以前是蜻蜓好食,賣過炸雞、賣過便當,不過我們都沒有去買過,反而是他變成滷味之後順路買了一次,他們的東西真的便宜! 每個東西都比其他家滷味便宜一些,香菇一朵只要五塊錢覺得超感人~他的滷味是中藥味滿重的,但買了幾次發現他們會煮的有點生(?)建議直接可以叫他們煮久一點,味道跟口感會比較OK! 另外,滷鴨血的部分真的還滿鹹的,不配飯會喫不下去的那種,要點的話要斟酌一下。 林園老字蚵嗲店之一,位置在林園三聖宮對面,這間販賣的品項是滿多,從各種蚵嗲、肉嗲、蝦嗲到柳葉於、茄子、地瓜等等都有,價格是滿便宜,幾乎都是銅板價,不超過NT$30,但是就是會比較小份一點,他們的蚵嗲是偏脆的那種,餡料是滿飽滿的,一口咬下去韭菜跟高麗菜混合的餡料配上薄薄脆脆的麵衣,我自己覺得超好喫! 調味上會偏重,不過我是喫滿重鹹的,所以不太介意;但是他們畢竟是炸物,生意滿好所以也沒有很認真瀝油,喫起來會有點油,搭配他們的古早味醬油膏會解膩一點,推薦要買的人買一杯無糖綠茶來解膩(笑)但是我自己真的是滿愛喫的啦!

上禾輋村: 文化演藝團體

這間是林園的排隊名店之一,大家整天在那邊找菜單,我直接分享給大家,不用謝囉! 這家聯發羊肉爐在林園消防局的對面,真的人超級無敵多,每次飯點去買都會排到生氣的那種,口味我覺得還不錯,但我們自己去其實都是點「海鮮米粉」或是炒飯之類,反而沒有真的很愛喫他的羊肉系列,有機會去喫看看羊肉爐的話再分享給大家。 這間也是老牌的店面,跟上面那開幾十年的古早味麵線羹一樣久,小時候超!

  • 他們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Uber Eats(非店內價)」,平臺外送價貴滿多的,感覺還是直接先電話點餐再去拿就好,記得要先電話點餐纔不會等太久,不過就是連鎖的派克雞排啦!
  • 朋友家的孩子最愛的小火鍋店,內用會有自助的飲料跟冰淇淋,我自己也很愛外帶,菜單可以參考這邊連結,一份平均是 NT$120,湯底還滿好喝的,但就是有點偏鹹,我自己很喜歡外帶回家再加點菜,如果需要湯多一點的話可能就要跟他們加點纔可以多湯,不過我覺得原本的份量就滿多的,我們家是四~五個人喫兩鍋再額外加料或是自己再額外買料,這樣就很夠喫,另外我滿喜歡加點他們的「手工蛋餃」,口感滿特別的,推薦給大家。
  • 臺灣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年)設高雄州,日本官吏認為「林邊」與屏東「林邊」為同名,徵求仕紳協助改名,當地的長老想起了漳州龍溪縣謝王公祖廟的龍溪縣古縣城中心鸛林(現稱下半林)和園中(現稱上半林)兩地,故取「林」、「園」二字命名,以示懷念祖籍。
  • 林園老店之一,從小時候的熱門店到現在…就是…泡得比較淡一點,因為我愛喝茶香重的,後來就不買了。
  • 原本是在大林埔販售的大有臭豆腐,搬到林園後改開在這個算是滿邊緣的地方,但仍一直有自己的忠實客戶,他們的臭豆腐可以自行調整,看你要酥脆一點、小塊一點還是軟一點都可以,算是滿不錯的地方,個人覺得口味還行,不是特別喜歡但想起來還是會去買一下。

這家也是很多人推薦的店,光是照片看起來就很好喫,一樣有內用與外帶,不過我一直沒有時間去喫看看,所以我先記下來,給有興趣的人先去喫看看。 中芸國小門口對面的鹹酥雞攤,這家也超多人喜歡買,開的時間有比較晚一點,我自己喫過,口味普通,但是還滿清爽的,有興趣可以去買看看。 最近才參加「鹹酥雞嘉年華」的親愛的鹹酥雞,位置開在福安藥局旁邊,從開幕以來一直都是我的愛店,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因為比較乾淨、比較不油,還有老闆兒子很可愛(誤),他們店內的東西相較其他間看起來就比較衛生一些,品項不是很多,但是生意超級好,常常要等很久,常客如我還要陪弟弟玩(遠望);若是人太多,建議可以先點去買別的東西再回來拿來,餐點推薦「鹹酥雞」、「雞皮(人氣商品太晚去就沒了)」、「香菇」、「地瓜」。 上禾輋村 一樣是四處都有的小上海香酥雞,有配合「Uber Eats」外送服務,林園的小上海是開在樂林牙醫旁邊的鐵皮屋內,老闆娘非常親切,基本上都是現點現炸的,若是想喫建議可以先致電去預定纔不用等太久;香酥雞份量不算特別多,但因為炸的滿認真,香酥雞又很解饞,我個人是滿喜歡買的,通常會點「香酥雞」、「米血」、「甜不辣」。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近期成交

飲料的茶煮的偏重,我個人愛喝「錫蘭烏瓦紅」,錫蘭紅茶的順口配上一點點的香氣,我滿喜歡的;他們推了很多不一樣的水果配茶的調飲,我喝過滿多款,大部分都是覺得先…不…要…賣茶就好了,不過是我自己實在不愛喝水果系列的飲料拉! 這家店從很久很久以前就在了,我們也是從小喫到大,店內販售甜品、冰品跟鍋燒系列,推薦大家喫「三色布丁」、「牛奶雪花冰」,他們的三色布丁是巧克力口味、雞蛋布丁跟豆花,我自己還滿喜歡的,妥妥的古早味;牛奶雪花冰則是牛奶味滿滿,不會有加水的感覺、冰也非常綿密,夏季的芒果口味也很棒,雖然沒有美美的網美裝潢跟擺盤,但還是很推薦大家來喫喫看。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2025 這家應該是很多林園人的愛店,每到用餐時間都爆炸多人,他們現在也有提供外「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他們的「麻醬麵」是熱門菜單,整體喫起來中規中矩,口味算不錯但我並沒有特別喜歡。

福橘臭臭鍋是我表姊的愛店,從小港的漢民夜市開下來的,他們有加入「熊貓外送FOOD PANDA、Uber Eats(非店內價)」,跟迷辣者比起來他就是沙茶很重的店,店內的鍋物基本上是滿重口味的,因此偏油、偏鹹,價格稍高一點,聽幾位朋友說小港的比較好喫,但我自己是隻有喫過林園的,我覺得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可以喫很鹹不好說),不推薦喫清淡的人。 上禾輋村 林園老牌的古早味麵線糊,是古早味的那種稠麵線羹,整體口味偏甜,只有「麵線羹」這一個品項,只分尺寸大(NT$55)、小(NT$45),之前漲價漲過一波,若是跟我一樣不太愛喫裡面的餡料的人,也可以點純麵線的,會比較便宜一些但是價格我有點忘了,雖然慢慢變貴了,但我自己滿喜歡的他們家的麵線羹的,這種味道現在市區基本都喫不到了。 這家也是開很久的章魚小丸子店,但我自己其實最近第一次購買,我們原本是最喜歡林園夜市裡面那一間,但相較之下於林園夜市的章魚小丸子,這家就不會很油膩,皮非常很脆,會ㄎㄠㄎㄠ的,價格部份是 小的6粒NT$40、中的9粒NT$55、大的12粒NT$70,不是說特別貴,是有比較小顆一點,另外還有咬下去有點中空(如圖)不過不影響我喜歡他的口感,口味很多種可以自己選擇,如果有想喫比較不油膩的可以優先考慮他。 下面還有介紹好幾家,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哪家比較喜歡;任天堂有支援「Uber Eats(非店內價)」,他們就是妥妥的老店、有名,古早味的臭豆腐配古早味的臺式泡菜,外面那層豆皮喫起來沒有到酥、就是QQ的,裡面是鬆軟的,算是喫起來很溫和(?)的臭豆腐,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脆的,對他就比較沒興趣一點,但還是算不錯喫的。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2593865 售盤樓盤詳細資料

付費部分可以現金或LINE PAY,印象中好像也有街口(?)發票部分可用載具。 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不午休的逸竹軒,是滿多人招待朋友滿常會來的店面,不過因為生意超好,建議點餐務必要打電話先去叫,不然在現場要等超久;內用空間滿復古的,但是我覺得環境維持的沒有很好,我自己是比較少在這邊內用,外帶的話推薦粥品,長輩都還滿喜歡的。 葉子也是林園有名的老牌店家了,因為他們口味其實不是我的菜啦! 單純是調味的部分,但是我身邊很多人(長輩)推薦,用餐時段也是人滿為患,他們整體價位是比較便宜的,菜色也非常多,但口味就是比較傳統一點、比較簡單一點的,調味也有比較清淡,特色是環境滿乾淨的,有興趣的也可以去買看看。 這家我真的經過超多次,但是因為他們的燈光沒有很明亮,我一直以為他們沒有開店(微笑)有一天經過才突然發現,天!

據說是林園資深姐姐們的聚會地點,喝過一次飲料還行,餐點就是平凡無奇但是可以接受的那種,不過健康餐盒好像滿好喫(?)滿多人會去那邊聚餐聊天。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2025 從小喫到大的素食蛋包飯,他是在林園國中對面大港生鮮的門口,基本上就是古早味的蛋包飯的味道,除了很便宜、很實惠之外,真的會讓你講不出好喫在哪裡,但是想喫就會一直想去買、一直喫。 池上便當是連鎖的,跟桌上賓風格差不多,味道我覺得大同小異啦!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位置地圖

滿多人會搞錯的,火雞肉飯會撕的比較大塊一點,另外就是肉質會比較Q彈,不過因為店內大部分的餐點都是有淋雞油所以會比較油膩一點,不喜歡喫太油的可能要PASS。 這家是林園比較新開的便當店,應該是連鎖店的樣子,除了外帶也可以內用,另外也有「ubereats外送」,點餐可依照想要喫多少主餐去選擇套餐,在林園算滿特別的,口味部分還不錯,菜色看狀況,有時候去菜色很好、有時候就普通,我自己喫過幾次覺得還行,菜色特別好的那幾天會很開心。 這間燒肉飯就是一般的口味,比較沒有特色,但是家人滿愛喫他們家的「豬腳飯」,整體來說她們的便當算是不錯的,菜的口味很家常,但是喫了不會膩,算是中規中矩的便當店,但菜給的滿少的。 近年來林園的網美景點漸漸曝光,著名的「安樂樓」、「濕地公園 水母湖」已經成為新聞上常見的報導重點,還有最近被列入文化遺產的「四年一科 媽租海巡」也以四年一次的頻率在媒體上曝光,讓早已不是觀光勝地的林園又開啟了一波又一波的觀光潮,因此也有不少朋友到林園遊玩,竟然找不到好喫的!!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筍盤推介

朋朋推薦的「家點炒麵」是林圓滿新的一間炒麵店,比較像是港式公仔麵、中國的福州炒麵那種類型,他們的麵體喫起來比較像細的油麵,口感也比較偏硬一點,然後放了很多的豆芽菜,裡面還有一些蝦子 、魷魚、豬肉,我個人覺得有點油(不過這個餐點本來就是這樣),整體口味不錯、加辣會更好喫,份量來說不是很大、算是精緻型的餐點,一份NT$95不是很便宜,高雄市區最近滿多這個系列的店面,林園倒是第一間,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喫看看。 林園起家的龔記臭豆腐,有配合「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外送服務,龔記臭豆腐店面開在林園國中對面的大港生鮮外,生意非常好、強烈建議電話預訂,他們是走港式的風味、不是很臭的那種臭豆腐,只有販售「豆皮」、「豆包」兩個選擇,在臭豆腐挖一個洞塞進蔥花跟泡菜最好家一點辣,一口咬下去醬油的鹹香加上泡菜微酸的味道配上酥脆的外皮,真的會一喫上癮! 不會太油膩、口感又多層次,很推薦大家來喫看看,另外他們也有販售炸豆包,這個部分就見仁見智,有的人不愛喫,我自己是滿喜歡的,第一次來點可以選擇買綜合的(兩塊豆包+四塊豆腐),不過他們豆腐跟剛開始比起來有微微變小塊的感覺。

上禾輋村: 林園區

後來有一陣子突然覺得味道稍微有些變了,也講不太出那裡面變了,總之就一直都沒有再去喫,他們的特色是料多、口味甜,雖然我自己是長大後就已經不愛喫了,但是他依然是林園的名店,還滿多人非常推薦的。 咕咕雞算是林園一大特色了,每次朋友來都會帶他們來喫,位置在A+1茶飲的旁邊一些,咕咕雞炸物的特點是「胡椒撒到你懷疑人生」,胡椒鹽真的是撒很重,必點「雞排」、「米血」(內行人偷偷推薦打電話可以預訂不沾粉的雞腿,非常多汁但有點油),他們的雞排不像外面的很厚實一片,是薄到有點嚇人、口感也因此有些柴,但是也因此非常脆又很香,很多人愛喫(我自己也是)明明沒有多少肉,但是調味平衡的很好,喫起來就是很順口,讓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人多到爆炸,建議預約點餐再來拿,是一間不知道怎麼說他好喫在哪裡,但是你就是會想喫的神祕店舖。 黑貓滷味是我自己亂叫的,因為第一次買的時候看到一隻小黑貓在地上玩耍,覺得太可愛了~位置在7-ELEVEN 園東門市旁邊轉角,跟隔壁的赤肉羹是一起的,他們的滷味很便宜! 買下來份量很足,口味又不錯,近期晚餐都不喫澱粉的我們超級愛買,辣椒有普通辣椒跟特調,特調超級辣、是東南亞風味,如果要加特調建議可以請他另外加,喫不習慣的話可以改要普通辣椒。 李家火雞肉飯是連鎖的,市區其實滿多的,除了單純火雞肉飯也有販售便當,我自己滿喜歡點他們的滷白菜跟滷蛋;他們的是「火雞肉」並不是「雞絲飯」哦!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筍盤推介

七里香炸雞大概可以說是林園開的最早的一間炸物店,店內販售的東西滿多的,幾乎是可以炸的都有賣,價格便宜、份量還算多,大部分的食物味道都還算不錯,算是滿便宜的炸物專賣店,個人推薦「雞腿」跟「雞皮」,雞腿價格不貴(下次補菜單給大家)也還算大隻,外皮炸的很酥,不過也因此有點偏乾,整體來說口感還是不錯的;雞皮很脆、很大片,一份就滿多的,有點喫洋芋片的感覺,推薦給喜歡這種口感的人。 其實我也是到很後來才發現原來微笑檸檬雞排也是連鎖的,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Uber Eats(非店內價)」,個人推薦「蔥燒雞排」味道跟外面店鋪的雞排比較不一樣,真的帶了蔥燒的味道,喫起來非常多汁,但偶爾會有喫到一點點感覺是麵衣的半生熟的口感,不過不影響我想時想喫的心情,雖然雞排不切真的滿燙的;另外,我也滿推薦店內的「薯條」跟「豬肉丁」,薯條梅粉加爆。 地瓜球隔壁的紅豆餅,各種口味都是NT$10,麵皮是比較紮實的,喫起來有點偏向石頭餅的感覺了;內餡給的滿飽滿的,整體喫起來會有一點快噎到的感覺,但配飲料很OK,喫起來會有點飽,我朋友是覺得還不錯,個人沒有特別喜歡,分享給大家。 林園少數的素食餐廳之一,他們也是開好一段時間了,最近從王公路的鐵皮屋搬到附近的原本日星文具店的位置,生意一直都很好,價格雖然偏貴一點,但是環境乾淨、有內用又有冷氣,我個人是滿推薦喫素食的人可以來這邊聚餐,現在防疫期間不提供內用也改了外帶菜單(素鼎軒菜單如上圖);個人很喜歡他們的炒飯系列,最喜歡「酪鬆炒飯」,喫的出是素食材料的味道,但是不會讓愛喫肉的你覺得自己在喫素食那麼空虛,雖然是有點油,但是我覺得超香、整體喫起來味道也很好,喫一次就愛上。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位置地圖

日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名字,認為「林園」的日文發音與「林邊」相近,且意境很好,一如隱士,因此依議定名為「林園」,設「林園莊」。 上禾輋村2025 上禾輋村2025 上禾輋村2025 林園區(臺灣話:Lîm-hn̂g-khu),舊稱「林仔邊」,日治時期改稱「林園」,前身「林園鄉」,位於臺灣高雄市最南端,高屏溪的出海口,北毗大寮區,西倚鳳山丘陵接小港區,東隔高屏溪鄰屏東縣新園鄉,西南濱臺灣海峽與屏東縣琉球鄉(小琉球)遙遙相望。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頂港自助餐是我們家也滿愛的一間自助餐,非常古早味,想喫清粥小菜的時候我們都去這邊買,所以裡面的菜都是老人家會比較喜歡的那種,年輕人愛的糖醋排骨之類的他們就會比較少一點,用餐時段很多附近的老人家會去用餐,收費便宜、東西大碗,真的是鄉下人實在的自助餐好夥伴,特別推薦「蒸蛋」。 這是最近纔在林園開幕的臭豆腐店,大份NT$80、小份NT$60,因為在小港早就喫過了,所以來林園之後一直都沒有實際去喫過,不過小港區的算是還不錯,炸的很酥脆,但也可以說是炸有點太過,口感上會有點難咬斷的感覺,泡菜是臺式的、味道滿淺的,胡椒灑爆但我覺得還算不錯喫。 昌平炸雞其實也是連鎖的,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Uber Eats(非店內價)」,其實我自己是比較愛點「雞腿」,其他都還好,但林園的昌平炸雞的老闆與老闆娘必須說是認真的年輕人,他們生意再好也都炸的不馬乎、按部就班的炸,確認每個出去的東西都是沒有瑕疵的,也因此若是去現場等候的人都會被他們「規勸(笑)」可以先打電話去叫纔不用在現場等太久,昌平的炸雞喫起來就是多汁、外酥內嫩,但是很燙。 上禾輋村 這間排骨酥我們也是從小喫到大,目前看起來是已經接手讓二代經營了,他們的排骨酥是很適合拿去煮「冬瓜排骨」的那種,小時候媽媽很愛煮,我都會趁他不注意偷喫還沒下鍋的排骨(笑)不是很確定他的營業時間,通常我去買菜市場的麵線糊的時候會順便買,他們是秤重的,依照你想要的價格去秤,可以先跟他說他秤給你看,覺得太多或太少再調整,口味上比較偏重口味,也是稍微有點油,他們的口味是胡椒偏重、適合放進湯裡,我個人非常喜歡。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上禾輋

朋友家的孩子最愛的小火鍋店,內用會有自助的飲料跟冰淇淋,我自己也很愛外帶,菜單可以參考這邊連結,一份平均是 NT$120,湯底還滿好喝的,但就是有點偏鹹,我自己很喜歡外帶回家再加點菜,如果需要湯多一點的話可能就要跟他們加點纔可以多湯,不過我覺得原本的份量就滿多的,我們家是四~五個人喫兩鍋再額外加料或是自己再額外買料,這樣就很夠喫,另外我滿喜歡加點他們的「手工蛋餃」,口感滿特別的,推薦給大家。 林園老字號的早餐店了,特色是蛋餅很脆、很脆、非常脆,但就偏油一點點的,不過配上他們自己調配的九層塔蒜蓉醬就不會有這種感覺,搭配起來很開胃又解膩,其他東西也滿多人買的,但就覺得沒有蛋餅特別,缺點是蛋餅滿小份的,連我這種小鳥胃的女生要2~3份才會飽,但大部分的東西都還不錯,滿多林園人喜歡喫的,所以常常要等很久,沒喫過的人可以去嘗試看看。 林園老字蚵嗲店之一,位置在王公廟斜對面,據說從我媽媽年輕的時候就在賣了,他們販售的品項就相對比較簡單了,基本上只有蚵嗲、肉嗲、地瓜、蘿蔔糕、年糕、薯條這些,比起上面那間應該會更便宜一些,我那天買了地瓜、年糕、蘿蔔糕各一,加上三個肉嗲,一共才 NT$90,但是口感上這間比較清淡一點,他的蚵嗲裡面就沒有像上面那間有辛香料,就單純是各種蔬菜,喫起來外面脆脆的,但是裡面就是軟軟的,我個人沒有特別喜歡,但我覺得老一輩可能會比較喜歡這個口味。

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營業時間滿短的,羹類小份NT$50、大份NT$60,肉燥飯小NT$30、大NT$50,整體來說是滿平價的,口味沒有特別厲害,就是中規中矩的一間小店。 本店在萬丹的阿國臭豆腐,跟上面的阿姨沒有關係,他們固定會派員開小貨車出來巡邏(X)順便賣臭豆腐,繞一圈然後定點在某些地方,比較確定是中芸是末站,詳細可能要去詢問一下再補上來,如果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直接衝去屏東萬丹喫看看,他們家的臭豆腐就是很~臭~很~酥~很~脆~大概是這樣。 ❚  林園夜市喫什麼 上禾輋村2025 —— 林園夜市每週二、週五都會營業,不管是週二還是週五都是在同一個地方,週二的時候攤販會很少,但還是有不少好喫的可以喫;週五就是正常夜市的樣子,攤販還滿多的,我通常是買完食物就走了,所以不會注意裡面有賣什麼,請參考林園夜市美食篇介紹。

然後我們就進去買了,裡面的位置滿多的,其實應該也很適合內用,店內主要餐點比較日式一點,從丼飯、咖哩飯、烏龍麵、鍋燒都有,價格都在百元內,我們是買了咖哩蛋包飯,分量其實還不錯,一個男生可以喫飽的份量,突然找不到照片,如果後續有找到再補給大家,我覺得口味很不錯,咖哩很濃鬱、飯煮的軟硬適中,蛋也很滑順,完全沒有馬虎,是我會想要回購的店家。 他們支援「熊貓外送Foodpand(非店內價)、Uber Eats(非店內價)」,平臺外送價貴滿多的,感覺還是直接先電話點餐再去拿就好,記得要先電話點餐纔不會等太久,不過就是連鎖的派克雞排啦! 上禾輋村2025 上禾輋村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最近一塊雞排漲價變成了NT$80,但我還是滿愛他的無骨雞塊。 林園少數非連鎖的飲料店之一,感覺是打算以這家起家變連鎖(?)就是一般連鎖飲料店的品質啦!

上禾輋村: 林園海洋濕地公園

❚ 臭豆腐專區 —— 說明一下為什麼臭豆腐有自己一區,因! 林園真的超多臭豆腐店,而且味道完全不一樣,歡迎大家來一趟林園臭豆腐之旅,我自己也覺得超神祕。 林園老店之一,從小時候的熱門店到現在…就是…泡得比較淡一點,因為我愛喝茶香重的,後來就不買了。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位置地圖

跟樓上的山東其實我不知道有沒有特殊關聯,不過這間最多人推薦的餐點是「大滷麵」,我只喫過他家的水餃(笑)下次想到再去喫看看,有喫到再跟大家分享。 一不小心就售完,但是因為我也很久沒喫了,已經完全忘記好不好喫之類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喫看看,應該是不會太失望的。 上禾輋村 很多人推薦過他們家的「雞腿飯」、「雞排飯」,不過我自己是還沒去買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看看,推薦的人真的很多。

林園少數比較新開、但又開的下去的店面,因為林園人真的是滿挑食物的,說真的稍微不OK的口味很快就會被淘汰掉了,這間我們主要都是喫鱔魚意麵而已,他們在炒的時候都會香到不行,讓人加有衝動想買加點的感覺(笑)我自己覺得口味上真的有點偏向臺南口味,就偏甜一點,羹給的比較多,我自己覺得口味偏重、有一點點油,但整體來說還不錯,沒喫過的人可以去挑戰看看,想加辣或是分開放也可以跟老闆說。 這家也是從小喫到大的林園在地的燒肉飯老店,個人最推薦的是「烤雞腿飯 $80」,「燒肉飯 $70」也很好喫,但是燒肉便當的超少塊,配菜的份量也不大、每天重複性滿高的,整體下來會覺得很貴,味道上他們整體口味偏甜、調味比較重,但是因為我本身喫滿重鹹所以我是滿愛的,身邊的人也是都覺得不錯,一樣推薦給大家。 原本是在大林埔販售的大有臭豆腐,搬到林園後改開在這個算是滿邊緣的地方,但仍一直有自己的忠實客戶,他們的臭豆腐可以自行調整,看你要酥脆一點、小塊一點還是軟一點都可以,算是滿不錯的地方,個人覺得口味還行,不是特別喜歡但想起來還是會去買一下。 因為滿多住林園的朋友沒有喝過這一間,大家都以為熟成紅茶是他們的特色,但其實熟成紅茶比較酸澀一點,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可! 到底是要熟成一天才會好喝,才叫這個名字嗎(?)但是還是必須跟大家說,他們要喝「麗春紅茶」啊!! 不看在春麗的份上,也得點一下來喝喝看,麗春紅茶是果香很重的紅茶,味道偏濃厚,我個人超級愛!!

幫媽媽買過一次,據她的說法是比廟口的更多肉(我點綜合),醬汁的部分也比廟口的多幾個味道,算是喫起來比較豐富。 上禾輋村 鳳鼻頭遺址,正式文化資產名稱為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位於現今臺灣高雄市林園區中門裏的史前遺址,遺址坐落在中坑門聚落北側的臺地上,地處鳳山丘陵南端,面積達9.7公頃[1]。 文化內涵約在距今5,200年到2,000年前,文化層包含有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及鳳鼻頭文化[2][3][4],表現了臺灣西南部的史前發展樣態。

上禾輋村: 林園海洋濕地公園

林園國小前面這間紅豆餅是超級老店了,從小喫到大,口味很古早味,皮薄、餡厚,麵皮也很香,但是聽說現在一顆漲到NT$12了,我最喜歡喫奶油口味。 九份麻辣火鍋以前叫如意,原本是單點火鍋,後來改名叫九份也是單點,最後變成喫到飽,從他變喫到飽後我就沒有再去喫過了,但是他其實就是普通的火鍋店,喫到飽的話林園大概只有這一家。 ※他們跟另外一家很有名的口味一模一樣,都市傳說說他們是有親緣關係的,不過另外一家已經收起來了,現在也是隻剩這一家可以喫。

上禾輋村: 上禾輋村 上禾輋

清代時小竹裏非常繁榮,故分為兩個裏,小竹上裏、小竹下里,現在興濟宮到福德廟的福興街,是商業文化的重心,林園人稱為「林邊街」,所以老一輩的人要到林園街上都稱去「林邊街仔」,現在又稱『舊街』,當時仍沒有「林園」這個名稱。 林園區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林園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高雄市政府。 在區長及主任祕書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12]。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林園區戶數約2.7萬戶,人口約6.8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頂厝裏與西汕裏,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5,329人與801人[9]。 臺灣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年)設高雄州,日本官吏認為「林邊」與屏東「林邊」為同名,徵求仕紳協助改名,當地的長老想起了漳州龍溪縣謝王公祖廟的龍溪縣古縣城中心鸛林(現稱下半林)和園中(現稱上半林)兩地,故取「林」、「園」二字命名,以示懷念祖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