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西(英語:Kowloon West)泛指九龍半島西面的地區,但不是定義嚴謹的地區名稱。 不少政府或志願機構都以「九龍西」或「西九龍」作為地區劃分,但定義不盡相同,例如香港聖公會的西九龍教區和香港警務處的西九龍總區的範圍就很可能不同。 傳統九龍的東、西是以「火車路」(九廣鐵路英段九龍段,今港鐵東鐵綫)為界,故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及九龍塘等地)其實原本屬於九龍東,但為使九龍東、西兩個選區人口、議席數目相近,故現時「九龍西」除了包括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還包括九龍城區。 九龍(英語: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
今次展覽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藝術盛事基金」2023年資助的項目之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首間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作舉辦展覽的香港文化機構,是次展覽亦是香港首次展出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珍貴館藏。 九龍東九龍西2025 展覽繼今年於上海博物館及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成功舉辦後,香港將是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亞洲巡迴展覽的第三站。 昨日(19日)凌晨時分,九龍塘建新中心發生縱火案,警方西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接手調查案件後,於同日晚上約11時,在九龍城拘捕一名25歲本地女子,她涉嫌刑事毀壞、普通襲擊及縱火,正被扣留調查。 香港大學圖書館及體育設施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區法定古蹟
校舍採用環保設計,融入多種環保元素,包括高層空中花園、中庭設計、天然光照明、電力開關感應器及環保建築物料。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臺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瞭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2001年時,九龍的人口總數有2,023,979人,佔全港30.2%。
- 雖然新界北的北區和元朗區皆有廣袤的平原,但由於大部分土地保留作鄉郊用途和原居民的村地,故市中心一帶雖然人口稠密,但全區整體人口密度仍然偏低。
- 九龍中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選區編號LC5,範圍為九龍中部,包括整個九龍城區和大部份黃大仙區(黃大仙、鑽石山、新蒲崗、橫頭磡、樂富、竹園邨、慈雲山範圍)[1]。
- 由晉朝至明朝期間,今天的九龍之地曾屬寶安縣、東官郡、廣州府等行政區管轄。
-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 傳統九龍的東、西是以「火車路」(九廣鐵路英段九龍段,今港鐵東鐵綫)為界,故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及九龍塘等地)其實原本屬於九龍東,但為使九龍東、西兩個選區人口、議席數目相近,故現時「九龍西」除了包括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還包括九龍城區。
早前巴士公司發內部通告,表示警員巡邏範圍包括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青山道和元洲街,告之車長在駕駛巴士時,如途經該道路及遇到軍裝警員示意登車進行巡邏時,要按警員指示,配合警員的巡邏。 警方為防止罪案發生,自今日(15日)起會派出軍裝警員不定時於西九龍區域的公共巴士巡邏。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本網站的所有資料均由有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和更新。 第七屆立法會議員數目由70人增至90人,通過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功能界別選舉和地方選區選舉分別產生40名、30名和20名立法會議員。 《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上週四獲立法會通過,並於昨日刊憲;立法會換屆選舉地方選區分界也於同日落實。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西分校
2011年,將軍澳市中心天晉旁的酒店項目命名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及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它們均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不過以九龍東命名。 在香港主權移交前選區尚未合併之時,和區議會分區界線有所不同,如港島中選區,包括整個灣仔區及部分東區範圍,各選區人口不等,登記選民人數亦大約在10萬-14萬之間,詳情可參看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九龍東九龍西 以下是1963年市區及80年代新界的法定分區,法定分區或因應地區發展而變動,但亦會印在香港年報內的地圖上。 [20]60年代香港市區便有了法定分區,但新界到80年代才確定法定分區。 根據經修訂的《立法會條例》,全港分為十個地方選區,分別為香港島東、香港島西、九龍東、九龍西、九龍中、新界東南、新界北、新界西北、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北,每個選區選出兩名議員,合共20席。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昂船洲填海區位處原屬深水埗區的海域,而昂船洲本島亦屬於深水埗區,但有別於西九龍其他填海地區,貨櫃碼頭範圍被劃入新界葵青區,令有關範圍進一步向南擴張。 九龍東九龍西 香港最早的民選議會市政局及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區域市政局則按香港四大區域——香港島、九龍及新界、離島——劃分。 一些按港鐵站名而成的通俗分區名稱,如天后、炮臺山、彩虹、太子、佐敦等,沒有經過立法而成,只維持口頭上的稱呼,不能在正式文件上使用。 九龍東九龍西2025 日常應用的地址都是以法定分區來制定,如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法定地址是銅鑼灣興發街1號,而非按18區劃分和選區劃分寫成「東區維園選區興發街1號」;政府部門執法亦會參考區議會分區,或自訂分區辦法。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東
市區的士可前往香港各區(東湧道及南大嶼山的道路除外)。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九龍東九龍西2025 以下市區的士車費是按照大約車程距離所作出的概略估計,只供參考。 有關估計車費已包括指定收費隧道及道路的附加費,但不包括的士其他附加車費,例如行李費。
地區行政計劃開始,政府部門沒有以特定分區為文件分類,主要以區議會祕書處把文件先分類,再依法定分區(1963年開始的城市或鄉村分區)來區別,就全港層面,則以香港、九龍、新界,再依法定分區來劃分。 香港日佔時期行政區劃由日本香港佔領地政府的民治部於1942年4月建立,並且將香港島分成12區,九龍連同新九龍分成6區,每區設立一個區役所管理該區事務,被視為日後發展分區管治的基礎。 1943年7月6日,大嶼山、長洲、坪洲等偏遠島嶼,由新界改劃至香港島。 同月20日,荃灣區及西貢區由新界改由九龍管轄,同時亦將九龍區份增加至10區,並將1942年未分區的新界分成7區管轄。 1963年香港政府將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中選區
至明朝,寶安縣改名爲新安縣,並屬之管轄,直至清朝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九龍(不包括新九龍)才屬於英屬香港。 九龍東九龍西 另相傳中國宋朝末年,1276年6月14日即位的皇帝宋端宗趙昰被元朝軍隊相逼南逃避難,流亡逃至官富場,即今日的九龍城一帶,後人在海岸旁的一塊大石刻上「宋王臺」三個字以作紀念,即現存宋王臺花園。 九龍東九龍西2025 區議會各區界線在近三十年沒有大型變動,各分區人口不均情況嚴重,人口最多的為沙田區,2021年人口為69.2萬,人口最少的為灣仔離島區,2011年人口為16.7萬。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西
1904年,彌敦爵士出任香港總督,他大力拓展九龍半島,如擴闊主要大道,包括後來因他而更名的彌敦道,當時九龍半島的人流仍然稀少,被不少人指為蠢事,但時間證明瞭並非如是,現時彌敦道一帶是九龍區最人煙稠密的地區。 [4]1905年9月,香港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的計劃,到1910年正式通車。 預計西九龍發展區道路網絡於2031年不足應付交通需求,多個燈號控制交界處將會達至容車量極限,甚至超出交通負荷,以至出現車龍。 九龍東九龍西 2014年,運輸及房屋局擬向立法會申請約8億1千萬港元撥款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區的第一期道路改善工程,若果項目獲得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支持,上述部門將於5月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提交建議,及於6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預計於7月展開建造工程。
九龍東九龍西: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時期
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三面環海,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 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九龍半島」在中國古籍包括九龍連同新界的地方[2],但今日一般指九龍在界限街以南的半島部分。 1968年5月,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香港及九龍(包括新九龍)劃成10區,每區設立民政處及民政主任。 其中香港島被分為西區、中區、灣仔及東區四區,九龍則分為旺角、油麻地、九龍城、觀塘、黃大仙和深水埗六區。 1982年隨着落實地區行政計劃,首屆區議會選舉舉行,行政區劃根據區議會分區所劃定,港九市區的民政處及新界的理民府於同年10月1日廢除,統一稱為「政務處」[15]。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東選區 (1998年至2020年)
根據1900年2月時任輔政司駱克向總督提交的報告顯示,當時新界劃分為8個約(Districts)及48個鄉(Sub-districts)。 [3]1906年新界理民府成立,分為北約及南約兩區管轄新界。 [4]其中北約理民府管理大埔(包括沙田)、上粉沙打(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即北區前身)、西貢、元朗和青山(即屯門前身)等地;而南約理民府則管理新九龍、荃灣(包括葵涌、青衣和馬灣)和離島部分。 九龍東或東九龍指香港九龍東面之概括地區,不是定義嚴謹的地區名稱;很多香港政府部門以「九龍東」作為地區劃分,但是定義不盡相同。 工聯會今日(19日)舉行九龍東花車巡遊啟動禮,多位今屆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包括出選觀塘東南的簡銘東、出選觀塘西的李嘉恆、出選黃大仙西的李忠澤都有出席。 至於原訂出席、出選黃大仙東的譚美普,則因要參與選舉論壇而未能參與。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塘建新中心遭擲汽油彈案 西九反黑拘25歲女子
在二次大戰前,九龍半島的東、西習慣以「火車路」(即九廣鐵路英段,今東鐵綫)為界。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東九龍西 例如穿過土瓜灣一帶的高架公路就稱為東九龍走廊、早期港府擬建穿過該區的地下鐵路就稱為東九龍綫(這條鐵路便是今天興建中沙田至中環綫的前身);此外香港聖公會亦有「東九龍教區」,範圍與此舊定義相近。 現時某些政府部門將九龍城區也列為九龍東,也有不少部門(例如警區)將九龍城區列為九龍西,但將新界西貢將軍澳新市鎮包括在「東九龍總區」;還有不少部門如醫管局、消防處也會將新界西貢將軍澳新市鎮包括在「九龍東」分區。 但為使九龍東、西兩個選區議席數目相近,現時「九龍東」範圍只包括黃大仙區及觀塘區,而地理位置位於九龍東的啟德因為屬於九龍城區而列為九龍西選區。
九龍東九龍西: 香港行政區劃
傳統上九龍嘅東同西用「火車路」(九廣鐵路英段,家下港鐵東鐵綫)為界,所以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等地)喺好多人心目中其實都係屬於九龍東。 九龍西亦都泛指香港九龍半島西面嘅地區,但唔係一個有嚴格定義嘅地區名(有嚴格定義嘅只係九龍,唔係九龍西)。 好似香港聖公會嘅「西九龍教區」同香港警務處嘅西九龍總區嘅範圍就好可能唔同。 九龍東(英文:Kowloon 九龍東九龍西2025 East)係指香港九龍東部嘅地區,一般嚟講範圍包括黃大仙區及觀塘區。 傳統上九龍嘅東、西係用「火車路」(即九廣鐵路英段,家下東鐵綫)為界,所以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等地)喺好多人心目中其實都係屬於九龍東;早期香港地鐵打算起穿過嗰區嘅鐵路就叫做東九龍綫。 有啲政府部門將九龍城區都當係九龍東,但亦有唔少政府部門(好似香港警務處嘅警區)將九龍城區當係九龍西。
九龍東九龍西: 九龍塘建新中心遭擲汽油彈案 探員翻查CCTV追緝2黑衣男
項目包括興建多條高架單線行車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及附近路段,以應付西九龍填海區區區內各項發展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總站及港鐵柯士甸站上蓋物業等等所帶來的交通需求,有關工程於2018年9月底竣工。 九龍東九龍西2025 奧運站一帶填海區土地包括大角咀西及旺角西,東北界線介乎聚魚道至中匯街及埃華街至櫻桃街的一段深旺道,以及介乎中匯街至埃華街的旺堤街。 港灣豪庭及樂羣街公園雖然於填海後才發展,卻位處舊大角咀的邊陲地帶,並非位於填海地上,當中前者於填海前為油麻地小輪大角咀船廠、職工宿舍及油麻地工業大廈。
九龍東九龍西: 深水埗西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繼而市區城區規劃及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1]。 九龍東九龍西 在2000年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東九龍好多時都有同樣意思,好似係香港聖公會嘅東九龍教區。
因應香港主權移交,原海軍總部的南面成為駐港解放軍的海軍基地,北面則開闢為8號貨櫃碼頭。 另外已通車的八號幹線亦包括昂船洲段,其中昂船洲大橋連接着青衣和西九龍,方便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及新界西北。 民政事務專員是各區民政事務處主管,是特區政府在地區的代表,由首長級薪級第2點的公務員擔任,負責統籌各政府部門在地區的工作並擔任該區的地區管理委員會。 隨着人口逐步由港九市區遷移到新界新市鎮,屬港九市區內的油尖區和旺角區的人口也逐步減少,為資源能更有效地運用,該兩區於1994年合併成為油尖旺區,十九區又變回十八區。 1980年代,大量的人口遷入荃灣新市鎮,荃灣區的人口開始出現飽和,已經超出了一個區議會的承受能力[註 6],需要兩個區議會來應付荃灣新市鎮的龐大人口。 故此,港府於1985年4月1日,將葵青區從荃灣區分拆出來,成為第十九區,初名為「葵涌及青衣區」,1988年4月1日改稱「葵青區」。
九龍東九龍西: 填海計劃範圍
工聯會榮譽會長黃國健、工聯會副會長謝愛紅及陳鄧源、工聯會會務顧問陳婉嫻等人也有出席,為黨友拉票,呼籲選民在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踴躍投票。 警方擴大軍裝警員日常巡邏範圍至公共巴士,先在西九龍區域試行,範圍包括途經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青山道及元州街的路線,防止罪案發生。 有關分界圖下週四起也會存放於各區民政諮詢中心、選舉事務處、公共屋邨辦事處、主要及分區公共圖書館,以供參閱。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準停車等候。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九龍東九龍西: 西九故宮館展出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 包括梵高名作 11.22開幕
1947年,新界北約理民府拆分為元朗理民府及大埔理民府,前者管轄元朗和青山,大埔、沙田、上粉沙打和西貢則由大埔理民府管轄。 1950年代中期,新界首個新市鎮荃灣開始發展,因此荃灣理民府於1957年從南約理民府分拆出來。 九龍東九龍西2025 1970年代,沙田及屯門新市鎮開始花大錢,因此在1974年,沙田理民府從大埔理民府分拆,以及屯門理民府從元朗理民府分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是今日的主持,他呼籲支持者踴躍投票支持工聯會候選人,又認為今次區議會是為了社區、地區建設、良政善治,需要大家的神聖一票。
而立法會、兩個市政局及十八區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九龍西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撤銷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整個九龍半島和新九龍西部以及地理上處於九龍東的啟德[2],即包括九龍城區、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九龍西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選區編號LC4,範圍為九龍西部,包括油尖旺區和深水埗區。 九龍中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選區編號LC5,範圍為九龍中部,包括整個九龍城區和大部份黃大仙區(黃大仙、鑽石山、新蒲崗、橫頭磡、樂富、竹園邨、慈雲山範圍)[1]。 《啟德發展計劃》[16]是基於香港國際機場由九龍城搬遷至大嶼山赤鱲角後,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舊址進行的大型市區發展計劃,包括興建啟德體育園區、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 首階段項目將會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九龍東九龍西: 人口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中九龍幹線是6號幹線的一部份,貫通油麻地、京士柏、十二號山、採石山、馬頭圍、馬頭角、啟德至九龍灣,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全長4.7公里,包括長3.9公里的隧道路道,預計於2026年竣工。 而現西九龍內則有一處同名文娛藝術區,名為西九文化區(英語: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簡稱:WKCD),位於西九龍南部臨海海頂端位置。 九龍東九龍西2025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欣然宣佈,將於11月22日隆重呈獻的特別展覽──「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52件世界藝術經典名作已運抵香港。 九龍東九龍西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英國國家美術館團隊,已為此批珍貴藝術傑作進行狀況檢查及安裝,並一同見證多件具代表性的經典鉅作亮相。 黃國健說,工聯會在九龍東服務多時,希望可以將服務延續下去,做到一代傳一代。
九龍東唔係一個有嚴格定義嘅地區名稱(有嚴格定義嘅只係九龍,唔係九龍東);好多政府機構都用九龍東嚟劃分地區,但定義未必一樣。 1982年地方行政計劃完全實施,設立香港區議會,整個香港劃分為18個區域。 分區大致與現時相近,當時葵青區仍然是荃灣區的一部分,而現時的油尖旺區則劃為旺角區和油麻地區兩個區,當時旺角區是最小的分區。
奧運站位於大角咀西的土地上,原址是前大角咀碼頭及其附近海面,而旺角西的原址為油麻地避風塘一部分,以渡船街為界。 該等土地興建了多個大型屋苑,包括大角咀西的維港灣、凱帆軒、浪澄灣、瓏璽、一號銀海和君滙港,以及旺角西的富榮花園、海富苑、柏景灣和帝柏海灣等。 由於奧運站鄰近旺角中心地區,又因為東湧綫的交通便利,滙豐中心、中銀中心及奧海城商場相繼落成,使奧運站地區成為西九龍的主要商住地區。 2021年香港十八區的人口密度,以觀塘區最高,每平方公里有59,704居民。 而深水埗區的人口密度在1997年之前是最高的,但由於西九龍大量填海,增加深水埗區的面積,使人口比例大大降低。 雖然新界北的北區和元朗區皆有廣袤的平原,但由於大部分土地保留作鄉郊用途和原居民的村地,故市中心一帶雖然人口稠密,但全區整體人口密度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