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經青沙公路往來長沙灣、深水埗及旺角的巴士服務,於2013年8月19日投入服務;2018年12月30日提升為全日服務並延長至奧運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經青沙公路單嚮往大角咀、旺角、油麻地及佐敦的巴士服務,於2010年12月13日投入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聯和墟往來軍地、孔嶺及坪輋路一帶地區的巴士服務。 於1973年7月16日重組路線編號改稱79;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時更改名稱為79K。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3A的晨早輔助路線,提供來往清河邨、嘉福邨、華明邨、雍盛苑、欣盛苑的巴士服務。 於2010年8月26日起投入服務,祇於星期一至五早上提供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往來九龍塘、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的特快巴士服務。 此站鄰近港鐵上水站,過境巴士文錦渡快線及沙頭角快線的香港總站亦設於此,其營辦商將此站名為「上水廣場」(Landmark North)。
上水巴士: 途經
上水轉車站(英語:Sheung 上水巴士2025 Shui Interchange)是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的區域性大型巴士總站及轉車站。 現時有12條巴士路線以此處為總站,有29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另外亦有12條小巴路線。 上水轉車站有3間專營巴士公司提供服務,是北區最多的,是全港唯一「五口通關」總站。 (鐵路:羅湖站、落馬洲站;跨境巴士:文錦渡、沙頭角、皇崗)。 上水巴士 過去多年來,70X線是唯一全日連貫上水、粉嶺、黃大仙和觀塘的巴士路線,肩負整個北區往返東九龍的客流,客源甚廣。 可是其「一線走天涯」繞經大窩西支路、獅子山隧道的迂迴定線導致行車相當緩慢,單在北區已耗時近40分鐘方駛入快速公路,總車程過百分鐘,廣為上水、粉嶺來往觀塘之乘客詬病。
-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 搭乘方式如同搭地鐵、公車,用晶片感應信用卡(contactless)、牡蠣卡(Oyster)就可以搭乘,這篇文章我會分享怎麼搭水上巴士?
- 搭水上巴士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倫敦風景,我覺得最好的搭船時間是太陽下山前1-2小時,這時間太陽比較柔和而且周邊的水岸會被太陽曬成橘紅色,景色超漂亮!
-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 政府亦要求電動可移動工具最高時速只能達到25公里,並需設有有效的剎車或停車系統等,至於行駛道路,電動單車只能在單車徑上行駛。
- 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九巴沒有把70X線改行大老山隧道以作提速;反觀服務大埔區的74X、75X線即時改經該隧道直達九龍東,做法飽受北區居民批評。
由1980年代下旬至1990年代期間,石湖墟周邊一帶興建了不少屋邨及屋苑。 上水(Sheung Shui),位於新界北區,狹義指掃管埔路以西、梧桐河以東及以南一帶,乃「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是香港最北面的市鎮;廣義則包括上水鄉郊,囊括古洞一帶。 2020年6月中起,此路線獲放寬可使用11.3米巴士行走。 於6月26日,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17/WU3765)行走,並由翌月起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Enviro400(ATSE)。 同年8月,由於64K線獲放寬可使用領有禁區許可證及加裝樹擋的11.3米巴士行走,原屬該線的Enviro400(ATSE)則被調往此路線行走。
上水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276P線不如主線276繞經博愛醫院,往返元朗市及上水最為直接,成功吸納大量乘客。 雖然天水圍後來設有不經元朗市的276A、276B線,此路線於該區客源有所流失,但也在2019年繞經洪水橋,得以擴闊服務範圍,同時填補261P線服務時間以外往返洪水橋及上水的不足。 後端站位則毗鄰連接上水站B出口至上水中心的行人天橋(路政署結構編號:NF122)、位於新運路西行行人路的斜道出入口以及升降機,以及連接上水站E出口的樓梯。 上水巴士2025 乘客亦可利用上述設施經NF122行人天橋來往上水中心、北區大會堂、上水站B出口大堂、旭埔苑及彩園廣場。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的前方站位是上水轉車站其中一部分,代號為「B」。
-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 水上巴士是擁有河道的城市特有的公共交通工具,擁有固定的航班,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
- 此外,亦可利用上水站D出口大堂對開,橫跨新運路的交通燈過路處來往上水巴士總站及上水站專綫小巴總站。
-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3A的晨早輔助路線,提供來往清河邨、嘉福邨、華明邨、雍盛苑、欣盛苑的巴士服務。
- 由於上水巴士總站車道及泊位不足,故本線總站設在上水巴士總站後方(近中港直通巴站)。
- 上水(Sheung Shui),位於新界北區,狹義指掃管埔路以西、梧桐河以東及以南一帶,乃「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是香港最北面的市鎮;廣義則包括上水鄉郊,囊括古洞一帶。
- 樓主留意到該輛電動單車的牌子,根據廠家官網,顯示該型號的摩打達到400W,最高時速達每小時45公里,批評「已報警,無法無天」。
部分以上水為總站的巴士路線途經新豐路,來回程皆會繞經龍運街及新運路。 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的上水站小巴總站早於1988年1月29日啟用[2],歷史較旁邊的巴士總站稍久,為一露天專綫小巴總站,設有37個停車位,用以安置原於新成路及新發街泊街的專綫小巴路線。 這天我的行程安排是先去格林威治,接著到Greenwich Pier碼頭搭船,搭到接近倫敦塔橋的London Bridge City Pier下船,整趟船程21分鐘超快,搭地鐵反而還比較久,要約45分鐘。 因為倫敦中心(Central Zone)最多人經過,你行程安排盡量安排平日,如果遇到假日水上巴士會更多人排隊上船,建議你去碼頭前可以先用Google Map輸入你想去的目的地,看一下現在排隊的狀況如何!
上水巴士: 路線數目
泛指粉嶺公路以北、馬會道以南及寶石湖路以東的一帶地區,是北區區內主要購物商場(如:上水廣場、新都廣場、上水中心等),以及主要社區設施(如:石湖墟市政大廈及北區公園)的所在地。 上水巴士 為配合北區成為首個「區域性重組巴士路線」模式的地區,北區對外路線計劃於2013年作大型重組,其中建議開辦本線,方便北區居民直達西九龍區[2][3][4][5]。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是「上水轉車站」一部分,以「A」標示轉車站代號。
樓主留意到該輛電動單車的牌子,根據廠家官網,顯示該型號的摩打達到400W,最高時速達每小時45公里,批評「已報警,無法無天」。 搭水上巴士我再重點整理一下:1.用晶片感應信用卡或是牡蠣卡刷入站,盡量不要現場買票,因為現場買票最貴;2.走到渡船頭前先看一下候船狀況,怕會人很多要等很久;3.喜歡看風景的人,或容易暈船的人,盡量坐在戶外席。 如何前往:於上水港鐵站乘坐的士或自駕到麥景陶碉堡,山上有少量空位泊車,但留意古洞北正有多個地盤開發,地面情況較多變。 雖然文青咖啡店於香港越發盛行,類似的咖啡店於上水區內卻相當少見。 Let it Be 上水巴士2025 店主 Dannis 是上水街坊,他希望以咖啡店連繫區內人情味,所以於小小的咖啡店內,除了會售賣咖啡及輕食之外,也會不時舉辦一些社區展覽,是適合大家來輕鬆行逛的上水好去處之一。
上水巴士: 路線資料
時至今日依然有農民在此種植通菜及西洋菜等蔬菜,是難得於本港得以保留的天然濕地。 濕地旁邊舖有單車徑,是上水郊遊及踩單車的好去處,不過切記郊遊時,盡量不要打擾農民的日常生活。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上水巴士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上水巴士 位於古洞以北、蠔殼圍以南的馬草壟曾經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邊境禁區,直至2013年才開始解禁,沿途依然留有不少「禁止內入」的告示牌。 這個神祕之地除了充滿歷史足跡外,其實也是一個觀賞日落的隱世上水好去處。 於圍欄外看過昔日邊境哨站馬草壟麥景陶碉堡後,你可以沿着碉堡走到馬草壟的山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魚塘及深圳市區相映成趣的上水打卡祕景。
上水巴士: 黎明演唱會 九巴加開11條紅館散場巴士 途經地點/車費一覽
該站前稱「上水鐵路站」(Sheung Shui Railway 上水巴士 Station),龍運巴士於2017年8月下旬去除原有站名中「鐵路」一詞,其後九巴亦跟隨。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清河邨來往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於2013年8月24日開辦,是觀塘區往返北區的三條常規巴士路線之一。 特快往返元朗市與北區的276P線,編制上屬276線之特別班次;當初276線開辦後不久迅即客量高企,卻受限於屏廈路不宜過長巴士通行,處理大量乘客能力被大幅削弱,故增闢不行經有關路段的輔助路線276P,方便增派大型巴士疏導乘客。 上水巴士 現時兩線服務範圍大致相同,分別在於276P線不經博愛醫院但繞經洪水橋,以及兩線的天水圍總站位置略有不同。
上水巴士: 九龍巴士270B線
現時途經此站的270A、270B、276、276P、278X及678線均以此站對面之上水巴士總站為總站,對有關路線而言,此站以落客為主。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高鐵特快專線,提供上水、粉嶺南、大埔太和邨、大埔超級城、廣福邨、沙田站、大角咀及西九龍高鐵站的特快路線。 由於上水巴士總站車道及泊位不足,故本線總站設在上水巴士總站後方(近中港直通巴站)。 上水巴士2025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粉嶺南往來梨木樹、葵涌、荃灣的特快路線。 前身為早晨特別線278P,於1996年3月15日起投入服務,後於1998年11月1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並改稱278X。
上水巴士: 八達通轉乘優惠
泛指粉嶺公路以南,北區醫院一帶的地區,此地區南部又稱「粉嶺第36區」[1]。 自1990年代初此地區的首個公共屋邨太平邨入夥,以及1998年北區醫院正式落成啟用之後,此地區並未有重大發展。 直至2000年代中下旬,公共屋邨清河邨以及私人屋苑御皇庭等相繼落成及入夥。 上水巴士2025 2019年9月,此路線的丹尼士三叉戟 10.6米(ATS)均被調往64K線行走,而原屬該線的Enviro400(ATSE)則被調往此路線行走。 2020年:平日上午7時至10時往奧運站方向的載客率約為40%,而華明總站、欣盛苑及牽晴間三站佔北區總客量約35%。
上水巴士: 行車路線
上水廣場於1995年開幕,設於地下的室內巴士總站於同年11月17日啟用[3],所有以舊上水總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於緊接的星期一遷進該站。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不少「步兵」外賣員為增加送餐效率會選擇踏單車,有人甚至違法駕駛電動單車,貪圖節省氣力。 早前有上水街坊見到有外賣員在行人路上駕駛電動單車,形容車速頗快,而路上有大量行人包括兒童及長者。 街坊指外賣員飛馳期間險撞到1名老婦,覺得造成危險,因而報警求助。 網民批評在行人路駕駛電動單車的行為「罔顧安全,無人執法」、「根本無人捉,當正合法咗咁,全港成街都係,有時喺行人路行,仲XX你阻住佢」。
上水巴士: 方向
北面為原居民廖氏族人創立及聚居的上水鄉,而南部多為工廠大廈。 惟自從香港工業式微,加上中港來往頻繁,這些工廠大廈的單位大多都變為「水貨客」儲存貨物的倉庫。 上水巴士2025 上水巴士 由於在此地區居住或工作的人數甚少,曾一度未有任何巴士或小巴路線深入此地區服務,居民及上班人士往往都要步行至上水市中心一帶乘車,直至2023年城巴B7線及新界專綫小巴59A線相繼投入服務,纔有路線深入此地區服務。
上水巴士: 上水轉車站C區
B9線全程收費為$20.2[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1],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2]。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1]。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23]。 九龍巴士B9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2月11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屯門站及香園圍口岸。 路線取道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香園圍公路,中途只在元朗站一帶設站,全程收費為$20.2。
搭乘方式如同搭地鐵、公車,用晶片感應信用卡(contactless)、牡蠣卡(Oyster)就可以搭乘,這篇文章我會分享怎麼搭水上巴士?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上水轉車站-上水站(Sheung Shui BBI – Sheung Shui Station)巴士站,位於新界北區上水新運路西行,港鐵上水站旁邊,共分為專營巴士中途站及非專營巴士上落客站兩部分。
上水巴士: 巴士總站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上水,香港最北的新市鎮,與深圳、落馬洲僅一河之隔,曾淪為水貨雜散地,隨着藥房、金舖於疫情期間倒閉,上水石湖墟美食、隱世低調的文青小店、人氣的上水打卡點,以至上水單車徑等上水郊遊路線等社區面貌都重見天日。 上水巴士2025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泛指馬會道以北的一帶地區,上水第二個公共屋邨天平邨亦興建在此,於1986年入夥。 北區區內不少主要體育設施(如:北區運動場及龍琛路體育館)亦位於此地區。
2012年7月,九巴再度放寬此路線的用車限制,容許使用斯堪尼亞K230UB 10.6米(ASB)行走。 受坑尾村一段屏廈路過於狹窄影響,九巴多年來只可調派短車身巴士行走276線[26]。 自開辦到2011年中,九巴一直安排三菱MK單層空調巴士(AM)為主要用車。 % 因應大老山公路交通情況,車長駛至上址後可繞經石門交匯處、大老山公路及小瀝源路,然後經巴士專綫返回大老山公路,以避開交通擠塞。
帖文引來多名網民批評,直指在行人路駕駛電動單車的行為「罔顧安全,無人執法」、「根本無人捉,當正合法咗咁,全港成街都係,有時喺行人路行,仲XX你阻住佢」,甚至有人認得該名外賣員,「佢都有在清河邨出現」。 搭水上巴士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倫敦風景,我覺得最好的搭船時間是太陽下山前1-2小時,這時間太陽比較柔和而且周邊的水岸會被太陽曬成橘紅色,景色超漂亮! 而且而且,一定要搭經過倫敦塔橋(Tower Bridge),這個景必看。 於雙魚河旁邊,你會看到一大片農地及魚塘,這裏是塱原濕地,也是香港東北區佔地最廣的天然平原。
由九龍巴士獨自經營的一條路線,2016年10月22日改為全日提供服務並延長至此,提供上水及粉嶺(聯和墟、祥華邨)往來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於2015年9月14日投入服務,2016年10月22日,改為全日提供服務並延長至此。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石湖墟往來文錦渡的巴士服務路線。 1982年12月24日由73線分拆出來,編號為73A;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鐵路全面電氣化更改名稱為73K。 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行起,此站獲冠以「上水轉車站」稱號,與華明巴士總站成為區內兩大轉車站,作為區內線與對外長途線間之轉駁點。 九巴70線於2008年12月6日最後一天提供服務,大量巴士迷晚上聚集上水總站歡送;當中有部分更乘搭翌日在佐敦開出的尾班車。 有關事件的網上討論,請參閱香港網絡大典「九巴取消70號線事件」條目。
相較以往同樣由上水來往東九龍的70X線,此路線不需繞經粉嶺、大窩西支路、新蒲崗及黃大仙,明顯更直接和快捷,客量龐大,開辦僅僅一年左右便已獲提升為全日雙向服務。 政府近期就電動單車等電動可移動工具展開研究,建議相關工具的使用者必須年滿16歲,使用時須戴上頭盔,而且計劃制定認證安排,所有電動可移動工具必須先經由認證機構評估,如合規格才會獲認證,同時貼上二維碼標記,方便人員執法時掃讀二維碼,從而得知該工具的資料。 政府亦要求電動可移動工具最高時速只能達到25公里,並需設有有效的剎車或停車系統等,至於行駛道路,電動單車只能在單車徑上行駛。 樓主在facebook羣組「祥龍圍邨 & 清河邨」圖文並茂指,本年11月4日下午大約1時,見到1名男子在上水中心對開行人路駕駛電動單車,單車車尾設有黑色食物保溫箱。 他指男子手持食物下樓,駕駛電動單車高速在行人路上行駛,相信正前往送餐,「行駛速度好快,左穿右插,當時大量行人,包括兒童及老人」,更稱對方「差少少撞到個90幾歲阿婆」。 上水巴士 水上巴士(River Bus)是可以看到倫敦最漂亮風景的交通工具!
上水巴士: 上水外賣員駕電動單車 行人路上風馳電掣險撞人 街坊擔心即報警
水上巴士,指城市中以船舶爲運載工具,在內河水域按航線行駛並停靠站的公共交通[1]。 水上巴士是擁有河道的城市特有的公共交通工具,擁有固定的航班,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 上水巴士2025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他們由即日起至6月30日舉辦《上水的_》社區互動展覽,讓大家分享一件喜歡上水的人事物。 透過小小的展覽,你會赫然發現,上水除了「水貨客」外,還有更多的社區面貌等着你來發掘。 上水巴士2025 明記腸粉現址前身其實是車仔麵老字號珍苑麵家,雖然珍苑已結業數月,舖頭內還是飄散着鹼水麵的氣味,街坊「錯叫牛腩麵」依然是常有的事。 明記腸粉其實都是上水街坊名物之一,三式套餐(腸粉、陳皮魚蛋及豬皮)更不少街坊「由細食到大」的抵食套餐。 老闆是上水街坊,他每天凌晨5時就會到舖裏準備,7時正準時開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