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同工及信徒義工也融入中心各種活動中,與對象們建立美好關係,一同探討人生和信仰,使所接觸的人在身心社靈都得到成長。 一九四七年,九龍城堂自立,定名為「九龍城基督教潮人生命堂」,租得太子道430號為會址。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聖工擴展,太子道堂址發展空間有限,故啟動購地建堂大計。

因會友激增,再於一九六五年中購入觀塘物華街安寧大廈二樓三個單位連一平臺,於十一月十日正式成立觀堂支堂。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一九八五年,上帝為我們預備更好更大的地方——牛頭角道55號利基大廈一樓A座作為新堂址。 自此,觀堂支堂事工更為擴展,並於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正式自立,成為「觀塘潮人生命堂」。 一九九八年八月更遷至紅磡,改名為「豐盛生命堂」。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十架救恩達潮人・薪火相傳承使命—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豐盛生命堂、慈雲山潮人生命堂、樂傳生命堂

在遷入紅土(紅磡、土瓜灣)區的同時,教會繼續在這新社區透過「家寧社會服務中心」來服事鄰舍。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服務的宗旨是要鞏固及強化家庭,促進全人的成長及建立關愛的社區。 在上帝的鴻恩下,九龍城堂經歷七年的重建計畫,於二零一一年新堂竣工。 當眼前出現一座榮美的聖殿時,我們更知祂要帶領我們跨出新一步,承擔新使命。 1950年,本堂購得中環些利街20號為堂址,1965年拆建,1967年落成,同年8月舉行感恩崇拜。 聖所分正副二座,正座樓高五層,副座六層,除聖殿設於正座最高二層外,其他各層作為副堂、教牧居所、辦公室、主日學……各項用途。

  • 最後一頁,圖畫書中的小孩握著病牀上爺爺的手說:「這次換我了,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喔爺爺……」。
  • 其後,開始「心靈加油站」為社區人士舉辦各類活動,滋潤生命。
  • 上帝感動教會有社會服務的負擔,一九八七年於樂華北邨立華樓地下,創設「樂華生命堂老人中心」,為該區長者提供有益身心的活動,並於同一地點,創立「樂華生命堂」,成為教會在樂華邨社區的福音基址。
  • 時五十年代初葉,社會經濟疲弱,教會財政缺乏,但先賢憑信心倚靠上帝,並竭力奉獻及籌款,聖殿終告落成,並於十二月二十一日舉行隆重的獻堂典禮。
  • 黃牧師提出七年計畫,並提倡讀經運動,推動廣傳福音,關懷社區。

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簡介一九四八年香港、九龍城、及尖沙咀,三間生命堂開始自立後,為維持三堂彼此聯繫,互相關顧,共同合作,遂於一九五零年設立「基督教港九潮人生命堂聯會」。 初時聚會或活動頗為頻密,包括:佈道會、進修會、研經會、運動會、青年日、夏令會、靈修會、培靈會…等;週刊亦聯合編印,定名為《生命週刊》。 自七十年代後,因堂會增加 (直至2002年基督教潮人生命堂已發展至連同支堂合共15間之多),會友住處擴散,事工擴展,故聯合事工漸告疏減。 現經常之聚會,有每季第一主日之『聯禱會』;婦女部每年二次之『進修會』(或其他屬靈聚會)。 此外,培靈會、研經會、專題講座,或創堂週年紀念慶典…等,則不定時舉行。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由於觀塘區會友漸多,為方便該區信徒,一九六二年於觀塘雞寮徙置區G座天台設聚會所。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豐盛週刊紀錄

雖然每主日仍有專車從樂華邨接送會友往返教會,但乘車人數卻愈來愈少。 進入新堂後,我們以成為「萬民禱告的殿」為基礎,以「專注耶穌、愛慕耶穌、服事耶穌」為方向。 於二零一五年起,我們試行舉行了各種祈禱工作坊及心理靈修工作坊,願信徒與主有更深的契合。

回溯上世紀初,好些從潮汕地區南移僑居本港的信徒,於一九零九年在中環開始潮語主日崇拜,後發展為「香港潮人生命堂」,是此係列潮語堂會之緣起。 及後,「九龍城潮人生命堂」及「尖沙咀潮人生命堂」先後於一九三七年及一九三八年創立。 戰後不久(1948),香港、九龍城、尖沙咀三間潮人生命堂均各自立,且組成「潮人生命堂聯會」。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基督教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爺爺只是清淡的分享了他所知的人生真相:有時候,我們不必勉強自己和別人一起玩;其實,很少有飛機和車子會撞上你;生病或是受傷,也會自己好起來;恐懼會過去,不好的事情也終將會過去。 二零一九年,原是「香港潮人生命堂」一百一十週年紀念,但疫情停止了這歷史性的紀念,未有機會思考上述好些時代性課題,大概需忍耐等候,神若願意,主若許可,找機會好好做些反思罷。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另外,「潮人生命堂」信仰根源,承傳自原兩大來潮汕區宣教的宗派一英國長老會及美北浸信會。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首間「香港潮人生命堂」肇始時,就融合兩派體制,其後創立各堂,亦沿用「禮儀互尊」前例,成「一堂兩制」格局。

  • 當眼前出現一座榮美的聖殿時,我們更知祂要帶領我們跨出新一步,承擔新使命。
  • 聖工擴展,太子道堂址發展空間有限,故啟動購地建堂大計。
  • 今天,我們樂見街坊們來到新柳街五號參加各類活動、看報紙、分享、接受輔導等。
  • 自立以來,除了得到母堂多方照顧外,亦得到芳鄰宣道會希伯崙堂多方相助;自立之初,母堂正值重建,希伯崙堂多次慷慨借出浸池;有一年七樓發生小火,自動噴水系統弄壞了升降機,結果我們用了她的禮堂舉行受難節禮拜,雖然她當時也是在承受水浸之苦。
  • 重建後,我們實踐「門常開」,開放予需要到教會禱告及安靜的人士。

經過兩年的尋覓,上帝帶領於一九五二年初覓得九龍城嘉林邊道地皮。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時五十年代初葉,社會經濟疲弱,教會財政缺乏,但先賢憑信心倚靠上帝,並竭力奉獻及籌款,聖殿終告落成,並於十二月二十一日舉行隆重的獻堂典禮。 二零零七年自立以來,一個以老人中心成員為骨幹的教會,慢慢蛻變成老、中、青平均的教會。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潮人生命堂

雖然,大多數會友都居住在東九龍,但因着他們愛主愛教會,教會搬遷後,他們也不顧路途比前遙遠,繼續一起來敬拜事奉。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重建後,我們實踐「門常開」,開放予需要到教會禱告及安靜的人士。 其後,開始「心靈加油站」為社區人士舉辦各類活動,滋潤生命。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基督教香港潮人生命堂簡史(1909-2014)

可列舉事實,於一個月內聯名以書面向長老會提出(請具電話號碼方便聯絡)。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今天,我們樂見街坊們來到新柳街五號參加各類活動、看報紙、分享、接受輔導等。 中心社工們組織義工團隊,並與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服侍鄰舍,建立紅土區成為能夠彼此關愛的社區。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十架救恩達潮人・薪火相傳承使命—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豐盛生命堂、慈雲山潮人生命堂、樂傳生命堂

當小孫子漸漸長大,開始認識了世界不只有天真美善:鄰居小孩會欺負人,野狗不友善、路上充滿了危險,懵懂的世界好多看不懂又令人擔心的事。 這時候,身旁的爺爺還是陪伴著他,輕聲的安慰他:「沒關係,沒關係」。 生命中總有充滿不安與焦慮的時刻,總有被外在的事物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 一般人若路經一建築物,上見招牌寫着「XX潮人生命堂」,大概會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不知「潮人」究何所指,以為是時下緊貼潮流的人士。 傳揚福音,關懷宣教︰多年以來,我堂除了本地佈道,也關心普世福音,每年有短宣學習之外,四年前差派了小驢夫婦到海外宣教,在受限制的地方傳福音作見證。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基督教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問題是,「長執制」和「會衆制」如何磨合運作,由各堂自行處理,「生命堂聯會」屬團契式、非制度式架構,能左右各自事工。 自立以來,除了得到母堂多方照顧外,亦得到芳鄰宣道會希伯崙堂多方相助;自立之初,母堂正值重建,希伯崙堂多次慷慨借出浸池;有一年七樓發生小火,自動噴水系統弄壞了升降機,結果我們用了她的禮堂舉行受難節禮拜,雖然她當時也是在承受水浸之苦。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最後一頁,圖畫書中的小孩握著病牀上爺爺的手說:「這次換我了,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喔爺爺……」。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基督教香港潮人生命堂簡史(1909-2014)

門徒訓練,裝備信徒︰過去一年,臺灣中佈會郭寬宗牧師來港,為我們主持生命更新營及訓練講座。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郭牧師鼓勵全教會應作門徒訓練,牧者與執事之間要互相建立。 基督恩典,改變生命︰自二零一三年起,本堂踏入四十週年。 黃牧師提出七年計畫,並提倡讀經運動,推動廣傳福音,關懷社區。 一切均源於不忘基督恩典,生命不原地踏步,努力邁向更新事奉。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豐盛週刊紀錄

近年,更為「港漂」朋友舉行廣東話班,讓其得到溫暖。 在一九九八年聯會正式註冊為『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2025 聯會今後將會繼續致力於各堂會聯繫,聯合聖工及社羣服務等,願神繼續帶領前路。 成立生命堂聯會目的聯結基督教潮人生命堂,以傳播福音及推廣基督教之信仰,促進、推廣及協助進行聯會之活動。 今日的樂傳生命堂,在上帝的恩典下,充滿了活力、朝氣和盼望,在聖靈的激勵下,有三位會友被差,二位在某地翻譯聖經,一位國內事工;除此以外,靠着信心,本堂學習支持澳門的神學教育。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潮人生命堂

長執會通告 任何人士(包括會友、現任或前任之長老、執事、牧師、教師和職工)在未經長執會同意下,不可向會友作出任何形式的募捐、 推銷或傳銷。 背經運動2023 為讓弟兄姊妹精心背誦金句,並多思想神的話語,《每月金句》短片只於每月月首主日崇拜播出及經由WhatsApp發放,其後每週主日崇拜中重溫該月經文。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 基督教香港潮人生命堂簡史(1909-2014)

上帝感動教會有社會服務的負擔,一九八七年於樂華北邨立華樓地下,創設「樂華生命堂老人中心」,為該區長者提供有益身心的活動,並於同一地點,創立「樂華生命堂」,成為教會在樂華邨社區的福音基址。 二零零七年因政府對社會服務機構資助轉營,而樂華生命堂地方亦不敷應用,故本堂遂將老人中心承辦權交還社會福利署,而樂華生命堂則購入尖沙咀保發大廈十二樓全層作為堂址,易名為「樂傳生命堂」。 本堂會友居住黃大仙和慈雲山區大不乏人,感謝神為我們預備了另一堂址——一九七三年購得慈雲山鳳德道47號安利大廈三樓四個單位,成立慈雲山支堂。 會友人數日漸增加,教會頗見規模,一九九一年元旦起慈雲山支堂自立,成為現今的「慈雲山潮人生命堂」。 陳秀瓊執事 如有十分之一或以上會友,對新選執事有任何異議,認為不宜膺任執事聖職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