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之餘,團隊亦進行社區教育,通過向市民派發宣傳小冊子、到小學舉辦工作坊等活動,推廣生物科技及宣揚環保理念。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中五生劉浩嵐留意到,大眾普遍因不認識黑水虻的益處,而不敢使用,「大家覺得用昆蟲整膠布很骯髒而不敢用」,故期望通過教學及宣傳改變大眾的既定印象。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創辦,是一年一度生物科技界的盛事。 五間中學組成的學生的隊伍,於11月初赴法國巴黎參與賽事,最終憑「生物可降解的抗菌膠布」為題的項目,發表演說、設計科學海報、擺設攤位、對外介紹研究成果等,擊敗世界各地的中學隊伍,奪得最高級別的金獎。 李伊瑩校長表示,九龍真光中學主要收取第一派位組別(即俗稱Band 1)的學生,每學年約有6至7成的小學部女生能直升至九龍真光中學,亦會酌情取錄在學術以外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同學。

  • 校內所有課室、特別室、圖書館、教員室、辦公室及禮堂均安裝了內聯網及萬維網的連接點,並設置桌面電腦、打印機。
  • 辦學宗旨:承接着真光先賢的努力,學校繼續肩負起華人女子教育的使命,啟迪莘莘學子努力不懈地追求學問,並將優秀的資質及領袖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又能堅定不移地持守聖經真理,並願意以真光照亮人心,把愛傳遍中華。
  • 截止2015年,學校佔地面積79739平方米,建築面積56311平方米。
  • 因應教育局授課語言微調政策的實施,入讀中一的班別的授課語言有多科轉為英語,並開始於初中一班試行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廣州市真光中學分高中校區(白鶴洞)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截止2015年,有237位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105人,已具有研究生學歷者60人。 今屆iGEM月初在法國巴黎舉行,主題為「生物可降解的抗菌膠布」,吸引逾7000名來自44個國家及地區的中學、大學生及科研人員參賽。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聯校科學展覽揭幕 學生研廚餘製墨造紙

大學會堂舉行「真光145週年校慶綜藝會」,節目包括:中、小學部樂器演奏、音樂劇,及「掌上明珠旗袍薈」等。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改建多媒體藝術室,全面使用蘋果電腦,以學習設計及作曲軟件。 提升資訊科技教學水平,所有課室均裝置電子白板及Apple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TV。 因應教育局授課語言微調政策的實施,入讀中一的班別的授課語言有多科轉為英語,並開始於初中一班試行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創校130週年,舉辦真光聯校師生交流團探訪廣州母校。

其中,港隊「HK-Joint-School」憑藉研發以黑水虻外殼為原料製作的膠布,獲得評審青睞,於逾40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金獎及獲得「最佳教育項目獎」和「最佳可持續發展項目獎」提名。 「我們希望同學的中、英文根底都十分紥實。」雖然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是一所英文小學,但同樣看重中文科教學,故提供不同的教材及活動予學生接觸中文,保持中英兼擅的優勢。 [3]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有關教學語言的資訊是根據「中學概覽」的英文版本,僅供參考。 「中學概覽」內的資料均由各中學自行輸入及核實。 各中學提供的高中科目,不一定是為學生應考文憑試而設。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學校圖書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在中國大陸消滅所有教會學校,施行無神論教育,廣州真光也不例外。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1954年,真光女子中學被改為廣州市第二十二中學,直至1984年才獲準恢復,不過當時恢復的校徽、校歌、校訓皆被篡改詞句或意思,至今仍未恢復。 香港4間分校則一直保留了所有傳統,包括校訓、校徽、校歌、校服及校名。

舉辦「大手牽小手」夥伴計劃,招募校友成為高中同學的導師,介紹個人成長歷程,輔導在校妹妹,延續真光人的姐妹情。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出版校祖那夏理女士編著的《光在華夏》及集校友、學生合作完成的《從廣州到香港:真光流金歲月的口述故事》。 舉辦「140週年校慶感恩聚餐」,筵開一百三十席。 初中(2010起)真班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之學科:英文、綜合科學、地理,英語內容於其他學科之課業佔20-50%。 理班、光班、信班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之學科:英文、數學、綜合科學、地理、歷史、普通電腦、家政。 初中(2010起)真班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之學科:英文、綜合科學、地理,英語內容於其他學科之課業佔20-50%。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九龍真光中學 Kowloon True Light School

學生在準備過程中須自行選題, 並通過設計和分析模型,合成全新的生物工程系統,當中運用生物科技、微積分、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Python 編程等知識。 研究期間,隊伍亦向不同持份者,包括藥房、黑水虻農場、認證公司及公眾收集意見,藉此完善計劃。 近年中學積極發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學校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國際賽增強科研知識。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以英語為各科的教學語言,中文、中史、普通話及宗教教育除外。。 此外,學校於中一、二級設立英語戲劇課,讓學生在濃厚的英文語境中學習,更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為落實兩文三語的教育政策,初中開設普通話科。

  • 校方決定於明年新學年復辦幼稚園 ,令九龍真光再次成為提供中、小、幼連貫課程的學校。
  • 中四時,所有學科將以英語授課及應考公開試。
  • 李惠廉校長榮休,畢綺霞女士接任校長,中學部轉為政府津貼中學,全校共22班。
  • 最終,經改造的黑水虻膠布分為兩層,包括防水外層及附有「抗菌肽」的內層,僅7周便能完全分解。
  • 目前香港四間「真光」中,只有真光女書院保留綁孖辮的傳統。

新校聘請外籍宣教師教授英文,並設立學生會、團契,積極推行各項校內校外的學生活動與社會服務。 我校校祖那夏理女士為美國長老會宣教士,她本著基督博愛精神,以「爾乃世之光」為校訓,於1872年在廣州創立真光書院,並於1917年在廣州白鶴洞擴建中學部。 1949年,馬儀英校長帶領師生遷校至九龍塘,建立九龍真光中學,以弘揚中國文化,實行基督化全人教育為使命。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香港真光中學

九龍真光中學學生的校服為天藍色長衫,綁着傳統孖辮。 但在拍攝學生證件相、出席校慶崇拜、結業禮及畢業典禮等重要場合上,學生必須綁着孖辮。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只有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65% 的小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其餘 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小學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對於首次參賽即獲得佳績,劉浩嵐則表示喜出望外,「本身沒有接觸過生物科技,首次嘗試進階的實驗,便有成果」,亦因此期望確立升學目標,大學能升讀生物科技或科學相關的課程。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 Kowloon True Light School (Primary Section)

奪冠的隊伍由由浸信會呂明才中學、迦密柏雨中學、九龍真光中學、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和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的學生組成。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了體育、宗教及中文科外,其他的學科均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 九龍真光中學總校長李伊瑩表示,小學十分着重英文科的閱讀教學,除了一般的校本課程外,亦會安排閱讀文學類作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全校語文政策:初中部分班別有六科以全英語教授,部分班別有兩科以英語授課,這些同學須於課後及星期六早上參加特備英語班。 中四時,所有學科將以英語授課及應考公開試。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英文小學︱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 中英兼擅 多個教學活動邊玩邊學

本年度圖書館主題為「愛『悅』讀,愛分享」,本館舉辦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活動,加深同學對本年度圖書館主題的瞭解及培養閱讀興趣。 為了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學校一年一度的「中華文化同樂日」,安排一系列活動,如寫書法、耍太極,甚至體驗木射、投壺等中國古代遊戲及製作中國傳統小食。 於中一開設中、英、數課後輔導班,中二至中四開設中、英、數小班教學,按學生的學習能力編排入讀。 於中一至中六開設電腦科,發展資訊科技教育。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廣州真光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九龍城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黃大仙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校方決定於明年新學年復辦幼稚園 ,令九龍真光再次成為提供中、小、幼連貫課程的學校。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學校訪問

[1]1972年,適逢真光創校百週年,九龍真光中學校董會得到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資助,於1973年於油麻地創立「真光女書院」。 學習和教學策略:透過使用不同教學模式,發展多元智能,提升自信,發展全人教育。 課程以學生為本,針對學生能力、需要,加以設計、剪裁。 透過校本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多思考、多閱讀來培養自學精神。 學校學生於公開考試的優良表現印證了以上策略的成效。 學校鼓勵學生參加聯校活動、校際比賽,亦經常舉辦跨境考察活動和遊學課程,使學生活學活用,增廣見聞。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資料來源

香港有 47 間私立小學,佔整體約 9%;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收費證明書。 香港真光中學(英語: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of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所著名女校,屬於香港真光四校之一。 李惠廉校長榮休,畢綺霞女士接任校長,中學部轉為政府津貼中學,全校共22班。 九龍塘真光裏一號新校舍落成啟用,同年11月25日,教育司高詩雅先生主持新校舍開幕典禮。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九龍真光中學歷任校長

又舉辦校慶聚餐、步行籌款活動及中、小、幼聯合才藝表演會。 1973年校舍落成啟用,命名為真光女書院。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高中(2013起)除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通識科及視覺藝術外,全部公開考試應考之學科將以英文作教學語言。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創辦於2003年創立,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學生、大學生以至科研人員參與,今年有超過400隊來自44個國家的隊伍參賽,總參賽人數達7,000人以上。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同學自學能力的最佳方法,本校歷年致力建立校本閱讀文化,幫助同學進入知識領域,擴濶視野。

當日有幸邀請香港女子劍擊(重劍)運動員江旻憓小姐於閉幕禮擔任主禮嘉賓。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學校歷史

香港真光四校的共同前身是真光校祖那夏理女士於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True Light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Seminary),是南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1]1949年,受國共內戰影響,廣州芳村白鶴洞「真光女子中學」遷校來港。 後選定九龍塘窩打老道115號為校址, 定名為「九龍真光中學」。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於1960年遷至沙福道真光裏現址,原窩打老道校舍開辦附屬小學及幼稚園。 1972年,適逢真光創校百週年,九龍真光中學校董會得到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資助,於1973年於油麻地創立「真光女書院」。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教育要聞|港大生博物館實習導賞虛擬展覽

目前香港四間「真光」中,只有真光女書院保留綁孖辮的傳統。 真光女書院(英語:True Light Girls’ College),是香港的一所著名女校,屬於香港真光四校之一。 課外活動設立多元智能課程(MI課程),擴大學生發展才能、視野的空間。

校內所有課室、特別室、圖書館、教員室、辦公室及禮堂均安裝了內聯網及萬維網的連接點,並設置桌面電腦、打印機。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每位老師在座位上都裝有可上網的電腦,而各課室亦配置液晶體投影機,方便老師和學生進行資訊科技的教學。 多位來自真光四校的校友於「真光150週年校慶生涯規劃分享會」就不同升學就業範疇,與各校中五學生分享寶貴的經驗和心得。

1990年,學校拆卸看臺,改建課室,新翼校舍於翌年正式啟用。 近年九真致力優化校園,設德馨學舍、表演藝術中心、多媒體工作室、科創實驗室及生物科技實驗室等。 以上設施皆能滿足學習所需,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2021年,在教育局的第三週期微調中,該校由於學生達到指定目標(有85%學生屬全港成績前列40%),所以,自2022/23學年起,該校能夠由「部分科目按組別用英文教學」改為「全開英文班」[3][4]。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2025 九龍真光中學(英語:Kowloon True Light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著名女校,屬於香港真光四校之一。 本校為學生培養國際視野,讓學生能走出課室,與世界各地同儕互相交流學習。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語文政策

廣州真光十週年紀念尋根之旅,出席祖校校慶活動。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香港真光四校的前身是真光校祖那夏理女士於1872年6月16日在廣州金利埠(沙基)創立的「真光書院」(True Light Seminary)。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幼稚園選址九龍城名校區,校方已表明小學會優先取錄四成幼稚園畢業生,升小有優勢。 2002年,廣州市真光中學為創建示範性高中,為滿足指標要求,將校園全址劃歸為高中部,高一、高二、高三每個年級招收20班,共60班。 因此在教育局的統籌下,在原廣鋼中學校址成立廣州市真光實驗中學,該校屬於「民辦公助」性質,實際上成為廣州市真光中學初中部,僅招收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 目前,廣州市真光中學高中每個年級數目已縮減至不足20班,但是仍然維持只開設高中,而廣州市真光實驗學校開設初中的狀況。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油尖旺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深水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九龍真光中學相片: 中文

由於高中各級編班大致以英文科成績分班,學校於高中正規課堂增設了中、數增潤課程,以照顧該兩科學習上的個別差異。 [1]1935年,何蔭棠博士由廣州來港籌辦「香港真光小學」,租賃堅道26號為校舍,並附設幼稚園。 1947年,學校增設中學部,於1948年易名為「香港真光中學」。 截止2015年,學校佔地面積79739平方米,建築面積56311平方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