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開始的階段,能使身體感到輕愉快,心裏柔軟篤實。 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 我們只要用工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靜止了,自然能夠湧現出朗朗的明月;紛亂的念頭平息了,清明的靈性自然顯現出來。 四念住課程作息時間表及行為規範和十日課程相同。 此課程只開放給認真修習的舊生,須至少完成三次十日課程(不包括服務的課程)、自上一期的十​​日課程後未曾修習其它禪修/靜坐方法、已修習此內觀法最少一年。 盡量在日常生活中維持靜坐練習及持守五戒,或至少從申請課程時開始這麼做。

  • 關於慈山寺,不少人隨即聯想起李嘉誠豪擲17億元興建而成。
  • 現有六十多名沙彌在該中心接受法師的指導培訓。
  • 慈山寺作為一所寺廟,除了供人參拜,你可在寺裡參學,體驗作為佛教修行者的禪修生活,從而來使你的心靈有所淨化。
  • 1999年,有同修捐出尖沙咀香檳大廈的一個單位,始有了固定的禪修場所。
  • 生活中的禪,是將寂靜的禪定工夫,攝入日常的勞動之中而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
  • 有一位賣豆腐的人,送豆腐到寺院,看到禪坐中的師父們威儀莊嚴,心生敬慕,心想:我也來打坐。

「千人禪修嘉年華」將於6月3日及4日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推出近五十場禪修活動,全部免費參與,供參加者尋找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一年一度的「千人禪修」,自2005年開始舉辦,讓大眾有一起共修的機會,並找到相應的道場持續修習。 禪修入門香港 過往的「千人禪修」,一般是讓一千多人一起在活動場地,體驗不同道場的禪坐方式。 今年的「千人禪修」又特別增設多項親子活動,包括兒童禪修環節、培育正念幼苗、以及「安心市集」等,讓一家大小在輕鬆的氣氛下享受禪修樂趣。

禪修入門香港: 靜修清淨身心 - 清山塾

如你是初學者,並希望學習禪修方法,我們邀請你報名參加銅鑼灣秀峯禪院舉行的「禪修入門」課程。 課程由本院導師、法師及資深弟子指導參加者有關禪修的入門方法及本院基礎教法。 請留意本院網頁公佈的課程日期及報名方法,查詢詳情可聯絡本院辦公室。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曾說過:「不瞭解佛教就不能瞭解中國文化」,佛學亦可是瞭解文化的一扇窗,難怪愈來愈多女生有興趣,去禪修、去了解。 大嶼山鹿湖有多家不同的寺院和精舍,不少更是早在二、三十年代創辦,有別於一般寺苑,當中有不少靜室供個人修行用功。 當然在靜室修行的主要是出家人,但不同的禪苑亦會定期舉辦禪修班,帶領參加者到此感受學習。

透過禪修的訓練,我們創造一個內在的空間和清明,讓我們能掌控自心不管外在的環境。 我們的心漸漸地會變得越來越平靜,而我們會經歷一種越來越清淨的喜悅。 最終,我們能夠經常保持喜悅,即使處於最惡劣的環境。 禪修入門香港 在大雄寶殿一角,有為參學者提供抄經,好讓你只專注於抄經,減退生活帶來的不安。 抄經並不在於文字的美醜,而是在臨摹經文時,放下自我、專注於當下,一心一意地跟從經帖的筆跡。

禪修入門香港: 我們的修習

當今,當地內觀舊生尚未設立中心的地區,10日內觀課程是在非中心地點舉辦。 見道法師跟隨尊貴的格西 格桑嘉措仁波切修習佛法逾二十年,他擅長以幽默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最深奧的佛法,為我們平凡的生活注入嶄新的熱情與動力。 就像用透明桶子從河中舀一桶水,最初一片混濁,隨著時間流逝,水中沙石漸漸下沉,較輕的物質浮出水面,此時清澈透明的水便會在中間顯現出來。 禪修的過程讓思維逐漸清晰,體內垃圾逐漸被排除,身心變得清淨。 當身心清淨如水,就能將周圍事物照得清清楚楚,開啟靈性與智慧。

你更可以於茶榭內品茶修心,享用素食,一邊欣賞大自然美景,一邊細意享用美茶和點心,過一個悠閒自在的一天,忘記世俗的繁囂。 永嘉大師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對真正的禪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禪是觸目即是,無所不在。 單盤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者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稱之為半跏趺坐。 雙盤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稱之為全跏趺坐。 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也可以,萬一單盤也盤不起來時,也可以將兩腳交叉架住。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入門」課程

經過「禪訓班」的課程訓練之後,就可以開始參加本山別分院或直接由總本山所舉辦的一日禪、雙日禪,或三日禪的密集禪訓共修。 有了參加一至三日禪的禪修經驗,自己於日常生活又肯用心修持,即能參加總本山所舉辦的「禪七」,以剋期取證,求得更深刻的禪修體驗,乃至明心見性。 我們亦會透過禪修去培育其他各種善心,例如是慈心、悲心、慷慨、喜悅、感恩、恆心、平等心,以及所有其他健康及美好的心靈質素。 我們的練習的主要基礎是佛陀有關「四聖諦」、「四念住」、「慈心禪」、「三法印(無常、苦、無我)」開示。 詳細瞭解多種禪修方法,現場體驗能量加持帶來的身心放鬆,聽受益人真實的見證分享,感受禪修的神奇效果。

這種經由直接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這整條(法,Dhamma)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一種生活的藝術。 而不是隻專屬於某個特定的、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 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 「香港南傳禪修學會」是於香港政府註冊的慈善機構,目標旨在推廣南傳佛教的禪修文化,使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禪修入門香港: 我們的社羣

在慈悲道中間,觀音聖像正前方設有一個青銅制水盂, 禪修入門香港 名「千處應」,為參學者供水之用。 大家只要託著水砵走在慈悲路上,透過照顧水,去照顧自己的心,你就會體驗到滴水不漏的關鍵就在於覺察、專注和放鬆;亦只有這樣,心纔不會流失正能量,全程平靜清涼。 供水的修持,在於以水喻心,同時提醒我們最珍貴的,往往是最基本的,早已垂手可得,近在眼前。 因此,在供水的時候,我們不再向外追求,於當下回歸初心,照顧自己真正的需要。

禪修入門香港: 香港禪修好去處!慈山寺 透過靜修提升心靈的正能量

所有的開支來自那些已經完成課程的學員們的捐​​獻,他們體驗到內觀的好處並且希望他人也能獲得同樣的機會。 禪修入門香港 學員需進行每日 禪修入門香港 最少三十分鐘的禪修練習並記錄下來, 禪修入門香港2025 導師將會給學員各別指引及教導。 如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實踐正念修習,望學員能盡量出席全部課程。 佛陀教導我們,只有智慧/正見能減弱及根除我們的煩惱(貪、瞋、癡)。 香港慧觀禪修會的宗旨是通過學習佛經、論,研討來培育正知見;修習四念住(內觀)來培育實証的智慧。 獲得身心健康的最佳途徑就是修行,通過溝通來自宇宙的慈悲能量,可以激發人體自身的療癒力。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入門

行禪是連結身心的練習,行襌之際專注每一個步伐,把散亂的心帶回身體,覺察雙腳在當下與土地的互動。 慢慢地,身體會放輕鬆,心情會放輕鬆,身心同步,融合和諧。 瞭解生命的規律,就不會再堅持偏離現實的執著,能夠輕身上路,珍惜當下所有,並接納、欣賞沿途萬變的風光。 慈山寺作為一所寺廟,除了供人參拜,你可在寺裡參學,體驗作為佛教修行者的禪修生活,從而來使你的心靈有所淨化。

禪修入門香港: 香港慧觀禪修會

菩提禪修能量調理活動,通過金菩提宗師的能量音樂和所授密法,幫助大家疏通淤堵、舒活經絡、緩解疼痛、調和身體,讓身心健康快樂。 通過簡單易學的禪修動作與慈悲的觀想,能夠獲得天、地、宇宙的能量。 當身心放鬆了,達到身心的慈悲平和、清淨自在,進入禪的狀態時,煩惱和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菩提禪修倡導慈悲,慈悲的心可以溝通無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巨大的能量。 學習禪修,啟迪心中的慈悲和智慧,看透障礙、化解煩惱,快樂健康自然來。 工作室屬會員制,為會員提供安全舒適的空間,包括⼀個會員休息室、六個私⼈聊天室、⼀個冥想室和⼀個位於塔樓、可以俯瞰香港核⼼地段的公共空間。

禪修入門香港: 靜修與品味素食

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文明的巨浪席捲整個世界,機器的運作,加快了人們的腳步,物質的增產,刺激了人們的享受慾望。 進入候補:申請已標示「進入候補」的課程,只會在有學員取消後才會提供課程席位。 由於中心在課程舉行前兩或三週會要求已錄取的學員再確認將如期參加課程,屆時直至課程舉行當天可能會有出缺但不能保證,有意報名的學員可留意。 當完成了一天的禪修旅程,洗走了身上點點塵垢,當然也會希望能帶回家中。 編輯當日完成參學之後,拿走了一本全綵漫畫版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由佛教徒自發繪畫的,內容沒受版權之限,更歡迎大家翻印,藉以宣揚佛祖的智慧。 慈山寺的空曠與寬闊,依山而建,正是讓大家行禪的好地方。

禪修入門香港: 星期三 晚上 7:30–9:30

禪修、靜修最近成為熱話,不少女生對於躁動的營役生活,希望透過靜修、冥想,為思緒找個出口。 禪修入門香港 由覺察自己的呼吸開始,從而瞭解身體、自然,配合變化,重新認識,又重掌生活節奏。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入門香港 《女生香港地》這個欄目的第一炮,帶你遊走香港,來一趟「不打卡」的靈性之旅。

禪修入門香港: 慈悲

要了解這片靈氣之地,不妨由「大嶼山鹿湖口述歷史計劃」開始,這計劃由香港大學陶長宏博士主理,網站有系統地記錄了鹿湖的歷史發展,及傳統佛教寺院制度。 如果你想體驗禪修,可以參加秀峯禪院向大眾提供的禪修活動,例如每月一次的「八十八佛大懺悔」和「星期日早上禪修」。 當中也有「禪修入門」課程,從基本教導禪修方法,把禪修融於生活,得到心靈的慰藉。 香港地人煙稠密,工作勞碌繁忙,有時候真想找個地方為躁動的生活找個出口,大家不妨試試去禪修。 佛光山禪堂的禪修設施、課程,猶如一所禪修學校,分有不同的修學等級,不但禪修種類繁多,禪訓課程亦按照參加對象根性、程度的差別,而有不同的課程安排。 若是完全沒有禪坐經驗者,應先選擇參加每年寒、暑假舉辦的「禪修營」,或不定期的「隨喜禪」。

禪修入門香港: 歡迎閲覽香港慧觀禪修會網頁

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以慈悲與智慧廣度一切有情。 慈山寺位於大埔普門路88號,是由李嘉誠豪擲17億元興建而成,但整座寺廟不是走華貴路線,而是根據唐代寺廟而建成,樸實風格相當親民,人人皆可進寺參拜。 禪修入門香港 有趣的是,慈山寺不僅供善信參拜,還會不時舉辦各種禪修班,靜修營、攝影禪修營、茶禪活動等,形式之豐富實屬寺院間少見。 你可以在清山塾內逛書店,品嚐fushion素食,和體驗各類文化活動,讓你過一個悠然自在的一天,放下心頭的煩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