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於附近的路線賞景位置較低,而網上關於千島湖的資料又不多,只得依靠郊遊地圖及衛星地圖,自訂一條登高的路線。 大欖湧水塘環塘路線的東岸一段主要行走續漸上升的林務車路,可從稍高的角度下瞰塘中小島;西岸一段以泥徑為主,路況平坦而較迂迴。 整體上距離較長,路上欠缺一個較佳的觀賞位置,未能完全領略水塘之美。 在掃管笏村下車後,沿著掃管笏村路上走,一直走到豎立郊遊地圖牌的分支路。
此外,這裡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幸運的話,你可能會看到中國穿山甲、豹貓,或穿梭於岩石縫隙間的鋸尾蜥虎和南滑蜥。 大欖湧水塘(英語:Tai Lam Chung Reservoir)是香港新界屯門區大欖湧的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之內,是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 由於水塘內有多個散落在不同位置的小島,因而又稱「香港千島湖」[1]。 大欖湧2025 清景臺是欣賞千島湖美景的最佳位置,一塊特設的空曠區域無景物遮蔽,能夠近距離全面飽覽湖光水色。 大欖湧2025 千島湖南邊是大欖湧村上游的水壩、桃坑峒和小欖,舉目望去的則是大嶼山的景色。 不過帶小朋友前往的話要時刻注意小朋友的安全,因為觀景臺僅有簡單的防護措施,家長應該避免小朋友太靠近邊緣位置。
大欖湧: 路線一:麥理浩徑第十段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大家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至大棠村,再沿大棠山道步行約30 分鐘就能到達大棠燒烤區,接著繼續前行至與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疊路徑,跟隨指示牌便能抵達千島湖清景臺。 建議帶小朋友前行的話,可原路折返,若是體力較好的孩子就能繼續沿著山徑前往河背村。
照片中樹叢中的入口,是通往”高位”今日路線最高角度可以俯瞰水塘的山頭,愈是要看出千島湖的模樣,當然位置愈高愈明顯。 因朋友家住屯門,我們就找了附近風景美氣氛佳的山林來走走,這篇要介紹的是大欖郊野公園。 大欖是香港第二大的郊野公園佔地5370公頃,園區內步道共有12條,是所有郊野公園之最,對於喜愛遼闊風景或攝影人來說,近年號稱香港千島湖的大欖湧水塘,更是吸引眾多慕名而來的山友。 大欖郊野公園鄰近屯門,是新界西居民熱門選擇的郊遊地點。
大欖湧: 前往千島湖清景臺路線
往上走200公尺後,便會到達岩石露頭處,在這裡可以欣賞到粼粼湖光隨著天色陰晴而變化出不同顏色,是拍攝水塘優美全景的絕佳位置。 你也可以駐足小憩,坐在山徑旁或清景臺的長椅上欣賞美景。 在水塘建成前,這裡曾是一片開闊的丘陵,清景臺下的小島則是昔日丘陵的山峯。 如果最近有降雨,你可以在清景臺的一側看到山水匯成的瀑布懸於鬱鬱蔥蔥的山丘之上,在另一側遠眺從屯門到大嶼山的風景,甚至能看到更遠處的赤鱲角機場。
- 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1]。
- 觀賞完千島湖美景後,若小朋友有剩餘體力,可繼續沿著麥理浩徑來到屯門的終點(也可選擇路徑一,在白石坑方向離開)。
- 大欖湧水塘的千島湖翠玉生輝,碧水相襯,足可媲美國外名勝。
- 而 在 田 夫 仔 、 河 背 及 荃 錦 坳 , 亦 設 有 露 營 場 地 供 市 民 使 用 。
- 大家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至大棠村,再沿大棠山道步行約30 分鐘就能到達大棠燒烤區,接著繼續前行至與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疊路徑,跟隨指示牌便能抵達千島湖清景臺。
- 選擇了從大棠登山口入山,掃管笏村下山,兩邊的巴士都還算方便搭乘。
如此美景須配合炎夏的好天氣,故遊者需忍耐在酷熱下行走較茂密的山徑。 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1]。 大欖湧 所謂中位觀景點,也就是比剛剛高位再矮一點的山頭,距離也比高位山徑近很多,就在上方那顆大石頭,目測應該5分鐘就可以抵達。 從指標處切往麥理浩徑後,沒幾步路立刻分道揚鑣,馬上需要手腳並用。 費時20分鐘,上到了高位觀景點,選個不阻礙人行走動的角落席地而坐,在上頭賞湖喫行動糧是非常愜意的,既然都爬上來了更要好好享受這個美好畫面啊,嘿嘿。
大欖湧: 位置資訊
選擇二則是利用各個山徑交會的便利,從大棠村出發,以大棠楓香林徑為起點,到達麥理浩徑。 民眾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到達大棠村,接著沿大棠山道步行,直至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會處,接著跟隨指示牌便能到達千島湖清景臺。 觀賞完千島湖美景後,若小朋友有剩餘體力,可繼續沿著麥理浩徑來到屯門的終點(也可選擇路徑一,在白石坑方向離開)。 除 東 北 方 一 小 幅 土 地 屬 斑 巖 外 , 大 欖 郊 野 公 園 的 泥 土 幾 乎 全 屬 易 受 侵 蝕 及 經 已 分 解 的 花 崗 巖 。 在 蓮 花 山 近 荃 錦 公 路 一 帶 , 當 年 有 鎢 礦 及 其 他 礦 藏 的 生 產 。 戰 後 礦 產 價 格 下 跌 , 礦 務 自 此 停 頓 , 但 廢 棄 的 礦 坑 仍 隨 處 可 見 , 遊 人 可 在 廢 棄 礦 坑 口 想 像 當 年 的 開 礦 情 況 。
- 大欖(英語:Tai Lam)(有時將欖寫作杬),又稱大欖湧(英語:Tai Lam Chung),是香港屯門區最東南的地方,位於青山公路16英里處,小欖之東,與荃灣區的青龍頭接壤。
- 大 欖 郊 野 公 園 範 圍 昔 日 幾 乎 寸 草 不 生 , 被 雨 水 侵 蝕 以 致 光 禿 禿 的 山 頭 及 深 溝 , 隨 處 可 見 。
- 曾走過元荃古道和石龍拱,在石龍拱上風景確是無敵,但那無盡的樓梯與水泥路,我真的怕怕呢,不過蓮花山公立學校卻很值得一遊。
- 大欖湧水塘之所以被譽為「香港千島湖」,是因為水壩建立後,湖面形成了十數個小島,湖水散落在島周圍,而島上佈滿綠意盎然的植物,形成獨特的千島湖美景。
- 在臺灣就很想去看看坪林的千島湖了,沒想到卻是先來了香港的。
下巴士後,沿大棠山路這條大馬路向上行,便會來到一個有多個大欖湧郊野公園指示牌的分岔路口,跟著指示牌旁的石級行至燒烤場。 楓香林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大欖林道大棠段,其中在大棠山道和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分叉路,再重新轉入大棠山道的兩旁的楓香樹最為密集,裁植的楓香樹一直到吉慶橋才終止。 大欖湧 該處成為「賞楓聖地」,紅葉處處,於秋冬更是熱爆全港,每天均有大批遊人前來欣賞紅葉[2]。
大欖湧: 路線資料
途中數度需要理清方向,也要彎腰前進,弄得汗流浹背。 金管會今日正式發布「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的新規定,將從2025年1月1日正… 匯銀主管說,近期新臺幣匯率漲勢驚人,央行也頻頻進場買進美元、抑制新臺幣匯率升勢,但因主要亞幣同方向變動,央行進場只為緩和新臺幣匯率的升幅、未有扭轉新臺幣匯率升勢的意圖。 本想來香港爬山應該是用不到重裝,但路上偶爾會看到三兩個大揹包、登山杖、睡墊全副裝備的山友,我想他們應該正踏上麥理浩徑吧。
大欖湧: 千島湖行山路線丨3小時新手路線!大欖湧水塘至清景臺+大棠打卡位
大欖湧水塘和早先走過的黃泥墩水塘就是不同功能了,大欖湧主要是儲存民生用水。 大欖湧 哇~~也是這趟才知道原來香港連水也能這樣買來放!! 大欖湧 大欖湧 而大欖湧水塘壩也是香港第一個可以發電的水壩,電力供給濾水廠使用。
大欖湧: 巴士路線數目
由此右轉,走過小水壩,沿著越野單車徑,轉接至平緩的塘畔徑走至休憩點。 橫過長長的主壩後,在分支處沿左方馬路上走(右方可下降至懲教處) 。 在地圖資料牌旁跨過小橋,走過竹林山徑後,循著昔日的麥理浩徑第十段行走。 打卡影相後,就可以離開觀景臺,下行往屯門/掃管笏離開。 大欖湧 大欖湧 這段路途基本上都是下行路,到了分岔路口就跟著指示牌走就好,最後便能到達掃管笏村的小巴站,完成這次的旅程。
大欖湧: 前往大欖郊野公園
位 於 大 欖 郊 野 公 園 內 的 大 欖 湧 水 塘 , 工 程 於 一 九 五 一 年 展 開 , 是 戰 後 興 建 的 第 一 個 水 塘 。 其 中 最 大 規 模 工 程 ─ ─ 水 塘 主 壩 , 為 當 時 全 港 最 宏 偉 的 混 凝 土 壩 , 高 達 一 百 五 十 呎 。 為 使 供 水 可 連 接 全 港 供 水 網 絡 , 大 欖 湧 水 塘 的 輸 水 管 遍 布 九 龍 半 島 。 其 後 沿 水 塘 北 岸 連 綿 的 林 徑 接 入 引 水 道 旁 的 車 路 , 至 屯 門 為 終 點 。
大欖湧: 千島湖山水與樹木共生
公園內的主要林區綿延達400公尺,沿途可以看到蒼翠的丘陵、錯落起伏的山谷等壯麗景觀。 繼續往前走約150公尺,便會到達另一處小楓香樹叢。 大欖湧 大欖湧2025 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楓香林是香港冬季最熱門的打卡地點之一,當天氣開始轉涼,楓香樹的葉片便會呈現絢爛奪目的鮮黃、火紅、橙紅各種色彩。
大欖湧: 千島湖500米黑色疤痕
去千島湖主要有兩條行山路線,分別是由屯門掃管笏或元朗大棠出發。 每年11至12月秋季時分,不少人會選擇從大棠出發,先欣賞大棠楓香林的紅葉景色,再出發到千島湖清景臺。 回程方面,可以選擇沿路折返,又或是大棠入掃管笏走或相反,也有人會從黃金海岸離開。 兩條路線都多為平坦石屎路,但上千島湖的一段由於沙漠化問題,石級泥石甚多,是最需要注意的部分。 大欖湧水塘沿塘都有山徑或馬路可供行走:塘北一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路線;塘南是水泥馬路,兩段的高度都接近水塘水平。
大欖湧: 千島湖 戰後首個水塘
巴士站鄰近香港海關學院、職業訓練局海事訓練學院、香港警務處大欖湧車輛檢驗中心、大欖巴士總站、大欖湧消防局、大欖湧村、聯安新村、蕙蘭更生中心。 這路線於8、90年代十分熱門,但政府眼見風化程度增加,開始於山頭大量種樹,避免大家前往,奇景一度被林蔭淹沒。 這天早上雖然雲量較多,但來到掃管笏村時已是陽光普照,又一次比預報相差甚遠。 近年對官方天氣預測的信心一直下降,預測是改了又改,結果只是報導天氣,而非預測。
大欖湧: 香港巴士大典
出遊前也應該和孩子講解注意事項,如不可隨意觸摸景區物品或山區植物,後者可能造成無法預估的過敏或中毒反應。 此行的主角「千島湖」雖可從各個路徑窺探其面貌,但於2019年建立的「千島湖清景臺」卻是擁有最棒的觀景體驗所在。 大欖湧2025 從不同山徑抵達跟隨指示牌,便可到達清景臺的入口,入口處會有一個指示牌,看到此牌子便表示已經來到清景臺下方,再往上走約200米便可抵達一片空曠的區域。 現時連接汀九和八鄉的隧道稱為「大欖隧道」,但和此地相距極遠,兩者並無直接關係。 命名為「大欖隧道」的原因只是因為隧道穿越大欖郊野公園,大欖隧道並不能通往此地。 大欖湧2025 雖然這道郊遊徑看來甚短,上落差也看似不大,但走起來卻比想像中費力很多;據官方資料顯示,其長度只有5.5公里,卻需行走4小時之多,所以別過分小覷了它。
大欖湧: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沿途的二葉松林,看來也還剛種不久,似乎是火燒山後新種的,期待他們綠蔭成林,就有軟軟的松針山徑可以走了。 水塘西岸的路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的第十段,筆者走過數次,比較熟識路況;水塘東岸的路段在地圖上起落看似不大,其實也須先上升一段,繼而下降至塘畔。 早陣子環繞萬宜水庫走過一趟,這天的目的地是水塘容量排名第四的大欖湧水塘。 如今大欖郊野公園內已經形成大片由灌木及喬木類為主的樹林,並且成為野生動物、兩棲動物及爬行動物的棲息地。
大欖湧: 郊遊設施
大欖湧水塘擁有「香港千島湖」美譽,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深受行山人士歡迎。 隨著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9年在麥理浩徑十段加建「千島湖清景臺」,因為道路平坦易行,適合親子行山,小朋友也能輕易登上觀景臺,飽覽湖景山色。 大欖湧2025 大欖湧郊遊徑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起點由大欖隧道附近的馬鞍崗至吉慶橋,全長約5.5公里。
大欖湧: 香港時間今晚8:00開賽
在大欖隧道近馬鞍崗的收費站(往元朗方向)下車後,走至車站後的車道,再左轉至避雨亭,便是路線的起點。 走過一段較平坦的山徑後,繞至後方,徐徐上走至分支後直走(右方山徑應可下走至高埔新村)。 再往前走至,走過兩個山坳,再上走至290米山崗的涼亭,便要開始行走一段較貧瘠的山徑。 輕降至分支,右轉再上攀,及後行走迂迴的山徑下走至大欖湧郊遊徑終點的休憩點,即吉慶橋。 再走過一小段大欖林道大棠段,便要往元荃古道方向右轉。
沿著迂迴的塘畔徑返回掃管笏村路的接回現時麥理浩徑第十段的林務車路,返回小水壩及經過掃管笏村路折返至掃管笏村,完成環塘之行。 續行大棠山道,走到分岔路口就向右轉往「大欖林道 – 伯公坳段」方向,途中會看到通道兩旁有小城牆,城牆下就是「伯公廟」,有興趣的山友可以行山路下去看看。 此外,父母需要確保兒童待在自己視線範圍內,以免發生危險。
大欖湧: 千島湖行山路線及交通 元朗大欖湧水塘靚景 清景臺來回3小時行完
在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 、大棠山道及麥理浩徑第十段屯門區都設有燒烤場地,其中的大棠山道和石崗燒烤場地因佔地最廣, 而成為區內學校的旅行熱點 大欖湧2025 。 而在田夫仔 、河背和荃錦坳均設有露營場地供遊客使用,最大的田夫仔營地設有30個營位,而最小的河背營地僅有兩個營位。 大欖湧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大欖湧河谷,水塘周圍主要是植林區,由於水塘附近的土壤貧瘠及經常受山火影響,為了鞏固水塘集水區的建築結構,故此於1952年開始了植林工作,在水塘附近培植了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
大欖湧: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黃金泳灘是香港首個用天然海沙鋪設的人造沙灘 ,有救生員當值,確保泳客可以安全暢泳,吸引許多人扶老攜幼,一家大小前來,在優美的前灘上堆沙,享受天倫樂。 泳灘上有樹木可供遮蔭,也設有更衣室和淋浴間供泳客使用。 大欖湧2025 你還可沿著長廊悠閒漫步,在海傍近距離觀賞漁船和遊艇。 在大欖郊野公園內第一次看到這個路牌,也對這條山徑開始有興趣。 這條被評選為全球20條最佳山徑,麥理浩徑從西貢~屯門全長100公里,每500公尺會有照片上的標柱一支,據資料顯示是為了訓練英軍開闢的山徑,日後才漸漸轉為民用性質。 山徑總共分為十段,而第十段就落在大欖郊野公園內,所以這趟一直與它交錯而過。
在往後的支路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匯合大棠自然教育徑,支路續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踏上石砌古道,一直下走至南坑排。 今天由大欖湧引水道緩跑徑的中段起步,行約半小時至上山入口。 緩緩上山至荒廢梯田位置花約1小時,再走約40分鐘至石龍飛瀑頂,沿山路下去瀑底不用10分鐘。 大欖湧 在大棠山道巴士總站下車後,沿著車路步行上山約60分鐘便會到達楓香林。 每年約12月,楓香樹便會換上新衣,黃澄澄一片的樹林彷彿讓人置身童話世界。 大欖湧 雖然其他時段沒有美麗的楓香葉可欣賞,但也可在濃密的楓香樹葉遮蔽下行走於幽靜涼爽的通道上,享受山澗清新的空氣及美景。
由於郊遊徑的終點並沒有交通工具可乘搭,故遊者必須再另行選取路線,步行至大棠、南坑排、掃管笏或深井等地離開。 大欖湧水塘是戰後興建的第一個水塘,擁十數小島、四條大壩,在雨量最多的春夏, 水溢滿,千島現,景色靚絕。 水塘乃大欖郊野公園內最主要景點,圍繞它的郊遊徑四通八達,接通元朗大棠、屯門小欖,甚至荃灣深井一帶。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離開黃泥墩水壩後,路徑依然寬廣平緩,直到山邊出現有如通往龍貓森林的樹洞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