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喜點(英語:My 土瓜灣北帝街 Place),位於香港九龍馬頭湧北帝街123號(北帝街、木廠街交界),是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及中國海外集團共同發展的單幢式住宅。 土瓜灣北帝街2025 土瓜灣北帝街2025 於2015年開售,2016年5月27日入夥,設有168個單位[1][2][3]。 大樓高24層(不設13、14及24樓),一梯八夥設計,單位實用面積200至300多平方英尺,全部為半開放式或一房佈局。
土瓜灣(北帝街)(To Kwa Wan (Pak Tai Street))公共小巴總站,位於九龍城區土瓜灣馬頭湧北帝街75-83號永德大廈外,欣榮花園對面,介乎木廠街與新山道之間,設有兩組公共小巴總站,乃土瓜灣至旺角線及美孚至土瓜灣線的總站。 土瓜灣北帝街 2023年6月,恆基地產以強拍統一土瓜灣落山道72至76B號及土瓜灣道72至76B號項目業權。 [36]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掛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土瓜灣北帝街 2016年6月,市建局宣佈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土瓜灣北帝街: 大廈資料:東海大樓
地庫設有10個住客停車位,地面為Nike及利嘉閣地產,一樓為24小時健身室Snap Fitness(但不能通往住宅之一樓保安登記處),二樓為住客會所。 九龍城區的土瓜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0,74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7,142人。 主要街道包括浙江街(土瓜灣段)、馬頭角道(土瓜灣段)、馬頭圍道(土瓜灣段)、漆鹹道北(土瓜灣段)、高山道(土瓜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傲雲峯,偉恆昌新邨,翔龍灣,定安大廈,欣榮花園。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傲雲峯,偉恆昌新邨,翔龍灣,定安大廈,欣榮花園。
-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 大樓高24層(不設13、14及24樓),一梯八夥設計,單位實用面積200至300多平方英尺,全部為半開放式或一房佈局。
- 北帝街(英語:Pak Tai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湧的一條街道,連接宋皇臺道、馬頭圍道、馬頭湧道、天光道、馬坑湧道、新山道、馬頭角道及木廠街。
-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 市區重建局於2008年10月開始,以私人協商方式,收購61個業權。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750,年齡中位數為 40.7歲。
- [12] [13]
土瓜灣(英語: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2] 土瓜灣之大致位置為紅磡以北,何文田以東,九龍城以南,啟德以西。 北帝街(英語:Pak Tai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湧的一條街道,連接宋皇臺道、馬頭圍道、馬頭湧道、天光道、馬坑湧道、新山道、馬頭角道及木廠街。 項目原址為北帝街 、121A及123號,建於1950年代的舊樓,土地總面積為776平方米(8,350平方英尺)。 市區重建局於2008年10月開始,以私人協商方式,收購61個業權。
土瓜灣北帝街: 發展經過
1873年,土瓜灣與紅磡、鶴園創立紅磡三約,在今日差舘裏附近合資興建觀音廟,並於1902年成立「紅磡三約公所」。 [12] [13] 土瓜灣北帝街2025 土瓜灣北帝街2025 土瓜灣北帝街 至1920年代,土瓜灣村落隨市區的擴展而消失,同一時期拆卸的還有附近九龍寨的馬頭圍、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 [14]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1873年,土瓜灣與紅磡、鶴園創立紅磡三約,在今日差舘裏附近合資興建觀音廟,並於1902年成立「紅磡三約公所」。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鹹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750,年齡中位數為 40.7歲。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土瓜灣北帝街2025 [10]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土瓜灣北帝街: 重建
2012年6月,中國海外擊敗其餘6個投標者,奪得這個項目的發展權[4][5]。 其後,新豪建築有限公司得到該發展商授權,成為「喜點」的主要承包商[6]。 隨著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湧、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土瓜灣北帝街2025 土瓜灣北帝街 隨着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湧、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2008年2月,市區重建局開始馬頭角北帝街 ,121A及123號的收購工作,並與中國海外集團合作,將該址發展為單幢式住宅物業「喜點」[6][7]。
土瓜灣北帝街: 地名爭議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土瓜灣北帝街2025 [32]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土瓜灣北帝街2025 的潮汕美食[33]。 2023年6月,恆基地產以強拍統一土瓜灣落山道72至76B號及土瓜灣道72至76B號項目業權。 [36]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掛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土瓜灣北帝街2025 土瓜灣北帝街 2016年6月,市建局宣佈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