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已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下成立專責工作小組,並透過“復安居計劃”,由所屬警區的反三合會行動組與有關法團和業主直接聯繫,邀請他們向警方提供罪案消息,加強情報收集工作。 大廈維修程式2025 任何人士如認為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受到恐嚇,可向警方報案,尋求警方的協助。 大廈維修程式 (ii)協助法團防範工程顧問公司、維修承辦商或任何人士以不正當手段影響樓宇維修工程的招標和進行。 除了專業學會的積極支援外,參與顧問易計劃的法團將會獲邀參加香港警務處以及廉政公署舉辦的有關講座,務求在支援、執法和宣傳三管齊下,防止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除了與公用地方有關的資助、貸款及津貼外,政府亦鼓勵私人住宅業主改善其單位內的居住環境。 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發不多於50,000元或已獲批覈工程的費用(以兩者較低者為準)的貸款,以維修及保養其單位內有關家居安全及環境衞生的設施。 事實上,政府及市建局多年來推行多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涵蓋樓宇檢驗、維修公用地方、優化消防、升降機和排水系統,以及維修自住物業,涉及的總金額超過190億元,減輕業主籌辦樓宇維修工程的財務壓力。 大廈維修程式 然而,物業是業主的資產,保持樓宇良好狀況理應是業主的責任,長遠而言,是否需要一次又一次以公共資源,資助私人物業業主,分擔他們進行週期性的樓宇維修保養開支,值得社會討論。
大廈維修程式: 「保養為本」設計 提升維修效益
以沙田一個大型屋苑為例,該屋苑涉及50多幢樓宇,單位數目超過一萬夥;由於屋苑規模龐大,加上樓齡平均接近40年,需要按照「強制驗樓計劃」的要求,每10年檢驗樓宇及修葺。 大廈維修程式2025 故此,市建局在2017年展開樓宇復修新策略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訪問了全港3,000幢樓宇的業主代表,並邀請約100位業主、物業管理公司代表、學者和業界人士等進行深入訪談,瞭解他們對樓宇維修保養的意見和當中遇到的困難,以制訂更全面和具前瞻性的推廣策略和支援措施。 這500個案的樓宇早前已取得業主的共識進行復修工程,並準備進入「樓宇復修六步曲」的第二及第三步曲-籌備招聘工程顧問及制定標書。
若第三者向法團提出申索,法團須在接獲第三者的書面要求10天內,向第三者說明有關法律責任是否獲得投保,並提供有關保單的詳情。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不會承保樓宇中違例建築工程(僭建物)的部份。 若法團與物業管理公司聯名投購保單,該保單須符合法例要求,為法團提供不少於港幣1,000萬元的賠償額。 大廈維修程式2025 若這份公眾責任保險沒有訂明賠償時首先為第三者人身傷亡提供不少於港幣1,000萬元保障,法團必須投購另一份保單,或修訂現有的保單條款,以確保就保障第三者人身傷亡的金額這一部分,提供不少於港幣1,000萬元的保障。 由香港和解中心或香港調解會安排認可調解員提供最多15小時的免費專業調解服務,協助雙方就爭議達成和解協議,省卻因採取法律行動而招致的開支和時間,迅速和有效地解決爭議。
大廈維修程式: 相關內容
根據 《建築物管理條例》 (香港法例 第344章 ),小業主最後需要攤分巨額賠償。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主要為私人樓宇的個別業主提供貸款,以進行維修及修葺工程,修復或改善其樓宇及/或私人斜坡的安全。 申請人亦可使用該津貼以償還其向政府申請的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公用地方維修免息貸款」或「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的餘數,及/或用作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
- 若申請人提供所有必需的輔證文件,清拆僭建物的貸款申請一般會在遞交申請後兩個星期內得知申請結果或進展。
- 在社會大眾對抗疫意識提高的同時,我亦冀望業主明白,為樓宇結構及設施及早做好保養維修的重要,這亦是長遠社區「防疫、抗疫」(包括病毒疫情和樓宇老化)工作,不可忽略的一環。
- 然而,法團和管理公司對如何編制財政預算,以擬訂業主在整個週期的供款安排,可能無從入手。
- 2012年至2019年間,錦新大樓並未發生過墜樓意外,從2020年開始,該大樓陸續發生9件墜樓事件,今年1月迄今已發生5起墜樓意外,錦新大樓的居家安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 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發不多於50,000元或已獲批覈工程的費用(以兩者較低者為準)的貸款,以維修及保養其單位內有關家居安全及環境衞生的設施。
監察系統亦可以將各項設施的監測數據、故障原因、維修頻率等資料數據化並進行分析,從而評估和預測各項組件的耗損速度和預期壽命,協助管理人員因應設施的實際狀況,調整保養工程的時間表和工程規模。 此外,因應疫情發展,市建局亦重新檢視轄下安置大廈項目的樓宇狀況及公用設施的維修保養,以探索有關大廈設施能否與時並進,例如改善大廈天台的污水排氣管的設計,避免污濁空氣吹向單位,以至探討將污水管所排出的空氣消毒淨化的可能性,期望減低病毒在高層單位傳播的風險,進一步提升樓宇的安全和衛生水平。 市區重建局除推出了“樓宇復修平臺”的樓宇維修資源網站,並已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加強對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的技術支援。 大廈維修程式 民政總署透過製作電視宣傳短片、派發專題單張以及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就大廈管理及樓宇維修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鼓勵業主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參與法團業主大會及樓宇維修工作,並遵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聘請工程顧問及樓宇維修承辦商。 他特別指出,在物管公司的協助下,部分目標大廈業主對大廈管理由漠不關心,變得積極投入。
大廈維修程式: 申請表
長遠來說,亦希望為研究應否修訂《大廈公契指引》規管業主在樓宇維修保養的責任,積累經驗。 針對這個情況,管理公司可協調相關設施保養承辦商,在已整合公用地方所需工程範疇的手冊上,填寫有關屋苑所使用的設施品牌、產地、保養週期、預計可使用年期和其他技術資料,以擬訂於未來10年的維修保養計劃,並適時召集業主,為於不同階段而需進行的設施維修和保養工作,商議籌組和落實相關工程。 大廈維修程式2025 隨這項試驗計劃的推出,民政署在大廈管理方面對業主的支援,將更為全面及更有系統。
此外,順成大廈四樓平臺、面向德輔道西的一方,原本設有一條有蓋行人通道連接獨立於大廈外的升降機,讓住戶從德輔道西的門口出入,不過住戶一般慣常使用靠近皇后大道西的正門出入,使該平臺及升降機使用率偏低。 為了善用空間,團隊在改造重設的過程中,將有蓋行人通道上蓋及已棄用的升降機拆走,改裝成一個讓住戶可眺望維港景色的平臺空間,讓居民使用。 至於書面查詢,如當局無法在10天內向申請人作出實質回應,便會先作初步答覆。
大廈維修程式: 擔當預防性維修「先行者」 改善大廈環境
為此,市建局團隊按照現行法例有關樓宇需要適時維修的要求,以及參照大型屋苑為樓宇復修儲錢的經驗,編制了一套適用於一般私人樓宇的「定期維修保養方案」參考文件,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手冊、文件範本、工程清單和財務報表指引等,協助業主或管理公司制訂定期保養計劃,並評估相關財務開支,以便能及早籌備所需資源。 因應調查結果反映業主對建立維修基金的意識和責任,均十分薄弱,研究團隊進一步審視現行相關法規,注意到維修基金並非新的概念。 我相信,為樓宇復修提供可持續的財政資源,根本之道在於支援業主籌劃周詳的樓宇定期維修保養方案,並建立相應的財政儲備。
大廈維修程式: 市區重建局
市建局在樓宇復修的業務上,從鼓勵業主到透過資助和技術支援推動;由「同行者」的角色,以至身體力行充當「先行者」,促進新思維和創新技術;引進預防性維修及進一步提倡「預測性保養」,均顯示市建局在貫徹推動樓宇復修的決心。 在社會大眾對抗疫意識提高的同時,我亦冀望業主明白,為樓宇結構及設施及早做好保養維修的重要,這亦是長遠社區「防疫、抗疫」(包括病毒疫情和樓宇老化)工作,不可忽略的一環。 我在去年一篇介紹成立「復修平臺」的網誌中,和周主席與市建局樓宇復修大使「維修寶」一起粉墨登場,拍攝短片推廣「復修平臺」的首階段內容。 至於上述各項有關「復修平臺」的下一階段新內容和服務,我將交棒予新樓宇復修大使 「Ben Sir」負責。 「Ben Sir」其實是我們的執行董事呂守信,他會以「多功能」的不同身份,繼續引領業主認識「復修平臺」的各項內容和服務,協助業主做好樓宇維修和保養。 在香港這個高密度的城市,當社區爆發疫情時,病毒通過樓宇的公用地方以及喉管傳播的風險便會相應提高,正如早前有同座大廈的住戶先後確診新冠肺炎,便讓人關注有關大廈的環境、建築或喉管設施是否妥善,以致病毒有可能於同座大廈傳播。
大廈維修程式: 申請資格
市民如欲瞭解各項大廈管理支援計劃,請瀏覽民政署的大廈管理專題網站()),或向各區民政事務處諮詢服務中心索取計劃簡介及申請表。 豉油街12號安置大廈獲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頒發「建築測量師大獎 2021」的卓越大獎,以及保養及復修工程-專業顧問組別優勝獎。 若申請人提供所有必需的輔證文件,清拆僭建物的貸款申請一般會在遞交申請後兩個星期內得知申請結果或進展。 你只需要在 Toby 上發布你對電腦維修服務要求,電腦維修人員就會很快主動聯繫你提供報價。 大廈維修程式 你可以輕鬆聯繫到最多 4 位電腦維修人員,自行按照其報價、介紹、過往評分去作出比較,從中挑選最適合你的一位去聘用。 市建局表示,《市區重建策略》列明市區更新的主要目標,除了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之外,亦涵蓋重整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優化交通和行人網絡、增設綠化空間、重置老舊政府設施、以至保存地區特色等範疇。
大廈維修程式: 申請表填寫指南
對於已參加「公用地方維修津貼」或「公用地方免息貸款」計劃的業主,政府將以「第三者風險保險資助」的方式,提供進一步的資助。 大廈維修程式2025 一般情況下,樓宇或屋苑的大多數窗戶,都是個別單位業主的私人財產。 因此,政府將發出通知書給屬於強制驗窗計劃下的樓宇或屋苑的所有業主(即包括個別單位業主和業主立案法團),要求其進行驗窗工作。 添喜大廈一案凸顯了與樓宇公用部分相關的第三者風險保險的重要性。 其後,香港政府立例強制性規定:所有業主立案法團均必須就樓宇的公用部分和法團的財產備有第三者風險保險。 市建局團隊亦觀察到,一些保養得宜的大型屋苑,有關業主以正面態度,落實為維修基金定期供款以備作大型維修之用。
大廈維修程式: 貸款的內容
你可在此搜尋註冊檢驗人員,為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並監督需要進行的訂明修葺工程。 你可利用中央電腦資料庫搜尋全港私人大廈(包括住宅、商業、工業大廈)的基本資訊,包括大廈層數、單位數目及管理組織等。 大廈維修程式2025 透過此「我的政府一站通」網上服務向機電工程署提交相關服務的電子申請,例如根據有關法例管制規定,申請準許繼續使用及操作升降機的許可證、申請準許繼續使用及操作自動梯的許可證。 屋邨範圍內進行修葺或涉及挖掘地底工程,不小心處理可能損毀氣體喉管。 此單張向管理公司提供指引,如何對有關工程作出足夠監管,保障公眾安全。 為保障氣體供應安全,氣體上給供氣分喉及用戶喉須定期檢查及維修,此網頁為公眾及氣體業界人士提供相關資料。
大廈維修程式: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
而「預防性維修」的執行模式,可讓設施的管理人員即時監察和跟進問題。 除了透過改造重設提升安置大廈的設施水平及提升宜居性之外,我們更擔當「先行者」的角色,推動樓宇「預防性維修」及「預測性保養」的概念,為日後參與樓宇復修工作的業主和工程業界,提供個案參考。 如獲批貸款,貸款額會視乎維修工程獲批費用和大廈業主攤分款額的方法而釐定。 透過此網頁,你可瞭解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程序,以及民政事務總署所提供的建議和協助,你亦可下載有關文件範本及政府表格。 「籌組業主立案法團資助」適用於住用或綜合用途(即商住兩用)樓宇。
大廈維修程式: 「樓宇復修資源中心」四月向公眾開放
發展局早前指出,本港有逾2700幢樓宇逾期而未遵辦強制驗樓下的法定通知,約三分之一甚至未委聘檢驗人員。 大廈維修程式 而過去3 年,屋宇署每年接到約7000宗樓宇欠妥的舉報,當發現欠妥的地方如牆壁出現裂紋裂縫、混凝土剝落及外牆飾面破損等,署方會向業主發勸喻信,有需要時亦會發修葺令或勘測令。 惟部分大廈業主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個案在收到通知後逾10年,仍未跟進。 早前本港市區發生多宗舊樓外牆混凝土或批盪剝落並從高空墜下事件,損毀汽車和傷及行人,引起社會關注。 然而相關業主卻遲遲未按法定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驗樓和修葺,對公眾安全造成風險。 而若沒有一個實體負責集體統籌及代表樓宇業主們的利益,個別業主們大概不會走在一起工作。
大廈維修程式: 公用地方維修資助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法團的管理委員會祕書須在法團投購保險單後的28天內,將保險公司的名稱及地址、以及該保單的涵蓋時期,通知土地註冊處處長。 「預測性保養」是一項嶄新的樓宇保養概念和模式,以科技及數據驅動分析,為日後的保養維修計劃作更準確的預測和更針對性的部署,真正達致防患於未然。 我期望市建局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能獲得實質成果,屆時,我再在這網誌與大家分享。 有見及此,市建局現正針對天面防水層進行一項研究,安裝一組固定紅外線熱像儀,定期檢測天面層的紅外線反射數據,偵測因天面出現輕微裂縫而導致數據異常的位置,從而分析和預測天面層裂縫的惡化速度,以準確掌握修復工程的時機,盡早修補,避免雨水滲入天面問題持續,導致防水層失去作用,令滲水問題惡化。
大廈維修程式: 樓宇復修計劃
市建局在四幢安置大廈在樓宇復修不同範疇的工作,為「中年」樓宇在實踐維修保養工作方面起示範作用。 大廈維修程式2025 然而,我認為,若要達致最大成效,我們應採用更具前瞻性的樓宇保養概念,推動「預測性保養」,通過對設備狀況的持續監測,做到在問題發生之前已作出評估,並制定長遠的保養計劃及各項預算,才能從樓宇「護老」邁向至「防老」這個市區更新的長遠目標。 大廈維修程式 據建築物條例第40條,未遵辦相關命令而無合理辯解,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1年;不獲遵從的情況持續的每一天,另罰款5000元。
「物業資訊網」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網上服務,為市民提供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樓齡及許可用途等資訊。 你可在此透過雙語搜尋器,以五種不同的搜尋方式查詢、瀏覽及訂購所需物業紀錄。 你可在此找到出租住宅物業須注意的事項,包括委託地產代理、簽訂租賃協議、繳付印花稅及申報相關稅項的資訊,還有業主的權利和責任。 在1987年前建成的綜合用途建築物及住用建築物,業主或佔用人須改善或提升樓宇的消防裝置,以符合現代標準。 你可通過此網頁瞭解應課差餉租值的評估基準、繳款方法,以及就首次評估或重估的應課差餉租值提出反對的手續。 業主一旦忽略日常樓宇管理工作,很可能縮短樓宇壽命,大廈因而日久失修造成人命傷亡時,業主便有可能要共同承擔相關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