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港督委任皇家書館監督,又稱“監督學院”,由一位德意志傳教士擔任。 並制訂《皇家書館則例》,所有的皇家書館都要按照則例辦理,經費全部由政府資助。 至1860年,香港政府成立「教育諮詢委員會」(Board 上水官立中學2025 of Education)以取代教育委員會,後來政府關閉了維多利亞城的全部四所皇家書館,將學童集中到新成立的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 上水官立中學2025 現在的官立學校由政府直接辦理及經營,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主要為公務員,部份則為合約教席。 現在官立學校佔全港學校數目的少數,其餘則主要為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操行(20%)、校內成績(20%)、課外活動(15%)、小學對學生各方面的評語(例如成績表)(5%)、獎項(10%)、面試(包括態度、儀容、談吐、應對等)(30%)。 迎新活動方面,學校在7月中旬至八月中旬舉行中一迎新家長日、中一學生迎新日及中一新生暑期銜接課程(中文、英文、數學、科學及STEM教育);中一學生在開課後需參加成長訓練營。 學校經常舉辦各類型講座及參觀,並鼓勵學生參加SPORTACT獎勵計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提供多元化課程,除核心課程外,也推行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

上水官立中學: 教學情況

由於鄰近上水的鄉村部分地點被髮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上水新市鎮。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上水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上水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爲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掃管埔路、馬適路以北至雙魚河及梧桐河以南的地區爲範圍。 在師資方面,上水官立中學全校教師總人數為58人,其中98%擁有教育文憑、98%擁有學士資格、55%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29%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9%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7%年資5年至9年、84%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大多由宗教團體、商會及宗親會等主辦,它們的經費有相當部份來自政府的補助,然而學校的日常運作則由辦學團體而非政府負責。 上水官立中學(英文:Sheung Shui Government School)係香港北區一間中學、官立學校、男女校,喺上水百和路21號。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中心發言人表示,該名男病人週一(13日)進食蜂蜜約30分鐘後,出現頭暈、嘔吐和肚瀉病徵,同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因低血壓及心律下跌需入院接受治療,他目前仍然留院,情況穩定,臨牀診斷為懷疑狂蜜病中毒。

上水官立中學: 資助出售房屋

這個委員會原則上不幹預學塾傳統的中文課程和教授方式,但由於主持該委員會的是基督教人士,他們不會放棄這個傳教的機會。 於是,受資助學塾的塾師每日早上向學童誦讀《主禱文》,還增加了《聖經》等課程。 香港有 31 上水官立中學 間官立中學,佔整體約 7%;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上水官立中學2025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上水官立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5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3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 由於鄰近上水的鄉村部分地點被髮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上水新市鎮。
  • 校方透過多方面的培育活動協助學生成長,為提高學習風氣,學校亦設有課後自主學習課、學業加強班、高中應試班、新到港學童輔導計劃及安排學生留校午膳措施等。
  •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 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大多由宗教團體、商會及宗親會等主辦,它們的經費有相當部份來自政府的補助,然而學校的日常運作則由辦學團體而非政府負責。
  • 中一、中二級推行第十堂的自主學習課,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由於此等官立學校均由鄉議局出資30%創立,因此是由教育局、民政事務總署及鄉議局共管,有別於一般官校由教育局全權管治。
  • 根據中心初步調查,病人進食友人由尼泊爾寄到本港的自製蜂蜜,個案可能由梫木毒素引致。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學校已設置Wi-Fi 900的加強無線網絡基礎設施。 學校的禮堂、所有課室、特別室均有空調設備,並裝設寬頻上網、熒幕、投射器、實物投影機和無線咪系統,以支援資訊科技教學,讓老師可隨時使用網絡資源。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瞭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上水官立中學 透過學生主持英語及普通話早會、舉辦「英語日」、各項英語活動、培養閱讀習慣和營造豐富的語文環境,讓學生學好兩文三語。

上水官立中學: 學校簡介

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 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 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爲“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 後來為了配合教育署將市區中學遷往新界新市鎮的計劃,育才中學(西營盤)遷往沙田區馬鞍山耀安邨,並再度改名「育才中學(沙田)」,在1989年正式啟用。
  • 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爲粉嶺/上水新市鎮。
  •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瞭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上水官立中學的資訊。

初中非語文科施行「校本初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以配合學生的升學及就業需要,同時加強英語訓練,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上水官立中學2025 辦學宗旨:學校致力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德、智、體、羣、美五方面得到均衡發展,並發揚校訓「愛、健、忠、勤」的精神,從而為社會培養才德兼備的公民。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上水官立中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上水官立中學2025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上水官立中學: 上水官立中學 Sheung Shui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學校也積極推廣閱讀,除每週設有兩節的早晨閱讀課,更推行閱讀週、閱讀獎勵計劃及科本閱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中一、中二級推行第十堂的自主學習課,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此外,學校已設立InnovationLaboratory,積極推動學生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的能力和創意。

上水官立中學: 上水一幼稚園爆手足口病 20名幼童不適毋須入院

國家義學由政府提供教室和師資,無需交學費,不過慣例是每個學生要給銅錢二十五文,稱教師點心費(或稱茶資)。 上水官立中學 官立學校(英語:Government school),是指由香港政府開辦的學校的統稱,即辦學團體為香港政府,當中包括官立小學及官立中學,在過去還有分官立工業學校及官立文法學校。 上水官立中學(英語:,簡稱SSGSS),位於新界上水,是香港一所官立中文中學,由港英政府於1991年創辦。

上水官立中學: 香港中學搜尋

上水(英語:Sheung 上水官立中學2025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新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 上水一帶原爲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爲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官立中學2025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上水官立中學: 相關小學

上水官立中學學校校風純樸,致力培養學生自尊自律的精神、守規有禮的態度、承擔責任的勇氣,以及懷有感恩的心。 校方透過多方面的培育活動協助學生成長,為提高學習風氣,學校亦設有課後自主學習課、學業加強班、高中應試班、新到港學童輔導計劃及安排學生留校午膳措施等。 上水官立中學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上水官立中學: 教學語言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爲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爲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上水官立中學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1854年,港英政府決定把由教育委員會管理的受資助學塾,全部收歸政府辦理,稱爲“國家義學”(Goverment 上水官立中學2025 上水官立中學2025 Schools,或稱“皇家館”、“皇家書館”)。 1855年,教育委員會管理的國家義學共有10所,學童400人。

上水官立中學: 主要交通幹道

其後育才書社亦名「育才小學」,並與醫院道26號的西營盤官立小學相連。 1977年,香港政府為增加中學學額決定將上述兩間小學改為一間官立中學,並決定繼承育才小學之名,命名為育才中學。 後來為了配合教育署將市區中學遷往新界新市鎮的計劃,育才中學(西營盤)遷往沙田區馬鞍山耀安邨,並再度改名「育才中學(沙田)」,在1989年正式啟用。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而根據《北區風物誌》(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上水官立中學: 學校設施

但是,由於沙田區的適齡學生數目大幅下降,加上在1990年代收生質素下降,導致校園暴力等醜聞日增,學校最終在2009年8月學校停止運作。 1961年,新界鄉議局決議在元朗、大埔及南約(大嶼山)各建一所官立中學。 由於此等官立學校均由鄉議局出資30%創立,因此是由教育局、民政事務總署及鄉議局共管,有別於一般官校由教育局全權管治。 1847年12月6日,第二任港督德庇時爵士(J. 上水官立中學2025 F. Davis)在《轅門報》中發表,給予位於維多利亞城、香港仔和赤柱的三所學塾每月10元的資助。 上水官立中學2025 上水官立中學 同時還任命了一個“教育委員會”,負責監督和管理受資助的三所學塾。

根據中心初步調查,病人進食友人由尼泊爾寄到本港的自製蜂蜜,個案可能由梫木毒素引致。 上水是香港最北端的已發展區,位於深圳河以南,雞公嶺以北,東面連接粉嶺平原,西面毗鄰元朗區及落馬洲,與中國深圳連接。 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爲粉嶺/上水新市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