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改派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丹尼士巨龍(S3N)及富豪奧林比安(S3V)為主。 2015年,由於往協調道的行車天橋放寬車輛長度禁令,全線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 [30]同年12月為符合低排放區標準,加入一輛原屬75X線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289/ST5648)以便柯打駛經中環低排放區的641線。 2013年路線改動後因太子道東東行往協調道的行車天橋路面狹窄而不適合12米巴士行走,故原有的兩輛斯堪尼亞K230UB(ASC26、ASCU1)被10.6米的同型號巴士(ASB14/NV5818、ASB15/NV6395)取代。 1987年繞經麗晶花園後改派丹尼士喝采(N,包括「解凍鴨」N364)。 本線的開辦,是配合九廣東鐵(今東鐵綫)落馬洲支線、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的興建而設。
- 2022年2月27日,根據優化後之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60-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每程收費只需HK$2。
- 作為74X線之特別班次,74D線每天早上繁忙時間過後提供服務,以大窩西支路和白石角往返東九龍的乘客為主要服務對象,補充主路線服務範圍之不足。
- 2018年8月,此路線三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全數被原72X線的Enviro500(ATE)取代。
2015年12月全線低地臺化及車型統一化,同時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直至2016年7月,此路線首次加入歐盟五型的富豪B9TL(AVBWU,曾於2018年9月起陸續改為配歐盟三期引擎的AVBW,後來因後者壞車率高而即將退役,於2023年4月起全綫陸續重新改派前者行走)取代部分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全冷後此路線於2014年全線改派丹尼士巨龍(3AD,已撤離)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於2018年12月重新加入,至2019年10月起,因該車型年事已高即將退役而陸續撤離)行走。 2011年9月23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N320)被一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54/GN4157)取代。 2012年,此路線曾兩度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及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不久即回復原有派車。
九巴275x: 九龍巴士58M線
2016年3月,改用來自968線的Enviro500 MMC(ATENU21/SB5197)。 2016年4月,再改派來自269D線一輛已配置SCR設備的丹尼士三叉戟(ATR269/JT647)。 72X線能直達旺角中心地帶,較取道青沙公路的特快路線272X便捷;惟受東鐵綫及公共小巴旺角至大埔線競爭,仍有剩餘運載力。
此路線踏入廿一世紀改派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及丹尼士巨龍(S3N)為主。 2004年增設空調服務時,用車為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AD293/HB916),2008年改派同款9.9米(ADS216/JC2553)取代。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非空調巴士(為丹尼士巨龍,分別是九龍灣車廠(K)的S3N337/FZ7602及上水廠的S3N346/GA665)。
九巴275x: 班次
73X線開辦初期使用利蘭勝利二型(G),1990年改經城門隧道時改派利蘭奧林比安(S3BL,包括數輛「坦克蘭」)、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大部分配康明斯引擎)及丹尼士巨龍(S3N,包括俗稱「E蛇龍」之巨龍巴士和配置康明斯引擎之水塘龍)11米三軸巴士。 2000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則轉用丹尼士巨龍(AD、3AD)及富豪奧林比安(AV、3AV)。 自從13X線於2007年2月9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此路線一度成為唯一一條仍有普通巴士行走的九龍市區特快路線,也是途經啟德隧道及觀塘繞道的巴士路線中,唯一一條仍提供普通巴士服務。 2013年,上水車廠改派丹尼士巨龍(3AD)取代富豪奧林比安(3AV)行走。
- 70X線則棄經聯和墟,改行嘉福邨一帶,並可於華明邨與此路線互相免費轉乘。
-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非空調巴士(為丹尼士巨龍,分別是九龍灣車廠(K)的S3N337/FZ7602及上水廠的S3N346/GA665)。
- 42C及X42C線是九巴在葵青區路線中,用車最多的路線之一,全線派車共37輛,比次席的58M多數輛。
- 麗晶花園一帶另有九龍專綫小巴46線競爭,加上居民步行至太子道東近彩虹交匯處可有更多路線選擇,此路線客量大受打擊。
- 婦人下車後,發現遺失一個黑包環保不織布袋物品,折返巴士站時,巴士已經駛走。
1992年,九龍巴士的公司名稱改為九龍巴士(一九三三)公司,同年率先引入裝上符合歐盟廢氣排放標準的歐盟一型環保引擎的巴士。 1962年,九龍巴士1、5、6、11、12、13線的尾班車延長至凌晨2時,配合渡輪服務,直到六七暴動才提早尾班車。 當原有3字頭的路線改經西隧時,路線編號會更改為9字頭(包括934、936、948及985),惟獨307C和373A因分別屬東隧路線307和373的分支而保留3字頭。 最終373A於2015年8月22日起改稱978,自此一度只剩下307C為唯一途經西隧的3字頭路線,同時307再次成為唯一3字頭的全日過海路線;但307C線最終亦於2020年1月20日起改稱907C,以統一西隧路線編號。 九巴275x2025 267X線由景峯花園至觀塘之間的行車路線與258P線相同,惟去程不停龍翔道部份車站,及藍田站上客位置有別。 為配合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於2015年底實施,加入來自259D線的Enviro500 MMC樣辦車(ATENU135/SH2747),以便柯打需行經低排放區的52X線,至2016年初改用配置SCR設備的丹尼士三叉戟(ATR333/KV7167)。
九巴275x: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雖然多條來往屯門良田區至港九市區的巴士線先後開辦,本線流失了地鐵轉乘客,但由於能到達屯門主要的心臟地帶,加上班次頻密(最密為3分鐘一班),自開辦至今客量都相當高。 雖然屯門市中心有收費較便宜的60M(車費$8.9)能到達荃灣市中心,但該線的路線比本線繞路(要繞經安定友愛及兆麟),本線顯得較為直接,因此有屯門市中心有不少乘客刻意等候本線前往荃灣及葵涌。 在下午的繁忙時間,到了荃灣都已經客滿,如不在葵涌區的巴士站排隊,基本上沒有可能「有位坐」。
64K線未受較快捷的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影響客量,現時更是少數班次較頻密的新界郊區專營巴士路線之一,最密為6分鐘一班。 截至2023年10月21日,九龍巴士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4083輛,是全球最大型的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低地臺空調巴士。 九巴275x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28]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車窗通風口長約59釐米,闊16釐米,並貼有提示,提醒乘客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經改裝車窗的雙層巴士會行駛載客量較高的市區巴士線,未來視乎乘客反應決定是否加裝更多通風車窗,通風車窗參考了倫敦等地巴士的設計。
九巴275x: 服務初期
2011年,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自行改為全空調服務,故此路線有時甚至全以空調巴士行走,直至2011年9月11日,原有字軌始重新獲派非空調巴士行走,包括於退役次序位列尾二的11米非空調利蘭奧林比安(S3BL469/FZ5653)。 2011年9月19日,此路線所有熱狗被調走,改由丹尼士巨龍(ADS)代替,此路線正式空調化,亦是服務大埔公路-大埔滘段的路線中,首條全冷的巴士路線。 運輸署在「2018-2019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一條新巴士服務,來往彩明苑至烏溪沙站,途經尚德邨、坑口、寶林、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大老山隧道、沙田第一城、石門、亞公角及馬鞍山新市鎮,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雙向各對開一班,並決定以招標形式遴選營運公司[3][4]。 建議出爐後,區議會認為新路線在將軍澳和沙田繞經多個地區,走線迂迴且未能服務將軍澳山上(即翠林邨和康盛花園一帶)的居民,建議運輸署分拆路線[5][6]。 時任西貢區健明選區區議員梁裏指,將軍澳區缺乏來往馬鞍山的巴士線或小巴,如居民要來往兩地只能選擇乘搭港鐵,部分屋苑居民更需乘搭小巴前往港鐵站,整個車程十分費時,希望運輸署可以於2019年中前落實新路線和時間表[7]。
九巴275x: 乘客及巴士迷事件
2002年香港仔專線小巴開辦與此路線重疊兼實施車海戰術的專綫小巴20C線,令此路線之客流有所流失。 九巴為提升此路線競爭力,改為全空調服務兼改派低地臺空調巴士取代富豪奧林比安,當時派出配歐三引擎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2020年8月換入AVW,翌年6月起更全線使用該車款)及丹尼士三叉戟行駛,部份Neoplan 九巴275x2025 Centroliner 12米(AP)也曾調派到此路線行走。 現已停辦的70X線,以往是北區唯一一條全日往返九龍東的巴士路線,但其定線迂迴曲折,由上水開出後須繞經聯和墟、粉嶺南及大窩西支路才駛上快速公路,單是區內繞路已耗時近40分鐘;其後更取道獅子山隧道、黃大仙和新蒲崗往返觀塘區,令行車時間超過100分鐘,班次亦頗為疏落。 由於70X線同時肩負上水和粉嶺節節上升之通勤客源,服務漸見供不應求,加上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九巴宣佈服務大埔的同類型路線74X、75X即時改經該隧道,但對70X線卻按兵不動,自此該線「一線走天涯」的問題開始飽受批評,廣為北區往東九龍通勤的乘客詬病。 2004年加入低地臺服務,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為主。
九巴275x: 巴士起火
本線能夠直達九龍主要心臟地帶,而不需繞經葵興及葵芳,同時亦能直達荃灣東南部橫龍街一帶的工業區;但由於本線在荃灣的服務範圍不廣,在非繁忙時間客量只屬一般。 故荃灣區內一直有聲音建議此路線繞經楊屋道,以增加客量,但長期被荃灣區議會海濱選區區議員鄒秉恬反對而未能成事。 之後九巴曾提出補償方案,開辦238S線繞經楊屋道及大窩口站取代客量低微的38P線,於2010年7月12日生效,但終因客量不高而於2016年10月17日起取消服務。 238X開辦時由於九巴訂購中的雙層巴士未能趕及抵港,加上當時全空調路線不多,面對海濱花園陸續入夥,遂向雅高巴士租用25輛日野RK176K豪華巴士(AH)應急,並分別掛牌本線、212線、30X線,其中19輛更是2+2座位豪華高背座椅,比機場巴士更豪華。 EA9323(AH1)、EB1077、EB1603、EB1801、EB2567、EB2749、EB3009、EB3247、EB4195、EB4409、EB4780等均曾效力本線。
九巴275x: 開辦初期
隨着九巴大量採購中型單層空調巴士,而亞比安55型巴士亦已臨屆退役,於是九巴在1990年安排三菱MK117J(AM)單層巴士行走此路線,成為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服務的巴士路線。 同年第四季此路線首次出現雙層巴士,用車為一輛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60/DE2817),至1991年再增派利蘭勝利二型(G);同時以更多三菱MK(AM)替代剩下的亞比安55型巴士,並終結單層非空調巴士在香港服務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 九巴275x 2012年4月26日,九龍巴士引進續航力強一倍的新一代gBus²超級電容巴士來港進行實地測驗,gBus²由青年汽車集團(Youngman)設於浙江金華的車廠製造,並計劃開辦兩條全新巴士路線,九龍巴士已於2012年3月底向政府提交建議,由超級電容巴士行走一條全新5M路線。 該路線為一條往返坪石巴士總站與啟東道的循環路線,共有4個巴士站,並會於坪石及啟東道兩邊車站設置充電站。 九龍巴士另建議超級電容巴士在單軌電車未完成之前行走啟德發展區,建議中路線連接觀塘開源道、啟德發展區與九龍灣站,來回程均設12個巴士站,其中4個車站將設置充電站。
九巴275x: 使用狀況
九龍城區跟其他市區相比,欠缺大型商場或消遣地方,只有多幢舊式樓宇,人口亦漸趨老化,導致此路線客量不及大埔區其他對外路線。 惟因此路線途經黃大仙、鑽石山及新蒲崗等人流較高的地區,故在九龍城區來往新界的路線中,班次較為頻密,客量亦較高。 隨着港鐵屯馬綫全線通車,九龍城及土瓜灣均有港鐵到達,乘客因怕75X繞經聯合道、橫頭磡及黃大仙而浪費行車時間,紛紛改乘屯馬綫往返大埔,令75X的客量有所流失。 [7]若果乘客堅持搭巴士,部分都乘搭在九龍路段走線較為直接的85X,再於大老山隧道轉車站,轉乘74X或75X,以避過75X在九龍複雜的走線。 隨着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於2022年12月11日通車,298X線亦於同月12日投入服務[9][10][11],九龍巴士亦於路線開辦前一天(12月11日)安排傳媒及區議員試搭此線[12][13]。 同年,此路線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亦加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
九巴275x: 服務時間及班次
自81M及86線於2011年9月25日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此路線曾一度成為唯一一條仍有普通巴士行走的獅隧路線。 74A線開辦初期,用車主要為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該等車款退役後,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改派梅斯特斯平治O305(ME)行走。 九巴275x 九十年代加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及丹尼士巨龍11米(S3N)11米三軸巴士行走。
九巴275x: 香港巴士大典
1998年,九龍巴士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公司,專門提供屋村巴士(首位客戶為上水蔚翠花園)、員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 售票員負責售賣車票,稽查員負責查驗乘客的車票,沒有購票的乘客要補票。 因為巴士車頭及車尾都有閘門供乘客自由上落,有些乘客上車後,在售票員還沒到來之前已經到站下車,便不用付錢買票。 為了減少逃票的情況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的測試,自1972年起,九龍巴士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在巴士車廂近駕駛室位置裝上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的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是否在錢箱投入足夠的車資。 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此路線受運用車海戰術的新界專綫小巴20C線競爭,惟小巴載客量有限,此路線繁忙時間客量不俗,早上需要72C及75P線協助疏導人流。 至於假日(特別以秋冬季節為甚),此路線承擔往返大美督的龐大郊遊客流,客量甚高[10]。 因應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年事已高需要退役,原有掛牌車由使用前衛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取代,並全線直梯化。 勝利二型退役後改派11米巴士行走,以梅斯特斯平治O305(ME)、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為主;此外,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9])亦曾行走此路線。
惟此路線班次非常疏落,又需繞經白石角,儘管北行不須繞經鑽石山,南行於大埔區亦設有相當於74X線全程收費的分段收費,但北行仍收取較高車資,故乘客大多不會刻意等候,非繁忙時段客量較低。 經過大埔區議會「跟進大埔區公共巴士服務工作小組」於2014年6月27日的會議討論後,當局於同年八月提交經修改的新路線方案,往九龍坑方向改由龍翔道直往大老山隧道,不經新蒲崗及鑽石山。 因應白石角人口增長與香港科學園持續發展,當局建議開辦每天全日服務路線74D,來往九龍坑及觀塘碼頭,途經白石角,以及繞經新蒲崗及鑽石山,以彌補當年70X線停辦後,來往大窩西支路及九龍東巴士服務的不足。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丹尼士巨龍11米(S3N320/FZ4577、S3N349/GA1468)非空調巴士,其中前者只在平日繁忙時間行走。 九巴275x 九巴275x 並在同年8月26日因此路線加強空調巴士服務而被原297線的一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雙層空調巴士(3AV130/GX6763,該車於此路線全冷後兩天因23線改為全空調服務而被調往該路線)取代。 該輛非空調巴士於9月10日回歸此路線,取代另一輛非空調巴士(S3N349)。 九巴於1984年提議開辦新路線往返屯門市中心及九龍城碼頭,為九龍市區遠離地下鐵路網絡的地區提供遠郊接駁服務,亦方便屯門區乘客往返黃大仙與新蒲崗。 此路線在計劃時曾稱為「61A」[1]和「60A」,擬於1985年7月投入服務[2]。
九巴275x: 九龍巴士275R線
[36]然而該款巴士的性能較差,行走林錦公路的坡道時車速會較慢,不久後換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 在2022年2月11日,此路線因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而暫時停駛[7]。 同月,運輸署在《2022-2023年度巴士路線計劃》指出202線自開辦起客量持續偏低,並建議於當年第三季取消此線的服務,由31B線增設南行分段收費、以及新增由2號線及18線的轉乘優惠所取代[8]。 即使此線於4月21日恢復平日繁忙時間有限度服務[9],並於5月3日起恢復提供每天全日服務[10],但取消服務的建議仍獲得落實[11],原本擬於同年7月中實施,但因受到地區人士提出異議而需要延遲[12],最終於同年8月14日起停辦此線[13][14]。
九巴275x: 九龍巴士B1線
受九龍城碼頭總站45線車坑旁的通道過於狹窄影響,此路線自開辦以來,難以使用11米或以上巴士行走,故一直只派出兩軸巴士。 屯門車廠(U)派出利蘭勝利二型(G)、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梅斯特斯平治O305(ME);九龍灣車廠(K)派出丹尼士喝采(N)與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甚至派出在屯門區非常罕見的丹尼士統治者(DM),行走一段頗長時間。 九巴275x2025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21年4月2日起啟用,九巴亦繼承以前「觀塘(裕民坊)」總站的稱呼(官方名稱為「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 此路線於2007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兩輛利蘭奧林比安(AL88/FD8794、AL91/FD9754)及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AD185/GJ6017)。 九巴275x2025 九巴275x 九巴275x2025 九巴275x2025 73X線連繫大埔區與荃灣市中心的同時,亦是大埔區唯一途經城門隧道轉車站的全日路線,肩負往返大埔與荃葵青、以至新界西北地區的客源。 九巴於2014年引入本港首批12.8米雙層巴士,率先調派至此路線,創亞洲業界先河。
2007年12月,九龍巴士推出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轉乘優惠,涉及七組共21條路線,覆蓋範圍包括西九龍、尖沙咀、荃灣區、深井、葵青區、沙田區、大埔區、元朗區、洪水橋、屯門區及北區,至此,九龍巴士已經有68組不同的轉乘優惠,共涉及258條路線。 九巴275x2025 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龍巴士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的巴士站站名,一律為某某鐵路站,共有約300個巴士站受影響,為近期最大規模的站名改動。 截止2009年9月為止,全數使用電牌的巴士均已更改為某某鐵路站,惟極少數使用膠牌的巴士仍沿用某某火車站或某某地鐵站的舊膠牌(近期取消鐵路兩字)。 此路線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拿珍寶(D)、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行走。 1996年加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9.9米(ADS)空調巴士行走。 踏入廿一世紀改派富豪奧林比安11、12米(AV、3AV)行走,非空調巴士為丹尼士巨龍11米(S3N)。
九巴275x: 九龍巴士298X線
由於行內人士稱呼位於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的巴士車廠為「美孚」,或令人誤以為九巴將返回美孚巴士總站,遂到上址尋失物。 今日(26日)凌晨1時許,一名59歲姓張坐輪椅婦人,乘九巴87D線前往沙田馬鞍山錦英苑。 婦人下車後,發現遺失一個黑包環保不織布袋物品,折返巴士站時,巴士已經駛走。 她到達紅磡總站後,職員卻告知該巴士已駛返美孚巴士車廠,即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 婦人兜兜轉轉去多個地方均撲空,懷疑因而不滿,涉襲擊九巴一名44歲姓林女站長,職員報警,輪椅婦被捕。
1920年代末期,九龍巴士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至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即後來的50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總共十多條路線。 2018年2月從新加入丹尼士三叉戟(ATR),4月起大量加入Enviro500 MMC(ATENU)以取代丹尼士三叉戟(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及大部分Enviro500(ATE)。 直至同年9月下旬,全線改派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九巴275x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6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9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此路線方便從香港科學園下班前往東九龍的上班族,亦補充了自從70X線停辦後,大窩西支路沿線居民全日前往東九龍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