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3年3月15日中午時分警方在大角咀角祥街發現兩具碎屍,初步相信是失蹤夫婦,警方同時拘捕兩名男子,包括失蹤夫婦的幼子周凱亮及其朋友謝臻麒。 警方全日於現場蒐集證物及處理屍體,並在晚上於冷凍庫內尋獲二人的頭顱。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據報道疑兇周凱亮向警方承認殺死父母之前,曾在線上遊戲“鐵拳”的羣組及WhatsApp上向友人率先“自首”。
- 這部電影帶出法律有時並非可以簡單地確定「非黑即白」,去做界分的工具。
- 警方收到消息後馬上拘捕周凱亮,周凱亮亦直認是自己與朋友謝臻麒謀害父母。
- 時間回到9年前的3月,案件原為一宗兩老失蹤案,由其兩位兒子報案。
- 何爵天說,他希望借著九名陪審團成員針對此案的各說各話及矛盾掙扎,邀請觀眾也參與思考該案件中出現的種種議論(圖為電影中陪審團成員劇照)。
- 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翁子光監製,《正義迴廊》故事靈感源自2013年的大角咀雙屍奇案。
法官又指,雖然法例容許5人的陪審團可以繼續審訊,但審訊只過了一半,仍有漫長的審訊,可能再有陪審員遇到同樣的問題。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由於靈異節目進行「問米」時,案情尚未完全向公眾披露,亦未有兇手口供對發生過程詳述的資料,而事後案情隨時間逐漸提高透明度,靈異節目製作者便赫然發現問米的結果異常神準,令人驚訝。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昨日(16日)於文化中心舉行,其中由何爵天執導的《正義迴廊》獲16項提名,最終贏得「新晉導演」及「最佳剪接」兩獎。
大角咀弒雙親案: 香港電影《正義迴廊》:一部描繪兇殺案的影片為何賣座
然後二人一同計劃並執行謀殺,周凱亮負責引誘父母到單位及殺父親,而謝臻麒則負責殺母親、分屍和處理屍體。 兇案現場在周凱亮好友 —— 謝臻麒家中,電影中兇手好友角色稱為唐文奇(麥沛東 )。 周凱亮向父母聲稱需要父母幫助清潔在外租的單位,成功誘騙他們到案發地點。 電影《正義迴廊》以此案作為藍本改編,由舞臺劇演員楊偉倫及麥沛東分別飾演張顯宗(周凱亮)及唐文奇(謝臻麒)。 大角咀弒雙親案 司徒冕暫委法官表示,兩名退出的陪審員都有心理學家證實不能繼續審訊,明白到案中的證據及供詞,令他們感到難受和不安。
其中,首次組成的陪審團共有七位成員,在審訊過程中,一名女陪審員經過三日審訊後,首先因為對案情及證供「十分關注」,認為不適合繼續參與審訊,主審的外籍法官司徒冕批准他的退出,並表示抱歉案件令她感到難受。 2015年3月23日,法官對此案作出判刑,周凱亮謀殺罪名成立被判終身監禁。 法官在判刑時指,周凱亮是「極度危險的人物」,並且自戀、有心理變態的傾向,有人格障礙,未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冷血,至今一點悔意也沒有。 亦同時斥責警方在對第二被告謝臻麒的處理手法上有問題,質疑警方有迫他認罪之嫌。
大角咀弒雙親案: YouTube 影片下方的好友留言?
法官又指,周凱亮對待謝仁慈慷慨,卻是一直利用對方,法官評論周凱亮自恃比他人聰明,其實做人完全失敗,卻不認為自己有錯,又把責任推向他人,且不斷的講大話。 2015年3月23日,法官對此案作出判刑,謀殺罪名成立的周凱亮被判終身監禁。 法官在判刑時指,周凱亮是極度危險的人物,自戀、有心理變態的傾向,有人格障礙,未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冷血,至今一點悔意也沒有。 亦同時斥責警方對第二被告謝臻麒的處理手法有問題,質疑警方有迫他認罪之嫌。 法官又指,周凱亮對待謝仁慈慷慨,卻是一直利用謝,法官評論周凱亮自恃比他人聰明,其實做人完全失敗,卻不認為自己有錯,又把責任推向他人,且不斷的講大話。 二人被捕後均接受智商測試,周凱亮高達 126,比正常人高。
周凱亮回港後曾任職數份工作,但做不長,有數年時間沒工作,據知周凱亮曾受父母付錢在港大修讀學位課程。 2011年曾獲友人許國雄介紹在一間公司工作,但做了個半月因表現欠佳被解僱[4]。 案發前最後一份工作在報社任職地產版記者,但因遭上司責罵而於2012年年初辭職[5]。
大角咀弒雙親案: 審訊
高等法院於2014年8月4日展開第一次聆訊,周凱亮和謝臻麒爲該案被告。 7人陪審團在組成3日後,一陪審員以該案造成心理負擔爲由申請退席而減至6人。 大角咀弒雙親案 不久,另一陪審員以該案造成心理負擔爲由申請退席而進一步減至5人。 2014年8月13日,高等法院暫委法官司徒冕宣佈重新遴選陪審團。 2013年3月,中菲混血青年霍立賢,邀請21歲友人陳明天,到八鄉橫台山寓所打機時,聯手殺害50歲父親霍禮池,同時傷及43歲菲籍母親Irene,最終兩人均被控謀殺及企圖謀殺,判處終身監禁。
- 案件被押至2015年2月23日再審訊,法庭重新選出由9人組成的陪審團,而今次沒有陪審員退出。
- 他亦強調,這部電影的許多主要演員具有深厚的舞臺劇演員背景,在電影中的表演方式因此不是強調演員演技「自然」,而是試圖在熒幕中呈現如何「表演」的技法,間接凸顯日常法庭內的「表現」。
- 據報道疑兇周凱亮向警方承認殺死父母之前,曾在線上遊戲「鐵拳」的羣組及WhatsApp上向友人率先「自首」。
- 然後二人一同計劃並執行謀殺,周凱亮負責引誘父母到單位及殺父親,而謝臻麒則負責殺母親、分屍和處理屍體。
- 2014年8月13日,高等法院暫委法官司徒冕宣佈重新遴選陪審團。
- 今次是繼一名女陪審團於上週四申請獲準退出後,第二位陪審員獲準退出。
何爵天向BBC中文記者解釋,他希望借著九名陪審團成員針對此案的各說各話及矛盾掙扎,邀請觀眾也參與思考該案件中出現的種種議論,「觀眾也可以是電影中的陪審團」。 根據當年報導,周姓兇嫌自承,從小父母偏心兄長而冷落他,被強迫前往澳大利亞留學後,又常被當地人霸凌。 回港後,因為向父母借貸還賭債不成,而起了殺機,將父母殺害並肢解,與另一位患有智能障礙的謝姓友人,將屍體分屍,殘肢丟棄於海中,受害人頭顱則放在謝姓男子租屋處冷凍櫃,駭人聽聞的案件震撼全港。
大角咀弒雙親案: 殺害父母後親自見報尋雙親
最後陪審團以 8 比 人裁定周凱亮罪名成立,而謝臻麒則是 9 比 0 裁定不成立。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及至第七日審訊,首席陪審員向法官表示受到審訊期間的證據困擾,造成心理影響,在提供醫生證明下提出退出審訊,並向法官司徒冕致歉。 法官司徒冕在首席陪審員退出後,與控辯雙方討論,認為案件在陪審團人數下跌至五人的情況下,不能繼續審理案情,於是宣佈解散陪審團。 《正義迴廊》劇情改編自2013年發生的「大角咀雙屍奇案」(或稱逆子弒親案),由楊偉倫、麥沛東飾演殺人案疑犯,林海峯與蘇玉華飾演二人的辯護律師。 電影重現了案件發生的經過、法庭對峙等精彩情節,亦在上映前後牽起廣泛討論,更斬穫超過4100萬元票房。
大角咀弒雙親案: 智商測試與判罪
高等法院於2014年8月4日展開第一次聆訊,周凱亮和謝臻麒為該案被告。 7人陪審團在組成3日後,一陪審員以該案造成心理負擔為由申請退席而減至6人。 不久,另一陪審員以該案造成心理負擔為由申請退席而進一步減至5人。
大角咀弒雙親案: 正義能否彰顯還看人心
事後,周報警求助,續於社交媒體上發起尋找「失蹤的爸爸媽媽」羣組,更接受媒體影片訪問協助尋找雙親。 直到周於WhatsApp羣組內自爆殺人案件後,被警方逮捕並控以謀殺。 小兒子周凱亮當時為了找回父母,為蘋果動新聞拍片請求幫助,而一眾高登神探認為影片的周凱亮肢體動作奇怪、眼神閃避十分古怪,推測他便是謀害父母的兇手。 原來兩位失蹤者於 3 月 1 日離開屋苑沒有回家,CCTV 亦證實 3 月 2 日周凱亮沒有與父母飲茶。 謝臻麒版本:表示自己對案件毫不知情,不清楚單位之用途,只是被周凱亮逼他借出單位。
大角咀弒雙親案: 香港碎屍案
周凱亮最終被判謀殺罪成判囚終身,而謝臻麒則謀殺罪名不成立,非法處理屍體罪成判監一年。 2013年3月初,Facebook上出現一個名為「失蹤的爸爸媽媽」專頁,由一對姓周兄弟開設,希望透過社交網絡尋找失蹤雙親。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他們報稱他們的父母於2013年3月2日,聲稱返內地遊玩兩天後便失去蹤影,專頁提供的資料指失蹤父親周榮基當時身穿深藍色背心長袖恤衫及牛仔褲,而母親蕭月兒則身穿淺色冷衫及牛仔褲,兩人均揹着斜孭袋。 至2013年3月15日中午時分警方在大角咀角祥街發現兩具碎屍,初步相信是失蹤夫婦,警方同時拘捕兩名男子,包括失蹤夫婦的幼子周凱亮及其朋友謝臻麒。 警方全日於現場蒐集證物及處理屍體,並在晚上於冷凍庫內尋獲二人的頭顱。
大角咀弒雙親案: 正義迴廊真實案件|9年前香港弒雙親案搬上大銀幕,兇手好友爆案件另有內情?
何爵天解釋,麥沛東與飾演主嫌的楊偉倫,在舞臺劇生涯中就有師兄弟與朋友的關係,片中飾演機關算盡、犀利大律師的蘇玉華,亦是香港舞臺劇天后。 因此,他的做法是將他們在舞臺劇中的友誼及表演關係,搬到大熒幕呈現,他自己十分滿意這個效果。 1987年出生的導演何爵天在電影圈磨練多年,第一次執導劇情長片。
大角咀弒雙親案: 正義迴廊|Disney+上架!原型案件來自大角咀弒雙親真實故事
此外,周凱亮自稱在中國內地曾有過六、七段男女關係,更令其中一名女子懷孕,但該女子產後,他未曾見過母女兩人。 香港大角咀碎屍案在高等法院於上週二選出3男4女的7人陪審團後,案件正式開審,不過在開審後第3日,便有1名女陪審團申請退出,陪審團人數減至6人,連同昨日再有1名男陪審員退出,變成2男3女的5人陪審團。 根據條例,陪審團若由9人組成,需要最少7人作爲多數裁決,若減至5人,陪審團的裁決必須一致,即比數要是5比0纔有效。
大角咀弒雙親案: 正義迴廊丨大角咀逆子弒親案 兩陪審員難忍殘肢照退出 法庭重組陪審團丨附出任及豁免資格
他認為這題材並非「闔家歡」的影片被列為「三級片」,片長還超過兩小時,但為了凖備這部電影他下足了功夫,與同事親身去很多香港法庭聽審。 一部以發生在2015年,轟動全城的謀殺案審判為故事背景的港產片《正義迴廊》,近日在香港影院放映中異軍突起,至今票房已經突破2千萬港幣,並繼續攀升,成為今年香港電影的票房「黑馬」之一。 電影中不少場面描述了9位擁有不同背景的陪審員,在會議室內展開激烈爭論的角力之中,而在真實審訊中,原來當年有2名陪審員因難以忍受血腥又可怕的人體殘肢照而退出。 大角咀弒雙親案 當時法庭先選出3男4女的七人陪審團,並提供證物相片包括一隻腳掌、一截經冷藏後的手掌連著部份手臂以及其他經切割後難以辨認的殘肢,2名陪審員因證供導致心理情緒受影響,並在醫生證明下退出審訊。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2013年3月初,Facebook上出現一個名爲“失蹤的爸爸媽媽”專頁,由一對姓周兄弟開設,希望透過社交網絡尋找失蹤雙親。 他們報稱他們的父母於2013年3月2日,聲稱返內地遊玩兩天後便失去蹤影,專頁提供的資料指失蹤父親周榮基當時身穿深藍色背心長袖恤衫及牛仔褲,而母親蕭月兒則身穿淺色冷衫及牛仔褲,兩人均揹着斜孭袋。
大角咀弒雙親案: 兇手非一人咁簡單!?
這部電影帶出法律有時並非可以簡單地確定「非黑即白」,去做界分的工具。 一位署名「王小花」的網友也在「豆瓣」上評論,導演用了許多「類型片技巧」讓庭審過程變得有趣,「但也存在用力過猛的問題,導演塞了太多無關緊要的內容進來,讓人不知道他最主要想要表達什麼」。 2019年香港發生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示威活動之後,幾年來一連串有關集會以及示威衝突的逮捕及審判成為香港日常。 有一些讀者說,感受複雜的部分民眾或許因此將情感投射在這部深度探討過去司法審判的電影裏。
大角咀弒雙親案: 兇手疑似不止一人 同謀好友反駁自己被威迫
不過上庭時,他卻推翻一切控罪,表示是警方把他拘留了41 小時才開始盤問,盤問的 9 小時亦令他身心俱疲,所以才認罪。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時間回到9年前的3月,案件原為一宗兩老失蹤案,由其兩位兒子報案。 電影中的小兒子稱張顯宗(楊偉倫 飾),角色原型為案件兇手周凱亮。 大角咀弒雙親案2025 報案時,周凱亮聲稱3 月 2 日曾與父母於旺角朗豪坊飲茶,而父母對他說會回內地遊玩兩天。 大角咀弒雙親案 事後兩兄弟卻無法聯絡上父母,在家中亦發現二人護照,但回鄉證則不見了。
大角咀弒雙親案: 香港碎屍案
香港影評人李展鵬多年前撰文分析,由於香港的特殊歷史位置,譬如在「九七」香港主權移交前,英國殖民政府對香港電影裏的政治議題一直很謹慎地進行審查。 香港因此一直沒有直接拍政治片的傳統,但卻分別在幫派類型影片中,迂迴地影射政治。 研究香港罪犯片電影史的香港中文大學溫祺德助理教授(Kristof Van Den Troost)對BBC中文說,犯罪片在香港有獨特的社會意義。 他說,自100多年前犯罪片首次出現在大熒幕以來,犯罪這種電影類型,一直是用以參與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一種方式。
大角咀弒雙親案: 警方調查手法
由於陪審團人數由7人減至僅餘5人,考慮到案中證據和證供令人難受,日後可能再有陪審員要求退出,法官決定解散陪審團,重組9人陪審團後,排期明年2月23日(大年初五)重新審訊,預計審訊20日。 大角咀弒雙親案 主審暫委法官司徒冕對7名陪審員要聽取可怕證據感到抱歉,豁免他們終生毋須再出任陪審員。 大角咀弒雙親案 事實上,回顧香港電影及社會歷史,在地小人稠的香港,任何與兇殺有關的犯罪新聞及審判總是容易引起全港民眾及傳媒的高度關注。
大角咀弒雙親案: 法官判決:自持聰明、做人完全失敗
但如果當時周凱亮成功被診斷出其可能有的精神問題並獲得適當的治療,或許結局又有不同? 筆者希望可以藉這個案件,喚醒讀者對精神健康的重視,或許就可以阻止一些悲劇發生。 最近的香港大埔龍尾村碎屍案掀起了香港和臺灣民眾的大大關注,其殘忍程度可說是香港兇案史中數一數二。
大角咀弒雙親案: 電影
而另一邊廂,警方都找到周凱亮說謊的證據 —— 其父母1日並沒有回家,2日更沒有跟小兒子飲茶。 收到消息後,警方馬上拘捕周凱亮,他直認不諱,更供稱好友跟自己一起謀害父母。 真實事件中的「尋親」部分,電影中亦一一呈現,甚至一開始便開宗明義指出兇手,把電影的重心更多的著墨於審訊的過程,和兇手行兇的原因。 《正義迴廊》上映後一直好評如潮,劇組日前更宣佈突破3,000萬票房成績,成為港產三級片票房第3位,實在可喜可賀。 在劇中,由葉蘊儀、鍾雪瑩等九位不同背景的市民組成陪審團,在休息室探討案件對錯及何為正義。 在現實中的「大角咀逆子弒親案」,原來當年有兩名陪審員因難忍殘肢照而退出,隨後法庭需要重組9人陪審團,才得以順利進行審訊。
大角咀弒雙親案: 轟動全港的大角咀弒親案件
香港奇案為不少電影帶來靈感,數十年間跟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奇案電影多不勝數,雖然當中總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噱頭作,但也不乏優質之作,例如2015年翁子光導演的《踏血尋梅 … 法官與雙方律師商議後,控方和辯方共三名律師,有兩人都認爲審訊不能繼續,一人表示中立,法官最後決定將陪審團解散,重新展開新的審訊,再選出新的9人陪審團,然後重審案件。 據司法機構公佈,案件排期於明年2月23日重審,預計審訊20天。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大角咀碎屍案昨日(8月13日)進入第7天聆訊,案中聳人聽聞的涉嫌弒親情節,令人不寒而慄的人體肢解過程,令陪審團再有一名成員情緒困擾,無法支撐下去,申請退出並獲得批准。 他亦強調,這部電影的許多主要演員具有深厚的舞臺劇演員背景,在電影中的表演方式因此不是強調演員演技「自然」,而是試圖在熒幕中呈現如何「表演」的技法,間接凸顯日常法庭內的「表現」。
大角咀弒雙親案: 那些年兇案現場 大角咀弒雙親案單位變成點?
案件被押至2015年2月23日再審訊,法庭重新選出由9人組成的陪審團,而今次沒有陪審員退出。 最後首被告周凱亮以8比1裁定兩項謀殺罪成,判處終身監禁,次被告謝臻麒則以9比0裁定謀殺罪不成立,但承認兩項阻止合法埋葬屍體罪,判監一年,扣除審理案件時被羈押的兩年,當庭釋放。 案件被押後至2015年2月23日第二次開展審訊程序,重新選出由九人組成的陪審團,而審理案件過程中,並沒有陪審團成員退出。 而次被告謝臻麒則被裁定兩項謀殺罪不成立,在承認兩項阻止合法埋葬屍體罪下,被判監一年,扣除審理案件期間被羈押的兩年後,當庭釋放。 嫌犯甚至邀請香港《蘋果新聞》協助拍攝協尋影片,但經調查以及《高登網站》等許多網友指出,人們後來卻發現,兇手竟是受害人的20多歲親生次子。
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一宗曾經震驚全港的恐怖兇殺案,這便是在2013年開始浮上公眾面前的大角咀肢解父母案,這宗兇案更是最近上映的香港電影《正義迴廊》的案件內容原型。 筆者想探討的不只是案件內容,而是這個案件所揭示出的對精神健康關注的重要性。 大角咀弒雙親案當年轟動一時,現已被拍成電影《正義迴廊》,並已於去年 10 月 27 日上映。 大角咀弒雙親案 楊偉倫飾演周凱亮、麥沛東飾演謝臻麒,林海峯與蘇玉華則是二人的辯護律師,重新呈現案件。 到第4日審訊時,兩名遇害者的殘肢被呈上法庭供陪審員傳閱,包括一截經冷藏的手掌、部份手臂、一隻腳掌,以及其他經切割後難以辨認的皮肉。 直至第7日,有陪審員表示因為證物影響,導致心理情緒受到困擾,並在醫生證明下提出退出審訊。
大角咀弒雙親案: 香港奇案面面觀:大角咀弒親案
鍾醫生說,周凱亮中途輟學、被女性排擠及失業都成爲發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