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救護團體直斥在山上生火的市民罔顧環境及救援人員的安全。 路線會經過鶴咀村、發射站、鯨魚魚骨標本後,來到兩個由海水天然沖刷而成的海蝕洞,雷音洞和蟹洞。 十足蟹型嘅洞口吸引不少遊人前來打卡,假日可能需要排隊拍洞口,拍照時亦要小心受到海水洗禮。 行上到山脊,大致完成上山的路,遙望左方,盡頭是大東山山頂的三角測量站。
落到伯公坳後,橫過對面馬路等巴士,多線路線都是返回東湧的。 雖然途經的巴士很多時會客滿「飛站」,但按經驗大嶼山巴士公司會根據人流加開班次,直接由伯公坳接載行山人士落東湧的。 上落梯級很大級,行山杖可以幫到你減輕雙腿的負擔,建議攜帶;上跳板石的路較難行,有可能要用雙手輔助,帶備手套可以防萬一。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爛頭營歷史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至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自此「陳奕迅山」人氣維持多年至今。 芒草的數量、密度、範圍都是全港前列,因此不少人特意到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 大東山跳板石2025 秋冬乾燥,芒草易燃,星星之火,足以燒毀整個山頭。 人為的山火不但破壞大自然,還危及所有行山人士的生命。 請勿在山上生火煮食、吸煙及玩煙花,這些行為都非常危險。 但小屋歷史悠久且風吹雨打,前往別為了拍照而攀上石屋,免生危險。
- 「大東山一號觀景臺」景色優美,除了有南大嶼靚景,附近一帶長滿芒草,更是大東山其中一個賞芒勝地。
- 離開行山徑,接上馬路,轉左行,之後就會出到嶼南道。
- 若能捕捉到一瞬即逝的日落,配合滿山遍野的金黃芒草,自然能夠拍出最「呃like」的打卡照。
- 建議大家用背囊盛載補給,空出雙手,盡量別要拿住手袋或者膠袋行山。
- 這次行山路線由伯公坳出發,登上高869米的大東山頂,之後落爛頭營,再沿隱蔽小路到天池探祕,最後逆走鳳凰徑,至南山離開。
- 你會發現芒草夾道歡迎,滿佈山坡,相信任何人都按捺不住拍照,但影出來的效果可能難令人滿意,原因是時機未到。
由於秋冬天氣乾燥,小小火苖亦會迅速蔓延,隨意生火亦屬地違法行為,所以不要為了打卡而危及他人或自己安全。 蓮花山有名的「天帝之牀」及「華表石」,可惜山上大霧迷迷,石景也看不清。 玩過石景,沿山脊下行回婆髻坳,再走崎嶇山路下山返回東湧喫晚飯。 大東山的英文名叫Sunset Peak,並非因為這裏看日落靚。 據說,英國人佔領香港後,從港島西望,太陽總是從大東山一帶落山,故而得名。 上大東山的路有很多大石級,登頂的路更加陡峭崎嶇,就算你不登頂,沿鳳凰徑繞過山頂往爛頭營的路也滿佈碎石,所以建議大家穿行山鞋。
大東山跳板石: 離開鳳凰徑沿小路登頂
建議行山人士帶備哨子,萬一迷路或發生意外,都可以吹響哨子求救,方便其他人知悉你的位置。 大東山跳板石 在東湧上車後,約20分鐘車程,便會到伯公坳,請於伯公坳站下車。 早一個站或遲一個站都相隔甚遠,是步行難以達到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在伯公坳站下車。 落車後,沿馬路邊的行人路繼續行,約行兩分鐘,馬路由上斜漸變成落斜,行山徑的入口就在左面。 除飽覽沿路優美的景緻和野生植物外,還可親身感受足下漫山遍野芒草的溫柔。
- 早一個站或遲一個站都相隔甚遠,是步行難以達到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在伯公坳站下車。
- 回到去「大東山一號觀景臺」,如果天氣好,可能會有驚喜,見到夕陽從鳳凰山那邊映照芒草,散發金光。
- 由爛頭營落伯公坳,最好預算2小時,下午3時就好離開了,否則有機會要摸黑下山。
- 轉個視野角度,則可以望到貝澳及芝麻灣半島的景色,那位置有分岔口,轉右行幾級樓級,就可以抵達漁護署新建的觀景臺。
- 那裏是著名拍卡點,回望上山路,可見芒草夾道而生,並遠眺鳳凰山。
- 對於少行山或戶外活動的人而言,那條路線上落最容易?
落到尾聲,會來到一個分岔路,前方是一條樓級,而據路牌指示,鳳凰徑的正路就是要上樓級! 相信這個時候,沒有幾多人還想上樓級,故可以選行右邊的山路,也可以去到南山的終點。 轉右走去,一會兒見分岔路口,再行左邊的那一條路,路牌寫住往嶼南道。 如果擔心不懂下車,可以在上車時跟司機說一聲「伯公坳有落」。 沿鳳凰徑第二段的石級路直登大東山,便見星散的爛頭營。 近二東山的路口處,左行繞其而走(下一分岔路口可左走經黃龍坑郊遊徑下降至東湧)。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大東山行山路線|芒草以外必到跳板石 再登蓮花山經婆髻坳回東湧
若果你上午11時從伯公坳起步,中午12時料可行到海拔600米以上的芒草密集區。 你會發現芒草夾道歡迎,滿佈山坡,相信任何人都按捺不住拍照,但影出來的效果可能難令人滿意,原因是時機未到。 大東山滿山芒草,萬一你倒在其中一個草叢中,的確很難找到你;若果你吹響哨子,可以令其他山友及救援人員更容易找發現你。 建議大家用背囊盛載補給,空出雙手,盡量別要拿住手袋或者膠袋行山。 大東山的路陡峭,如果失平衡跌倒時,有雙手保護自己,而且如有行山杖的話,可以用杖幫忙上落山。
爛頭營石屋的歷史源自上世紀20年代末,一班在廣州及香港經商的美國人,聯同在香港的英國人,於大東山及二東山之間的脊地開闢為避暑區。 營舍名為Lantao Camp,中文直譯為爛頭營。 大東山又名為大崠山或大峒山,「崠」及「峒」相通,意思是山脊或山峯不齊,正符合大東山及二東山一帶的山勢。 玩過跳板石後,續沿山脊前行,便會到達869米高的大東山(Sunset 大東山跳板石2025 大東山跳板石2025 大東山跳板石2025 Peak/日落山)山頂。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芒草行山路線 難度最低、交通、景點及往跳板石教學
若能捕捉到一瞬即逝的日落,配合滿山遍野的金黃芒草,自然能夠拍出最「呃like」的打卡照。 在前往爛頭營的步道兩旁都是遍野的芒草,這自然是行山路線中最重要的打卡景點! 當年陳奕迅的唱片《Taste the Atmosphere》都在這裡拍攝的,自然有著某種吸引力。 山友可以先搭港鐵到東湧站,那裡有三條巴士路線可乘搭,分別是前往梅窩3M、前往大澳的11號,以及前往昂坪的23號。 出發前,記得瀏覽香港天文臺網頁,瞭解更多天氣預報、天氣警告等資訊。 往大東山的路況不是平滑石屎路,不少石級很高需要小腿力量,新手或心肺功能較弱的朋友,行大東山會感到喫力。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大東山必讀11 山上有好多間石屋,可以入去過夜嗎?
故此,想行齊景點的話,請於早上出發起步,最好10時前在東湧集合,11時前抵達起點伯公坳。 如果打算登大東山頂的朋友,建議多帶一對手套,因為離開鳳凰徑攻頂的路很斜,可能需要用手扶住兩旁的植物及石頭。 手套不用太貴,二三十元一對的3M手套已經足夠,在家居用品店及五金店有售。 另一個選擇,若果想行經芒草靚位、爛頭營及漁護署觀景臺,則可全程沿鳳凰徑走,能夠避開上跳板石及大東山頂的崎嶇路段。 只計步行時間都要約3小時,如果加上拍照,最好預算4至5小時,早上起步為佳。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行山路線交通
這段路幾好行,不久就會來到二東山及蓮花山之間的雙東坳,轉左是往蓮花山的小徑,右邊落山的樓級則是鳳凰徑,此處有路牌指示。 如果剛纔在爛頭營未影夠芒草的話,不妨在雙東坳再影,回望二東山的山坡,芒草就在夕陽前散發金光。 找到路後,走在芒草叢之間,沿路落去,不久便會發現山峽中的天池。 當年外國人興建爛頭營石屋,以作避暑之用,並興建天池,當作泳池,相信這座是香港最高的泳池。 由伯公坳開始計行一小時,就開始進入芒草的範圍,芒草夾道而生,令人覺得被芒草懷抱。 繼續沿路上,依然是芒草遍野,十分壯觀;若果是週末假日,相信拍照打卡的人會擠滿山頭。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打卡 #2:爛頭營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沿脊上山路走,穿過像人般高的芒草叢,終於登上高869米的山頂。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大東山跳板石2025 站在山頂,景色截然不同,望往北方東湧及赤鱲角機場,西面是跟大東山並肩的鳳凰山,東面則是爛頭營、蓮花山及三山臺一帶的山脈。 「大東山一號觀景臺」景色優美,除了有南大嶼靚景,附近一帶長滿芒草,更是大東山其中一個賞芒勝地。 黃昏時,遊人還可以觀看金黃芒草夾道、日落鳳凰山的美景。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賞芒草攻略|早出發連走跳板石爛頭營 晏晝短行也可享靚景
行大東山並非輕鬆的旅遊觀光,是一項辛苦的行山遠足運動。 未見金黃芒草靚景,先要考驗體能意志,至少要行約45分鐘不斷上山的石級,才能抵達第一個觀賞芒草的位置。 大東山跳板石2025 繼續行石級,續沿鳳凰徑上,來到一處地勢變得平緩,右方是大嶼山南的海岸景色,而左方則是向上的山坡。 要留意的是,如果打算上大東山山頂,請留意左方,需要離開鳳凰徑,沿小路上山。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大東山行山注意事項
本文主要為行山新手而寫,所以只會介紹最簡單的上山方法,由伯公坳上大東山,行到爛頭營,之後原路折返,從伯公坳離開,全長約7公里。 若以一層樓樓高3米計,上一次大東山頂約等於上176層樓。 大東山跳板石 山上天氣陰暗不定,時放晴時下雨,因此防水外套或可在突然下雨時不至狼狽。 若在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應帶備足夠保暖衣物,以洋蔥式多層方式穿衣。 另外充好電的頭燈或電筒同樣必備,即使電話內置電筒,但一來光度不足、二來失足時電話或受損。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睇芒草須注意難度 附推介路線、交通、攝影攻略|行山
郊野樂行指爛頭營是20年代英國傳教士靈修和度假用的營舍,現為度假屋爛頭營具有多年歷史。 大東山屬大嶼山郊野公園內,不能生火煮食,更不應食煙和點燃煙花。 大東山跳板石 而且大東山遊客甚多,大家應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可帶定垃圾袋,至下山時才放進垃圾桶。 休後下山經爛頭營至雙東坳,走路牌後方環山徑,經蓮花山、婆髻山,沿途賞芒。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試圖在大帽山的另一邊以及馬鞍山(Saddle Mountain)搭建營舍,但都因意見分歧而使計劃告吹。 大東山跳板石2025 秋冬時份,從南山亭起步,登山的路滿佈芒草,加上爛頭營獨有的景色,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到此一遊,非常熱鬧。
對於少運動及行山的朋友,這段上山路幾考心肺及大腿四頭肌。 為避免「爆偈」及抽筋,建議大家慢慢行,不要着急,讓身體慢慢熱身。 上山途中,不妨間中停下來休息,回望上山的路,景色會有驚喜,你能夠俯瞰南大嶼海岸的景色,還有雄偉矗立的鳳凰山。 大東山是個看日落的好地方,但要留意,夕陽下的芒草雖美,但太陽一下山,天色便會很快全黑,下山的難度增加,易生意外。 伯公坳有巴士之助,海拔已為340米左右,相對140米的南山少200米。 約行10分鐘便抵達跳板石,儘管行山當日是閒日,但都有十多名行山客等候拍照,可說是大東山上最繁忙的景點。
若體力不繼、糧水短缺,在此拍照後原路折返落山為上策。 芒草要在陽光充足下逆光拍攝到金黃色,是否影到靚相要問個天。 大東山跳板石2025 拍過合照,四人一組沿石級路直上至L015標距柱附近,左邊登山上行到跳板石,跳板石也有幾十人圍住行近也不成,在附近石景拍拍照就算了。 拍照後,沿山脊登上869米高大東山頂,山頂也要排隊打卡拍照,拍過照在山頂下方大石臺旁草地大休。
大東山上,除了遍野芒草以及爛頭營的石屋外,尚有一個荒廢了的泳池,行山界稱之為「天池」。 這次行山路線由伯公坳出發,登上高869米的大東山頂,之後落爛頭營,再沿隱蔽小路到天池探祕,最後逆走鳳凰徑,至南山離開。 大東山跳板石 其他建議裝備包括︰1.5-2公升水、乾糧、行山鞋、防曬用品、外套、行山杖、尿袋。 建議大家帶備一個垃圾袋,將食完或飲完的食物及飲品包裝放入袋中,到下山後才扔入垃圾桶,切勿在山上亂拋垃圾。 體能許可的話,鼓勵大家拾走其他垃圾,為環境出一分力。 由山頂前往爛頭營的都是小徑,狹窄並以泥面為主,如果行山當日有霧及潮濕,這種地面會較滑。
就算沒有行山鞋,也請穿運動鞋,真的別要穿高跟鞋。 上車時,行山人士可以跟車長說伯公坳下車,他就會幫你更改八達通機的收費,平日為6.5元,紅日為12.9元。 車程約20分鐘,請於伯公坳下車,前後一個站的距離都很遠,所以請勿落錯車。 歡迎以 Payme 大東山跳板石 AlipayHK 大東山跳板石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大東山跳板石: 建議大東山行山時間:
對體能技術沒有信心的朋友,可以選擇沿鳳凰徑直去,都一樣去到爛頭營。 上跳板石的山路很斜,部分是碎石路,建議穿行山鞋去行,可能部分位置需要用手扶一扶。 如果是下午纔出發的朋友,上到第一個觀景臺可能已是下午2時後,那麼就不宜再上山了,最好就此止步。 大東山跳板石 這裏其實都有南大嶼海景,還有大量芒草叢,也是個等日落的好位置。 大東山跳板石 待下午4時半後,就建議盡快原路落山,因為5時半後就會天黑。
大東山跳板石: 建議大東山行山路線:
伯公坳至大東山全程沒有補給點,沒有汽水機及士多,請大家出發前要在東湧買齊所需的糧水。 山上是沒有垃圾桶的,請將所有垃圾帶走,落到山腳或者東湧丟棄。 大家都不希望影芒草期間會影到垃圾的,為人為已為大自然,請勿留下垃圾。 沿脊上山路走,穿過像人般高的芒草叢,終於登上高869米的山頂。 站在山頂,景色截然不同,望往北方東湧及赤鱲角機場,西面是跟大東山並肩的鳳凰山,東面則是爛頭營、蓮花山及三山臺一帶的山脈。 上大東山的小徑較陡峭,有些位置需要手腳並用,但路徑明顯,只要保持向上行,不易迷路。
故此,如果沒有帶照明工具(手機不算)的話,建議最遲下午4時半離開「大東山一號觀景臺」。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跳板石2025 坊間有很多大東山的路線介紹,可能指3至4小時就行完,但行山時間宜預鬆不預緊。 再者,行山可能只是行4小時,但如果你打算上山野餐,之後到處拍照打卡,並會在某些熱門位置排隊影相,那麼,就不止4小時,故建議預6小時。 此外,在芒草季節的週末假期,人山人海,山路又窄,往往要排住隊上落山,也難以行得很快。
影完跳板石後,可以沿小徑繼續上,朝大東山山頂標距柱進發。 在869米高的大東山頂,除了可遠眺對面的鳳凰山,最美的是望機場及東湧的方向,山坡上長滿芒草。 大東山跳板石2025 這個岔口約780米高,是沒有路牌的,因為左邊的小徑並非漁護署維護的山徑。
大東山跳板石: 大東山芒草2023|最易行山路線教學+交通及景點難度一覽
魔鬼山的地勢甚佳,在上個世紀初英國租借新界時,於山上建造了山頂炮臺、碉堡(魔鬼山要塞)及歌賦炮臺(哥富炮臺)等軍事設施。 大東山跳板石意外 後來炮臺被移走,更一度被日軍佔領,成為登陸香港島的其中一個根據地。 不過炮臺於戰後被棄用,成為軍事遺跡,而碉堡遺跡則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加上雜草叢生充滿荒涼感,自然成為打卡熱點。 如果你唔怕被芒草「拮」,會留意到芒草叢中有小路可供拍照,山友記得不要強行開路、踐踏芒草。 切勿強行採摘、折斷芒草,摘下芒草做道具拍照更是超缺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