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地來港工作的女子,上月於馬鞍山與教練同乘雙人傘,起飛僅三秒就失控墮坡。 上環竹園2025 涉事教練是警員袁偉傑,他拒絕回應事件,他宣稱有美國的滑翔傘教練資格亦已過期。 上環竹園 張小姐的教練袁偉傑正職是警員,亦是本港「國際滑翔傘協會」的創會會長,意外後他仍繼續教滑翔傘。
過去傳媒曾報道,懷疑袁偉傑未經警隊批准收錢教滑翔傘,他的舊生向《香港01》表示,當時都是付五位數學費跟他學,他亦有代學生訂裝備賺取差價。 該舊生指,曾有學生跟袁偉傑學滑翔傘時受傷;有人付款訂購裝備後收不到貨,亦不獲退款。 為免興建林士站時影響上環站的運作,前地鐵公司於興建上環站時已於林士街地底預留了車站大廳及月臺。 林士站亦設有車站控制室(現用於上環站)、完整的大廳、商店及客務中心等,具備獨立運作的條件。 唯因東九龍線計劃擱置,林士站的大廳現已成為上環站的東大廳。 上環竹園2025 上環站(英語:Sheung Wa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線的鐵路車站。
上環竹園: 餐廳推薦:
張小姐憶述,教練事前指沒有東西需要準備,飛行當日她排第一個和教練飛雙人傘。 上環竹園2025 上環竹園 她表示,教練到場後就就為她和自己穿上裝備,但稱穿好後沒有做任何檢查,直至起飛前都沒有說明滑翔傘活動的風險,以及起飛和降落時的注意事項:「沒有檢查所有釦子的連接,然後我們就很快起飛了。」然而,起飛後不久就發生了意外。 24日凌晨零時左右,據報一輛961線九巴、及一輛969線城巴,先後沿幹諾道中往中環方向行駛,途至信德中心對開時,兩車突然相撞,其中九巴車頭嚴重損毀;城巴則繼續衝前,撞向路旁的巴士站簷篷。 初步得悉,意外中有7人受傷,包括兩輛巴士的車長,以及兩車的乘客。 就現場所見,城巴橫亙路中,阻礙了巴士站及其中兩左中兩條行車線;而九巴則阻礙了快線。 可見巴士站簷篷的部份金屬支架,插入城巴車頭路線牌、以及車身位置。
有別於港島線其他車站,兩個月臺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臺,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臺排列,只是兩個月臺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2],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臺位於同一層。 現時免費的滑翔傘活動不受法例規管,但記者發現有人以「代訂裝備」、「攝影活動」作包裝收費,過往亦有滑翔傘意外涉及「義教」。 該協會表示,協會發出的資歷只適用於美國境內,協會亦基於管理理由,不再向非居於美國的人士,發出教練資格。 張小姐飛行的時候,教練身上有攝影機拍攝意外整個過程,但事後拒絕提供影片,談到賠償問題時,更加拒絕承認張小姐是學生,只是稱呼她是「朋友」。 從天津來港工作的張小姐本身喜愛刺激運動,今年6月,她在小紅書上發現一個香港滑翔傘教練的賬號,分享了大量在各地載人玩滑翔傘的影片。 教練指自己正職是警察,聲稱可以免費教有心學習滑翔傘的人士,又指即使是需要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亦可以帶他們飛上天空。
上環竹園: 西港島線
現代城市興建於沿海的平地上;由迪伊統治的古城位於現代城鎮後面的陡峭山丘,並設有卡斯巴城、古老的清真寺和鄂圖曼風格的宮殿遺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城市除了紡織和礦業之外,農業也很發達。 上環竹園 九巴回應事件表示,近午夜12時,九巴一輛961路線巴士駛至近幹諾道中港澳碼頭巴士站,前方另一輛巴士突然收慢並切入巴士站打算停站,九巴車頭碰到該輛巴士車尾,九巴車長及3名乘客送院治理,公司對傷者致以深切慰問。 上環站共設有10個出入口,主要往返上環及中環的主要商業中心區及其他周邊設施。 各出入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入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兩部雙層巴士相撞後,停在三條行車線上,部分受傷乘客在車內接受初步治理後送院,他們頭或手腳撞傷,另外兩名巴士司機分別手指受傷及感到不適送院。 意外後,教練無大礙,但張小姐的傷勢很嚴重,右小腿的傷口當場見到骨頭外露。
加上車站鄰近港澳碼頭、孫中山史蹟徑、海味街以及多間百貨公司,因此無論在平日繁忙時間或公眾假期,上環站的出入閘使用率高。 另外,車站2號月臺(往堅尼地城)亦是港鐵極少數沒有設置行車隧道牆壁廣告燈箱的地下中途站,自西港島線啟用後至今仍未有加裝。 上環竹園2025 上環站月臺較其他市區線車站月臺長約40公尺,曾長年誤傳為隧道圖則設計失誤所致,但真實原因乃當年德輔道中已滿佈建築物,興建上環站通風口及站體結構時相距較遠,因此需透過延長月臺長度以打通兩處[來源請求]。 在車站安裝全高式月臺門之前,多出來的月臺邊緣曾設有欄杆,防止乘客在該處候車或墮軌;後來前地鐵為車站安裝全高式月臺門時改以玻璃幕牆替代。 上環站的港島線月臺為兩個分離式月臺,兩個月臺均已裝設全高式月臺門。
上環竹園: 飛行服務隊指下投式探空系統較有效 天文臺稱有助增颱風預測能力
該組島式月臺原預留作林士站月臺之用,自上環站啟用至今一直空置,月臺邊緣設有欄杆,並未裝置任何路軌或高架電車線。 上環竹園 前地鐵公司將月臺的兩端以磚牆封掉,只留下大約60公尺(約3/8個正常月臺)的月臺長度,並設置通道連接東大廳及港島線月臺。 上環竹園 不過,起飛後僅三秒,本應被裝備扣在一起的張小姐,與教練已明顯分開,原本在張小姐身後的教練掉落到較低的位置。 二人在半空中仍與滑翔傘相連,各抓住一邊傘繩,但滑翔傘明顯偏離了原定向前飛行的軌道,向畫面的左邊斜飛,最後二人更連人帶傘掉落山坡。
- 1982年,因興建中環站至上環站隧道而需拆卸前中環消防局(今恆生銀行總行大廈)及因興建上環站通風井(今西港城對出)而需要搬遷的上環街市出現延誤,上環站未能趕及於1985年5月31日落成,而需要延至1986年5月23日才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西松-青木聯營。
- 二人在半空中仍與滑翔傘相連,各抓住一邊傘繩,但滑翔傘明顯偏離了原定向前飛行的軌道,向畫面的左邊斜飛,最後二人更連人帶傘掉落山坡。
- 「(我想)那就說明他的技術應該會很好,而且他自己一直都稱他是警察,所以我就會覺得他可能會很靠譜,沒有對他進行過多的瞭解,就向他報名了這個活動。」張小姐說,因此她獲批簽證來港工作後不久,9月就向這位教練報名,在荃灣一間餐廳一邊喫飯,一邊上了一堂滑翔傘的理論課。
- 過去傳媒曾報道,懷疑袁偉傑未經警隊批准收錢教滑翔傘,他的舊生向《香港01》表示,當時都是付五位數學費跟他學,他亦有代學生訂裝備賺取差價。
- 有別於港島線其他車站,兩個月臺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臺,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臺排列,只是兩個月臺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2],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臺位於同一層。
該站於1983年3月動工,並於1986年5月23日由時任財政司彭勵治爵士揭幕啟用。 有不願具名的資深滑翔傘飛行員,看過片段後向記者表示,雙人傘應有金屬扣,分別扣連飛行員和乘客的座位兩側,懷疑今次出事的原因是扣漏了其中一邊的金屬扣,或裝備出現問題,疑有人在起飛前沒有做足檢查。 東大廳改建工程及E3出口翻新工程於2011年11月13日完成;至於洗手間、出入站及月臺往大廳的電梯則於2012年8月26日啟用[15]。 1980年12月,香港政府正式批准分期興建地鐵港島線,終點站由堅尼地城站暫縮短至上環站。
上環竹園: 竹園海鮮飯店
滑翔傘活動是高風險,民航處在2019年起,要求提供收費滑翔傘活動的人士,事前要申領處方發出的許可證。 袁偉傑在此後一直稱自己免費教班,但張小姐指他仍有為學生代訂裝備,又有帶隊去內地、臺灣及其他地區飛滑翔傘,會收取費用。 滑翔傘屬較高風險的運動,如無細心做好檢查和安全措施,就很容易發生嚴重意外。 上週六 (18日)臺灣花蓮發生一宗雙人傘意外,懷疑教練無為乘客扣好安全扣,一名準備下個月結婚的27歲女子在飛行途中,從10米高空墜落地面死亡。 位於林士街地底的空置月臺,呈南北走向,並與港島線月臺成一直角[2]。
上環竹園: 餐廳廚房內竹園海鮮飯店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她的右腳踝內側和外側都粉碎性的骨折,至今在醫院留醫超過一個月,做了三次手術。 因骨折嚴重,張小姐的右小腿現時要以金屬支架貫穿固定,接下來亦要繼續接受手術。 阿爾及爾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商業和金融中心,有一個獨有的證券交易所,每年處理達六十億歐元。 阿爾及爾也是北非最重要的港口,這個城市的生活費用是北非的城市中最高的,也是全球最高生活費用的五十個城市之內。 另一方面,由於東九龍區人口增長放緩及落實搬遷啟德機場,東九龍線的落實一直遙遙無期,而林士街的東九龍線預留月臺亦一直空置。 1990年,政府更在《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提及東九龍線原有過海路段由機場快線取代,並重新規劃東九龍線,意味著林士街月臺則會無用武之地。
上環竹園: 竹園海鮮飯店 上環
為免興建東九龍線終點站時會影響上環站的運作,前地鐵公司在興建上環站的同時於林士街地底興建東九龍線大廳及預留月臺結構。 車站設有兩個互不相連大廳,分別位於德輔道中及林士街地底,每個大廳只有兩個位置分別連接兩個港島線月臺[2],加上電扶梯的位置不便,所以乘客由車站大廳來往月臺需時甚久,於繁忙時間更為擠擁,為不少人所詬病[原創研究? 民航處回覆指,接獲相關意外的資訊後,已主動要求有關滑翔傘組織調查,並向民航處提交報告。 民航處指有與受傷乘客保持緊密聯繫,提供所需的協助和支援,亦有就事件與執法部門及有關機構,包括警方和民航意外調查機構等聯繫,確保事件可獲適當跟進和全面調查。 記者接觸過部份知情人士,他們表示袁偉傑曾令學生受傷,被人向美國的協會投訴而一度被取消教練資格。 事後,有人曾邀請舊生簽署求情信,信中形容袁偉傑的課程有系統、按部就班,但有舊生認為與事實不符,拒絕簽名。
上環竹園: 上環站
此地因曾遭腓尼基人、羅馬人、汪達爾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及法國人入侵,所以他們建下不少建築物,更成為成為今日古蹟名勝。 上環竹園 如阿爾及爾城堡(英語:Casbah 上環竹園 of Algiers)、阿爾及爾大清真寺、凱喬娃清真寺、非洲聖母聖殿、巴爾多國家博物館(英語:Bardo National Museum (Algiers))。 食環署作為天幕街市業主,負責釐定租金及跟租戶簽訂租約。
上環竹園: 車站樓層
天幕街市採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包括加強服務承辦商管理街市的角色,例如訂定推廣和發展街市的策略、與持份者聯繫和溝通、就街市內的行業組合提供意見等,務求令街市生意興旺,亦能滿足市民的需要。 上竹園(Sheung Chuk Yuen),位於新界元朗區新田竹攸路上竹園對出,為一對東、西行專綫小巴站。
上環竹園: 「沒有檢查所有釦子 很快就起飛了」
警方指,今年10月29日接獲張小姐的報案,案件暫列「求警協助」,轉交馬鞍山分區雜項調查隊跟進。 至於涉事警員出任教練,被指為學生訂裝備賺差價,事前有無申報外間工作,警方就指不評論。 上環竹園 袁偉傑在自己的網站稱有「P4飛行員」資歷,亦有基本教練及雙人傘教練資格。 記者向美國三角翼及滑翔傘協會查詢過,袁偉傑的兩個教練資格在2018年被永久取消(DQ),經上訴後才曾經獲有條件發還,但目前他的「P4飛行員」資歷和教練資格都已過期。 據在場人士拍攝到的影片,穿好了裝備的張小姐和教練,以一前一後的方式被扣在一起,裝備與滑翔傘相連。 當時現場有人圍觀,片段顯示,教練向在場人士說了幾句話,之後在一名藍衣人士的協助下,揚起滑翔傘起飛。
上環竹園: 上環兩部雙層巴士相撞釀七人受傷
「(我想)那就說明他的技術應該會很好,而且他自己一直都稱他是警察,所以我就會覺得他可能會很靠譜,沒有對他進行過多的瞭解,就向他報名了這個活動。」張小姐說,因此她獲批簽證來港工作後不久,9月就向這位教練報名,在荃灣一間餐廳一邊喫飯,一邊上了一堂滑翔傘的理論課。 城巴發言人回覆指,11月24日凌晨約零時5分,一輛969號線由天水圍市中心開往銅鑼灣的城巴,駛至港澳碼頭站時,被另一巴士從後碰撞,並將城巴推前撞向巴士站亭。 1982年,因興建中環站至上環站隧道而需拆卸前中環消防局(今恆生銀行總行大廈)及因興建上環站通風井(今西港城對出)而需要搬遷的上環街市出現延誤,上環站未能趕及於1985年5月31日落成,而需要延至1986年5月23日才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西松-青木聯營。 上環站的前身是於1967年9月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所提及的港島線上環街市站。 而在1970年的方案中,同時建議在上環街市站興建東九龍線林士站,成為現時上環站雛型。 上環站與中環站同樣位於中西區的商業區內,鄰近設有多個私人企業、公共機構與政府部門的辦公室,故此繁忙時間車站均會湧現眾多上下班乘客。
上環竹園: 竹園海鮮飯店 (上環
及至凌晨零時40分,救援人員合力將九巴推開,讓出一條快線以疏導現場交通。 據瞭解,城巴當時見有人在巴士站截車,於是收慢及切線埋站;尾隨九巴收掣不及,撞到城巴車尾,繼而將城巴推前撼向巴士站。 上環竹園2025 臺灣上週發生致命滑翔傘意外,安全扣環鬆脫,香港10月亦發生類似事故。
上環竹園: 上環竹園海鮮飯店
該月臺現為車站通道的一部分,設有4組共8條電扶梯連接東大廳及車站月臺,預留作為列車停靠的部分已於2010年8月被完全封閉。 此月臺曾傳言因在建築時鬧鬼而被廢用,加上偶然發生自殺事件,鬧鬼之說在1980至1990年代經常不脛而走[來源請求]。 而在東大廳的擴建及翻新工程完成後,預留月臺軌道部分已被牆壁完全永久封閉,並增設樓梯連接月臺。 上環竹園2025 上環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及銀行等服務[3],主要分佈在德輔道中及林士街大廳內[2]。 此外,上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3];而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5]。 午夜約十二時,一部九巴沿幹諾道中往中環行駛至信德中心對開,與前面一部城巴發生相撞,其中城巴被推前撞向巴士站,上層被一條金屬橫樑插入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