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醫生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依然在想方設法維持大內久的生命。 僅僅過去幾天,大內久的白細胞數量就降低到不足正常值的十分之一。 白細胞在人體免疫系統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它的數量不足,意味著人體的免疫能力會大幅度降低,如果再遇到病毒或者其他病原體的入侵,大內久的免疫系統幾乎沒有辦法去對抗的。 於是,醫生在接下來做了兩個操作,一個是把病人轉入到了無菌室,另一個是給病人體內注入白細胞。

然而,還沒高興多久,醫生就被現實扇了一耳光。 血液病變,移植進去的白細胞同樣逃脫不了染色體損壞的命運。 日本方面表示,經過稀釋後的核污水中殘留的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是國家標準的1/40,低於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的1/7,而且會在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視下進行排放。 消息一出,不但引起本國漁民的強烈抗議,也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恐慌。 因爲涉及專業知識,波叔還是建議大家遇事不要慌,先去聽聽專家們的分析和解讀。 第3位受害者橫川豊僅受到1-4.5西弗輻射量,在入院治療期間白血球數量曾降到0,在接受顆粒性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及骨髓治療後,於同年12月20日康復出院。

大內久圖片: 日本東海村核泄漏 男廠工受核輻射 83天內急速潰爛畫面極震撼

在接下來的幾十天裡,大內久每天損失大量的水分和血液,又要經受大量輸血的折騰,他甚至一度心臟都停跳,好不容易纔被醫生從鬼門關拉回來。 可是因為心臟停跳太久,大腦和全身上下的各種器官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壞。 當時日本茨城縣那珂郡東海村有一家核燃料處理廠叫做:JCO。 1999年9月30日上午10時35分左右,三名工人正在進行鈾的一個純化操作。

廠區周圍350米範圍內的居民不得不撤離,廠房周圍1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不得出門,學校和醫院關閉,農作物和蔬菜停止收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當時我就震驚了”(ID:zhenjing2012),原文首發於2021年4月16日,原標題爲《遭核輻射後83天,他成了“世界上死的最慘的人”》,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衆所周知,核污染極有可能導致輻射污染、基因損害等,這對人類、其他生物、環境都將是前所未有的危機。 大內久圖片2025 此刻的大內久宛如一隻破敗的木偶,無知無覺躺在東京大學醫院的病牀上,他再也感知不到肉體上的疼痛與精神上的折磨了。 照顧大內久的護工們,每天麻木地更換着吊瓶與繃帶;面無表情地記錄着他每日的排泄量;小心卻又疏離地將各類藥片塞入大內久口中,按照規定數值,喂他喝下少許的水。

大內久圖片: 體內染色體變異

人體是由各種原子組成的,放射性物質不斷攻擊人體原子內核,結果就是原子核被攻擊成另一種原子,在生物體上的反應,就是破壞基因鏈條,造成基因突變和生物畸形。 大內久圖片2025 更可怕的是,細胞內部的染色體和DNA結構也會因為這些輻射作用而被破壞導致殘缺或者變異,而這將會導致人體內大量細胞壞死或致病,這便是輻射的危害來源。 大內久圖片 然而,對於大內久而言,可怕的不只是身體上的折磨,還有心理上的折磨。

這個異塵餘生量大約是普通人年上限量的兩萬倍。 就算將他們慘烈死亡的原因歸結爲距離過近,也無法否認那場災難是毀滅性的——現場數百人受到核輻射,事故發生後1小時,周圍γ射線劑量約爲正常值的4倍。 大內久圖片2025 身爲醫者,發生在大內久肉體之上,宛如凌遲一般之痛楚,他們真的不清楚麼?

大內久圖片: 核輻射慘烈堪比十八層地獄,一個壯漢83天內變成一堆腐肉

然而,或許是爲了拿到更多資料,或許是沒試到最後就不算結束,醫生並不打算讓他這樣死去。 大內久圖片 可能在他們看來,註定死亡的大內久早已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類,他存在的意義,只爲了他們能夠獲取及時可靠的醫學數據罷了。 依然是59天,對於大內久家人而言,是渾渾噩噩地59天,他們從希望到失望再到最終絕望,看着兒子/哥哥,那副身軀日漸斑駁,從一個完整的人變成了宛如“怪物”般的存在。 他們從最初希望大內久活下來,到如今只求一個最終結果的心情落差,也只用了59天。 他的雙目蓄滿淚水,聲音虛弱無力卻透露着堅定地絕然:“醫生,請讓我安樂死吧,像我這樣的廢人活在這世間有什麼用呢?

  • 但神奇的是,三人被送醫後看起來情況卻沒那麼嚴重,尤其是大內久。
  • 由於前期需要對核廢水稀釋等準備工作,預計在2年後的2023年開始排放。
  • 在家屬同意之下,入院第83天,大內久停止呼吸後,便不再搶救,宣告死亡。
  • 沒有核廢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也不存在由國際第三方機構對處理後的核廢水進行檢驗再排海的規定,更沒有相關檢驗程序和標準。
  •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醫生是最瞭解患者痛苦的人,自然也明白,這種折磨下,死亡對於大內久是最好的解脫,但是他們選擇了無視,一意孤行的進行學術研究。
  • 然而,這只是表象,真正的恐怖就在不久之後。

其中大內久距離核泄漏源頭最近,僅有65cm距離;篠原理人居次,距離核泄漏源頭約1米左右;領班橫川則距離核泄漏2.6米,而且有薄牆隔開,受到的放射性較少。 核輻射主要集中了在沉澱槽旁邊的大內久和筱原理人身上,他們俱被送往日本國立放射研究院救治。 在如此靠近民居的情況下,JCO廠房卻在1999年9月30日10點30分左右發生核泄漏意外。 所以大內久和他的同事筱原理人提出了一個大膽又無知的建議,就是將鈾粉和硝酸溶液一起倒入沉澱槽。

大內久圖片: 大內久:遭核輻射後強行救治83天,看着自己腐爛,求安樂死被拒

但私自規定的操作流程中,這一流程則變成了用鋼製水桶,並且在事故發生前的9月29日,為了提升作業效率,甚至使用私自規定操作流程不同的作業方法。 具體而言,就是將各種濃度不同的硝酸鈾醯混合,使之濃度均質化工程中,本應使用「貯塔」,卻改用形狀不一樣的「沉澱槽」。 貯塔形狀細長,難以產生臨界反應,但沉澱槽形狀粗短,下半部有冷卻水套層,則極易產生臨界反應。

大內久圖片: 一次核事故讓他全身DNA破裂,最終看着自己的身體逐漸腐爛

其中一名領班在辦公室內指控,另外兩名工作人員35歲的大內久和40歲的筱原理人負責把粉狀的原料鈾與硝酸配置成粗製硝酸鈾溶液,然後再把硝酸鈾倒入一個大型沉澱槽中進行反應。 其中,距離輻射源只有65公分的大內久,身上遭受的輻射量約普通成人年上限的兩萬倍。 大內久圖片 不過奇怪的是,一開始,大內久身上並沒有任何灼傷痕跡,意識清醒,情緒穩定,使當時主治醫生前川一度以為他們還有機會救他一命。 大內久圖片 如果痛苦有分等級,那以下這個事故應該可以列為前幾名了。

大內久圖片: 事故原因

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能源緊張,全世界大約百分之16的電能是由核反應堆生產的,有9個國家的百分之40的能源來自核能。 人們對於核能始終有著複雜的情感,既愛又恨的。 大內久圖片 正如一位物理學家所言,核能像馬戲團裡的猛獸,聽話的時候讓人感到其樂無窮,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縱觀整個核能發展歷史,它猶如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高懸於人類的頭頂。 但是頻繁發生的核事故,對民眾和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大內久圖片: 東海村JCO臨界事故

而應該讓人們重新反思如何在保持發展的同時,避免傷害。 這位壯碩的大漢很快受到體內高劑量異塵餘生的猛烈摧殘。 大內久圖片 異塵餘生進入體內主要攻擊的是細胞中的染色體。 它像突如其來的一顆炸彈轟炸了原本排列有序的23對染色體。 大內久圖片2025 於是染色體有的斷開幾截,有的黏在一起,變成一派雜亂無章的亂象。 這可比普通的單對染色體異常疾病,如唐氏綜合徵可怕多了。

大內久圖片: 大內久死亡照片

至此,醫療小組徹底山窮水盡,走到了絕路。 入院不到一週,大內久的白細胞數量就降低到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白細胞是免疫系統中極為重要的免疫衛士,承擔著防護、抵禦病菌和病毒入侵的任務。 大內久圖片2025 整個過程中,人腦是清醒的,他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感受自己生命一點一點地流失……傳說中的下十八層地獄也不過如此吧。 威力強大的核能也總能給民用與軍事上帶來便利的好處。 大內久圖片 像大內久這樣為此犧牲的人不應隻淪為沉痛的回憶。

大內久圖片: 日本東海村核事故!工人作業程序出錯 身體急速潰爛強撐83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即使遭受了如此高劑量的輻射,大內久在醫院看起來好像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似乎很健康。 甚至當時醫生都認為經過治療後應該很快就能出院。 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核輻射其實是一個無形的「殺手」,「死神」正在向大內久逐漸靠近。 由於大內久的身體已經無法自產新細胞,醫生不得不嘗試細胞移植,將大內久妹妹身上健康的白細胞移植到他體內。 後來,大內久的情況繼續惡化,腸道黏膜逐漸剝落,腸道出現大出血。 每天面板和腸道都會向外滲出大量的體液,不久後,面板開始腐爛。

大內久圖片: 體內染色體變異

老細胞不斷死亡,又沒有新細胞補上,首先就表現為頭髮和皮膚的脫落,傷口無法癒合,擴大到全身,最後臟器衰竭,油盡燈枯。 在所有遭受輻射的人員當中,拿着漏斗的大內久以及傾倒溶液的筱原理人所遭受的輻射量最大,其中大內疚由於距離輻射源最近,僅65cm,導致其所受到的核輻射劑量大約為成年人所能承受上線的近兩萬倍。 其中一名領班在辦公室內指控,另外兩名工作人員35歲的大內久和40歲的筱原理人負責把粉狀的原料鈾與硝酸配置成粗製硝酸鈾溶液,然後再把硝酸鈾倒入一個大型沉澱槽中進行反應。 再後來,大內久的免疫系統出現了攻擊自身細胞的情況,病情繼續惡化。 再往下維持大內久的生命,只會讓他更加痛苦。 於是,家屬和醫生商量後決定,如果再發生心臟停跳的情況,就放棄搶救。

但是這種從來沒有過的珍貴人體受異塵餘生實驗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去探究。 他們仍然企圖從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搜尋適用的手段。 在病情不斷惡化中,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妹妹的白細胞移植成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