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之主神天上聖母在鳳鼻頭一帶民眾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尤其是聖蹟屢現,威名遠播,據說非常靈驗,在民國七十年十一月曾有一件轟動當地之大事,當時 小港臨鳳宮 在各大報紙均有刋登。 這不但為人鬼聯姻史上締造了新的一章,也成為當時當地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我們臺灣人對媽祖的信仰頗為熱烈,鳳鳴宮在每年媽祖生日三月二十三日都會舉行大祀典,在二十二日晚上很多廟宇旁邊之龍鳳殿均會來參拜,在廣場前會有六天的 野臺戲助陣,備牲禮,放炮焚香燒金,祈求家內平安隆盛,熱鬧非凡,另在其他陪祀諸神生日時也會有祀典祭拜之儀式。 另外在神明的指示下,每過幾年不定期的信 徒也會組進香團到北港媽祖天后宮及車城保安宮等參拜聯誼。 鳳鳴宮歷經三次遷移,一次修建,在此過程中除了善男信女的熱心參與外,還有諸委員之盡心盡力,前主任委員黃春殿先生之出錢出力,日夜辛勞等,纔有今日之成果。 紅毛港朝鳳寺,是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的寺廟,主祀觀音佛祖[1]。

  • 民國63年(1974年)發起重建,蓋成兩層樓的大廟,面積是遷村前紅毛港各廟之最,而當時建成的廟貌也是遷村前最後的樣子[2][5][3][1]。
  • 本區開發甚早,早在荷據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在此建立港口。
  • 室內空間包括行政中心、民眾閱覽室、研習教室、展覽室、演藝廳、演講廳、視聽中心和體育活動中心等。
  • 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信徒洪溥募修[2][5][3][1]。
  • 根據民國39年(1950年)留下的舊照片,當時的朝鳳寺是磚造平房式建築[1]。
  • 位於玉皇三公主娘娘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

小港區農會以「看飛機」為區域性休閒主題,發展休閒農業,許多咖啡館和休閒農場因應而生。 小港臨鳳宮 1920年實行五州制,將鳳山支廳所屬港仔墘區、大林蒲區、空地仔區併為一莊,原訂名港子莊[1],後改為小港莊,始得小港之名,並歸高雄州鳳山郡管轄。

小港臨鳳宮: 小港臨鳳宮 全臺寺廟百科

而朝鳳寺的起源,據說是當初漁民在海上打撈到一尊觀音像,遂帶回聚落供奉,之後因相當靈驗,遂建廟供奉[2][5][3][1]。 而除了洪姓居民之外,早期信徒也有蘇姓與張姓居民,後來蘇姓信徒擲筊另建他廟,是為蘇、張兩姓共同祭祀的朝天宮[註 2][2][5][3][1]。 小港臨鳳宮2025 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信徒洪溥募修[2][5][3][1]。 原為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於1995年6月,位於學府路,與小港高中及漢民國小相鄰。 室內空間包括行政中心、民眾閱覽室、研習教室、展覽室、演藝廳、演講廳、視聽中心和體育活動中心等。 戶外園區設露營中心、烤肉區、溜冰場、露天劇場、體能設施等供民眾使用。

明鄭時期由鄭成功部將吳燕山負責開墾,清朝時則屬鳳山縣管轄。 小港臨鳳宮2025 過去醫藥不發達的時代,朝鳳寺的信徒在生病時會試著來廟中祈求「金丹」,也就是將神像刮下一點木屑,泡杯水一起服下[1][3]。 紅毛港遷村後,朝鳳寺在民國96年(2007年)10月27日舉行遷廟大典,儀式中有一需要20人左右才能舞動的大型龍陣,其特別之處是龍身用漁網做成,各節用魚簍當骨架,展現紅毛港原本的漁村特色[1]。 此外朝鳳寺與福德祠兩廟合併,兩廟原本就相距不遠,且管理委員都是洪姓宗親,在請示神明之後遂將兩廟合一[1][4]。 新廟工程於民國97年4月8日開始,於民國100年(2011年)1月5日舉行祈安慶成入火安座大典,是紅毛港諸廟中最早完成遷建者[1][4]。 小港臨鳳宮2025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小港臨鳳宮: 小港臨鳳宮 在哪裡?

位於鳳山丘陵東南麓,亦即小港區、林園區、大寮區交界的林內裏,由於地處鳳山(山名,詳見鳳山丘陵)因而取名為鳳山水庫。 小港區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雨量豐沛,加上靠近海邊,居民原以農漁業為主,後有高雄國際航空站、高雄第二港口、臨海工業區的設置,臨海工業區內先後進駐的387家,工作機會增加,人口快速成長,成為國際門戶及工業中心。 小港區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小港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高雄市政府。 在區長及主任祕書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5]。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小港區戶數約7萬戶,人口約15.5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山明裏與港墘裏,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3,789人與1,851人[2]。 小港臨鳳宮2025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小港的行政單位改為鄉,隸屬於臺灣省高雄縣。

而傳統觀音聖誕是在農曆二月十九,天上聖母聖誕是在三月廿三,連續兩個月有重大活動對信徒負擔太重,信徒在擲筊請示得到同意之後,統一在三月廿八慶祝神明聖誕[1][3]。 不過在新廟中,不同過去將兩神一起供奉在中央神龕,而是觀音居中,天上聖母在左,觀音右方則是溫府千歲[1]。 在此之外,朝鳳寺還供奉有池府千歲、註生娘娘、城隍尊神、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等神明[2][3][1]。 小港臨鳳宮2025 過去朝鳳寺祭祀圏廣大,五營神兵守護的範圍涵蓋了濟天宮與朝天宮[2]。 位於天上王母娘娘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 位於天上聖母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負責…

小港臨鳳宮: 公平會

1979年高雄市改制直轄市,並將小港鄉併入成為其市轄區。 最初朝鳳寺的建物相當簡陋,後來有過修建[2][5][3][1]。 根據民國39年(1950年)留下的舊照片,當時的朝鳳寺是磚造平房式建築[1]。 民國63年(1974年)發起重建,蓋成兩層樓的大廟,面積是遷村前紅毛港各廟之最,而當時建成的廟貌也是遷村前最後的樣子[2][5][3][1]。 小港臨鳳宮 小港區舊名「港仔墘」(臺灣話:Káng-á-kîⁿ),閩南語稱「邊緣」為「墘」,即因高雄潟湖南岸之鳳山港畔而得名。 小港臨鳳宮2025 本區開發甚早,早在荷據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在此建立港口。

2006年曾在該館演藝廳舉辦臺灣第四十一屆電視金鐘獎。 小港區(臺灣話:Sió-káng-khu),舊稱「港仔墘」,前身「小港鄉」,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南部,高雄市區南端,北臨鳳山區,東鄰大寮區且有鳳山丘陵為屏障,西北連前鎮區,隔海望旗津區,西南濱臺灣海峽,南接林園區,人口約有15.5萬人,為高雄國際機場的所在地。 紅毛港福德祠是紅毛港一間專祀福德正神的廟宇,相傳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2][3],另有道光元年(1821年)之說[1]。 小港臨鳳宮2025 小港臨鳳宮2025 據說福德祠舊址原有一大茄苳樹,受居民膜拜,之後建祠供奉福德正神[2][3]。

小港臨鳳宮: 小港區

而在紅毛港各個角頭廟之中,朝鳳寺也是唯一一間有被記載在光緒廿年(1894年)《鳳山縣採訪冊》的寺廟[註 1][2][5][3][1]。 此外建廟年代,也有乾隆十年(1745年)[2]和光緒十六年(1890年)之說[3]。 小港臨鳳宮 小港臨鳳宮2025 公平會主委李鎂表示,近三年裁罰的案件有11件,共五百多萬的罰鍰金額,視案情內容來做開罰的判斷,隨著競爭多元,網路開放,公平會也會適時檢討,不實廣告,公平會處理的案件很多,關鍵字廣告就是不實廣告的一環。

小港臨鳳宮: 小港臨鳳宮

全國首座以保育、研究、教育及遊憩來建構的都會熱帶植物園,位於鳳山水庫旁,與臨海工業區相鄰,啟用後,逐步恢復原有的自然生態景觀,至今園區盎然生氣,獲有綠明珠之稱。 其它農作物還有稻米、番茄、香蕉、芒果、荔枝…等等;常見植物包括野薑花、大型喬木、向日葵、菱角、香水蓮…等等。 大量工業用地、港口、建築開發外,高雄國際機場邊緣土地禁建限制,農耕、養殖面積大幅短少。

小港臨鳳宮: 關鍵字廣告

原是竹寮,日治時期改建成水泥砌磚單門小廟[2][3]。 小港臨鳳宮2025 二次大戰後在民國卅八年(1949年)置供桌,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新建廟宇[2][3]。 此外該廟後方在日治時期祠是寬約5、6公尺的紅毛港渡口碼頭[2][3]。 根據廟方說法,朝鳳寺的歷史可追溯至乾隆廿二年(1757年)[1]。 學者謝貴文認為根據《重修鳳山縣志》記載,「萬丹」、「岐後」(旗後)、「大林蒲」等處有發達的漁業活動,在「岐後」(旗後)與「大林蒲」之間的紅毛港地區當時很可能也有相當規模的漁業聚落,故有建廟之事應屬合理[1]。

小港臨鳳宮: 行政區劃

原廟址在小港區的紅毛港姓洪仔聚落,故又稱「姓洪仔廟」[2][5][3]。 過去朝鳳寺祭祀圏廣大,五營神兵守護的範圍涵蓋了濟天宮與朝天宮[2]。 紅毛港諸廟遷址重建時,朝鳳寺也是最早落成的廟宇[4]。 小港臨鳳宮2025 朝鳳寺過去將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並列為主神,而觀音又位在龍(大)邊[1]。

小港臨鳳宮: 五營

位於玉皇三公主娘娘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 位於王母娘娘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負責… 小港臨鳳宮 位於孫臏真人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負責… 位於西王金母的「慈鳳宮」寺廟資訊,包含:寺廟名稱、主祀神祇/配祀神祇、行政區、地址、教別、建別、組織型態、電話、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