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其後再於2021年1月完成約1.85億元補地價作契約修訂,涉及住宅樓面面積約36,006平方呎,摺合每平方呎補地價約5,134元。 由裕泰興家族持有的土瓜灣美善同道6至10號重建項目城軒,於今日(14日)突擊上載樓書。 全盤共有48夥,提供兩種戶型,包括兩房及三房一套間隔,實用面積分別為510平方呎及708平方呎。 發展商指,項目最快本月底以價單形式開售,首張價單將不少於30夥,短期內會公佈銷售詳情。 他又強調要重建真善美村、馬頭圍邨,並重置民生配套、土瓜灣「十三街」重建發展、增設「牛棚(馬頭角道)歷史主題步行徑」。 土瓜灣重建2025 至於優化社區設施,他建議增建升降機,建立無障礙通道的社區;優化宋王臺花園和宋王臺遊樂場的方案等。

  • 而土瓜灣半新盤喜築更錄「雙破頂」成交,高層H室單位,面積377方呎,以838萬元成交,創屋苑同類型單位歷史新高,摺合呎價22,228元,創屋苑歷史新高。
  •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市區重建局昨日正式啟動土瓜灣區兩個重建項目,包括位於明倫街/馬頭角道一帶的「五街」發展計劃,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而後者涉及兩棟工業樓宇,市建局將開先例允許他們參與重建項目。
  •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會上表示,九龍城區是老舊樓宇集中區,市建局先後開展14個重建計劃,合共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
  • 今次重建項目將涉及工廈,考慮到早前兩個重建工廈失敗經驗,市建局將實施新的收購政策。
  • 市建局回覆,九龍城內有12個重建項目,8個位於土瓜灣、4個項目位於九龍城,而其中7個位於土瓜灣的項目,市建局已完成收購逾95%物業的業權,土地亦已正式歸政府。
  • 他說,市建局重建後的商舖租金,一定會較現時貴,料小店未能繼續以低廉價格經營,「全部咪變連鎖,先抵得住租金」,區內物價上升。

任何人士(與建議修訂有關的申述人及提意見人除外)可在建議修訂公佈後的首三個星期內,即不遲於2023年11月3日,以書面形式向城規會作出進一步申述。 香港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指出,破舊樓宇是否值得重建,有三大考慮因素,包括樓宇重建效益是否多於維修效益、土地資源能否更有效運用及有否足夠的財政資源儲備。 然而,舊日的重建以一棟棟樓宇為單位,重建後的新樓宇分佈「零散」,未能令土地最有效運用。

土瓜灣重建: 市建局啟動土瓜灣兩重建項目 提供約2200個住宅單位 料2033年落成

市建局職員今天起在項目範圍內的樓宇進行凍結人口調查,以確定受影響居民的數目和了解樓宇的使用狀況。 這項研究中的措施,旨在提升KC-019項目在收購安排上的執行性,以促成有關工業樓宇在整全規劃大綱下進行重建,發揮更大的規劃裨益,並不適用於其他項目。 土瓜灣重建2025 重建後,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可提供一千二百八十個單位,土瓜灣道╱馬頭角道重建則可提供九百五十個中小型單位,估計在二○三三年完成。 由於這是局方首個沿海濱發展的重建項目,料落成後大部分單位可享「無敵海景」。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土瓜灣重建2025 李斯哲)民建聯及工聯會今日(15日)公佈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重建問卷調查結果。 今次調查於6月進行,共訪問了506位上址居民,結果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表示有批盪剝落,八成五表示有滲水問題,其次七成七表示有鋼筋外露,六成七表示大廈無鐵閘或常壞,還有近四成受訪者表示大廈無樓梯燈。

項目啟動後,市建局將透過網上視頻平臺直播公眾簡報會,講解規劃審批程序、現行的物業收購和補償安排,並解答提問。 戶型分佈方面,項目只提供A、B室兩種戶型,分別為面積510平方呎,兩房間隔,及708平方呎,三房間隔。 土瓜灣重建 而項目33樓為2夥天台特色戶,面積間隔與標準戶型一樣,分別額外設有386或414平方呎天台。 當中6樓至12樓、15樓至17樓、19樓至23樓及25樓至32樓為標準樓層,每層設有A、B兩夥單位及兩部升降機。 而33樓則同樣為A、B兩夥天台特色戶,分別附連386及414平方呎天台。

土瓜灣重建: 市區重建局社區空間

至於工廈收購部分,由於市建局曾兩度收購重建工廈失敗,今次將引入新收購模式。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表示,過去重建工廈失敗,原因在於工廈內一定比例業權由數名業主擁有,部分更是由發展商持有,相對於出售物業予市建局,他們傾向保留物業自用或自行重建。 楊永傑又指,「五街」地段優質,鄰近郵輪碼頭及啟德體育園,屬海景地皮,相信是有利潤的住宅項目,希望項目可以推動「十三街」重建,他指「十三街」重建數目大,業權複雜,建議拆散收購,並考慮調低強拍門檻至七成。

政府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項目地盤範圍內合共559項物業權益,收地公告張貼起計三個月後,受影響權益歸政府所有。 該行資料,歷年來每當政府公佈新鐵路綫項目的興建計劃,將受惠新基建的地區的樓價表現一般會超越大市,並會於正式啟用後顯著上升。 土瓜灣重建2025 以觀塘綫延綫為例,自2009年政府將項目刊憲後,黃埔樓價升幅已略為領先大市。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重建|冀五街計劃推動十三街重建 議員倡強拍門檻降至七成

今次重建涉及工廈,考慮到早前兩個重建工廈項目的失敗經驗,市建局將實施新收購政策。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表示,項目不少業權數目由幾位業主或發展商持有,現正研究讓項目內擁有不少於指定數目物業、並符合條件的註冊業主參與項目的發展,以作為獲得收購金額及津貼以外的另一選擇,至於參與門檻、參與模式等則尚在研究中,日後適時公佈。 土瓜灣重建2025 重建範圍現時有約1410住戶、100間地舖及90個工廈用戶,會按「同區7年樓」門檻向業主出價收購,亦可選樓換樓。

(香港文匯報記者 土瓜灣重建2025 唐文)市區重建局昨日正式啟動土瓜灣區兩個重建項目,包括位於明倫街/馬頭角道一帶的「五街」發展計劃,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而後者涉及兩棟工業樓宇,市建局將開先例允許他們參與重建項目。 市建局表示,將重新規劃項目範圍的土地用途,合共擬建逾2,20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並保留逾1.8萬平方米的非住宅面積,新建項目會結合政府優化海濱環境的規劃願景,毗鄰啟德發展區,協助政府建造無間斷的世界級海濱長廊,預計2033年竣工,收購成本高達百億元。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早在二○一二年的財政預算案邀請市區重建局以先導計畫形式,推行工廈重建項目,但最終兩個項目均觸礁收場。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適時公佈

重建後,料前者可提供1280夥,後者則可提供950夥中小型單位,估計在2033年完成。 市建局擬用逾百億元收購,2033年提供逾2,230個建築面積約500呎的中小型住宅單位。 土瓜灣重建 市建局擬於1年半後向受影響業戶提出收購,收購呎價按「同區7年樓」門檻推算。 KC-018及KC-019計劃已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在今天出版的政府憲報內的市建局公告中宣佈啟動。 土瓜灣重建2025 土瓜灣重建 因涉及修訂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市建局會於2022年10月10日或之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兩份發展計劃草圖,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供公眾查閱,詳情載於政府憲報的公告內。

土瓜灣重建: 市區重建局 – URA

潘永祥認為,市建局從「小區發展」模式,進一步發展至「規劃主導」模式重整油旺舊區,引入「轉移地積比」等新規劃工具,可令舊區更新重整規劃更具彈性,並將市區更新的效益發揮更大。 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則佔地約8, 759平方米,涉及新寶工商中心。 地盤界線大概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馬頭角道, 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房協的專用安置屋邨預留用地。 土瓜灣重建 市區重建局今日(7日)公佈土瓜灣兩個重建計劃,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即俗稱土瓜灣「五街」;以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的重建計劃。

土瓜灣重建: 重建非政府機構用地中介服務計劃

他指現時土瓜灣海濱休憩處狹窄,闊度僅2.5米,重建後除可提供約2,23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外,還可美化海濱環境及增加行車道。 該兩個土瓜灣區啟動的重建項目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KC-018),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KC-019)。 KC-018計劃(亦稱「五街」)內共有約110個街號的樓宇,普遍樓齡超過60年,樓高8層但無電梯設施,樓宇狀況普遍失修,範圍內估計居住約1,400個家庭及約100間地舖;而KC-019計劃則涵蓋兩幢工業樓宇。 根據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建議,該工業樓宇日後重建時應改劃作住宅及商業綜合發展,並提供海濱長廊和其他配套設施。 重建後,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可提供1280夥,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可提供950夥中小型單位,估計在2033年完成。

土瓜灣重建: 項目進展

在海濱發展方面,甯漢豪形容九龍海濱正踏入「豐收期」,因為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會由目前的25公里持續增加至34公里,而在增加的9公里之中,7公里在九龍區,不少位於九龍城及土瓜灣。 土瓜灣重建 服務宋皇臺選區的九龍城區議會議員楊振宇亦指,留意到區內開始有咖啡店等進駐,但附近宋皇臺附近重建項目亦少,暫時亦未見十三街有重建計劃。 另一邊廂,仲量聯行大中華研究部主管黃志輝表示,土瓜灣屬早期發展的舊區,新鐵路支綫將進一步釋放土瓜灣的重建潛力,增加吸引力。 據瞭解,土瓜灣區舊樓羣更曾爆發收購戰,像環字八街西側,市建局就曾經與財團爭持不下,最後由市建局完成收購,上月並已完成招標程序,仍待公佈花落誰家。 鍾建強指,是次擬發展工廈有類似情況,所以市建局正研究邀請合資格業主參與發展,惟參與模式和門檻仍在研究,將適時公佈。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道 / 馬頭角道發展計劃 (KC-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麥中傑表示,現時海濱休憩處狹窄,闊度只得2.5米,故兩個項目將興建約20米的海濱長廊。 重建後,大樓會後移,以騰出地面空間,供政府進行由4線拓展至6線路段的工程。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重建 8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急速增長,土地需求增加,加上戰後興建的建築物開始老化,本港較早發展的地區出現更新需要。

土瓜灣重建: 屯馬線|市建局13年前已佈局 土瓜灣重建「大變天」 商戶憂加租

其中,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地盤總面積約一點一四萬平方米,地盤界大概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翔龍灣,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馬頭角道。 市區重建局昨日正式啟動土瓜灣區兩個重建項目,包括位於明倫街/馬頭角道一帶的「五街」發展計劃,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而後者涉及兩棟工業樓宇,市建局將開先例允許他們參與重建項目。 香港文匯報訊 九龍城團隊於本年初展開「九龍城未來發展規劃建議」系列工作,透過多元渠道收集居民需求和期望,經綜合專業人士意見後,就本區的海濱走廊規劃、交通網絡、重建項目、社區綠化及設施等提出共16項建議,並於昨日舉辦「九龍城未來社區規劃建議」社區交流會。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會上表示,九龍城區是老舊樓宇集中區,市建局先後開展14個重建計劃,合共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 在重建土瓜灣「十三街」的問題上,她表示政府清楚聽到訴求,並會適時公佈重建計劃。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重建調查:舊區盼重建 社區望蛻變

參與論壇的居民在問答環節積極反映意見,踴躍提問,包括增加九龍仔公園泳池的交通暢達性;逐步遷走區內殯儀館和相關行業;盡快重建土瓜灣「十三街」;優化啟德區的交通配套;改善海心區一帶的海水臭味問題,土瓜灣前驗車中心位置加設旱季截流器以至單位滲水等。 土瓜灣重建2025 對備受關注的強拍門檻放寬,她表示,發展局會成立專責辦公室,為受影響的小業主提供包括法律支援及其他專業服務。 土瓜灣重建2025 同時,市建局近期在九龍城區試行「聯廈聯管」計劃,聯繫多幢舊樓共用管理公司,以減低小業主的負擔。 甯漢豪在交流會上發言表示,九龍城區一直是市區重建的重點,近年更採用規劃主導、地區為本的方式,對舊區土地作更大範圍、更高效益的規劃重整。

土瓜灣重建: 「規劃主導」提升重建成效

他補充,重建後建築物從海濱後移,騰出的地面空間,可提供約20米闊的海濱長廊,並與毗鄰啟德發展區內的海濱飲食廊、啟德體育園及海濱長廊等海濱發展連接,促進九龍東海濱整體發展。 程式透過定位功能,結合衛生署的確診或疑似2019 冠狀病毒個案的大廈名單資料庫,提示職員避免進入有社區傳播風險的建築物;程式亦加入掃描政府「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的功能,進一步加強防疫功能,保障調查員和居民的健康。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身處紅磡與九龍城之間,過去未有鐵路貫通前,主要靠巴士作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由於屬早期發展的舊區,該區主要由上世紀中期的住宅及輕工業樓宇等所組成,又因為與九龍城一樣受舊機場高限影響,舊樓一般樓高10層或以下,最高亦不超過16層。

土瓜灣重建: 土瓜灣蛻變 市區重建重鎮

他認為,目前兩岸海濱長廊的發展並不平衡,而打造「全民海濱」的重點構思,是將九龍東西區的整條海濱連貫接通,目標令西九龍海濱長廊和觀塘海濱長廊互相串連,成為九龍區的特色地標。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重建工作小組主席馬希鵬表示,九龍城、土瓜灣一帶現時有約9個市建局的重建項目,亦聽到有發展商在馬頭圍道、炮仗街、永耀街及北帝街等一帶有收購動作,預計屯馬線通車後會「大變天」。 土瓜灣將由小社區,變成新型豪宅林立的中型私人住宅區,憂土瓜灣變成「第二個美孚」。 明倫街/馬頭角道的項目,現時共有約110個街號的多幢住宅舊樓,樓齡超過60年,樓高8層無電梯,普遍失修,涉及約1400個家庭、100間地舖。 總地盤面積約11430平方米,計劃發展總樓面面積約79720平方米,涉及住宅單位約1280個。

土瓜灣重建: 項目共48夥 僅提供2種戶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已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的規定,呈交一份發展計劃草圖,包括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予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考慮。 作為一名居住當區近30年的老街坊,一方面憧憬近年奉行「小區發展」、「規劃主導」模式的市建局,能夠再接再厲,繼續大刀闊斧地重建土瓜灣餘下的舊樓羣;另一方面也期望市建局能夠在重建過程中,適當保留當區人情與文化元素。 昨日起計的為期兩個月為公佈期,市建局職員會對有關樓宇展開凍結人口調查,以確定單位數目和了解樓宇使用狀況。 下星期,該局會向有關業主和租戶舉行簡報會,介紹項目規劃審批程序、收購和補償安排等。 KC-016項目將提供土地空間,興建一條橫跨土瓜灣道的行人天橋及連接至屯馬線土瓜灣港鐵站,加強小區對外的連接。

土瓜灣重建: 由土瓜灣舊區「小區發展」至油旺「規劃主導」模式

市建局回覆,九龍城內有12個重建項目,8個位於土瓜灣、4個項目位於九龍城,而其中7個位於土瓜灣的項目,市建局已完成收購逾95%物業的業權,土地亦已正式歸政府。 「觀塘市中心計劃」可說是「地區為本」規劃模式的「先導者」,亦是市建局歷來規模最大的單一重建項目。 觀塘市中心的更新,不再是一幢幢舊樓的拆卸重建,而是為整個觀塘社區帶來裨益,整體改善舊區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