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北京同志中心(Beijing LGBT Center)成爲最新一個“因不可抗力”而停運的組織。 現在,對於性少衆羣體來說,只有少數低調的活動可供選擇,比如所謂的“voguing ball(時尚舞風舞會)”,派對中的舞者會跳一些啓發自模特兒身姿的舞步。 許多人尋求更合適的詞彙來代替現有的「LGBT」,比如「酷兒」和「彩虹」,但是這些詞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50][51]。 「酷兒」有太多的負面聯想,尤其讓年長的人想起LGBT羣體受到迫害的時期[50][51]。 許多年輕人也明白「酷兒」比「LGBT」擁有更多的政治含義[51][11]。 同樣位處上環,Zoo 暗黑的環境充滿誘惑的氣氛,調酒師的打扮令人心跳加速。

  • 相比起很多遊戲商,爲了討好消費羣體而可以突兀地加入LGBTQ元素,麥克斯和克洛伊之間自然而然的感情更讓人動人。
  • 隨着時代包容性的發展,關於LGBT的遊戲內容不可能再回到那個“只能在地下論壇裏傳播”的時代了。
  • 公園曾在1987年4月由前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耗資達3億港元的資助下進行重新興建工程,新增了室內游泳池、運動場和兒童歷奇樂園等設施,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
  • 至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把該處改建成軍營,並命名為「威菲路軍營」[2]。
  • 同樣,雙性人希望加入LGBT羣體而合稱為「LGBTI」,但是部分人認為雙性人與LGBT羣體不同而希望將他們排除在外[6][7]。
  • 九龍公園曾經一度成為香港博物館(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該館所處的建築物原為於1910年落成之威菲路軍營S61和S62號營房,軍營停用後,市政局於1972年開始將其改建[21]。

於2007年8月13日下午1時15分,在連續遭受颱風吹襲和大雨沖擊後,其中三分一的樹幹向旁邊的足球場看臺塌下[48]。 康文署事後以鋼纜鞏固其餘尚未倒塌的樹幹,雖然有樹木專家指樹王狀態有改善,但在2015年仍被列作18棵擬將移除古樹之一[46]。 當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並興建了一個炮臺[1]。 在早期的《魔獸世界》中,暴雪還曾經反對成立以LGBT玩家爲主的公會,甚至一度與玩家展開論戰。 暴雪花了很長時間才接收LGBTQ,暴雪官方如是說道,遊戲同我們現實中生活中一樣,在角色身上賦予他們多樣的身份和背景有助於創造一個更豐富和更有層次的世界。

九龍公園 gay: 軍營時代

這種態度迅速被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認可,並一起尋求更大社羣的認同[1]。 在石牆暴動後的一段時間,即1970和1980年代,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皆對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的接納程度有所降低[21][22]。 雙性戀被認爲是不敢出櫃或不能自我認同的同性戀,而跨性別被認爲其行爲偏離了人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21]。 每個社羣都發展出了各自的自我認同,其中包括是否接受其他性別的族羣以及如何與其他性別相處的問題,然而這些爭論持續至今[22]。 坊間有不少LGBT的資源中心,提供不少有關LGBT的中文文章,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及法律的文章,是一個研究LGBT議題人士搜尋資料的地方。

1990年代,「LGBT」作為中立詞彙被用來稱呼這四個羣體以表示尊重[22]。 九龍公園 gay 儘管LGBT羣體內部對不同羣體的接納程度不一且有不少爭論,但「LGBT」一詞的使用還是被認為是包容的積極象徵[22][24]。 儘管「LGBT」一詞沒能體現非異性戀中的所有小羣體,但這些未能體現的羣體通常也被認為是「LGBT」所涵蓋的一部分[2][22]。

九龍公園 gay: 同性婚姻法:中國大陸LGBT羣體的艱難抗爭

儘管並沒有明顯的個人或組織推動相關的提議,但這種呼聲一直都存在於LGBT社羣中[9][49][50]。 有時候男女同性戀會否認任何非單性戀的存在,也拒絕承認非單性戀的平等權利[50]。 這可能會導致公開的雙性戀恐懼症和跨性別恐懼症[9][50]。

女同性戀組織比利提斯的女兒在1970年代提出了女同性戀社羣應該更注重哪個方向的爭議——應該更關注於女權運動還是同性戀權益[19]。 身兼女同性戀身份的女權主義者認爲男女平等應優先考量,認爲性別分工和男女氣質被這個羣體認爲是父權的象徵,不參與當時在酒吧流行的性別角色遊戲,也迴避男同性戀沙文主義;一些女同性戀的女權主義者不願意和男同性戀者一起工作[20]。 持本質主義觀點的女同性戀認爲自己生來即爲同性戀,傾向於用“lesbian”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性傾向,並認爲同性戀分離主義和女權主義者的憤怒觀點不利於爭取同性戀權益。

九龍公園 gay: 第 2 站 香港濕地公園

“酷兒”有太多的負面聯想,尤其讓年長的人想起LGBT羣體受到迫害的時期[50][51]。 許多年輕人也明白“酷兒”比“LGBT”擁有更多的政治含義[51][11]。 雖然香港的同志婚姻合法化爭議有待解決,但隨着申辦「同志界奧運」2022年同樂運動會,本地又擁有許多 LGBTQ+ 友善的夜場、同志桑拿、同志組織,香港可說是東亞地區的 LGBT 九龍公園 gay2025 友善城市之一。 殿堂級同志蒲點像 Propaganda、Psychic Jack、Déjà Vu 相繼倒閉,令人感到惋惜,但城中還有很多同志酒吧,總有一個適合你。

也有個別族羣不認為自己和LGBT所涵蓋的其他族羣有所關聯[8]。 九龍公園 gay 有人基於「同性戀分離主義」思想,認為男、女同性戀者應脫離其他族羣成為另一個團體[8][9],理由是跨性別和變性者與同性戀人士不同[10]。 有人則認為「LGBT」這個用語太過政治正確,企圖將多元性別族羣劃入灰色地帶,意味着包含主流性別族羣的問題和優先權都獲得了平等的考量[10][11]。 1960年代性革命之前,社會上並沒有專門指代非異性戀的中立詞彙。

九龍公園 gay: 香港LGBT人物列表

這裏不單是包容性高的 LGBTI 友善空間,同時是讓人放鬆的派對勝地。 酒吧地方不大,配合粉紅燈光,充滿氣氛而且夠隱密,適合朋友來暢飲。 這裏經常舉辦變裝皇后表演,邀請本地 drag queen 演出。 九龍公園佔地13.3公頃,為市民提供全面的動態及靜態康樂設施。

九龍公園 gay: 香港人氣同志酒吧

醫學界傾向於使用“MSM”(Men who have sex 九龍公園 gay2025 with men)來形容一個人的同性傾向。 在2000年代,“性與性別認同少數羣體”(Minority sexual 九龍公園 gay and gender 九龍公園 gay identities)被引入以形容以上所有的羣體[44][45]。 其它的首字母縮略字,如“QUILTBAG”、“LGBTetc”、“LGBTQetc”等曾被提出但沒有得到廣泛使用[46][47][48]。 九龍公園(英文:Kowloon Park)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嘴,係九龍第二大公園,僅次於摩士公園,佔地十三公頃四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入場唔使錢。 在1975年到1978年,九龍公園的一部分範圍被用於建設地鐵修正早期系統(現為荃灣線的一部份),這被認為是公園開發其餘地段進展緩慢的原因[11]。 市政局也將部分責任歸咎於九龍公園徑的興建,因為當時港英政府堅持要把九龍公園徑穿過現時公園的西南部份[12]。

九龍公園 gay: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起已研究在九龍公園進行地下空間發展[50],並認為公園地底有條件發展一個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網絡,接通尖沙嘴站與尖東海旁、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站等[51]。 政府建議興建最多4層的地下空間,並指出公園涉及3個可具發展地下空間潛力的區域,分別位於現時廣場、九龍公園游泳池至兒童遊樂場一帶;迷宮、湖心亭至鳥湖一帶的核心位置,以及貼近九龍公園徑的瑰麗花園和回歸十年紀念園一帶[52]。 在2019年的方案中,政府建議在九龍公園建造一個多用途的地下空間,內設全天候和無障礙的地下行人網絡,亦提供多元設施,例如社區空間、零售、餐飲和泊車設施等,以回應地區的迫切需求,並優化地下空間的使用[53]。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期望把地下街項目打造成香港品牌推廣區,並相信若地下街規劃得宜,既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帶動香港品牌的發展[54]。 然而,有環保團體認為地下街工程涉及大規模挖掘,公園可能需局部封閉多年,樹木被砍伐,嚴重影響園內物種及市民休憩,要求撤回計劃[55]。

九龍公園 gay: 香港

有些人會使用「LGBT+」來表示LGBT和相關社羣[25]。 如果以上全部都包含進去的話,就變成「LGBTTIQQA」,不過這種用法極為少見。 進入2010年代後,「LGBTQIA」因作為更廣泛,更有包容性的縮寫詞而開始流行起來[31]。 在印度,「LGBTIH」被用於包含第三性別身份的海吉拉及相關亞文化,「H」代表受愛滋病毒影響的人[40][41]。 1990年代,“LGBT”作爲中立詞彙被用來稱呼這四個羣體以表示尊重[22]。 儘管LGBT羣體內部對不同羣體的接納程度不一且有不少爭論,但“LGBT”一詞的使用還是被認爲是包容的積極象徵[22][24]。

九龍公園 gay: 第 4 站 九龍寨城公園

總的來說,「LGBT」一詞一直儘量把被邊緣化的羣體包含到該詞的意義裏[22][24]。 公園提供的多元化康樂設施包括一個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板球練習場、一條長約一公里的高架單車徑、極限運動場、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單車園地、一條長650米的緩跑徑、適合不同年齡組別人士使用的健身園地、兒童遊樂場、露天劇場和苗圃。 此外,公園的「可再生能源區」亦設置了多塊展板介紹公園內的可再生能源設施,藉此向遊人宣揚保護環境的訊息。 不過提提大家,蒲崗村道公園緩跑徑於即日起至10月29日將會進行跑道翻新工程。 1989年發行的《斯特羅的卡佩爾》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第一款LGBT遊戲”,玩家要扮演一個女同性戀偵探,去尋找被綁架的女王。

九龍公園 gay: 九龍公園

當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至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把該處命名為威菲路軍營。 相比起很多遊戲商,爲了討好消費羣體而可以突兀地加入LGBTQ元素,麥克斯和克洛伊之間自然而然的感情更讓人動人。 講述了人類因現代傳染病而面臨絕種危機,當環境從廢墟的都市再度自然化時,倖存的人類爲了生存而自相殘殺的故事。 但是和以往的同類題材遊戲有着很大的不同,兩名主角個性鮮明,在探索困境下人類的心裏波動,突出放大主角們的心裏活動。 許多人尋求更合適的詞彙來代替現有的“LGBT”,比如“酷兒”和“彩虹”,但是這些詞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50][51]。

九龍公園 gay: 設施

和主流同性戀活動人士相比,持這種觀點的人較少[52][53]。 九龍公園 gay 由於異性戀缺乏對LGBT羣體內部的瞭解,人們通常認為所有的LGBT人士都支持LGBT權益和提升性別和性傾向少數羣體在社會中的可見度。 一些人認為跨性別及雙性人和同性戀及雙性戀並不同,因此前者不應該和後者放在一起[10]。 這種觀點認為跨性別的焦點在於性別認同而與性傾向無關,而LGB羣體的焦點在於性傾向或者被何種性別吸引[22][22]。 LGB運動通常在於爭取同性婚姻的權益以及人權,而跨性別的政治訴求不在於此[22]。 同樣,雙性人希望加入LGBT羣體而合稱為「LGBTI」,但是部分人認為雙性人與LGBT羣體不同而希望將他們排除在外[6][7]。

當行政會議於1982年批准在九龍公園近彌敦道興建一排零售物業時,引起了爭議[13]。 此舉最初是在1976年把營房改建為公共休憩用地時提出的[14],市政局以及在清真寺附近生活的穆斯林社區都反對計劃[15]。 當局最後將有關土地以2.18億港元售予新世界發展興建購物街[16],並命名為「栢麗購物大道」,而商舖的屋頂則成為了公園的天台花園[17]。 當局最後將有關土地以2.18億港元售予新世界發展興建購物街[16],並命名為「栢麗購物大道」,而商舖的屋頂則成為了公園的天台花園[17]。 不過經時任市政局議員沙利士連番爭取後,政府於1967年決定將兵房土地改建成大型公園[7],駐港英軍亦在1968年停止使用威菲路兵房,將土地交還給市政局[8]。 市政局遂於同年11月於原來地址改為興建公園,命名為九龍公園[9],並在1970年6月24日由第24任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10]。

九龍公園 gay: 歷史

在19世紀30年代,有西方人發現維多利亞港是個理想的船隻停泊處。 當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並興建了一個炮臺[1]。 至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把該處改建成軍營,並命名為「威菲路軍營」[2]。 此外,公園近小型足球場觀眾席種有一棵細葉榕,是全香港最大、樹幹最粗的榕樹,高15米,樹冠闊20米,樹幹直徑4米,樹齡超過200年,在1997年被選為「香港樹王之王」,亦是康文署古樹名木之一[46]。 九龍公園於1989年重建時令到部分樹根部受到創傷,加上重建後,榕樹周邊鋪上地磚,妨礙空氣和水份滲透入泥土中,影響了樹木根部的呼吸和發展,亦令榕樹受到真菌的感染[47]。

與前面提到的問題相反的是,LGBT社羣裏存在同性戀分離主義[8][9]。 九龍公園 gay2025 九龍公園 gay 九龍公園 gay2025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應該與LGBTQ羣體分開成立自己的社羣。 儘管並沒有明顯的個人或組織推動相關的提議,但這種呼聲一直都存在於LGBT社羣中[9][49][50]。 有時候男女同性戀會否認任何非單性戀的存在,也拒絕承認非單性戀的平等權利[50]。 九龍公園 gay2025 這可能會導致公開的雙性戀恐懼症和跨性別恐懼症[9][50]。 位於尖沙咀區內的九龍公園有一條設有多個香港著名漫畫角色塑像的「星光大道」,例如老夫子、麥兜等,除了可以欣賞大自然風光外,亦可瞭解香港漫畫文化。

他們希望守望先鋒的宇宙體現出友好和包容性,以此呼應世界各地玩家的多樣性。 基於最終幻想14的高自由度,玩家角色之間可以展開多種互動,結個婚當然也不在話下,婚姻形式也不限於一男一女,男男女女當然都可以了。 版本更新後,爲了慶祝同性戀系統的開放,玩家還在遊戲中上街遊行,穿成赤橙黃綠青藍紫彩虹的統一着裝,進行全程狂歡。 在中國,參加政治抗議的人常常面臨懲罰,於是上海驕傲節不舉辦遊行,而是在城中組織舞會、社區長跑和電影放映等。 隱藏在中環一個角落,Petticoat Lane 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同志酒吧。

部分雙性人(intersex)認爲自己也屬於LGBT族羣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6][7]。 九龍公園 gay2025 也有個別族羣不認爲自己和LGBT所涵蓋的其他族羣有所關聯[8]。 有人基於“同性戀分離主義”思想,認爲男、女同性戀者應脫離其他族羣成爲另一個團體[8][9],理由是跨性別和變性者與同性戀人士不同[10]。

九龍公園 gay: 康樂設施

泛性戀和酷兒經常被歸類在雙性戀之下;變性人和雙性人被部分人歸類在跨性別之下,但這種歸類遭到變性人和雙性人的反對。 九龍公園 gay2025 九龍公園 gay2025 各種變體的字母順序並不統一,除了上文提到的以“LGBT”或“GLBT”兩種,也有其它以任意順序排列的情況,但不如前兩種常見[22]。 LGBT一詞的各種變體並沒有任何政治意味,但是反應了使用者對不同羣體或個體的偏好[42]。

九龍公園 gay: 中國一標誌性同志機構“因不可抗力”關閉 性少數羣體倍感“脣亡齒寒”

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並在2011 年獲接納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15年則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現時更有不同規陸上和海上遊覽路線,大家可根據建議路線欣賞香港大自然風光。 各大遊覽路線長度不一,難度各異,部分路線可使用公共交通及步行抵達,而部分須先乘坐船艇前往,大家遊覽前更記先了解詳情,即睇建議路線。 公園內的鳥湖前身是第一代的兒童遊樂場,在1989年改建為鳥湖,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39]。 水禽湖內包括了兩個池塘-大型紅鸛池塘和較小的水禽池塘,合共飼養了5個不同品種的130多隻雀鳥[40]。 公園設有三個康樂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由公園內的原有炮臺改建而成的兒童歷奇樂園[34]和麪積約800平方米、由竹編圍牆組成的迷宮花園[35],全部設施都是在公園重建時增添的[36]。

公園曾經喺1980年代初由前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耗資達3億港元進行重建工程,並喺1989年2月完成擴建,面積擴展至13.3公頃,新增咗室內游泳池同室內運動場設施。 九龍公園 gay2025 “LGBT社羣”或“LGB社羣”無所不包的含義不受部分男女同性戀者的歡迎,一些人並不接受爭取LGBT權益總與驕傲遊行聯繫在一起[8][52][53][52][53]。 也有人認爲將所有的非異性戀歸在一起會強化同性戀和雙性戀與其他人不同的刻板印象[8][52]。 和主流同性戀活動人士相比,持這種觀點的人較少[52][53]。 由於異性戀缺乏對LGBT羣體內部的瞭解,人們通常認爲所有的LGBT人士都支持LGBT權益和提升性別和性傾向少數羣體在社會中的可見度。

公園設有三個康樂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由公園內的原有炮臺改建而成的兒童歷奇樂園[34]和麪積約800平方米、由竹編圍牆組成的迷宮花園[35],全部設施都是在公園重建時增添的[36]。 九龍公園 gay2025 2009年6月發行的《模擬人生3》中,同性關係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性間可以結成與異性別無二致的婚姻關係,遊戲甚至還自帶一個同性戀角色供玩家選擇。 2014年發售的《模擬人生4》中,異裝癖、小便姿勢、男性是否懷孕都變成了可選項,是之謂“存在且接納LGBT羣體的多樣性特性”。 非裔美國人同性戀社羣爲了與白人主導的同性戀社羣區分,傾向保用“同性之愛”(Same gender loving)[43]。

九龍公園 gay: 中國防長等多名軍事高官“失蹤” 習近平遇到麻煩了嗎

公園曾在1987年4月由前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耗資達3億港元的資助下進行重新興建工程,新增了室內游泳池、運動場和兒童歷奇樂園等設施,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 而公園內的軍營營房則被改建成博物館,並在2009年12月18日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1960年代性革命之前,社會上並沒有專門指代非異性戀的中立詞彙。

九龍公園 gay: 九龍公園游泳池

最接近中立的詞彙是1860年代出現的「第三性」,但這個詞並沒有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接受[12][13][14][15][16][17]。 第一個廣泛傳播的詞彙是「同性戀」,但是這個詞在1950和1960年代被認為有貶義,所以一度被「同性愛」代替[18],1970年代被「gay」代替[12] 。 隨着女同性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gay」和「lesbian」的使用變得普遍[1]。 女同性戀組織比利提斯的女兒在1970年代提出了女同性戀社羣應該更注重哪個方向的爭議——應該更關注於女權運動還是同性戀權益[19]。 九龍公園 gay2025 身兼女同性戀身份的女權主義者認為男女平等應優先考量,認為性別分工和男女氣質被這個羣體認為是父權的象徵,不參與當時在酒吧流行的性別角色遊戲,也迴避男同性戀沙文主義;一些女同性戀的女權主義者不願意和男同性戀者一起工作[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