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出血點在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前段、胰管及膽道,稱為「上消化道出血」,此時血便的顏色會比較偏向黑色。 如果出血量不是很多,大便還是會成形;若量很大,大便就會顯得黑黑糊糊的,像瀝青一樣。 除了上述病變外,大便帶紅色,有時候是跟飲食有關,例如喫了紅肉的火龍果,可能會排出鮮紅色的糞便,就常被誤以為是血便,虛驚一場。
不過,心理因素也可能改變大便形狀,例如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使排便受到影響,此時,就可能發現大便形狀改變,如果是短暫1~2次沒有關係,但若持續就要注意。 隨著生活及飲食習慣的西化,導致臺灣的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 而血便及黏液便也是大腸癌的警訊之一,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如果呈現暗紅色,比較有可能是腫瘤出血,如果呈現鮮紅色,則可能是一般痔瘡及腸胃道出血。
大便有點紅: 「大便」很臭不是正常的!急診醫師告訴你:搭配「這2種顏色」出現,器官可能正在發炎
除了定期篩檢,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也包括多蔬果飲食,蔬果的纖維質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維持腸道健康,建議每日攝取足量多樣的蔬果,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腸道運作。 最擔心就是發生大腸直腸癌,由於早期並沒無明顯症狀,最可靠的檢查方法還是靠篩檢,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至74歲國人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建議一定要去做篩檢,也建議50歲以後一定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檢驗結果為陽性者,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的比例約5%、瘜肉為40 ~50%。 至於比較黑的糞便像柏油狀 (Tarry stool) 或是黑便 (Melena),主要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如:胃潰瘍等,嚴重時會合併有吐血的情況。 10 黑色大便 因黑如馬路上的柏油色,又稱柏油樣便,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出血大便。 它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竇炎、胃粘膜脫垂、肝硬化十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但是,食過多的肉類』動物血、肝臟、菠菜,口服鐵劑、鉍劑。
- 外層粘有鮮血,量少,並伴有劇痛,便後疼痛消失,是為肛裂;若血色鮮紅,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塊,附在糞便外層,與糞便不相混,可用水將血液或血塊沖走的,有內痔出血的可能。
-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 這是因為糞便通過肛門時,痔瘡受到擠壓導致破裂出血,血液留在糞便末端。
- 抗生素是常見的處方藥物,Shanti Eswaran博士表示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排出綠色大便是正常的。
- 當你發現糞便或尿液的顏色改變時,
- 大多數的血便是由大腸直腸肛門的疾病所導致的,其中大腸的問題需要完整的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
另外,血便的顏色,也跟出血點有關係,若是鮮紅色糞便,比較是下消化道疾病造成,離肛門越近的疾病顏色愈深,越遠就會轉為暗紅色。 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大便有點紅 基隆長庚一般外科副教授江坤俊醫師在《江醫說健康》影片教大家認識「大便」,江坤俊指出,這是來自於膽汁的顏色,膽汁與腸胃道的細菌作用之後,就拉出黃褐色或黃色的大便。 大便有點紅 大便顏色概括分為以下6種,黃褐色及黃色是正常的,綠色則要觀察,而如果是灰白色、黑色、紅色,則可能有嚴重疾病。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血便是一個常見的症狀,指的是糞便有血,不管肉眼看見或是檢驗發現的,都代表著消化道或是肛門有出血的情形。
大便有點紅: 症狀查詢 查症狀
有可能是腸道細菌作用不足,或是與膽汁分泌過多、消化不良有關;有些腸躁症 的患者也易解綠便,因為經常性腸道蠕動快,膽汁未能與食物及腸道細菌作用混 大便有點紅 合,造成綠色外觀。 當喫進身體的食物消化後,因為受到膽汁的作用,糞便就會呈現黃褐色。 大便有點紅2025 遊乃嘉營養師表示,糞便的型態主要由食物殘渣和膽汁所影響,如果喫了含有較多纖維,或是深色食物,像是海帶、深綠色蔬菜(菠菜、空心菜、地瓜葉等),就容易產生較多殘渣,顏色又深,大便就可能出現深綠色,甚至是黑色的情況。
- 治療上需要經過專科醫師的診視跟評估,保守治療可以使用痔瘡藥膏或相關藥物,並建議溫水坐浴,也會開立軟便劑可以軟化糞便硬度,促進排便順暢。
- 但其實鐵補充劑相對刺激胃部,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心和其他胃部不適的副作用,同時可能使大便呈綠色、或看似黑色,大便顏色轉變視為正常的現象。
- 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 如果長期受便祕、谷便困擾,容易引致痔瘡或肛裂,兩者排便時同時會流出鮮血,是常見的大便出血原因。
- 教授指突然變臭有3成因,包括濕熱、喫肉過多以及細菌感染3因素,如果同時還有肚痛、腫瀉,就記得看醫生了。
另外,核子醫學檢查、血管攝影檢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也是臨牀上診斷下消化道出血的工具。 至於血便的診斷工具,最準確的無疑是內視鏡檢查(包括胃鏡、肛門鏡、乙狀結腸鏡、大腸鏡),目前有無痛鏡檢已大大改善受檢時的不適感。 教授又以和尚高僧為例,他們雖然只喫素,但因為他們同時練氣,有充夠活動如清潔打掃、唸經等,這都對和尚們有幫助,令他們雖然只喫素但也神色飽滿、同時順暢排便。 教授指如果想改變這情況,可以試試練氣、多活動,如飯後散步半小時等。 大便有點紅 泌尿道感染:常見於年紀輕的患者,特點是會合併解尿疼痛、頻尿等症狀。
大便有點紅: 排便若出現這4種症狀 小心大腸有狀況快去做檢查
疾病因素:肝、膽、胰臟功能異常,可能為結石、腫瘤,導致膽囊出口受阻或是膽管受阻導致膽汁分泌不足。 大便有點紅 飲食因素:含黑色素食物 ( 例如:墨魚料理 ) 、含鐵藥物、含動物血食物或內臟食物。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在一個健康訪問中透露了原因。 教授指其實光是有纖維是不足夠的,他指肺主大腸相表裡,人要有氣才會有力量去排便,只喫大量高纖食物,卻坐著不活動,那就更加難以排便。 當你在廁所「解放」完畢,可別急著沖水,不妨回頭看一眼,觀察自己的大便顏色和形狀,可能揪出暗藏其中的健康警訊。
不過如果每次糞便的顏色都不是正常的,那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身體健康的狀況了。 大便完可別急著沖掉,看一眼便便,它可能正暗示你的身體狀況。 大便的外觀或顏色、氣味,都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若大便外觀出現紅色的血或呈現深黑色,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大腸癌徵兆。 大便有點紅2025 鮮紅色的血,或是暗紅色的血,表示紅血球沒有經過上消化道、直接在下消化道出現。 而有些患者只會有糞便末端帶一點血,不過也可能糞便上沒有鮮血,但衛生紙一擦就有少量的鮮血,通常是因為痔瘡、肛裂、肛門膿殤,或是直腸炎、外力刺傷等引起。
大便有點紅: 就醫前該注意哪些?
上面有提到,黑色的糞便多半是上消化道的問題,而且會持續好幾天。 但黑、亮到像塗了一層柏油,表示出血非常多,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已經到胃穿孔的地步。 此外,也可能是出血性胃炎,或是食道靜脈瘤破裂的出血,甚至可能是胃腫瘤、小腸血管瘤或是胃癌。
大便有點紅: 觀察重點2:粗細
至於黑色和紅色大便,可能暗藏腸胃道出血的警訊,江坤俊說明,原因在於血紅素裡的鐵離子,經過胃酸作用,與大便混合而成;如果排除飲食因素(例如火龍果等),建議就醫檢查,進一步找出背後病因。 基隆長庚外科教授江坤俊表示,正常的大便顏色是黃褐色,是膽汁和腸胃道細菌作用而生成的顏色;有時候膽汁吸收過多,或是膽汁被稀釋,大便顏色可能呈現黃色,這也算是健康的便便,不必太過擔心。 大便的顏色主要跟飲食有關,也就是「喫什麼顏色的食物,就可能大出什麼顏色的糞便」。 比如紅蘿蔔可能讓糞便變橘紅,綠色蔬菜可能讓糞便變綠色。
大便有點紅: 大便6顏色 紅、黑色可能為腸/胃癌先兆
每次上完大號,你都有回頭看看自己大便的顏色,看看有沒有黑色大便嗎? 無論是形狀、氣味、顏色、次數,都會忠實反應出你的身體的狀況,因為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身體發生了些狀況就會反應在糞便上。 林冠傑教授指,大便會臭是相當正常,亦在所難免,它不可能完全沒氣味,但如果你突然發現有一段時間,大便突然變得特別臭就要注意了。 教授指突然變臭有3成因,包括濕熱、喫肉過多以及細菌感染3因素,如果同時還有肚痛、腫瀉,就記得看醫生了。 ●灰白色:大便顏色之所以是黃褐色,是因為膽汁分泌到消化道,使便便的顏色變成黃褐色,所以,如果沒有顏色,看起來像白色黏土,代表膽汁沒有排至消化道,最可能的原因是膽道的阻塞,膽管結石、膽管癌、胰臟癌、壺腹癌等。 60多歲許小姐,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因為慢性腎病定期洗腎多年。
大便有點紅: 綠色大便原因1. 感染病毒,特別是腹瀉
痔瘡是由肛門及直腸末端黏膜下的平滑肌纖維、結締組織及血管形成。 這些正常人體組織負責協調肛門閉合,防止糞便滲漏;若組織變得鬆弛、出現充血,就會形成痔瘡。 大便有點紅2025 以齒狀線為分界,內痔位於齒狀線以上較快癒合的黏膜,外痔則於齒狀線以下較多神經線的位置(故更容易引發不適、痛楚),而橫跨兩處的就是混合痔。
大便有點紅: 綠色大便原因3. 患有肝臟或腸胃疾病
痔瘡或肛裂可能是因長期缺少纖維質攝取,而造成糞便習慣改變,不易解便。 大便有點紅 至於大腸直腸癌,從瘜肉、進展到惡性腺瘤,最後變成大腸癌的過程,平均需耗時5到10年。 惟大便出血原因屬嚴重腸道疾病或胃部疾病,患者應儘快求醫,並按醫生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或胃內窺鏡檢查,找出痾血原因。 如果出現紫紅色的糞便或尿液, 有可能是喫了紅肉火龍果、甜菜根、仙人掌果等含有“甜菜紅素”的蔬果。
大便有點紅: 紅色大便不一定是血便!只是番茄.紅蘿蔔5種食物喫太多
腹瀉亦會增加糞便變綠的可能性,由於腹瀉時大腸蠕動過快,食物很快排出體外,沒有充足時間分解膽汁會使糞便保持綠色,因為膽汁的成分包括膽鹽,呈現天然綠色而非啡色。 大便有點紅 大便有點紅 以上談及的大便出血情況大多可透過肉眼察覺,相反隱性便血則必須透過大便隱血測試才能發現。 因此要留意曾否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黏液、排便不潔或困難,出現腹痛、作嘔、貧血及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如曾有兩項或以上症狀,應該盡快諮詢醫生,並考慮接受大腸鏡檢查,及早篩查炎症性腸疾病、大腸瘜肉、潰瘍,甚至大腸癌的風險。
大便有點紅: 食物營養
我們的尿液成分主要是水分與體內代謝物, 而食物中的“甜菜紅素”就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並產生偏紅的顏色。
大便有點紅: 大便色青的鑒別診斷
詹宜學解釋,紅血球中有血紅素,血紅素中有鐵離子,如果紅血球被胃酸破壞,血紅素中的鐵離子便會接觸胃酸,經過化學反應,就會變成黑色。 因此,如果大便呈現黑色,表示可能會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或近端小腸的腫瘤或出血。 大便有點紅 另外,如果喫了較多的番茄、紅蘿蔔,也有可能使得糞便偏紅色,因為番茄的外皮與紅蘿蔔本身都不好消化,經腸道消化、吸收之後容易產生殘渣,隨著便便一起排出,造成糞便看起來也紅紅的。 江坤俊醫師說因人而異,一樣要看「排便習慣」有無改變,若本來便便是粗的,突然開始一陣子變得很細,就有問題;而原本是細的變成粗的,也一樣要小心。 一般來說,健康的便便直徑約2公分、長度約10~15公分。
大便有點紅: 綠色大便原因7. 注射避孕針
可能會跑到血液中,因膽紅素過高造成皮膚或眼白出現黃疸;也可能從小便排出,使得尿液顏色變深,就會出現「茶色尿」。 大便有點紅2025 此外,腸胃道若有出血,大便因為摻有血液,顏色也會改變。 從血便的顏色深淺,還可初步判斷消化道的出血點是在何處。
大便有點紅: 大便顏色類似葡萄酒深紅色 原因竟是…
不過腸胃蠕動慢的人,也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卻排出黑色的糞便,因為紅血球已經在腸內作用一段時間,詳細的診斷還是要看腸胃科醫師。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9 暗紅色 因血液的糞便均勻地混合呈暗紅色,又稱為果醬色。 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癲、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由於凝血機制障礙,亦可導致便血,這種便血一般呈暗紅色,有時也呈鮮紅色,且常伴有皮膚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 大便有點紅 另一種情況是正常人進食過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櫻桃、桑果等也可出現暗紅色的大便。
大便有點紅: 開罐頭前一動作多數人都忘記 可能讓細菌和微生物進到食物裡
通常排便頻率從一天3次到3天一次,都是可接受的範圍。 例如腸胃道較敏感的人,可能一點點大便就會想去上,且長期如此。 但如果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例如本來都3天一次,突然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或是原本一天3次,突然變3天才一次,且持續一段時間都如此,就是有意義的排便習慣改變,建議就醫檢查。 最擔心的就是多年來,一直高居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的大腸直腸癌,可以分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來篩檢與確診。 至於排出綠色的大便,江坤俊表示,原因在於膽汁來不及與腸胃道細菌作用,才會呈現膽汁原有的綠色,代表腸胃道有輕微感染,可能導致腹瀉、腸胃炎等,建議觀察幾天,如果便便恢復正常顏色,通常就沒有大礙。 一般來說,若是大便突然變細,有可能是肛門出口狹窄引起,最害怕是直腸腫瘤造成阻塞。
大便有點紅: 健康情報
在診斷部份,判斷是否為癌症引起,經過詳細的問診跟肛門指診之後,若有懷疑是大腸或直腸出血,可以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是否因大腸直腸癌的造成的血便。 大便有點紅 外層粘有鮮血,量少,並伴有劇痛,便後疼痛消失,是為肛裂;若血色鮮紅,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塊,附在糞便外層,與糞便不相混,可用水將血液或血塊沖走的,有內痔出血的可能。 痔出血的另一個特點是,常在便後滴出或射出少量鮮血,稍後自行停止;若血色鮮紅並與糞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為腸息肉或直腸癌、結腸癌所至,直腸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爛組織。
大便有點紅: 大便有血怎麼辦?教你從外觀來判斷
綠色大便的確有可能與中毒相關,感染病毒、細菌入侵消化道會使糞便呈綠色。 Shanti Eswaran博士解釋,細菌感染可改變糞便中的正常菌羣,改變其顏色,當中沙門氏菌和諾如病毒更會使糞便鬆散稀疏、排便頻繁。 大便有點紅 大便有點紅 紅色的大便也是腸胃道出血,與黑色大便差別在於出血的位置。 如果是胃或小腸出血,鐵離子與胃酸及細菌作用時間較久,就會是黑色;而如果是痔瘡或腸癌,作用時間不常,就會是紅色。 不過請先回憶一下最近有沒有喫火龍果等水果,如果沒有,就要懷疑是痔瘡或腸癌。
大便有點紅: 大便色青的原因
現代人愈來愈追求健康,不少人都有服用補充劑的習慣,鐵補充劑亦十分常見。 但其實鐵補充劑相對刺激胃部,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心和其他胃部不適的副作用,同時可能使大便呈綠色、或看似黑色,大便顏色轉變視為正常的現象。 但值得提醒,炎症性腸病或潰瘍性發炎的人士應在服用前先諮詢醫生。 大部份人都覺得大便噁心,因此一上完大號擦完屁股,就趕緊沖掉不想多看。 但其實排泄物是觀察自己身體狀況最直接的方式,外科醫師指出,大便若呈現灰白色、黑色、紅色這三種顏色,可能是你的膽或腸胃出大問題了,一定要趕快就醫。
健康人的大便為黃色或褐色的、成筒形,多食碳水化合物時為黃色,多食蛋白質時呈褐色。 某些疾病或個別藥物、食物均可影響大便的色澤變化,因而從大便的色澤也可觀察出器官的病變情況。 如果進食了含大量食用色素的食物,例如薄荷雪糕或糖霜曲奇後,可能會出現綠色大便。
大便有點紅: 綠色大便可怕?外科醫師:這3種顏色,才真要出大問題了!
上完大號,起身擦屁股,轉頭一看馬桶,裡面居然一片血紅! 大便有點紅 「天啊!大便有血,我該不會得大腸癌了吧?」你也有這樣的恐慌經驗嗎? 雖然血便的確是大腸癌的常見症狀之一,但你以為的「血便」可能只是食物中的紅色色素染紅了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