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墨魚卷,整天包不停手的餃子和雲吞都是小店的熱賣食品。 老闆娘直言︰「不想客人覺得悶,經常喫同一款口味,因此我們試著做不同口味的餃子和雲吞,讓他們有更多選擇。」粟米餃味道爽口鮮甜,韭菜餃挺香口惹味。 其鮮蝦雲吞每一粒裡面都有鮮蝦的,更加入了大地魚粉,提升鮮味。 石湖墟街市熟食中心在石湖墟市政大廈的二樓,整層都是熟食中心,是食貨們不能錯過的上水好去處。

  • 老闆賣粥賣了五十幾年,都是東莞傳統粥品,其中竹蔗茅根粥,望落橙橙啡啡,以紅蘿蔔、竹蔗、桂圓肉等煲成,味道帶甜,其他粥品近20款,花生豬肚粥、豬雜粥、菜乾粥等,另外腸粉也有6、7款。
  • 不過可惜的是,由餅店始創人廖師傅自行研發的招牌香蕉糕蛋糕現時已停售,只因懂得做這款糕點的師傅已經「收山」,看來這種手工製糕點已經買少見少,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些懷舊小喫。
  • 他們的豬扒麵最馳名,炸豬扒炸漿不會太厚,外脆內軟也不算太油膩,值得一試。
  • 記者小分享:一進店,會有一個聽得明廣東話的日本人和你溝通。
  • 舖頭細細,裏面全女班工作,而且堅持新鮮用料,兼且人工手打。
  • 上水石湖墟街市是街坊們覓食的好地方,位於2街的明記美食主打平價茶餐,其中有樣店家獨創的餐點「菠蘿蛋」,絕對是來到上水必試的名物之一。

拖喼、水貨客及藥房,是我們近年對上水的印象,如果早幾年有人向你推介上水美食,相信你想起那些水洩不通、人來人往的畫面也會興致索然。 疫情至今已一年半,水貨客影子消散,多間藥房結業,上水一些古舊的小店招牌再次浮現在大家眼前 ── 上水街市美食 可能現時就是重遊上水,瞭解她真實面貌的最佳時機。 店家主要提供輕食及飲品,以有機食材作為賣點,今次記者點了燒安格斯牛肉眼沙律,使用的蔬果是由餐廳自家種植或是由本地農友提供,保證新鮮,喫起來清新爽口,安格斯牛肉質感嫩滑,整體配搭一流。 飲品推介有機蔬果汁,蘋果配上紅菜頭,清甜解渴,店家亦有推供多款自家製甜品,檸檬芝士蛋糕口感結實,酸甜清新,相當開胃。 興發餅家是一間擁有近60年歷史的老字號餅店,位於石湖墟街市1樓,主打人手製作的傳統中式糕點,包括南乳餅、光酥餅、摩囉酥、南瓜餅及馬仔等,大件飽肚又抵喫,多年來都深受街坊歡迎。 不過可惜的是,由餅店始創人廖師傅自行研發的招牌香蕉糕蛋糕現時已停售,只因懂得做這款糕點的師傅已經「收山」,看來這種手工製糕點已經買少見少,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些懷舊小喫。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好去處3. 北區公園繡球花海

上水河上鄉有一間特色茶座,早前已全新面貌重開,充滿墨西哥風情的裝潢及大草地戶外座位,成為港人最新打卡熱點。 餐廳設有不同打卡區域,如西部牛仔場景、英式紅色電話亭、舞獅裝飾等。 明記是由舊墟搬來的小食店,餐單選擇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咖啡提供多款咖啡及茶選擇,如Cold Brew咖啡、竹炭黑芝麻Latte。 另外亦有供應不同烘焙麵包蛋糕及西式輕食,如Scone、卷蛋、Eggs Benedict等。 上水街市美食 竹蔗茅根粥、粟米粥、花生豬肚粥、菜乾粥……可能都是在你較少聽到的粥品名,其實都是東莞傳統粥品,在一般粥店比較難找到。 除了足料外,份量也十足,如果想同時品嚐其他美食,建議多帶幾位朋友一同分享。

上水街市美食: 【掃街王】 上水 美食圍城!食邪惡牽絲熱狗!歎時令無花果批!

珍苑自80年代由街頭擺雲吞麵起家,後來在後巷租了一個小舖繼續經營;結業數年後,再於石湖墟重開並營業至今。 現時珍苑已有逾13款餸菜搭配各種麵類或白飯,選擇包羅萬有。 上水街市美食 當中的雲吞豬軟骨河粉,叫人食過番尋味 ── 雲吞蝦肉彈牙,豬軟⻣酸甜入味,濃鬱湯底配上掛汁河粉,似乎「樣樣都是招牌菜」並不是錯覺。 豆腐花名不虛傳,比外面的豆味非常之重,有黑白豆腐花兩種選擇,口實度一試就知用了十足! 險被遺忘的大石磨邊境瞭望臺,位於183米高的大石磨山上;它居高臨下,擁有270°的廣濶視野,昔日監視着由蛇口至羅湖一帶對岸的一舉一動,雖然已被棄置多年,但它的結構仍然非常堅固。 向彭屋方向步行多10分鐘,就會到達彭屋村村口,沿著公廁左方小路前行,就會發現一片椰林樹影,有如置身於迷你夏威夷一樣,可以拍出充滿旅行感覺的照片。

  • 小店不足200呎,雖然空間不大,但就結合了藝術元素,在店內設置展覽空間,展出本地藝術家作品。
  • 咖啡提供多款咖啡及茶選擇,如Cold Brew咖啡、竹炭黑芝麻Latte。
  • 明記腸粉現址前身其實是車仔麵老字號珍苑麵家,雖然珍苑已結業數月,舖頭內還是飄散着鹼水麵的氣味,街坊「錯叫牛腩麵」依然是常有的事。
  • 黃昏時分,陽光揮灑於魚塘上,令本地農村與對岸城市的張力更顯深刻。
  •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 不過勝在唔洗等位,因為成個熟食街市都係同一齊經營,一個menu有三、四間唔同店,可以一齊叫,係個比較特別既經營手法。
  • 拖喼、水貨客及藥房,是我們近年對上水的印象,如果早幾年有人向你推介上水美食,相信你想起那些水洩不通、人來人往的畫面也會興致索然。

原來其設計亦相當講究,採用的是清代揚州式的亭臺閣樓設計。 而這次繡球花花海所在的「香花園」,正正就是在環繞着「蔚秀軒」而建。 這間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 人推介的老字號冰室-廣成冰室,一入店內,右邊就會有把很精神和親切的聲音問你幾多位,就是老闆。

上水街市美食: 餐廳推薦:

其中手剉紅豆冰紅到出九龍,一座圓錐體小冰山直插蓮花杯,碎冰剉得細密,極多紅豆,配合淡奶的香甜,入口透心涼。

這個金無花果批用了有機金無花果製造,味道較紫無花果清甜,而肉質會較軟身,果內的種籽亦比較細小,再加上雲尼拿吉士醬,這個醬沒有搶走把金無花果的味道,而餅底加入了杏仁,喫起來很香、很清新。 位於 上水 的Café不算好多,這家Café Je T’aime,環境設計充滿法國戀愛風味,又有各式各樣的小貓擺設,真係可以坐係入面,飲住咖啡,食件蛋糕,hea足成日。 石湖墟這間純白咖啡店主打咖啡及烘焙輕食,如Bagel、卷蛋等。 小店不足200呎,雖然空間不大,但就結合了藝術元素,在店內設置展覽空間,展出本地藝術家作品。 Cafe店面用上落地玻璃及摺窗設計,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街外景色。 北區公園位於上水與粉嶺之間,面積足足有近9公頃,早在1990年代已經啟用啦!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一日遊2023|介紹

舖頭細細,裏面全女班工作,而且堅持新鮮用料,兼且人工手打。 上水街市美食 這間餐廳主打雞湯米線,不同濃鬱湯底配上嫩滑雞件,招牌花膠醉香雞湯麵無添加任何味精,十分足料,另外亦有芫荽雞麵、麻辣雞湯麵、喇沙雞麵等選擇。 不少老字號都在石湖墟見證上水的變遷,部分更是在七、八十年代已經開始立足,成為上水區歷史鴻流的一掬清泉。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美食】上水街市$28手打墨魚卷 足料抵食 堅持用新鮮油炸!日賣1500隻餃子雲吞 口味選擇多

廣成的奶茶色澤偏淡,起初還擔心茶味不足,但入口奶味茶味相稱,很有水準。 上水街市美食2025 除了食物吸引,昔日的冰室設計也值得細味:淺綠色主調配高樓㡳、掛在牆上的舊式餐單;電掣及風扇雖已停用,但並沒有拆卸,依然保留舊有風貌。 「每一次炸的時候都用上新油,不會用舊油。因此炸出來的顏色好看一點,而且又會比較健康。」老闆娘堅持每次都用上新鮮油炸,因此墨魚卷、鯪魚卷和蝦卷都能炸出漂亮的金黃色。 「十一味食品」最受歡迎的食品就是自家手打墨魚卷、鯪魚卷和蝦條,以及整天包不停手的餃子和雲吞,更日賣1500隻。

上水街市美食: 餐廳廚房內強記大排檔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春天是賞花好時機,最近北區公園繡球花盛開,粉紅色、紫色與淺藍色的繡球花在縱橫交錯之下,形成期間限定的夢幻花海,相當「打卡able」! 除了人見人愛的繡球花,公園內不同角落亦有其他品種的花朵盛開,景色相當怡人。 上水街市美食 記者小分享:一進店,會有一個聽得明廣東話的日本人和你溝通。 上水街市美食2025 由於她是日本人,就算她懂得聽廣東話,都會不自覺地想和她說日文(雖然記者我唔識),不過,下完單後和走的時候都會跟她以日文說謝謝。 公祠的設計是清朝傳統的兩進三開間一天井,其捲棚頂禮亭卻是傳統中式建築中罕見的,而正脊及青磚牆身飾帶的灰塑,以瑞獸、花卉、幾何圖案及中國民間故事等的木構件和祖龕作裝飾,造工精巧細緻。

上水街市美食: 強記大排檔 上水

2019年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公祠列為法定古蹟,藉有形之公祠世世代代承傳下去。 味峯侯公祠這個兩進式設計的祠堂,建於清朝乾隆53年間,數數手指已有超過200歷史。 當時由舉人侯倬雲,為了紀念別號「侯味峯」的國學生侯聚裴而興建,現時主要用作祭祀祖先的家祠,是一級古蹟之一。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好去處5. 「港版萬裏長城」華山行山

男朋友住粉嶺,於是同埋佢家人一齊去比較近既上水街市食小炒,上水火車站行黎唔算耐,但路線好複雜! 睇住google map都好難搵到路,因為果頭係天空之城,要不斷穿商商場先黎到! 不過勝在唔洗等位,因為成個熟食街市都係同一齊經營,一個menu有三、四間唔同店,可以一齊叫,係個比較特別既經營手法。 由於7-10月是無花果當造時期,他們便推出時令水果甜品,金無花果批。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美食|7大餐廳推薦!必食小食+晚餐推介:手剉紅豆冰|區區搵食

濕地旁邊舖有單車徑,是上水郊遊及踩單車的好去處,不過切記郊遊時,盡量不要打擾農民的日常生活。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上水街市美食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這間紅磚牆Cafe裝潢走水泥風配上簡約木系傢俱,打卡一流!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一日遊終極指南丨上水打卡/郊遊好去處推介

上水石湖墟街市是街坊們覓食的好地方,位於2街的明記美食主打平價茶餐,其中有樣店家獨創的餐點「菠蘿蛋」,絕對是來到上水必試的名物之一。 「菠蘿蛋」原來是以薄薄蛋皮包覆著經過烘烤的菠蘿包,味道甜甜,口吃起來有點像西多士,雖然稱不上是美味佳餚,但創意的做法也吸引不少人幕名而來一試。 明記腸粉現址前身其實是車仔麵老字號珍苑麵家,雖然珍苑已結業數月,舖頭內還是飄散着鹼水麵的氣味,街坊「錯叫牛腩麵」依然是常有的事。 明記腸粉其實都是上水街坊名物之一,三式套餐(腸粉、陳皮魚蛋及豬皮)更不少街坊「由細食到大」的抵食套餐。 老闆是上水街坊,他每天凌晨5時就會到舖裏準備,7時正準時開舖。

位於古洞以北、蠔殼圍以南的馬草壟曾經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邊境禁區,直至2013年才開始解禁,沿途依然留有不少「禁止內入」的告示牌。 這個神祕之地除了充滿歷史足跡外,其實也是一個觀賞日落的隱世上水好去處。 上水街市美食 於圍欄外看過昔日邊境哨站馬草壟麥景陶碉堡後,你可以沿着碉堡走到馬草壟的山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魚塘及深圳市區相映成趣的上水打卡祕景。 黃昏時分,陽光揮灑於魚塘上,令本地農村與對岸城市的張力更顯深刻。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5個必食推介2022 打卡熱點!河上鄉茶座/石湖墟Cafe/人氣濃湯米線

熟食中心座位非常多,隨便挑一張枱便可以點勻所有檔口的美食,夥計會千叮萬囑你要將不同小店的碗碟各自歸還,以免他們的碗碟流失。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美食1. 蕉徑休閒村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店內也會提供主食如意粉、出前一丁、菠蘿包、溫泉蛋,更會因應客人的口味,不時推出新品。 上水街市美食2025 上水街市美食 上水街市美食2025 想遠離煩囂,可以在上水港鐵站外的小巴總站乘坐57K小巴進入蕉徑村,走到大自然感受一絲悠閒與寧靜。 蕉徑休閒村是必去的景點,集餐飲、農業及自然生態於一身,空間佔地7,000呎,環境寬敞。 甫踏進休閒村,三位狗店長就會立即出來迎賓,餐廳以落地大玻璃設計,周圍放滿各式各樣的植物及盆栽,有如一間溫室,令記者有種被大自然包圍的感覺,氣氛相當療癒。 餐廳分別提供室內及戶外座位,甚至有日式榻榻米的專屬空間, 打卡一流。

雖然文青咖啡店於香港越發盛行,類似的咖啡店於上水區內卻相當少見。 他們由即日起至6月30日舉辦《上水的_》社區互動展覽,讓大家分享一件喜歡上水的人事物。 透過小小的展覽,你會赫然發現,上水除了「水貨客」外,還有更多的社區面貌等着你來發掘。 上水街市美食 石湖墟的美食足以讓你食遍一整天,很多小店都很早開舖,所以早餐並不缺選擇。

上水街市美食: 芝士迷注意!邪惡牽絲芝士熱狗!

他們的豬扒麵最馳名,炸豬扒炸漿不會太厚,外脆內軟也不算太油膩,值得一試。 愛新奇口味又嗜甜食的朋友可以嚐嚐他們的「菠蘿蛋」,是一層薄蛋漿包裹着菠蘿包的小食,但若喜愛傳統菠蘿包的香脆酥皮,就未必能貼合你的口味。 溫馨提示,明記美食營業時間不定,想幫襯也需碰碰運氣。 於雙魚河旁邊,你會看到一大片農地及魚塘,這裏是塱原濕地,也是香港東北區佔地最廣的天然平原。 時至今日依然有農民在此種植通菜及西洋菜等蔬菜,是難得於本港得以保留的天然濕地。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這間拉麵店由港日夫婦檔開設,拉麵湯底以豬骨熬製10小時,味道濃鬱。 食物方面就有茶餐廳港式美食及各款創意菜式,如流心牛角包、蒲燒厚切鰻魚飯、雞蛋餐肉麵等,餐廳更是寵物友善餐廳,歡迎客人帶同毛孩用餐。 手刨紅豆冰是廣成的名物,出名在以古董刨冰機刨冰,特大冰柱插在紅豆冰上,紅豆份量也慷慨,包你飲到飽。 大部分客人都是為這裏的「四寶」而來 ── 紅豆冰、爆蛋三文治、牛肉通粉和奶茶。

這間冰室已經開業超過五十年,店內以綠白色做主調,有牛角吊扇和白瓷磚做配襯,保留6-70年代冰室風貌,懷舊味十足。 來到香港,他們邀請了臺南的師傅做指導,令香港人都可以食到最接近臺南風味的擔仔麵。 拉麵小店麵家山下店主 Kent 於上水土生土長,店命「山下」是日藉妻子的姓氏,也有「獅子山下,同舟共濟」之意。 手刨紅豆冰是廣成冰物的名物,他們至今堅持以古董刨冰機,刨出特大冰柱再插在紅豆冰上,紅豆份量也慷慨,包你飲到飽。 大部分客人都是為這裏的「四寶」而來 ── 紅豆冰、爆蛋三文治、牛肉通粉和奶茶。

老闆賣粥賣了五十幾年,都是東莞傳統粥品,其中竹蔗茅根粥,望落橙橙啡啡,以紅蘿蔔、竹蔗、桂圓肉等煲成,味道帶甜,其他粥品近20款,花生豬肚粥、豬雜粥、菜乾粥等,另外腸粉也有6、7款。 味道不過不失,但比起平時食開元朗、屯門既大排擋,叫無咁夠火喉,無咁惹味,份量都無果頭既咁多,但算合理價錢。 如何前往:於上水港鐵站乘坐的士或自駕到麥景陶碉堡,山上有少量空位泊車,但留意古洞北正有多個地盤開發,地面情況較多變。 明記的三式套餐(腸粉、陳皮魚蛋及豬皮)賣到街知巷聞,如想喫得豐富點,不妨試試皮蛋瘦肉粥及豉油皇炒麵,每款$20或以下即有交易。

上水街市美食: 美食

上水華山有「港版萬裏長城」之稱,全程大約6公里,跨越長甫頭、杉山、 上水街市美食2025 馬頭嶺、松山等多個山峯,主要為石屎路段,影相、行山全程約2.5小時,沿途也見不少一家大細行山,不失為香港半日遊的好去處。 上水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新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 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