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3/4、1/2、1/4學費。 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學生資助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申請學費減免。 如資料齊備,申請結果會在截止申請日期起的2個月內獲得通知。 – 學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的超連結。 九龍男校2025 長沙灣佛教大雄中學昨日(20日)發生易服男闖入學校案,警方即晚以涉嫌「遊蕩」拘捕一名報稱醫護人員的36歲姓廖男子,除檢獲其在案發時穿著的女裝校服,以及假扮學生所用的假髮和鞋襪等配件外,亦檢獲另外4間中學的校服。 他正被扣查,案件由深水埗警區重案組第三隊跟進,警方正調查其犯案動機。

家長由昨日起可以透過「小一入學電子平臺」或親身到心儀學校查閱結果。 舊體育館/音樂廳大樓的部分位於主樓南座和中座的東面,包括建於1951年的舊體育館和附屬設施,以及一個供學生和宿生閒暇時聯誼使用的小型燒烤場。 舊體育館除建有體育館及更衣室的主要設施外,後期還建有地理室、美術室、臨時教室及校園辦事處。 直至2008年,位於李德義大樓的新體育館正式落成,除了燒烤場之外,舊體育館連同所有設施隨即拆卸。 由於過往舊體育館常用作校內考試試場之用,讓學生回憶甚深,加上校方在決定拆卸舊體育館的過程中未有充分諮詢學生,拆卸行動曾惹來衆多舊生及學生批評。 九龍男校2025 九龍男校2025 另一方面,在舊體育館面向主樓的一面入口,入口上懸掛的校徽是獨一無二的,也寫上了「道成肉身」。

九龍男校: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主樓建於1924年,佈局呈「王」字型(正門外的迴旋處為王字上的一點,整體設計呈「主」字型)、分為南座、中座及北座,以2條長走廊串連,其中每座可再細分為東中西三翼,整座主樓的最高點是中座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美術室。 主樓於英國殖民時代興建,設計上雖以英式建築為藍本,如極具傳統風格的禮堂前廳和英式大宅門前必備的迴旋處和門廊;但在佈局上亦充份體現了中國的建築特色,例如呈座北向南的格局,以及原先在中座和北座之間出現的中庭。 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主樓,在千禧建築羣落成前一直以地下為特別室、一樓為課室、二樓為宿舍的樓層分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樓在1924年落成時因資金不足,因此只設地下和一樓,而二樓的樓面是在1929年才加建而成的。 因此,若從主樓正門向上望,不難發現一二樓之間的支柱有明顯的接駁痕跡。 1983年,郭氏因病請辭,資深教師黎澤倫繼任,是該校之首位華人校長。

  • 2022年12月10日及11日, 港九兩校聯合舉行《無國界兄弟情》網上聚會,現居世界各地的舊師生透過視像會議與在港之師長暢談近況。
  • 校方亦設立獎項獎勵於校內試、中學文憑試或課外活動取得優異成績之學生,華仁舊生會亦頒發獎學金予成績優異或清貧學生,供他們完成本地或海外大學課程。
  • 2021年,教育局鑑於中學適齡人口將出現結構性下降,於同年11月23日宣佈,龍翔官立中學將於2022/23學年起併入此校,而該校自2019/20年入學的學生將一同轉入。
  • 今年共有42,277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21,086名兒童成功申請,其中11,138人屬於兄姊於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的類別,其餘9,948人則按照「計分辦法準則」進行分配。
  • 兩文三語在現今社會非常重要,文理書院(九龍)的課程,秉承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之中,革新學與教政策,帶領學生衝出傳統刻板的課室。
  • 與此同時,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亦與新高中課程同步實施,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為期兩年,相等於新高中中五及中六兩級,但課程則受國際文憑組織而非香港政府教育局組織及管理。

拔萃男書院推行校本小班教學,目的是精準教學,所以學校長期穩居1A。 不止是學業成積優秀,拔萃男書院的學生在運動及音樂方面的成績亦不錯。 而經過2020 九龍男校 年度的文憑試後,學校仍然是Band 1,如果想子女順利升上本地大學,此校絕對是不錯之選。 綜合全港所有政府資助、直資及官立中學,Tutor Circle 尋補為大家搜羅2023香港排名TOP100 Band1中學及各區中學的排名。 其中包括多間傳統中學名校,提供數間Band 1名校的概覽,包括曾培養出會考及DSE狀元的中學名校。 九龍男校2025 附屬小學位於大草地南面,原址為校長宿舍,大樓於2004年落成時曾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建築獎項。

九龍男校: 九龍華仁書院

2022年12月10日及11日, 港九兩校聯合舉行《無國界兄弟情》網上聚會,現居世界各地的舊師生透過視像會議與在港之師長暢談近況。 一些舊生會海外分會更舉辦聯誼活動配合, 讓不同年代之師生聚首一堂。 港九兩所華仁書院均設有舊生會,並於美國東西岸、加拿大東西岸、澳洲、英國、新加坡及中國內地設立分會, 方便僑居當地之師生聯誼。

九龍華仁書院(英語:Wah Yan College, Kowloon),簡稱九華,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京士柏的著名男校,由天主教耶穌會營辦。 校舍最初設於旺角砵蘭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窩打老道現址。 九龍華仁書院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於德、智、體、羣、美等各方面均衡發展。 九龍男校 繼上月易服男身穿德望學校(中學部)校裙闖入該校廁格後,再有學校發生同類事件。

九龍男校: 拔萃女書院

「ECOL」校園四大元素 環保(Environmentally proactive)創意(Creativity)開放(Op… 九龍華仁書院學生會於1966年1月31日正式成立,第一任會長是當年的總學長、現時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校長郭少棠教授,而當時的學生會只有九位內閣成員。 但自1971年開始,學生會的要職包括會長、副會長及祕書,不再由學校委派,而是由來自各班的學生評議會成員選出。 到了1976年,學生會選舉投票權擴展到所有中三或以上同學。 2011年擴展到中二同學,2014年才擴大至中一同學,學生會由該年開始才由全校學生選出。

Band1A-1B資助中學民生書院,以耶穌基督精神為辦學宗旨,學校以「光與生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作校訓。 辦學理念提倡完人教育,建立積極和勇毅的人生觀,令同學熱心服務社會。 九龍男校2025 九龍男校 以組織、活動的配合下,為學生帶來歸屬感,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和事務。 拔萃男書院是香港傳統名校之一,亦是直資中學,但即使如此,都是香港的家長們焦點選擇,學費高昂都不阻每年的激烈收生競爭賽。

九龍男校: 中學分區名單

中文辯論隊曾於1988年贏得香港電臺與北角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聯合主辦之第13屆全港青年學藝辯論比賽 (雄辯擂臺) 冠軍。 入大學率 除此之外,家長亦可以留意心儀中學的畢業生 DSE 成績以及入大學率,咁你就可以更容易去估算仔女入到去讀完之後入到大學嘅機會。 升讀中學是子女人生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皆因 12-18歲是小朋友個人身心發展的黃金時間,而學習環境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實在不可忽視。

九龍男校: 九龍塘2黑衣男投擲汽油彈 疑誤燒酒吧 毗鄰漢堡店事前曾被淋油

學校以校風純樸見稱,以「同繫於愛」為校訓,發揚嘉諾撒仁愛會「寓謙遜於仁愛」的精神,培食對社會、自己負責的好學生。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是Band1A-1B的男女中學,學校致力培養學生的品格和情操,透過教育培養出有良好品格、積極人生觀,有愛心、責任心和公民意識的學生。 九龍男校 在教育政策上,學校除了教育知識,也重視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 九龍工業學校是香港現存6所持續辦學的前官立工業中學之一,其餘5所分別是筲箕灣東官立中學、何東中學、觀塘功樂官立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以及賽馬會官立中學。

九龍男校: 九龍城區中學排名

學業成績60%、課外活動表現20%、面試表現15%、其他5%(例如父親、兄長為舊生或兄長正就讀於學校)。 迎新活動方面,校方於7月中至8月初開辦暑期課程,使中一新生體驗及適應中學生活,幫助他們融入拔萃的大家庭。 暑期學校給予學生思考和參與的機會,藉以擴闊視野,增廣其認知層面。 此外,學生可以認識新朋友,學習與人相處之道,從而建立全新的、健康的社交圈子。 校方設有「Sports For All」的運動計劃,鼓勵所有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透過不同的訓練,使學生建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

九龍男校: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1869年1月30日,柯爾福會督發出一份呼籲函,不久獲得一筆豐厚的捐款。 當年9月,「曰字樓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在原有校址創立。 新校招生的對象包括了英裔、華裔、香港歐亞混血兒以及其他國籍的適齡兒童,不分男女。 新校不僅為生童提供衣食住宿的條件,更旨在以英國國教教義為本,引導他們建立基督誠信和勤儉生活的觀念。

九龍男校: 九龍城中學15.嘉諾撒聖家書院

1902年,隨著英文名稱的改變,中文也相應更名為拔萃男書室。 拔萃男書院(英語: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全日制男子學校。 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

九龍男校: 學生會

此後三十多年間,石階為步行者往來校園的唯一出入口。 石階頂端曾有一石階園,供生物課及興趣社團作種植實驗之用。 九龍男校2025 目前之李德義大樓即為石階園舊址,興建於2000年後。

九龍男校: 名校考題?網售稱九龍塘小學全級試卷 家長爭買 被點名學校回應

該校曾定名為「深水埗工業學校」,在創校前易名為「九龍工業學校」,並於1961年9月11日正式創校。 而福華街實用中學則成立於1960年,1961年遷入位於長沙灣道的校舍。 兩校於1964年正式合併,原福華街實用中學的學生於1965年首次代表九龍工業學校參加會考,而該校亦於1966年起開辦預科課程。 校方亦設立獎項獎勵於校內試、中學文憑試或課外活動取得優異成績之學生,華仁舊生會亦頒發獎學金予成績優異或清貧學生,供他們完成本地或海外大學課程。 1932年,5位耶穌會愛爾蘭籍神父應邀任教,同年9月並以相鄰的羅便臣道8號前聖若瑟書院南座校舍作擴充(即樂信臺現址)。

馮女士表示,丈夫是喇沙舊生,對這所學校有美好的回憶,再加上「世襲」可獲加分,所以他們一直心儀喇沙小學。 九龍男校2025 1955年,葛賓先生宣佈離職,施玉麒牧師接任校長。 作為首位擔任校長的本地校友,施牧師發動了多項改革。 首先,他積極向社會中下階層招生,淡除了該校傳統的貴族化形象。 其次,他強調中華文化教育,削減了該校的殖民主義色彩。 施牧師還於1955年首次舉辦了賣物會(Garden Fete),其後定於每年十一月第二個星期日持續舉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