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路線提供上水及粉嶺南往來太和、大埔墟、源禾路及沙田市中心的通宵巴士服務,於1999年2月14日起投入服務,初時往來上水至沙田火車站(現稱沙田鐵路站),來回程繞經沙田市中心。 本路線可以於沙田市中心轉乘N271往來市區及大埔,同時可令到北區居民不一定要乘搭「亡命」專線小巴返回北區。 踏入1990年代,粉嶺/上水新市鎮持續急速發展,班次疏落以及路線迂迴的70號線已不勝負荷。 因此九龍巴士決定於1997年1月13日開辦此線,每日早上繁忙時間由彩園開往佐敦道碼頭。 上水旺角通宵 其後因九廣東鐵日漸飽和,經區議員多番爭取下,終於該線於2000年7月30日提升為全日雙向服務,而原來的70號線的客量亦因此大受打擊[2][3]。
其後本線延長至尖沙咀東(麼地道)後,成功開拓新的客源,加上東鐵綫載客量日漸飽和,基於本線可直達油尖旺區的心臟地帶,令客量穩步上揚,往九龍方向早上繁忙時間客量較高。 上水旺角通宵 此外,本線在平日晚間往上水方向經常出現頂閘,甚至出現於寧波街站後頂閘,導致部份於路線較後段的車站候車的乘客持續無法登車,引起部份市民提出加密班次的要求,惟至今九巴並無加班的趨勢。 雖然本路線於運輸署所登記之行車路線為由旺角出發,途經大埔後才返回北區,但營辦商為分流前往北區及大埔區的乘客,故此往返旺角及上水之正常班次不會途經大埔。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粉嶺南、獅子山隧道、九龍塘、何文田、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 另外,運輸署於2017年9月收到營辦商上水專線小巴的通知,指大埔(八號花園)的特別班次客量長期偏低,經營成本亦持續上升,有意停辦該短程服務。 而署方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埔線的客量平均每小時約十數名乘客,小巴資源未有妥善使用。
上水旺角通宵: 巴士時間表
公眾人士請注意,由2023年1月1日(星期日)起,通宵專線小巴第58S號線(上水 上水旺角通宵 – 旺角)將終止服務。 該線於2023年1月1日(星期日)由上水總站及旺角總站最後開出的班次分別為早上5時及早上6時。 新界區專線小巴58S線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的專線小巴路線,由上水專線小巴(馬亞木成員)營辦,往來旺角站及上水站[1]。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在1989年2月28日,九巴開辦第三條通宵巴士線288S(恆安←→大圍),路線大概像今日馬鞍山綫,途經沙田多個住宅區,如第一城、沙角邨、新翠邨等。 由於本身都是行走沙田住宅區之間,需求太低以致嚴重虧本,288S於1991年1月29日取消。 尖沙咀東(麼地道)開經:麼地道、漆鹹道南、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沙田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百和路、置福圍、百和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2004年8月20日,九巴屯門車廠上水分廠首次派出超低地臺巴士行走本線,包括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及丹尼士三叉戟12米,均配歐盟三型引擎。 上水旺角通宵 於2013年,因應北區成為首個實行「區域性重組巴士路線」的地區,本路線往尖沙咀方向改經彌敦道(窩打老道至梳士巴利道路段),不再經佐敦道、廣東道及九龍公園徑,以提供更直接前往尖沙咀的服務及減少受塞車影響[6][7][8]。 此分類的「通宵小巴路線」指只在深宵時段行走,而日間不提供的服務的小巴路線,並不包括全日24小時行走的路線。
上水旺角通宵: 開辦背景
不過九巴於2013年9月4日發出的新聞稿中,宣佈暫緩實施,以便於2013年9月10日的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討論有關建議,而沙田區議會在該次會議中,亦表示反對合併後的N73不再服務沙田區。 上水旺角通宵 同年11月九巴及運輸署提出本路線的再修訂方案,接納沙田區議會的建議,合併後的N73線以沙田市中心為總站,但因建議的班次比合併前為疏落(30分鐘一班),北區區議會在11月11日以班次疏落為理由,反對有關方案,並交予交運會屬下巴士路線工作小組跟進。 經過沙田、大埔及北區區議會與九巴及運輸署多輪角力,最終N73線的最後修訂方案於2014年1月18日晚上起實施並投入服務,往返落馬洲至沙田市中心,取代本路線及N76線,成為2013年「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最後一組實施的路線改動。 初時途經全段吐露港公路,來回程繞經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並袛於往上水方向途經源禾路。 由於沙田火車站在深夜人煙稀少,而深宵時間新城市廣場關閉,令在沙田火車站下車的乘客出入困難,而本路線互轉N271的乘客都是在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轉乘,因此本路線於2001年3月18日起遷往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不再往沙田火車站,2001年12月17日起往沙田市中心方向繞經源禾路。
上述改動最終於2012年6月10日實施,但原本方案所建議去程取道廣東道的計劃,在最後落實的方案中,已改為取道九龍公園徑,其餘路線則與原本方案無異[5],令此路線成為北區首條往來尖沙咀的全日路線。 本路線延長至尖沙咀後,由於能夠直達尖沙咀而毋須轉車,相比乘搭東鐵綫更有優勢,故此線延長後成功吸納部份港鐵客源,更吸引到北區乘客乘搭本線前往尖沙咀碼頭轉乘天星小輪往返港島中區及灣仔區。 九巴在1996年5月1日決定重組通宵巴士線,293S、241S、281S、271S和216S,分別改稱N293、N241、N281、N271和N216;121和122改稱N121和N122。 上水旺角通宵2025 N字頭是指通宵巴士線,自此所有新開辦的通宵巴士線,編號都是N字頭。 而在九巴重組通宵路線時,便開始計劃在1996年5月1日開辦N260(屯門碼頭↔美孚),但要到1997年7月14日才正式投入服務。 在開辦N260時,九巴提供了接駁計劃,乘客可以直達票轉乘N241及N260。
上水旺角通宵: 班次
270A線初時以九龍站為總站時,由於車費與港鐵車費的差距比其他地區相對為大,而且繞經粉嶺多個屋苑,路線較為迂迴,因此客量只屬一般,但晚間北行部分班次亦有出現頂閘情況。 話雖如此,各間巴士公司仍然繼續開辦通宵隧巴線,如在1997年12月22日開辦的N691(來往將軍澳至中環)及1997年6月28日開辦的N680(來往馬鞍山至中環)。 這6條線在開辦時已經全線空調,多以單層巴士為主力車款,有時更只有豐田Coaster小巴,反映出當時通宵巴士線的需求甚低。 本線與270B線合共獲派26輛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E6X) 及1輛富豪B8L 12米(V6B)[21]。
- 此路線由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派車,主要用車為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富豪B9TL/B8L 12米(AVBWU/V6B)雙層巴士以及2輛富豪B7RLE 12米(AVC)單層巴士,當中2輛單層巴士於行走此路線前會柯打978線華明開出之最後兩班車。
- N8和N8X一樣都是直達柴灣並途經英皇道,但不同的是N8衹到達灣仔,而N8X則直達中環。
- 與此同時巴士公司買車不再只是購買雙層巴士,他們開始購買單層巴士,例如24座位小型巴士,以行走一些需求偏低的巴士線,如通宵巴士線。
- 中巴和九巴於1975年12月17日開辦的2條通宵隧巴線121及122。
-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開辦當日同時引入「直達票」收費方式,但方式與N216/N293與N241/N237/N260/N269通宵網絡有所分別,乘客第一程車上車時繳付一次到達目的地的車資,然後取一張「直達票」於第二程車上車時投進錢箱內。 此路線由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派車,主要用車為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富豪B9TL/B8L 上水旺角通宵2025 12米(AVBWU/V6B)雙層巴士以及2輛富豪B7RLE 12米(AVC)單層巴士,當中2輛單層巴士於行走此路線前會柯打978線華明開出之最後兩班車。 第一代的270P線於1996年6月24日投入服務,由榮輝中心開往翠麗花園(經天平邨及上水火車站),1999年9月5日起配合278K投入服務而停辦。 聯和墟開經:和泰街、和睦路、粉嶺樓路(粵語:粉嶺樓)、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新運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沙瀝公路、沙田路、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窩打老道、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上水旺角通宵: 路線資訊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可惜城巴在把隧巴線改為24小時行走時,很多路線在深夜的需求根本不足,很多時都很少乘客,即使日間路線深受歡迎。 香港自1980年代經濟起飛後,各類消閒娛樂開始變越來越豐富,不少人會玩樂至通宵,旺角和尖東一帶有很多夜總會和卡拉OK;的士和紅色小巴在每逢深宵開始大收旺場,巴士公司眼見競爭對手生意暢旺,決定開辦更多通宵線,以求吸納更多客源。 與此同時巴士公司買車不再只是購買雙層巴士,他們開始購買單層巴士,例如24座位小型巴士,以行走一些需求偏低的巴士線,如通宵巴士線。
上水旺角通宵: 九巴重組通宵線
中巴和九巴於1975年12月17日開辦的2條通宵隧巴線121及122。 其實之前香港巴士服務的時間已經發展到深夜,在六七暴動前,九龍區的主幹路線服務時已經到凌晨一時。 而海底隧道(紅隧)通車後過海線深受歡迎,在過海路線開闢不到三個月,服務時間便由晚上八時延長至十二時,因此當時中巴和九巴看見需求龐大,便大膽地開辦通宵路線121和122,吸納在深夜過海的客源。 亦在紅隧設立兩線互相轉乘(這是香港首組出現的巴士轉乘優惠,現在紅隧通宵線亦只有這2條線可享有轉乘優惠)。 由於本路線初時不停大埔區,乘客由上水往來大埔需在沙田轉車,費時失事,因此在區議會要求及為配合皇崗口岸廿四小時通關,方便往大埔居民於上水接駁通宵巴士往來落馬洲轉乘「皇巴士」往來皇崗口岸的前提下,於2003年1月31日起來回程改經大埔墟及太和,在港人北上的高峯期間,乘客量會較高。
上水旺角通宵: 服務時間
城巴把旗下隧巴線118、170、171、182、619、962、969等隧巴線加入通宵班次,並予以N字在編號前面。 同時九巴有計劃擴大通宵線服務,並參與城巴這項構思,結果與城巴聯手經營這批通宵巴士線。 上水旺角通宵2025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至於機場巴士「A」路線,乘客可前往巴士顧客服務及售票處購買車票。
上水旺角通宵: 服務時間及班次
大埔班次最終於同年12月29日起停辦,只餘下往返上水站至旺角站的班次仍然運作。 而中巴在城巴N8X開辦當天開辦N8(小西灣↔灣仔碼頭),成為中巴首條港島通宵路線。 N8和N8X一樣都是直達柴灣並途經英皇道,但不同的是N8衹到達灣仔,而N8X則直達中環。 1994年8月25日城巴開辦兩條路線N72(香港仔↔銅鑼灣)和N90(鴨脷洲↔中環)。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上水開經: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百和路、華明路、雷鳴路、華明邨巴士總站、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一鳴路、百和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沙田路、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窩打老道、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
上水旺角通宵: 第一代的270P線
各24小時服務的小巴路線條目請將之歸類進「每天24小時服務的小巴路線」分類。 上水旺角通宵 2018年9月23日起,九龍巴士W3線配合廣深港高鐵通車而投入服務後,因其行車走線比本線更直接前往佐敦及尖沙咀,車資也較本線便宜,吸引了不少通勤人士改坐該線,本線的客流略有減少。 此外由於九龍巴士W3線往上水的尾班車較本線晚,加上中途停沙田站及廣福,對本線及九龍巴士270S線也有一定的分流作用。
上水旺角通宵: 巴士轉乘優惠
後來九巴開辦了N269(天水圍天慈邨↔美孚)及N237(美孚↔葵盛,循環線),也採用同樣的接駁計劃。 上水旺角通宵2025 上水旺角通宵 九巴也在北區增設N270(上水↔沙田市中心),乘客也可利用直達票轉乘N271直達九龍。 至於N293也縮短至九龍城,乘客需用直達票轉乘N216才能到達旺角及尖沙咀,卻換來將軍澳居民投訴沒有直達車到旺角,所以N293最終重返旺角,但接駁計劃仍然保留。 由於當時北區尚未有直接往返九龍市區之通宵巴士路線,若必需乘搭巴士則需中途轉車(利用N73←→N271的轉乘),而且小巴於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屢見不鮮;縱使要冒住遇上交通意外的風險,不少於市區夜歸的北區居民也要被迫乘搭本路線回家。 後來才修改行車路線,繞經彌敦道旺角一段,後於2015年10月3日起更改經大角咀及取道青沙公路前往北區,為北區居民提供更直接快捷的深宵公共交通服務返回居所。
上水旺角通宵: 途經
路線正式開辦時,除原先承諾的271S、N271線轉乘優惠外,更另設與72X、271、N73及N368線之轉乘優惠[11][12]。 此外,往聯和墟方向原定停靠德輔道中「永和街」站,有關停站安排亦已印載於宣傳單張及路線圖上,卻於正式開辦前罕有地倉卒改停「林士街」站。 直至2011年9月19日起,本路線才先後引入一共8部全新投入服務的歐盟五型富豪B9TL12米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令本線成為北區首條以這款新型環保巴士作為掛牌車的路線,亦曾是沙田車廠上水分廠最多歐盟五型雙層巴士的路線。 不過,由2012年12月24日起,上水分廠全數的富豪B9TL 12米被調往同廠的271線。 於2013年,此線曾換入一部披上了2013年癸巳蛇年的生肖全車身廣告的歐盟五型富豪B9TL 12米(AVBWU16/PJ5187),當時為上水分廠首次有車輛成為生肖巴士。 2020年初,香港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多輪的防疫措施令深宵時段交通需求一直下跌,本路線客量由2019年平均每日250人次跌至2022年平均每日約100人次,在長期虧損下營辦商決定申請停辦本路線的服務,並獲得運輸署接納,於2023年1月1日起停止服務。
如每年農曆年前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年宵市場,巴士公司都會開辦來往維多利亞公園的路綫如N116。
上水旺角通宵: 九龍/新界區通宵路線
當此路線提升至全日服務時,當局並無應居民要求將之繞經尖沙咀,卻容許當年轉為全日服務的屯門路線260X線繞經尖沙咀,受北區居民及區議會非議。 上水旺角通宵2025 上水旺角通宵2025 [3]多年來北區區議會一直爭取將此路線延長至尖沙咀,但被當局多次拒絕[4]。 本路線提供上水、粉嶺往來旺角的通宵專線小巴服務,前身為18S,為1985年11月15日運輸署公開招標的11組共24條專線小巴路線之一,與16及17線(即現今57K及58K線)編為同一組,於1986年8月28日起投入服務,為北區首條常規通宵公共交通服務。 初時總站為石湖墟(新成街),並設有往來大埔(汀角路)至旺角的短程班次,1988年1月29日起配合北區專線小巴重組改稱58S,總站遷往上水火車站(現稱上水站,當時總站位於新豐路),短程班次則遷往八號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