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成立。 是全國出版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之一,實行母子公司體制,母公司爲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出版權。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出版社、報刊社、印刷廠、發行集團、出版物資供應站等 24 大陸書店 家單位。 大陸書店 運營中、小學課本、圖書、期刊、報紙、音像、電子、網絡、影視等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印刷、出版物資供應、版權貿易、進出口貿易、代印、租型及其相關產業。 旗下擁有“午夜文庫”“幻象文庫”兩條重點產品線,是國內推理和科幻文學出版的領先平臺

大陸書店即大量進口日本原文機械、建築、理工、技藝等專業書籍,引入新知識,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不少助益,並積極開展中南部書籍批發業務,專業知識得以更普及到一般民眾。 大陸書店 大陸書店2025 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解除戒嚴、解除報禁、總統直選… … ;『大陸書店』這個由前臺大校長傅斯年所提字的招牌,屹立於衡陽路上,75年來,始終堅守著知識與藝術的傳播責任,競競業業、低調樸實,獲頒『淵遠流長,商業楷模』臺北老店證書。 大陸書店展售中外音樂書、鋼琴、小提琴、吉他…等樂器的學程教材及樂譜達8000多個品項;手作藝術類書籍、期刊--裁縫、毛線編織、壓花、十字繡、不織布、黏土、刺繡、拼布、串珠…等達3000多個品項,更收藏了逸品級的『書道全集』等書法字帖、繪本,每每讓人有『挖寶般』流連忘返的新鮮感。 1988年9月,中國大陸資金持有經營的香港出版社,將包括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等,歸由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管理[3] 大陸書店 。 新華書店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國有連鎖書店品牌,其商標自2003年起由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管理,該書店公認的總部(北京新華書店總店)受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管理。

大陸書店: 文學

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爲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1897年2月11日創立於上海,至今已走過了近115年的歷程。 一百多年來,商務印書館從最初一個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發展成爲現當代中國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機構,歷經滄桑、默默耕耘,人才薈萃、名家輩出,至今出版各類書刊近5萬種,爲開啓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扶助學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天津人民出版社在政治學、國際關係、現代文學、民俗文化等若干學科領域,每年推出一些有很高水準的系列學術精品。

明天出版社成立於1984年,是國家一級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 中信出版社堅持“我們提供知識,以應對變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優質的內容服務,多樣化的內容展現形式,爲讀者提供高品質閱讀與視聽內容,滿足大衆多樣化的知識與文化需求。 大陸書店 以創新的理念和市場化方式引領閱讀潮流,出版內容領域涵蓋:經濟學、專業財經、管理經典、管理實務、企業與企業家、商業文化、職場勵志、社科文化、時尚生活、圖文和虛構。

大陸書店: 中國曆代經典名帖集成:曹全碑

識別二:商品詳細頁面中,書名前面有類別顯示(如下圖) 識別三:商品放進購物車後,購物車商品列表中有類別顯示(如下圖)。 1994年11月,廣州市政府與新華書店、職工集資8000多萬元興建,營業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經營圖書近10萬種的全國最大的現代化圖書城——廣州購書中心落成開業。 大陸書店 瀋陽北方圖書城、深圳書城、北京圖書大廈、上海書城、雲南圖書大廈等紛紛建成開業。

  • 半個多世紀裏,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圖書20000多種,發行圖書期刊30多億冊。
  • 答: 在客戶取消訂單或因庫存變動而出現缺貨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退款或換購其它書籍,如以PayPal或信用卡支付,退款會沿原支付路徑退回,如銀行過數,需提供匯豐銀行戶口安排退款,特殊情況下可安排地鐵面交,目前本站不支持支票退款,請留意。
  • 三聯書店的品牌口號包括有以往的「知識就是力量」、「愛生活‧讀好書‧求新知」以及現時的「人文關懷‧生活品味」[2]。

經八路軍南京辦事處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交涉,才「和解了事」。 1937年12月,新華書店搬遷入延安城內鳳凰山麓,現地區郵電局和地區百貨公司附近。 1938年1月起,所有中央黨報委員會編譯的書刊,一律用解放社的名義出版,由新華書店發行,1938年全年共出版發行《列寧選集》八卷(全書二十卷),「抗日戰爭叢書」五種。 1938年5月1日,中共綏德特委領導的西北抗敵書店在綏德開業;解放戰爭後期改名新華書店。 1938年秋,塗國林調往中央宣傳部,王均予繼任科長,後由曾在天津地下黨辦過知識書店的向叔保任科長(新華書店經理)。 1938年11月20日為星期日,日軍飛機第一次轟炸延安城,「鳳凰山麓新華書店門前遇難和受傷的機關人員和學生最多」。

大陸書店: 中國國學講稿

[1]延安城被炸後,門市部又搬回清涼山,地址在現解放劇院後邊。 1939年2月7日,《新中華報》由陝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改為中共中央機關報,發行工作也由邊區政府收發科移交新華書店總經售。 193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發行部的通知》,要求「從中央起至縣委一律設立發行部」。 任務是「推銷黨的各種出版物,統一對於各種發行機關的領導,打破各地頑固分子對於本黨出版物的查禁與封鎖,研究各種發行的經驗」。

  • 由新陸書局主辦的新書發表會,邀請到學界與產業代表等多位重量級貴賓蒞臨,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展現各界對於實踐碳盤查的關注與決心。
  • 1994年11月,廣州市政府與新華書店、職工集資8000多萬元興建,營業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經營圖書近10萬種的全國最大的現代化圖書城——廣州購書中心落成開業。
  • 而各級新華書店原有的編輯出版機構改組為中央或地方的人民出版社,原有的廠務部和印刷廠成為單獨經營的新華印刷廠[2]。
  • 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爲主,並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
  • 主要出版中外當代和現代文學、藝術作品及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專著等。
  • 家單位。
  • 第一財經表示,印尼和印度已成為大陸本土手機品牌海外兩大生產地。

據北京開卷的統計數據,2007年,青島出版社圖書在中國圖書零售市場上綜合排名第32位。 其中,生活類圖書排名全國第一,大衆健康類圖書穩居全國前3位,美食類圖書穩居全國前5位。 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21年9月1日,重建於1950年12月1日,是黨和國家政治讀物出版社,也是我國第一家著名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出版社。

大陸書店: 服務

1949年10月3日至19日,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大陸書店 根據周恩來總理建議,會議作出《關於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定》。 1950年4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決定成立新華書店總管理處,設出版、廠務、發行三個部門。 1951年1月,新華書店總店在北京成立,作為全國新華書店的最高管理機構,對各地分支店的人、財、物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新華書店從分散經營走向統一、集中,並按照事業發展規劃,在全國各地建立發行網點,規範經營管理制度。 實行圖書出版、印刷、發行分工專業化時,改為國家發行圖書的專業機構,並建成遍佈全國的圖書發行網。

大陸書店: 中國民族精神研究:中國人的精神 (精裝)

著名作家、出版人從維熙、瑪拉沁夫、陳建功、張勝友、何建明、吳義勤等先後出任作家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六十多年來,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優秀文學圖書,培養了幾代作家。 今天活躍在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其第一本作品或代表作,大部分都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改革開放以來,作家出版社以“辦中國最好的文學出版社”爲目標,以

大陸書店: 文化生活薈

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爲國家和各省級人民出版社最爲顯著的形象標誌。 人民出版社自建社以來,始終肩負着崇高的歷史使命,即: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普及性讀物;黨史和黨建論著;政治、哲學、經濟、歷史、法律、文化、國際問題等方面的一流學術著作,以及重要人物傳記和哲學社會科學工具書及教材等。 半個多世紀裏,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圖書20000多種,發行圖書期刊30多億冊。 中華書局,全名爲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於一體的出版機構,於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於上海。

大陸書店: 大陸書房

1937年10月2日出版的《解放》週刊第十八期刊登了一篇圖書廣告,署名「發行處:陝西延安新華書店」,廣告書目有《列寧主義概論》、《列寧主義問題》、《兩個策略》、《列寧選集》第十二卷等書。 由於清涼山較偏僻,1937年10月間在比較熱鬧的延安南大街開設了新華書店門市部,地址在現延安大禮堂往南,延安地委機關駐地往東,原陝甘寧邊區政府駐地的崖畔下邊。 1937年10月,陝西省政府教育廳長周某頒佈「查封延安新華書店與《解放》週刊的嚴令」,並派軍警強行封閉了《解放》週刊在西安從事發行業務的辦事處,還在三原、西安等地搜查沒收《解放》週刊。 為此,10月30日出版的第二十一期《解放》週刊「時評」專欄發表了《抗議解放週刊的查禁》一文,向「西安當局及南京最高當局提出嚴重抗議」,向「全國抗日同胞作最憤慨的聲訴」。

大陸書店: 生活

新世界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外文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旗下出版多語種社科文學類圖書及對外傳播類圖書的最主要的綜合性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擁有對外傳播類圖書、教材教輔類圖書和社科文學類圖書三大核心產品線,經驗豐富,專業水準高,在中外出版界享有一定品牌影響力。 多次榮獲中央媒體推薦的出版當年年度“大衆喜愛的50種圖書”獎以及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最高獎項。 多次獲得中央高層、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外宣辦領導的批示肯定及好評讚揚。 大陸書店2025 近年來出版的“中國關鍵詞”多語種系列圖書獲國內外翻譯界、學界的廣泛認可,備受中外讀者熱捧。 除了在香港發展外,三聯書店在中國內地及海外也開辦了多間獨資的或合資的圖書零售店,向廣大華人讀者提供正常質素的服務。

大陸書店: 文學排行榜

例如《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志摩全集》、《丁玲年譜長編》、《沈從文年譜》、《中國政治制度史》、《湘西南木雕》、《佛教文化百科》、《京劇知識詞典》、“法國大學128叢書”等都是上乘之作。 此外,《我是劉心武》、《其實你不懂天津人》等文化普及讀物還曾榮登全國暢銷書排行榜。 大陸書店 答:本站直接在廣東省內進行簡體書的配貨,直接對接內地大型供應商和各大出版社,因此可以最低價格銷售;本站所有運輸均以覆蓋香港範圍的速遞和郵政完成,只以成本計價,因此可以保證在全香港、全臺灣,乃至所有海外中文書城中保持最低的書價和運費,這也是本書城保持最大限度的競爭力的所在。 答:本網站目前主要線上銷售大陸出版簡體字書籍、臺灣和香港出版繁體字書籍、英文原版書籍、音像、雜誌、精品、文具、文體用品等,其它書籍和品類將來亦會適時推出。 吉林出版集團於 2003 年 12 月 12 日

大陸書店: 童子賢談「中國+1」…往低成本移動

1939年4月,任弼時、李富春向有關幹部傳達了中央關於組建中央發行部的決定,強調建立發行部的任務就是把黨的方針、政策、指示和馬列主義理論,通過書籍、報刊,發行到敵後各抗日根據地和國統區的大後方去,以擴大黨的影響,發展黨的隊伍。 至1939年8月,新華書店共發行98種新書,雜誌《解放》《中國青年》《中國婦女》《軍政雜誌》《文藝突擊》《前線畫報》。 新華書店在1939年8月18日《新中華報》上刊登了《擴大營業搬遷新址啟事》。

大陸書店: 教材

成立五十多年來,上海文藝社出版了一大批著名作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和各類有影響的叢書。 大陸書店2025 64年來已出版中國當代優秀文學作品,現代文學史上影響較大的文學作品,優秀古典文學作品,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作品的中譯本以及文學理論、高校文科教材、人文科學著作等各種圖書萬餘種,發行超過10億冊,已形成高品位、高質量、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文學圖書體系,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長江文藝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已出版圖書5000餘種,與境外出版機構達成版權貿易200餘種,發行網絡遍佈全國。 長江文藝出版社秉持“大衆文化、精英趣味、百姓情懷”的出版理念,爲廣大讀者及出版界提供品種豐富,文化含量高的優質圖書,長期以來在全國文學類圖書零售市場佔有率均排名第一。 大陸書店 活躍於中國文壇的知名作家、詩人、學者,如蘇童、餘華、餘秋雨、二月河、方方、池莉、劉震雲、王蒙、王小波、顧城、海子、舒婷、嚴歌苓、陳忠實、周國平、畢淑敏、劉墉等人的第一本著作或力作均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被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書店品牌,是中國教材的唯一經銷商,也是官方刊物宣傳與發售地點之一。 上海文藝出版社是一個有着五十多年曆史的綜合性的文學藝術出版社。 它的前身新文藝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羣益出版社、俞鴻模的海燕書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願合併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公私合營出版社,以後又陸續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繼併入。 主要出版中外當代和現代文學、藝術作品及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專著等。

2013年,三聯書店在元朗大馬路開設樓高四層,佔地二萬多平方呎的三聯文化生活薈(於2019年3月因租約期滿而結業),其中二樓設有小型廚房,可舉行烹飪課程。 2016年,三聯書店在灣仔柯布連道開設樓高三層,佔地超過一萬平方呎的三聯文化生活薈,以取代鄰近的分店。 灣仔分店2樓則設有兒童專區童閱天地,3樓為售賣文創產品及文具,附設咖啡店 大陸書店 Just Cafe。

啟事說:「因舊址不敷應用,擬於最近遷移至北門外(魯藝舊址)照常營業,各界讀者移玉光顧,無任歡迎」。 緊接着又在22日和25日兩天的《新中華報》刊登廣告說:「自1939年9月1日起移至本市北門外新址辦公」。 1939年9月1日,新華書店單獨建制,由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直接領導。 新華書店遷至新址後,充實了人員,擴充了機構,設發行、進貨、棧務、郵購、門市等科,王矛任經理。 大陸書店 1940年易吉光(曾任北方局天津市委副書記,化名餘衛公任天津知識書店副經理)任經理。

大陸書店: 上海灘的賈斯汀·比伯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總監兼新聞發言人高士旺表示,消費者換機時間拉長,導致智慧型手機需求在全球範圍內見頂。 2006年,三聯書店把位於中環域多利皇后街的三聯書店2樓開設「創Bookcafe」(Vision Bookcafe),融專題書店、文化活動、咖啡館於一體。

三聯書店,全名為「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是由「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三間於1930至40年代活躍於中國大陸出版界發行機構於1948年10月26日在香港合併所組成[1]。 大陸書店2025 大陸書店2025 三聯書店由最初主要從事中文版圖書發行業務,發展到成為一家包括出版、發行、零售、服務等多元化經營的新型文化出版機構。 大陸書店 三聯書店的品牌口號包括有以往的「知識就是力量」、「愛生活‧讀好書‧求新知」以及現時的「人文關懷‧生活品味」[2]。

第一財經表示,印尼和印度已成為大陸本土手機品牌海外兩大生產地。 Vivo在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工廠的年產能總計約7,200萬支,其中印度工廠年產能就達6,000萬支。 答:大書城所屬“香港站”和“臺灣站”,分站點間註冊用戶、登錄帳戶、建立的書架等信息高度共享,即在香港站註冊的用戶,可以在臺灣站登入和使用,反之亦然。 大陸書店 但購物車、訂單等涉及到幣種金額的信息,將不會共享,只能在對應分站中使用和查詢。

大陸書店: 上海文藝出版社

答:簡體書全部由大陸庫房出貨和寄出;繁體書、英文書和其它類商品,則視乎庫存情況,可能從香港、臺灣或大陸庫房寄出。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為第二屆「想創你未來 - 大陸書店2025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科普組獲選項目。 書中精選了逾30個本港特色地標景點乃至今昔未來事件,並劃分成〈昨日香港〉、〈今日香港〉和〈明日香港〉三大篇章,透過圖像、影片和文字,將人文與科學知識緊扣起來,縷述當中的「微科學」知識。 另一方面,高士旺稱,三星2014年後逐步退出中國市場,並關閉在中國的工廠,轉向海外越南等地,這對2015年後大陸手機出口量也造成較大的影響。 目前三星在中國基本沒有產能,蘋果近年也在逐步轉移中國的生產線。

大陸書店: 人文第一課.最美的民間故事:非洲民間故事

出版科副科長黃植,發行科長兼支部書記塗國林,副科長臧劍秋。 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週刊創刊,發行科在《解放》創刊上署名「陝西延安新華書局」,至第1卷第21期(1937年10月30日)改為「發行者 新華書店」。 因為新華書店(局)問世的第一天,是1937年4月24日,所以,這一天是新華書店成立的日期。 由新陸書局主辦的新書發表會,邀請到學界與產業代表等多位重量級貴賓蒞臨,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展現各界對於實踐碳盤查的關注與決心。

大陸書店: 新華書店

同時,策劃推出了《重新發現社會》《傳家》《失控》等一批非虛構類精品圖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目前已經簽約海內外作家、學者數百人,國際上近90%的推理小說大師均落戶新星。 新星擁有專業的翻譯、編輯和設計團隊,不懈努力,爲讀者持續推出圖書精品。

今年前十個月,大手機出口總數達6.42億支,較去年同期又衰退6.4%。 大陸書店2025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大陸手機出口量在2015年達到13.43億支的歷史高峯後就連年下滑,2022年已降至8.22億支。 大陸書房於1967年12月由竹下一郎(時任雙葉社雜誌編輯)建立,初始專攻非虛構作品市場[1]。 答:本站所有書籍發出前,均有專人對每本書進行檢查,包括封面和內頁情況(塑封書除外),確保書籍正版、完整、完好、沒有破損和污損。 答: 在客戶取消訂單或因庫存變動而出現缺貨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退款或換購其它書籍,如以PayPal或信用卡支付,退款會沿原支付路徑退回,如銀行過數,需提供匯豐銀行戶口安排退款,特殊情況下可安排地鐵面交,目前本站不支持支票退款,請留意。

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爲主,並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 同時,中華書局還自辦印刷廠,至1937年擁有印刷機械300餘架,職工1000餘人。 1954年5月,中華書局總部遷址北京,1958年改爲以整理古籍爲主的專業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 曾出版《《資治通鑑》《中華大字典》《四部備要》《圖書集成》《中華百科叢書》《二十四史》等。 您可於同一訂單內同時包括簡體書和繁體書,也可以分開落訂(臺灣書配貨時間可能會比大陸書會多5-10日時間) 識別一:簡體書以簡體字體顯示(包括書名、作者、內容簡介、目錄等),繁體書以繁體字體顯示。

大陸書店: 中國神話學研究前沿

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紐約、三藩市、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 2002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專門出臺了《新華書店(發行集團)股份制改造若干意見》,上海、浙江、江蘇、遼寧、四川、福建等省級新華發行集團被選為試點單位。 2006年10月17日「新華傳媒」通過「借殼上市」成為第一家成功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出版發行企業,上海新華發行集團也完成了由傳統新華書店向多業態大型文化傳媒流通產業公司的轉型。 2007年5月30日,由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組建的新華文軒在香港掛牌上市,成為內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出版發行企業。

相關文章